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33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ocx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中赵会欣

  《好班规打造好班级》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班级管理应该是民主、平等的管理。

其中师生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用规范和引导每一位班级成员的班级习惯、规则就是是班规。

  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班规。

好班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达成目标,共同分享荣誉,打造强大的凝聚力。

贯彻实施好班规,可以实现班级管理从教师、学校的“他律”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自律”,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平等、自觉。

  我认真研究了这本书。

本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

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书共五章:

  第一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的确立

  第二章确定班规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第三章班规约束,塑造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四章“情”“法”结合,实现教育公平、平等

  第五章积极评价,让班规真正发挥作用

  现将我读书的感受和平时的班级管理反思的几个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班规究竟谁说了算?

  俗话说: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自然必不可少,班主任接一个新班想到的一定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的形成。

  我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开学初费了大力气,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和明察暗访,考虑到班级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煞费苦心拟制的一份多字的班规终于出炉了。

它内容详尽——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等无所不包,而且措辞严密,没有漏洞,这应该是一份不错的制度吧?

我暗自想到。

我制定有班级管理《百分制实施方案》。

  为保证制度落实,我给每个同学都复印了一份班规,要求学生首先自学,又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中学习了2次,两三个礼拜过去了,按说学生应该接受的差不多了,班级面貌也该焕然一新了吧!

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好局面。

  为什么有了规矩之后反倒还不如从前?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拿出班规反复琢磨,虽然都是“七不准、八禁止”之类的条条框框,但每一条都要求到位呀!

再说了,学生的行为如果不被规范,课堂和学习的秩序如何保证?

学生之所以不接纳,是因为他们还小,认识不到制度的重要性,应该加强教育。

苦苦思索之后,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定下基调之后,我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

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拿出班规,老师亲自做了解读,并再三强调其意义和重要性。

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导。

但效果并不好,许多学生明显心不在焉,有的脸上写着无可奈何,还有的更是把抵触和厌烦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

班会结束后的当天,我就收到了一张匿名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疑问:

  

(一)谁的班规?

谁说了算?

老师在定规矩时,考虑过同学们的心愿吗?

  

(二)班规内容太多,谁能全部记得住?

难道还要天天随身携带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班规全部是不准,不许之类的条款,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而且有些要求太高,普通同学难以做到,怎么办?

  又一次班会课来临了,我走进班里,再次让大家拿出班规,教室里立刻发出不满的声音。

我不慌不忙说:

“此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看一看有哪些班规需要改进?

不适合的,就予以删减。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

有人说第三款的第二条必须简化;有人说第四款的第一条已经过时,应该删掉。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互不相让,我趁机宣布两项任务:

一是每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为班级设计一条班规,大家择日交流。

二是每组挑一个同学组成“班规建设委员会”,由他们征集大家意见,决定讨论修订日程。

  自从那天开始,班里的气氛就变得十分活跃,设计什么样的班规成为同学们下课之后最热门的话题。

两周后,“班级班规建设委员会”负责人通知我下周一利用班会课表决新班规。

带着疑惑和一些担忧的复杂心情,我旁听了此次表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班规虽然条款减少了,却更为实际和有操作性了,学生能针对这种现象作出了明确要求。

有的规矩则充满了孩子们才想得出的灵气。

如为了防止学生迟到,制定连带责任,不但扣迟到同学的分,也扣组长和寝室长的分。

  新班规顺利通过了,因为是全班同学共同劳动的结晶,遵守新班规也成为了每位同学的自觉行动。

两个月下来,全班竟然没有发生一起违反新班规的行为,班级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年级平行班的前列。

  所以我们教师不能把管理搞的,感觉像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猫和耗子之间的关系,特别特别的累。

如果是这样,那这种形式就存在问题,要尽量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能让学生自己管理,不用班主任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

班会都班干部安排班级工作,组长安排小组工作,课代表安排学科工作。

  我现在感觉非常轻松了。

解放了咱们班主任,管的效果可能还优于以前。

而且现在内容方面多了一些讲义性的东西比较多,这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意见。

定班规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保证。

目的咱们是着眼于学生的习惯的养成。

每次定班规内容不宜太多,但是是可行的。

按学生的年龄,或者是按学校现实中的学生状况,能达成,咱们一步一步的,可能还得考虑不同年级的衔接问题。

  就像他们所说的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规则过多,制度过于干涉,在班级管理上不一定正确。

  二、回顾班规建设的历程

  

(一)首先坚持制度管人,重视制度建设工作,接班之初即着手制定班规。

  

(二)在制度执行不力的时候,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改变了自己关于制度建设的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活动空间给学生,不仅让每个学生为班级提一条切实可行的班规,为制度建设献计献策,而且成立了班级建设委员会,把制定和仲裁的权利都充分交给了学生,体现出民主,参与,平等等现代教育理念。

  (三)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布置任务时是深思熟虑的,他并没有让学生当时提交,而是让大家先充分思考,再择日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机会,这样征集上来的班规,当然是比较成熟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感性的冲动。

也更具有操作性和人文气息。

  专家温馨提醒班主任老师,

  1、适用班规历来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巧用班规,善用班规,能够科学地,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班规,是今天一个好班主任的这种日常基本功,希望大家能够非常慎重地对待这项工作。

  2、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既不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也不应该放手全部让学生去讨论,这个过程,班规对班主任学生都意义重大,因此双方必须在过程中充分参与,形成最后的一致的意见。

  3、班规制定不是一项功利性的管理程序,而是一项美好生命的培育过程。

  三、如何提高班规的执行力

  只有制定和没有执行是不行的。

班委会组建好以后,就应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

比如值日、自习,甚至违纪等,都可让班干部自己去处理,班主任所做的就是明确他们的职责,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告诫他们要公正。

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使班级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次,让普通同学也参与管理。

  我们还创立了值日班长、值周班干部轮流制。

非班干部同学按学籍号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每人任职一天,明确了值日班长的职责和每日应该到位的时间。

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班干部工作的繁琐、辛苦,积极协助值周班干部工作。

第三,班级活动由有特长的学生组织。

班主任只需告知活动的主题和要求,具体内容和人员安排可放心地由组织者自行决定,充分发挥这些同学的聪明才智。

这样,做到了“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增强了全体同学的责任心,同学之间也加强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合作,锻炼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能力。

久而久之,同学养成了习惯,也就可以少管甚至不管,从“他律”走向“自律”。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

“教是为了不教。

”同样也可以说:

“管是为了不管。

  四、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违反规矩的同学,必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危害,要让他们知道,违反了班级纪律就必须接受班级的惩罚,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违纪行为负责。

但是,怎样的惩罚既能让学生们接受,又能起到真正的警示和鼓励作用呢?

  惩戒的具体情况:

迟到扣2分,旷课扣5分,重大违纪扣15分,作业不按时完成的一次扣10分等等,实施下午验收制度,主要验收各组的分数。

值日班长做验收员,全体学生做监督。

扣分最多的一组第二天扫地,第二名拖地,各组的作业组与组对调验收。

分数以“正”字显示在各组,加扣多少一目了然。

这样体现公平性,明确奖惩措施。

与学生的各项先进评选、德育考评挂钩。

如违反哪一条减几分并追加说明书,陈述违反的动机、行为的过程以及对此事的看法和思考,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荣誉的珍惜。

由于班级“法规”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奖惩分明,公开公平,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法规”相对照,自觉约束自己,慢慢地由“法规”的“他律”过渡到个人的“自律”。

  除了扣分还有其他的的惩罚:

  

(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原谅。

  

(2)、写一份呼吁同学们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

  (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班级中宣读。

  (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如果说制定制度是有法可依,执行制度则是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

制度得不到执行则形同虚设,制度执行过于严厉则不符合班级制度的特点。

日本的教育社会学家片岗德雄说班级制度不同于组织制度,它是一种“体贴的纪律”。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思想上认可、赞同班规,并逐渐由思想上的认可上升为行动准则,从而自觉遵守班规。

他们还要依照班规精神,及时改正自己和他人有违班规的言谈举止,清楚的知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一个有共同思想、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行动一致的优秀班集体就自然产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