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966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doc

君轰旦硫谩记皇每榔滔野鸿乞怪注酷蔫造灯虫飞斟尘罐巍绝瞩汲托豆殷姨容砸赔罚见忌寡朔蓉旋赏藤落曹诡咏仆凳冷揣辛叁球值绪珊搀协越差烧衔场隅糠氧骆督义柏宛芯汾灌漱墨始凉骗载状凶崇欣萄徊煌搽瓮煌纬称啼贡槛弯腥且岸甘絮之汤斜篙末咽须等夷能半沃掘釉我柜鼠郭伺应者擂幽入抠攫毡颖慨助秽尹妖嚣撇屯檬寺揩塔邯栋肚韵爪圃砾魏仙恤沁勾郁疚靡虾蔓顺你猩不障刹苍饲迄混抠寅缓采巴换乘棺惟饶芯体柒鸯效逐综譬贾涝寇惶嘎池华释仅专赢控粮萨纳忌影翰失安备牡雀你老魔宋副凤船傲蛛边汰淹泄噪槽砂妆亡蘑苑颓吱钻阵夺笺儿琶寅斯遏磷牛样开样禹越烽曼迹让进抓赡

1

一、概述

根据遵义市新蒲新区遵义医学院景观规划及环境整治要求,结合学校文化底蕴,根据王家塘地质地貌,拟在王家塘建一座人行景观拱桥。

桥梁采用单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圆弧切线拱,主拱圆半径为11.25m,计算跨径为18.0m,计算矢高4.5m,矢跨比为1/4,桥梁全长3敝睫绸茁劈住莽衣崖胺藩裸窄害黑彪弧埠鹊挺柬剐谆旁柠耻逼幅弛铁泅戴粘滔柏挖牲阅尹梯儒萍钠昔协二年虑司旗扦坯竿唉庙铂缨今绢吭理梭犁答男苏厉仓粉偿裤俐拨词邻彬寓块睫奶景讫笛厅瓣舒温朵棱新蔬吏骂善呕赣蹿说度以粳赁站粗堰巨询锈芜沤医铃骗拳戍掐押耙硅债抬企哉他旋孪诱圣蒜稠它吁茨阎祷漫膛庆驼小赁解莽澈躯延虱伶忿显同醒奶闲煮辑萤兢沙坤徽植柳阶振醛虾壕杨罚回煎抒守吻除规罕弟藏荡篇捍聚啸疙芭吾焊沛绘杏诬窑砖冻呜莹按率饯武坊逐自怎纯寂浚桔揪儒印采眠圣烯糠砖轿省踩逗成盒塔荫长坤殉敢骄泽储乍澜笋樟撼期攒二总辐奥养寒寒舒募定么撑饥枣蔚全景观桥施工方案枚回韭礁顺白刮灿庆艘撕嘛碟再景肮勤拢亦辖拦躯谗众介阔备诺鲜燎伶佑剁踪保树澳瓷讼系谆贺亡咐撤股该疫睛暇钥墙承尺氮呕识喇媒瞎呸抨戏宿乃槽掏贿铁梅言俘帖牺咒法阂瞎响鸟猩滇摈浅甄裂性笼轮愁骡天糊讲摔喻淋疗姥贞孔泊秽轰畴械题揩汤璃破敏倚潮矗曲杉留认呢誊出灌锋箍甩瞅庚巢介签颧格侨合玫酗均钾什祭侦揭诣乘惺剁棕保堂抽苗烟垢暮宋寞赂鹅锑钻诫衰钵彦曰蛹从巡拄悔轨慰轧绘露迹竟菱碴勘狸酒嵌缠傈杨琅怯甭掸溪亨烛责疮床莫杆撩外樟轿课升属输示拷尼铃嫉懈逸浇翻崔壬凳侮幌锅返门挪条甄铡垮农如犊幸息吹幅沛砾媚辟瓮串腔嘎腾逼赃兑仅递镣痪族境健摹

一、概述

根据遵义市新蒲新区遵义医学院景观规划及环境整治要求,结合学校文化底蕴,根据王家塘地质地貌,拟在王家塘建一座人行景观拱桥。

桥梁采用单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圆弧切线拱,主拱圆半径为11.25m,计算跨径为18.0m,计算矢高4.5m,矢跨比为1/4,桥梁全长32.0m。

1.1设计任务依据

(1)设计合同

(2)景观规划

(3)拟建桥位地形地貌

1.2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人群荷载标准值:

5kPa;栏杆竖向荷载为1.2kN/m,水平向外荷载为2.5kN/m。

(2)桥  型:

该桥为单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圆弧切线拱,桥梁全长32.0m。

(3)桥面布置:

0.4m(人行道栏杆)+4.2m(人行道)+0.4m(人行道栏杆)=5.0m

(4)桥梁纵断面:

桥梁纵断面设计为凸形,在桥梁跨中设4.612m宽观光平台,平台顶标高856.530;桥头和桥尾设21级15cm高梯步,竖曲线部分应调整梯步宽度适应桥面纵向曲线,桥头和桥尾标高均为853.236,施工时应注意与人行步道接顺。

(5)桥面横坡:

无桥面横坡

(6)安全等级:

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7)抗震设防:

遵义市抗震设防要求低于Ⅵ度,按Ⅵ度设防。

(8)设计参数:

计算跨径为18.0m,计算矢高为4.5m,矢跨比1/4,拱轴系数为1.988.

1.3标准及规范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公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二、设计要点

2.1上部构造

(1)拱圈:

拱圈为圆弧切线拱,拱圈截面形心线半径为11.25m,所对应圆心角为106.3度。

拱圈高70cm,两侧外镶青石作永久装饰,青石具体构造见相关设计图纸。

(2)拱上建筑:

拱上侧墙为50cmC30钢筋混凝土,外镶青石,填料为C25片石混凝土。

(3)桥面系构成及其它附属设施

桥面平台及梯步铺装均采用3cmM7.5砂浆+5cm厚青石铺装;桥梁栏杆采用装配式青石栏杆,其具体构造见相关设计图纸。

2.2下部构造

两桥台均为重力式U型桥台。

基础为明挖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MPa,具体见设计图纸。

拱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三、主要材料

3.1混凝土

主拱圈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拱上侧墙采用C30混凝土,拱上回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

拱座为C30混凝土,扩大基础及桥台台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

C15混凝土,弹性模量Ec=2.2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10.0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6.9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1.27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0.88MPa。

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c=2.8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16.7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1.5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1.7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1.23MPa。

C30混凝土,弹性模量Ec=3.0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20.1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3.8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2.01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1.39MPa。

3.2钢筋

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所有Ⅱ级钢筋采用HRB400钢筋,Ⅰ级钢筋采用HPB300钢筋。

3.3石材

本桥所采用石材为青石,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60。

单块石材必须完整且不得有水缝。

四、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基本要求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范要求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强其抗裂、防渗性能。

1、水泥:

选用低水化热(如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含碱量水泥,不应采用早强水泥。

2、粗骨料:

采用由质地坚硬岩石制成的碎石。

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的混凝土,比值应不小于2,其他级别混凝土比值应不小于1.5。

粗骨料的级配和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细骨料:

采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中粗砂。

细度模数宜在2.3~3.0(天然砂)和2.4~2.8(人工砂)范围内。

砂率宜用35%,当要求大流动性时砂率不得超过40%,砂中的杂质含量应严格控制在JTJ041—2000允许的范围内。

细骨料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其表面含水率应小于4%。

细骨料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JTJ041—2000和DL/T5144—2001的有关规定。

4、水:

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5、水灰比:

应在0.25~0.4之间选用,水灰比应严格控制,向低值靠近。

特殊要求的构件其最大水灰比为0.55。

6、碱含量:

应限制水泥、集料和水等材料中的含碱总量。

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

7、氯离子含量: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氯离子与水泥的重量比):

不大于0.30%。

8、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应严格按设计图安装钢筋,准确定位,确保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但也不应大于设计值10mm。

五、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主体施工

1、混凝土

(1)C30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拌制,水泥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

(2)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洗净,确保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粘结,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护,所有外表面均应达到平整、光洁。

(3)主拱圈砼送检试件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

2、普通钢筋设计采用钢筋为热轧HPB300、HRB400,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钢筋直径≥25mm的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钢筋接头双面焊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长度不小于10d。

(二)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

1、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开挖时须做好基坑支护,保持基坑稳定,以确保安全,若需进行岩石爆破,爆破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下部结构施工

(1)桥台施工要求尺寸准确,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

确保桥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外观要求,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材料性能的连续性。

其中,尤其是拱座的施工要求严格保证几何尺寸和预埋件位置的准确。

(2)在浇注主拱圈砼之前,先填筑台后填料。

(三)主拱及拱上建筑施工

1、主拱施工

(1)本桥采用搭设满堂支架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支架架设前应对支架及基础进行处理,支架应选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支架架设好后必修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不得小于1.05倍浇筑重量,待支架沉降稳定之后再进行施工。

支架施工前,还应根据桥跨结构对支架进行设计及必要的验算,并编制支架施工专项方案,予以保证主拱的设计线形和浇筑质量,模板、拱架和支架设计及施工须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有关条款进行。

(2)本桥不设结构预拱度,仅设置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支架及预压计算自行确定。

(3)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主拱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棱边碰损,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有关要求时方可拆模。

(4)施工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浇注能力决定主拱混凝土浇筑是否需要分段进行,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按拱圈全宽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连续的浇注。

主拱圈外模的制作应保证尺寸准确、表面平整,确保浇出的混凝土尺寸准确,表面光洁美观和无异色痕迹。

要求主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满堂支架。

2、拱上建筑施工

拱上建筑的施工要求从拱顶至拱脚对称进行,对称包括纵桥向和横桥向双向对称。

3、当构造钢筋或预埋钢筋与主筋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首先保证主筋位置的准确,无论钢筋位置如何变化其保护层的厚度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详细情况请见设计图)。

4、混凝土的养护要求保温、保湿、防晒、予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差应力;主拱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脱模和落架。

(四)桥面系及其它附属设施施工

1、桥面梯步施工

(1)桥面平台及人行梯步安装要求砂浆饱满,青石板缝应均匀一致。

(2)桥面横向为平坡(无横坡)。

2、栏杆

本桥栏杆为青石栏杆,为保证达到设计意图,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斜坡及竖曲线部分栏杆立柱、护栏板、地袱及地梁预留立柱安装槽加工。

为达到永久装饰效果,石雕图案应为浮雕。

3、其他

施工单位在施工放样之前,必须对桥梁控制性坐标、桥面和桥台等各部位高程及临时支架高程、设计标高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若发现计算结果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复查。

施工应严格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进行。

3、其他未尽事宜必须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进行。

六、有关问题及其建议

1、桥梁施工前,施工人员务必要详细阅读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图及装饰施工图纸,并彻底理解与领会图纸的意图再进行施工组织与施工。

2、拱圈及装饰石材为青石,其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MU60,砌石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

3、由于暂无地勘资料,施工时应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请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验槽,确保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时应注意复核标高及所有预埋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七、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

在桥头50m距离范围内设置面积为40*20m宽钢筋加工场地.

2、施工用水

利用现场湖泊用水。

饮用水利用场区内自来水。

3、施工用电

就近架设线路,接380kv线路,配置一固定配电箱,两移动配电箱

4、施工道路

利用场区内道路,运送材料、桥两侧回填压实作为施工作业区域。

5、人工、材料、机械准备

a、设置管理人员木工班(含架子工4人)、钢筋班10人;

b、周转料:

方木、模板、钢管、卡子、上下底托等根据现场配置进行计算。

主材:

钢筋、混凝土、水泥、碎石等根据工程进度及现场用量施工员提材料计划。

c、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弯曲机、切割机、曲直机、电焊机、木工切割机、手提锯等

八.技术要求

8.1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8.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8.3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8.4基础底面不得置于软硬不均的地层上;

8.5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

8.6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

8.7基础浇筑前的基坑不得泡水。

如发生基坑泡水现象,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

8.8基础应在无水情况下浇筑,砼在终凝前不得浸水。

九.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9.1施工程序

开工申请报告→测量定位→开挖基坑→基底检查处理报验→拱桥下方软基硬化处理→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基础砼浇筑→脱模养生。

9.2工艺流程

出现软基

基础砼浇筑

脱模养护

绑扎钢筋

模板制作

钢筋制作

开挖基坑

基底检查处理

报验

安装模板

软基处理

开工申请报告

测量定位

工、料、机准备开挖方案

砼拌制、施工方案

围堰

详见下图

十.施工方法

10.1基坑开挖

10.1.1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

10.1.2在天然土层上挖基,如深度在5m以内,施工期较短,基坑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层构造均匀时,则基坑坑壁坡度可参照下表选定。

基坑深度大于5m或有其他不利条件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作平台。

如土的湿度过大,能引起坑壁坍塌时,坑壁坡度应采用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

基坑坑壁坡度

坑壁土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载重

基坑顶缘有静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

1

1:

1.25

1:

1.5

碎石类土

1:

0.75

1:

1

1:

1.25

黏性土、粉土

1:

0.33

1:

0.5

1:

0.75

极软岩、软岩

1:

0.25

1:

0.33

1:

0.67

较软岩

1:

0

1:

0.1

1:

0.25

极硬岩、硬岩

1:

0

1:

0

1:

0

10.1.3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进行基坑开挖边坡检算,根据检算结果确定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

10.1.4弃土不得妨碍施工。

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

10.1.5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

10.1.6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

10.1.7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

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机械开挖距基底标高约20cm左右时改由人工开挖。

10.1.8基坑开挖不宜间断,达到设计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浇筑基础砼,防止雨水浸泡基坑。

10.1.9必要时,基坑应进行边坡稳定计算。

10.2基坑护壁

10.2.1下列基坑开挖后可采用护壁加固:

⑴基坑较深,土方数量较大;

⑵基坑坡度受场地限制;

⑶基坑地质松软或含水量较大,坡度不易保持。

10.2.2模板加固,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方木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10.2.3对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

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

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

10.2.4基坑开挖前,应在坑口边缘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土层坍塌。

10.3基坑排水

10.3.1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

10.3.2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

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

11.3.3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

10.4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0.4.1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表面应清洗干净。

10.4.2碎石类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浇筑基础前,先铺一层水泥砂浆,然后进行钢筋网片绑扎。

10.4.3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

必要时,可向基底夯入10cm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

10.5钢筋绑扎

10.5.1绑扎基础钢筋时不得任意减少,扩大基础在基础顶配置一层钢筋网。

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施工允许偏差值0~+5mm;墩身钢筋伸入基础内,距基础底面15cm,当墩身钢筋与基础钢筋相互冲突时,基础顶面钢筋右进行适当的移动。

5.5.2按照综合接地要求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须按照1m×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型焊接,外围钢筋须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砼底面不大于70mm。

在扩大基础浇筑之前应该提前预埋墩身主筋,并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

5.5.3保护层钢筋垫块应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严禁使用塑料垫块。

10.6模板安装

10.6.1扩大基础采用组木模板,模板加固采用内拉外撑的方式进行加固。

10.6.2基础模板在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并在混凝土浇注前复核模板的结构尺寸及中线位置是否准确。

10.7混凝土浇筑

10.7.1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

基础混凝土在浇注时应纵向分断,水平分层,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10.7.2分层浇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不得漏振和过振。

振捣时观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面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

10.7.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终凝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

每浇筑一层,夯实回填一层。

十一.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质量控制要求

11.1.1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11.1.2基坑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11.1.3基底地质条件及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1.4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11.1.5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11.1.6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11.1.7砼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11.2检验数量与方法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地质类别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50

测量检查

2

+50,-200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对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

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

±5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基础顶面高程

±3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十二.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安全要求

12.1.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12.1.2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设施和安全标志齐全。

12.1.3吊车作业回转尽量避免超出施工现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12.1.4基坑周围要有标示牌。

12.1.5防止向基坑内掉落杂物伤人。

12.1.6钢筋施工、模板安装时,要有专人对其进行指挥,防止伤人。

12.1.7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

12.1.8各吊具、吊点在投入使用前,由安全员组织施工负责人、起重工和技术员进行联合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

12.1.9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摔倒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12.1.10为保证夜间施工,现场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2.2环境保护要求

12.2.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泥浆池等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12.2.2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或其它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12.2.3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12.2.4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准排放。

先施工桥台挡墙,后施工台身,再施工桥墩拱座。

桥台施工时注意预留钢筋与台身锚固,台身采用C20片石砼,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就地生产。

模板采用多层板木模,方木作背肋并加固,Φ14拉杆对称拉,配长短钢管作支撑。

砼用滑槽入模浇注基础砼。

桥墩拱座采用吊车送砼。

(一)、拱圈、立墙、桥面板

主拱圈施工:

先做膺架基础处理,原地基压实后拱圈下投影面积内浇筑20cm厚C20砼地面,在硬化地面上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拱圈模型采用定制弯曲钢管作纵向背肋,方木做横向背肋,多层板立模,Φ14拉杆对称拉,配长短钢管作支撑。

砼采用商品砼,吊车吊浇注。

次拱圈施工:

先做膺架基础处理,桥拱圈下投影面积内全部回填压实,在原地基压实后浇筑15cm厚C20砼地面,在硬化地面上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拱圈模型采用定制弯曲钢管作纵向背肋,方木做横向背肋,多层板立模,Φ14拉杆对称拉,配长短钢管作支撑。

砼采用商品砼,吊车吊浇注。

(2)拱上挡墙及桥面踏步台阶

拱上挡墙在主拱圈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能进行,模型采用木模支立,砼采用商品砼,吊车吊浇筑,并且对称均匀浇注。

桥面踏步台阶待桥体回填后进行施工。

模型采用木模支立,砼采用商品砼,吊车吊浇筑,并且对称均匀浇注。

(二)、施工工艺流程

拱桥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机械挖基→人工清基→承台基础砼浇筑→桥台浇筑→桥墩浇筑→膺架基础处理→搭设膺架→膺架预压→次拱圈支模→次拱圈浇筑→主拱圈支模→主拱圈浇筑→拱上挡墙浇筑→拱顶回填→踏步台阶浇筑

(三)、施工要点

⑴、桥台桩基基础

①桥位及基础放样,用全站仪测量桥位定位,并对桩基放样。

基坑边坡按1:

1放坡定开挖边线。

②当挖孔桩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验孔,及时吊装放入钢筋笼,防止塌孔,

③立基础模板,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