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981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频实验》实验五-混频器.doc

实验五混频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三极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和本振电压 Vo和工作电流 Ie对中频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

     2.掌握由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的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

     3.比较晶体管混频器和平衡混频器对输入信号幅度及本振电压幅度要求的不同点。

 

二、实验内容:

   1.研究晶体管混频器的频率变换过程。

   2.研究晶体管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与混频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3.研究晶体管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与输入本振电压的关系。

   4.研究平衡混频器的频率变换过程。

 

三、基本原理

   混频器常用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它的任务是将己调制(调幅或调频)的高频信号变成已调制的中频信号而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本实验中包含两种常用的混频电路: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和平衡混频器。

其实验电路分别如图6-1、6—2所示。

图6—l为晶体管混频器,该电路主要由VT8(3DG6或9014)和6.5MHZ选频回路(CP3)组成。

10K电位器(VR13)改变混频器静态工作点,从而改变混频增益。

输入信号频率   fs=10MHZ,本振频率   fo=16.455MHZ,其选频回路CP3选出差拍的中频信号频率fi=6.5MHZ,由J36输出。

   图6—2为平衡混频器,该电路由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完成。

MC1496模拟乘法器,其内部电路和引脚参见4—l,MC1496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也可采用双电源供电。

本实验电路中采用十12V,一9V供电。

VR19(电位器)与R95(10KΩ)、R96(10KΩ)组成平衡调节电路,调节VR19可以使乘法器输出波形得到改善。

CP5为 6.5MHz选频回路。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频率为fs=10MHZ,本振频率fo=16.455MHZ。

  图 6—3为  16.455MHZ本振振荡电路,平衡混频器和晶体管混频器的本振信号可由J43输出。

 

 

         

四、实验步骤

 

(一)晶体管混频器

   1.熟悉实验板上各元件的位置及作用

   2.观察晶体管混频前后的波形变换:

将J28短路块连通在C.DL,J34(BZ.IN)短路块连接在下横线处,平衡混频中的J49断开,即将16.455MHZ本振信号加入晶体管混频器上,将10MHMHz100mV左右的高频小信号加到晶体管混频器信号输入端J32处,此时短路块J33应置于开路。

用示波器在晶混的输出端(JH.OUT)J36处可观察混频后的中频电压波形。

   3.用无感小起子轻旋CP3中周,观察波形变化,直到中频输出达到最大,记下输人信号fs幅度和输出中频电压幅度,计算其混频电压增益。

若需测电流,可将电流表串接在J28下横线两端。

   4.用示波器分别观察输入信号Vs和输出中频信号Vi的载波频率,在观察波形中,注意它们之间频率的变化,并用频率计分别测出输入信号频率(在J32处)、本振频率(在J35处)、混频输出频率(在J36处),并分析比较。

  5.研究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与混频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保持本振电压  Vo=0.5V左右,信号电压Vs=l00mV左右,调节VR13记录对应的Ve电压和中频电压 Vi。

(Ve为晶体管发射极电阻R64两端电压。

   

 6.研究混频器输入本振电压和输出中频电压Vi的关系,改变输入本振信号电压幅度。

观察输出电压Vi波形及幅度并记录。

(二)平衡混频器

   1.将平衡混频器的短路环J49(BZ)接通,晶体管混频中的短路环J34断开,将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调到10MHz左右,输出信号幅度VS=100mV左右,接入J47处(XXH.IN),用示波器从平衡混频器输出端 J54处(

   2.将振荡器J6输出的10MHz信号调到100mV左右接到平衡混频器输入端J47,此时短路环J49连通,从平衡混频器输出端J54(,并轻旋中周CP5,观察其变化。

   3.调节电位器VR19(50KΩ),观察波形变化。

   4.改变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记录输出中频Vi电压加以分析(Vo=500mV)

5.改变输入电压幅度,记录输出中频Vi电压(Vs=100mV)

6.用频率计测量混频前后波形的频率。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任务

   2.将晶体管混频器和平衡混频器实验数据列表分析

   3.绘制晶体管混频器中Vi—Ie和Vi—Vo的关系曲线,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说明。

   4.计算晶体管混频器的电压增益和平衡混频的混频增益进行比较。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