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89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以下交通工具中是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人中国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是错误的;2003年,在上海出现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B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汽车在中国出现在20世纪初。

C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

所以选D。

2、“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

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

”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A、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洋务运动并没有成功,B项也是错误的。

3、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答案】D

4、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  )

A.电视B.报纸C.电影D.互联网

【答案】B

5、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

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

此事汝母知否?

严阿苏: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

(斥梁海):

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答案】C

【解析】考查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

材料严梁二人私定终身,结果梁海被官府以不凭媒妁之言、有伤风化关押,反映出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选择C项。

B项错在开始。

6、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

A.实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

7、《上海社会现象》记载:

“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

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

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颇堪入画。

”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答案】C

8、传教士师古德说:

“整个中国渴望改变;科举制成为过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政府也开始懂得其存在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利;爱国的精神正在产生,抵制美货运动是最初的表现;对宪法和重组军队的要求已经得到回应;禁止缠足、女子教育、新建筑风格、治外法权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

”材料反映的年代应该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B.民国初期

C.北洋军阀时期D.清朝晚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科举制成为过去”“对宪法和重组军队的要求已经得到回应”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等,故答案应为D项。

9、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答案】B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

A.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快速发展态势

B.在交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现象

C.不再受国家的重视 

D.绝大部分都转向高档次的旅游服务业

【答案】A

11、“电话‘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

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

’”这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课,从中我们可以了解()

A.电话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当时新式学堂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C

12、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B.《申报》刊登上演国产电影的广告

C.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D.林小姐边喝咖啡边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答案】D

13、流行语的变化、词语的创新,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

“斑竹”、“酷”、“上网”、“博客”、“互动”“PK”等词语的出现和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明朝中后期西学东渐

B.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流行

D.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巨变

【答案】D

14、《中国的新面貌》: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

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1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震聋反馈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释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被认知

【答案】D

16、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购买粮食

C.见到好朋友时握手致意

D.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先生”

【答案】B

17、1872年,有人作诗云:

“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纸”是()

A.传单B.信件

C.报纸D.书籍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以判断出材料讲的是报纸的功能。

18、在近代政治生活的变化过程中,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是()

服饰变革②“断发”③不缠足运动④礼仪革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19、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答案】B

【解析】此题只要记住时间,就迎刃而解。

唐胥铁路开通是1881年,此知识点在第7分册第10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北伐发生在国共合作后的1926年,此知识点在第5分册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庶民的胜利》描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在1918年,此知识点在第5分册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

街上路上互行脱帽鞠躬礼正是体现了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革。

20、扩大就业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造就了许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影放映员②空姐③火车司机④网络管理员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现与辨析能力。

①最早是在1895年出现,②是在1903年以后,③是在1814年,④是在20世纪60年代。

21、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近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

从40年代起,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法国和英国。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

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的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的从轻工业转向了重工业。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末。

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40年代,由政府拨款设立铁路基金,资助私人铁路公司。

从1848年起,政府开始直接投资建设铁路,到60年代时,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

进入70年代,普鲁士政府逐步收购私营铁路,不到10年,大部分私营铁路转为了国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

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

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

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

何者?

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

众愤所加,何所不至。

彼虽自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戕,彼能晏然不问乎?

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戕,我能晏然不问乎?

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

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宜各顺民情。

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成使闻知,百姓退无后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

(186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材料四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作为中国领导人受日本政府邀请,首次正式访日,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

10月26日,邓小平一行前往京都访问,首次乘坐日本新干线。

邓小平的感受是:

“乘坐新干线,使人有了追赶时代的感觉。

中国惟有大步前进。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铁路建设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官员对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

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是如何“大步前进”的(列举3例),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

(1)铁路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对德国经济推动影响大;立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规划;政府重视并且推动铁路建设的国有化。

(2)态度:

反对。

理由:

铺设铁路会危害百姓利益,如夺人生计,占人田地;毁人坟墓,破坏风水;引起民众反抗;招致外交纠纷。

评价:

该态度符合其阶级立场,不符合时代潮流。

(3)京九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列举改革开放后的铁路建设方面大步前进的例子即可)。

原因: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政府的重视,铁路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回答铁路建设迅速,电气化程度高等也可同样给分)。

(作答2点即可)

22、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一一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材料三:

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

……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

(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

【答案】

(1)①经济上:

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②政治上:

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③思想文化上:

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

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

(2)变化:

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不矛盾。

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3)因素:

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②传统道德观念浓厚;③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⑤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4)①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③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要求一分为二从不同角度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的理解。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上:

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政治上:

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思想文化上:

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

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等做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的变化的理解。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

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第二问首先阐明观点:

不矛盾。

针对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加以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的理解。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素:

可以从经济:

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观念:

传统道德观念浓厚;思想局限:

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妇女地位:

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教育水平:

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等方面归纳即可。

(4)此题考查的是对如何看待离婚问题的理解。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加以分析概括。

23、材料一顺治二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

……清政府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

——摘自XX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

材料二太平天国鄙视清代衣冠,开始起义时穿着传统服装打仗,而将清代官服“随地抛弃”,“往来践踏”。

……当时除天王可袍上绣龙以外,其他高级官员须根据场合而定,低级官员则绝对不着龙袍,但缀有龙纹的朝帽却是大多数官员的首服。

其他规定多来自《周礼》,以五行四神来确定背心图案、服装以及缘边的颜色。

——摘自庄华峰等著《中国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

“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

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

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四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

“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

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1)据材料一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

(2)据材料二评价太平天国的服饰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初至民国初年“易服”的认识。

【答案】

(1)特点:

以满人样式为基准;强制;残酷;时间长。

目的:

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削弱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意识。

(2)评价:

是反清斗争的一种形式,具有进步意义;存在等级尊卑,具有落后性(封建性)。

(3)思想:

“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改易服饰”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4)影响: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5)认识:

①“易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②服饰从等级、尊卑走向大众化,具有进步性;③“易服”与政府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易服”;⑤民族交往、中外交流是“易服”的重要因素之一;⑥“易服”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服饰的变化。

(1)题中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出;其目的应从维护清朝统治方面考虑。

(2)题首先从材料二中概括出太平天国服饰变化的表现,然后结合太平天国斗争的性质、任务对其分析评价,注意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3)题首先从材料三中概括出康有为的思想,然后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即可。

第(4)题可结合材料四的信息,从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民国初年“易服”的影响。

第(5)题要综合分析四则材料,可从易服的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来谈认识。

24、社会习俗是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和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关,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

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

”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

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

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

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节俭意识相对弱化。

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2)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生成的新观念,并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

(3)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

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

春联

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史事件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批林批孔战果辉煌;纲举目张成就巨大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

“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

”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

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有人说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人说对习俗要合理引导。

你同意哪一观点?

说明理由并举例加以证明。

【答案】

(1)促进了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新观念:

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

原因:

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

(3)

春联

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

史事件

1953年-1956年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农业合作化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年-1976年或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

“文化大革命”或林彪集团被粉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或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变化: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产品丰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5)同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习俗变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如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众多新风俗。

同意“合理引导”。

习俗变迁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制约,要积极引导,才能形成健康文明的新习俗。

如近代的享乐观、现今婚俗中的大操大办等等。

【解析】本题从政治经济变化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切入,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掌握和理解。

解第

(1)问和第

(2)问时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

解第(3)问时注意综合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根据历史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解第(4)问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和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第(5)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任选一个观点即可,关键是要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分析,并举例说明。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全国图书出版社211家,1952年上升到426家,大多数为私营出版社。

1955年出版社总数下降至96家,国营和公私合营出版社取代了私营出版社。

1971年国有出版社下降到46家。

“文革”结束后,1978年猛升为105家。

其后,直至1998年基本上逐年上升,1998年图书出版社为530家。

2004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社实有573家,是1978年105家的4倍多。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业出书情况

年份

1950年

1956年

1966年

1967年

1978年

2004年

出书种数(万种)

1.21

2.88

1.11

0.30

1.50

20.83

总印数(亿册)

2.75

17.84

34.96

32.32

37.74

64.13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述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版社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

2.据材料二,从建国到“文革”爆发后的1967年,我国出版业的出书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合分析变化原因。

3.综合材料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