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92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MMMMNNNNN县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

编制日期:

二零一三年八月

 

一、设计方案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划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2012年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和基本农田标准化、保护责任社会化和监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通过编制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方案,合理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步骤和目标,为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安排、监督检查提供依据,在全面摸清已建成和通过不同整治建设措施能够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的各类基本农田面积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和“相对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综合考虑建设条件好和资金保障能力充足的县(市),统筹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本次设计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稍加整治)项目,是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12〕11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1号),它有利于整合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也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近期工作安排。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有利于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各项活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推动城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包容性增长;有利于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合理引导资金投向,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设计方案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一)设计方案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基本目标。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积极推进土地整治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从MMMMNNNNN县空间开发架构与态势出发,分析论证MMMMNNNNN县发展的区位动态演变过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合理确定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与区域内其他功能区的关系,按照区域分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地方特色,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新模式。

3、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三保”原则,准确把握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正确处理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合理确定规划目标任务。

(二)设计方案编制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细化和落实《MMMMNNNNN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MMMMNNNNN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及补充耕地任务,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确保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按时完成。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

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县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加强部门协调,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乡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4、公众参与。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特别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增强项目设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坚持政府决策、部门合作、专家论证、公众参相结合。

实行科学比选、民主决策。

(三)设计方案编制方法

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技术标准》(TDT/1033-2012)进行规划设计,根据项目申报性质和类型确定设计思路和规划内容。

三、设计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

4、《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12〕11号);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

7、《MMMMNNNNN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计划(2012-2015年)》

8、《MMMMNNNNN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9、《MMMMNNNNN县土地整治规划》;

10、MMMMNNNNN县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1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1号)

四、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MMMMNNNNN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

产能提高型。

项目区位置:

项目区分为5个片区,分别位于MMMMNNNNN县MMMM乡、MMMM镇、MMMM乡、MMMM乡及MMMM镇。

项目区地貌类型:

平原。

项目区建设规模:

5000hm²,每个片区初步安排1000hm²。

五、设计思路

(一)设计目标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1号)的文件要求,为落实MMMMNNNNN县2013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MMMMNNNNN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对项目区5000公顷基本农田进行稍加整治规划设计,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灌溉、交通和农田防护条件,使之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国家标准要求。

1、对田、水、路、林综合整治

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护等工程建设,达到对项目区田、水、路、林综合整治的目的,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林成行”的规划效果。

2、提高耕地质量,便于农业机械化

通过配套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满足农田灌溉和节水灌溉要求,同时结合土壤改良措施,将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

3、完善交通系统,保障下田耕种、管理、秋收以及出行需要

将二级田间路和生产路与项目区交通一级田间路合理衔接,修整现有低质路,满足对外交通和田间作业的要求。

4、与当地的生态保护相结合,改善环境质量

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持工程主要为主要道路两侧栽植、补栽杨树,使其成为护路林标准,应满足农业生态防护要求,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改善农田生态小气候的作用。

(二)设计步骤

1、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并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结果,设计作物种植结构,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布局、类型、规格、土地平整单元。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1号)的文件要求,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设计思路开展项目区的规划设计工作,把“田、水、路、林”结合起来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并把规划设计的全部内容都反映到规划总图当中。

根据灌溉水源、排水承泄区的位置,结合道路、农田林网和村庄等用地布局,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布局,确定灌溉与排水工程类型、级别。

结合灌溉排水工程布置和交通要求,并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建筑材料、施工管理等条件确定各类交叉建筑物的位置、类型和结构型式。

根据项目区内、外道路交通现状,结合田块布局、灌溉排水工程布局和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布局要求,确定项目区内道路系统布置方案,说明各级道路配置关系,规划项目区规划的骨干道路与项目区外道路衔接情况。

根据因害设防的原则,确定农田防护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农田防护工程措施类型及布置。

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针对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合理布置生态保护工程。

2、土地平整工程

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采取平整土地,改善农田灌排和交通条件,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

耕作田块布置应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田块类型、现有基础设施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满足田块内灌溉、排水及防风要求。

另外,还要保证耕作机械进出田间。

对于本项目来说,耕作田块应尽量利用原有田块布局,当现有田块布局与规划的田块标准偏差较大时,应进行重新规划,并考虑土地权属现状,选择可行的权属调整方案。

耕作田间方向的布置应保证田块长边受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宜选择南北向布置,并与居民点保持方便的交通条件。

项目各片区地处平原,建设规模内基本农田布局较合理,田块规整,平整度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同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设计原则,考虑各片区的土地权属和种植户的权益,本次规划不对田块进行整体规划。

3、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

1)灌溉标准

按照《吉林省用水定额》规定,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多年平均。

灌排水质标准:

在作物生育期内,灌溉时的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小于10℃。

2)排水标准

排涝标准:

10年一遇,1日暴雨2日的排至田面无积水。

3)建筑物标准

永久性建筑物、灌排建筑物设计级别为五等5级。

4)抗冻胀标准

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冰冻融和冻胀作用下遭受破坏,工程建设中各建筑物应满足抗冻胀的要求。

5)渠道防渗标准

输水工程应采用因地制宜的各种衬砌形式或管道方式输水,以减免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

6)项目区临近河流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

结合项目各片区的实际情况,MMMMNNNNN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域内水资源差异很大,东北部地区临近伊通河、饮马河及第二松花江,水资源丰富,同时也经常遭受洪涝灾害威胁。

中西部地区无地表水资源可供灌溉使用,所以灌溉方式必须因地制宜确定水源工程,中西部地区宜采用地下水灌溉方式,东北地区采用地表水结合地下水灌溉方式。

增设必要的水工建筑物如涵桥,水闸,沟渠等水利设施以满足田间生产的必须条件。

4、田间道路工程

按照《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需要,设计田间道和生产路两个级别,田间道为4米宽砂石路,30厘米土路基,20厘米砂砾石路面;生产路为20厘米土路基,10厘米砂砾石路面。

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土壤结构类型将路坡设计为1:

1.5。

5.农田防护及生态保护工程

道路两侧种植单排护路林,间距2米,树种选择为杨树。

6.工程量汇总

工程量统计表

片区

单位

小城子

青山

靠山

黄鱼圈

开安

合计

渠道

km

 

 

10

 

 

10

排水沟

km

5

5

5

5

5

25

机井

50

50

50

50

50

250

水闸

 

 

10

 

 

10

农涵

50

50

50

50

50

250

田间道

km

20

20

20

20

20

100

生产路

km

30

30

30

30

30

150

植树

千株

20

20

20

20

20

100

六、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

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指南》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8).《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1号)

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10).《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

11).《MMMMNNNNN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计划》

12).2013年二季度吉林工程造价信息网发布的材料价格

2.投资概况

本次设计按照五个项目片区分别计算,汇总工程施工费满足投资总额(工程施工费)5000万元的要求。

工程施工费

工程

单位

合计

单价(元)

合价(万元)

渠道

km

10

200000

200

排水沟

km

25

4000

10

机井

250

20000

500

水闸

10

20000

20

农涵

250

10000

250

田间道

km

100

230000

2300

生产路

km

150

110000

1650

植树

千株

100

7000

70

 工程施工费

 

 

5000

七、技术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专家咨询组

吉林省、长春市和MMMMNNNNN县组织成立由相关专家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咨询专家组。

专家咨询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分级分类技术指导,为项目建设审查、实施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提供咨询、评估、论证服务;协助相关技术人员完善工程体系标准,加强土地整治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对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培训,提高项目设计科学性、合理性;为项目建设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建立项目建设监控体系

项目建设规模大,涉及面广,有必要建立项目建设监控体系,对相关的关键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为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创造条件,保障项目建设功效的发挥。

首先,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建立以网络、信息化为基础的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动态报备与监控平台,通过建设指挥部关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的即时信息报备,全天候地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提高项目建设监管效率,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中,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对示范所在地区黑土地保护治理、地下水水情变化、水土流失治理、基本农田保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进行动态监管和调控,建立动态监管调控体系,确保项目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确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完成后,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量会逐年增加,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避免各类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通过推广测土施肥和生物防治技术、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和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等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项目区的农田、大气、水质等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保证农业生产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为粮食生产提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3)认真编制示范实施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实施特性,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项目建设所在地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和“上下结合、MMMMNNNNN县协调”的方案编制方式,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编制符合实际、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有序实施。

(4)建立多维度的技术监管体系

省级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将常规监督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多维度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网络体系。

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利用项目实施管理信息报备系统、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查资料和凭据、现场踏勘和走访、设立全省统一的项目建设举报电话、聘用群众监督员等方式,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技术监督检查。

(5)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各级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基础研究支撑。

包括研究建立示范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生态化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和推广、开展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研究和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等。

八、进计划度

(一)设计进度计划

设计进度安排为30个日历日:

1~5日:

依据现状地形图到项目区实地踏查,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6~10日:

完成总体规划布局;

11~12日:

征求当地对初步设计的意见,调整和修改局部设计;

13~20日:

完成单体图、施工图的设计;

21~25日:

完成预算和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组织设计成果提交评审;

26~30日:

项目评审、修改、提交正式设计成果。

(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工期安排为2013.09~2013.12:

9.20前:

完成施工组织和进场工作,布置工程区,完成通行、通电、通水和通信;

9.20~11.20:

完成总体工程施工;

11.20~12.10:

完成初验和返工维修工作;

12.20~12.30:

完成工程总体验收并移交工作;

(三)施工组织设计

(1)进度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定的工日确定施工工期,安排专人负责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提前报计划,分析论证可行性,按时评价完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变化,确保总工期内完工。

(2)质量控制

依据工程质量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成立专门的技术机构,定期召开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的碰头会,通报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定整改方案,避免后续工程出现同类的质量问题。

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质量考核档案,确定各阶段的质量目标,技术人员要层层把关,监理人员要时刻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确保质量第一,手续完备。

(3)资金控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额巨大,需要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不能简化支付手续,要做到监理审批在前,财务审计在后,层层把关,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与资金支付进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4)安全控制

项目区面积较大,工程区分散独立,因此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随时实地有人抓安全、管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工伤事故报告制度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等,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层层负责,层层落实,把安全工作与各岗位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真正做到质量和安全并重。

九、规划成果

(一)规划文字成果

1、规划设计报告。

按照编制大纲要求编写规划设计报告,阐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步骤和设计过程,分析项目投资、效益情况,确保项目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

2、预算书。

依据定额标准分部分项计算投资明细,确保投资额和单项投资成本符合

(二)规划图件成果

规划布局图,以实测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确定为平原区1:

2000,丘陵区1:

5000,本项目各片区均为平原,故规划图比例尺确定为1:

2000。

分项工程单体图,施工图,路沟渠的纵断图,及建筑物的钢筋图等。

十、技术支持与后期服务

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以及各重要工程的节点验收都需要设计单位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因此我公司会专门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技术人员组成后期服务小组,分工合作,指派专人负责出现场、专人做技术资料、设计变更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全方位满足业主方面的合理要求,设计在先、保障在后,随时解答、服务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