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05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docx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

女诗经-男楚辞-取名大有学问

取名诗经楚辞,名不见经传

女儿出生,取名便是头等大事,想了几个名字都不太理想,最后想到“语笑”取“欢声笑语”之意。

希望女儿一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又有佳句“婉兮清扬,语笑嫣然”,古有女诗经,男楚辞,既女孩取名诗经,男孩取名出于楚辞,名不见经传既由此而来。

“语笑”取诗经小雅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

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题解]

诸侯在宴会中歌颂周天子,祝他令德长寿,万福俱集。

[注释]

1、蓼(路lù):

长且大。

《毛传》:

“蓼,长大貌。

萧,蒿也。

2、湑(许xǔ):

清澈。

《毛传》:

“湑湑然,萧上露貌。

3、写:

倾吐。

《郑笺》:

“既见君子者,远国之君朝见于天子也。

”《毛传》:

“输写其心也。

4、燕:

《集传》:

“燕,谓宴饮。

5、誉:

欢乐。

苏辙《诗集传》:

“誉、豫通。

凡《诗》之誉皆言乐也。

6、瀼瀼(嚷rǎng):

盛貌。

7、龙:

宠,荣。

《毛传》:

“龙,宠也。

”《郑笺》:

“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

8、忘: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

“亡犹己也。

作忘者假借字耳。

9、泥泥:

《毛传》:

“泥泥,露濡也。

10、孔燕:

《郑笺》:

“孔,甚。

燕,安也。

11、岂弟(凯替kǎitì):

和易近人。

12、寿岂:

《集传》:

“寿岂,寿而且乐也。

13、鞗(条tiáo)革:

皮革所制的缰绳。

14、冲冲:

垂饰貌。

15、和鸾:

《集传》:

“和、鸾皆铃也。

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皆诸侯车马之饰也。

16、攸:

所。

《集传》:

“攸,所;同,聚也。

[参考译文]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最清凉。

如今有幸见君子,我的心情真舒畅。

举杯饮酒又笑谈,快乐相处喜洋洋。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珠晶莹落叶上。

如今有幸见君子,受宠沾荣脸有光。

君子盛德无差失,祝君长寿永无疆。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水沾衣。

如今有幸见君子,心情安详又欢喜。

宜作兄长宜作弟,美德高尚乐无已。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水汪汪。

如今有幸见君子,金饰马勒闪闪亮。

车上铃儿叮当响,福禄聚集你身上。

 

 

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

这是好事。

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

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笔者不才,对于开头提到的四本书也略有涉猎,通读下来,诗经和楚辞适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单名,现在人口多,单名容易重复,最好取双名——特整理于此。

本文写诗经,以女名为主,因为过于古典,现在看来可能比较土><。

楚辞部分,待有空另开一篇。

1、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茂盛貌。

2、燕飞。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

《邶风·燕燕》: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谨慎。

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

《邶风·终风》: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顺从貌。

5、静姝。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

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

《邶风·静女》: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

红色。

炜:

光彩。

7、洵美。

《邶风·静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郑风·叔于田》:

“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

《邶风·新台》:

“燕婉之求”。

燕婉:

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

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

《鄘风·君子偕老》: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如云:

像云一样众多。

《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屈原《湘夫人》: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

《鄘风·君子偕老》: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

国家。

媛:

美女。

另有“邦彦”——《郑风·羊裘》: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彦:

杰出的人才。

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

《鄘风·定之方中》:

“灵雨既零”。

灵雨:

及时雨。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

《鄘风·蝃蝀》: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指早晨的雨。

唐时王维有诗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

《鄘风·载驰》: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芃芃:

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

《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

《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琇:

宝石。

莹:

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

《卫风·硕人》: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

《卫风·竹竿》: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

《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陶陶”。

陶陶:

快乐貌。

20、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

“彼留之子,诒我佩玖”。

佩玖:

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好:

安静美好。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

《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

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

《郑风·有女同车》: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德音:

美好品德。

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

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

《郑风·子衿》: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零露:

零落的露水。

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

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

《郑风·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婉:

美丽。

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27、琼华。

《齐风·著》:

“尚之以琼华乎而”。

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

《齐风·猗嗟》: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东晋陶渊明有诗曰: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

《魏风·汾沮洳》:

“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

如花似玉貌。

30、清猗。

《魏风·伐檀》:

“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

《唐风·扬之水》: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素衣:

白色的衣服。

北宋晏几道词曰:

“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

《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菁菁:

草木茂盛。

33、采苓。

《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34、文茵。

《秦风·小戎》: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文茵:

车中的虎皮坐褥。

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

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36、渥丹。

《秦风·终南》: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渥丹:

色泽红润貌。

37、美淑。

《陈风·东门之池》: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

《陈风·月出》: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

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

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

《月出》是整本《诗经》中非常有意境的一篇,在我大爱的电影——徐克的《梁祝》中也有出现,我对她爱不释手。

39、楚楚。

《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楚楚:

鲜明貌。

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40、如雪。

《曹风·蜉蝣》: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1、荟蔚。

《曹风·候人》: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荟蔚:

云雾弥漫貌。

=====================================================

1、翕(xī)。

单名一个“翕”字,取自《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翕:

和顺。

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

《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2、依依。

《鹿鸣之什·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依:

柳枝随风飘摇。

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1、秉文。

《周颂·清庙》: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2、德纯。

《周颂·维天之命》: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德纯:

品德纯正。

3、骏惠。

《周颂·维天之命》: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4、振鹭。

《周颂·振鹭》: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振鹭:

振翅高飞的白鹭。

5、和铃。

《周颂·载见》: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6、馨宁。

《周颂·载芟》: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馨:

馨香;宁:

安宁。

7、纯熙。

《周颂·酌》: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纯:

大。

熙:

光明。

8、其琛。

《鲁颂·泮水》: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琛:

珍宝。

如外交部原部长钱其琛。

给孩子起好名,中国一直有:

“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这样的说法

1.源于《诗经》的名字

词学专家唐圭璋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圭璋”是珍贵的玉器,比喻人品高尚,为世所重。

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周翰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周翰”意为:

“周朝首都的垣墙”;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

哲学家邢贲思之名源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之思”;“贲思”意为:

“疾驰而来。

美学家蒋孔阳之名源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孔阳”意为:

“十分鲜明耀眼。

文艺理论家郑朝宗之名源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朝宗”意为:

“百川归海。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而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

“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

另如:

长庚、思成、邦宪、维汉、其琛、闻天、梦熊、烈文、自牧、洵美、高冈、琼瑶、锡爵、令仪、令德、万年、大任、淑君、白华、公刘、则虞、常棣、柔嘉、凯风、小宛、华棠、斯年、宜之、作人、绥之、维群、纯德、仁美、秉均、其陈、启明、龟蒙、维高、其馨、徽音、友声、绳武、翘楚、辑熙、白驹、鹤鸣等名字也都出于《诗经》。

2.源于《楚辞》的名字

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其名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含有“光明的前驱”或“迎取光明”之寓义。

文学研究专家、作家朱自清,其名出自《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

“自清”意为:

“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

原《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沈兹九,其名出自《离骚》“余既兹兰之九畹兮”。

“兹九”含有“培育人才”之寓意。

戏剧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于上沅,其名出自《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含有“溯流而上,追求真理”之寓义。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苟余情其信芳”;意为“情志真正芳洁”。

另外,源于《楚辞》的名字还有:

保真、琳琅、曼远、扬灵、佩琼、灵均、秋兰、佩兰、木兰、蕙芷、灵修、成言、兰畹、芳芷、芳菲、修常、维圣、维哲、中正、修远、琼枝、荣华、兰芳、翼翔、九韶、辛夷、自慎、保璐、怀德、自珍、德辉等。

3、源于诗词的名字

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其笔名出自唐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出对冰清玉洁、澄澈纯真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著名小说作家张恨水之名出自五代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抒发了人生苦短的遗憾之情。

台湾诗人郑愁予之名出于南宋辛弃疾词《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昭示对社会人生的忧虑。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程千帆之名取自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和刘禹锡诗“沈舟侧畔千帆过”,含有在求学、治学上不断质疑,不断超越这两层意思。

文字改革专家倪海曙,其名出于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海曙”描写旭日升临大海,曙光映照云霞,很有气魄。

文史专家何满子,其名为古代舞曲名。

唐人白居易有《何满子》诗;唐人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更为著名。

“何满子”之名充溢着悲剧色彩。

国画家关山月,其名为汉乐府旧题。

台湾著名歌词作者庄奴,其名出自宋代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第》诗“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

“庄奴”即田庄的佃户,始终为别人耕作。

庄奴从事歌词创作,怀抱着“为人作嫁”的精神。

邓丽君演唱的歌曲,百分之八十是庄奴作词的。

“庄奴”之名昭示出诗人的志趣与追求。

另如:

杜若飞——关山杜若飞。

(《木兰辞》)

安如山——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马蹄疾——春风得意马蹄疾。

(孟郊《登科后》)

蓝田玉——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万夫雄——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陈亮《水调歌头》)

楚天舒——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

以上从诗词名句中精心选取三个字,以姓连名成意。

所取之名与姓氏相配合,或典雅或飘逸,寓意深远,读音顺畅,易晓易记,别有情趣。

轻松一下哦,18岁以下莫看!

汉文字的博大精深用在取人名上真的是可大显神通,大凡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康熙字典》、《楚辞》、《辞海》、《天文通历》、《唐诗宋词》、《说文解字》、《成语典故》等等,极尽所有工具书之能事,方可决定孩子终身的符号。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过,也闹出不少笑话。

(一)、好名字重复率太高。

如:

李刚,李鹏,李伟,李燕,李艳,李馨,刘刚,刘鹏,刘伟…..即——?

刚,?

鹏,?

伟,?

燕,还有众多带有明显历史事件、明星、名人纪念和崇拜特征的,如:

抗美,?

解放,?

建国,?

文革,?

泽东,?

德华,?

泽民……

据国家公安部统计,2006年在册(户籍)的“刘刚”、“刘伟”,重复率高达130万人!

可以想像,倘若集合所有的“刘刚”、“刘伟”点名呼应,那场面肯定很壮观!

(二)、因迷信“名字越难听,成活率越高”,因而乳名特搞笑。

早年,我“上山下乡”的那个村子,就有位农民大叔(请恕我将其名字隐去),发誓要生出个“七狼八虎闯幽州”。

然而,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太差,医疗没有保障。

前三个“虎狼”都夭折了。

可那位大叔痛定思痛,不怪生活,不怪医疗,却偏偏怪名字取的太好(一个叫“?

泽东”,一个叫“?

红星”,一个叫“?

幸福”)!

说来也怪,之后的九个“虎狼”都因怪怪的名字顽强地活了下来:

茅缸(长子。

北方“大粪池”俗称)、尿壶(次子)、扔妞(长女)、尿妞(面世三天后,在号哭不止声中转世。

只此一个例外);屎妞(次女)、海妞(三女)、狗蛋(三子)、驴蛋(四子)、孬蛋(五子)、扁片(后生)。

还有位仁兄更有趣,因生活贫困,大儿子叫“一穷”,二儿子叫“二白“。

春节贴对联:

上联“一穷”,下联“二白”,门眉“一穷二白”。

乳名搞笑也只是笑笑作罢,学名可要小心啊,那是要上户口的!

特别警惕莫要步入谐音的雷区。

本人教书多年,接触的名字太多了。

许多学生因谐音之故,我不敢直呼其名。

如:

杨伟(阳痿);李佳(例假);朴昌范(嫖娼犯);魏炎(胃炎);杜紫藤(肚子疼);钟共(中共);钟扬(中央);毕路(闭路);毕超(B超);毕静(闭经);毕明(毙命);高婉(睾丸);越静(月经);尹静(阴茎);尹超(阴曹);狄富(地府);王冲(网虫);王明(亡命)……

(三)、取名还应关注一定的史地知识。

如:

很多女孩取名“新月”,其实“新月”是一个地理名词。

它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初二,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没有月色,黑夜笼罩地球的一种天象。

我问过几个叫“新月”的女生,她们都称“喜欢皎洁的月色”,故而取之。

显然只重视了文学的字义,而忽略了地理的存在,才出现了名字是“黑夜”的尴尬。

 

整理《九歌》篇。

1、辰良。

《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

“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

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璆鸣。

《九歌·东皇太一》: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诗曰:

佩玉锵锵。

璆(音求):

美玉。

3、安歌。

《九歌·东皇太一》:

“疏缓节兮安歌”。

安歌:

神态安详地唱歌。

有一句唐诗说:

“安歌送好音”。

4、浩倡。

《九歌·东皇太一》:

“陈竽瑟兮浩倡”。

“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

取名时可改为“浩昌”。

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

《九歌·东皇太一》:

“君欣欣兮乐康”。

乐康:

安乐貌。

6、齐光。

《九歌·云中君》:

“与日月兮齐光”。

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7、扬灵。

《九歌·湘君》:

“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

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8、飞龙。

《九歌·湘君》:

“飞龙兮翩翩”。

飞龙:

此处指龙船。

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9、高翔。

《九歌·大司命》: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10、陆离。

《九歌·大司命》: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陆离:

美好貌。

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11、云旗。

《九歌·少司命》:

“乘回风兮载云旗”。

云旗即以云为旌旗。

12、扬波。

《九歌·少司命》:

“冲风至兮水扬波”。

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

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

13、既明。

《九歌·东君》: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既明:

天色明亮。

《诗经·大雅·烝民》: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4、翾飞。

《九歌·东君》: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翾(音宣)飞:

飞翔。

15、诚勇。

《九歌·国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诚勇:

内心勇敢。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从确知自己怀了宝宝起,我就开始给宝宝琢磨名字了。

给宝宝取名,我遵循了三条基本原则。

一、女诗经,男楚辞。

   汉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遵从此项原则,是无所适从之选,也有些许附庸风雅之意。

《诗经》家里原有一本,不用再投资,便只买了一本《楚辞》。

   通读一遍《楚辞》,体会到其文风的潇洒逸动与热情奔放,此间发现不少名人名字的出处,但并没寻到使自己心仪的辞句。

另外我感到《楚辞》的文风与我的第二条起名原则有冲突,导致我最终放弃在《楚辞》中起男名。

   通读《诗经》之后,目光基本锁定于《静女》。

《静女》中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为:

女孩娴静且雅丽,约会等待小城角。

故意隐身不相见,使我搔首来回找。

女孩娴静且温婉,赠我信物红竹管。

管身透红多璀璨,好看好玩我喜欢。

放牧回来赠我茅,十分美丽又奇妙。

不是白茅有多美,是她借此把心表。

显而易见,此诗是首情诗,两情相悦,谈不上高尚,但有点情调,不是控诉硕鼠之类的诗歌。

二,男名最好厚重本份,大智若愚,土气得像地主也行。

   给孩子起什么样的名字,其实是寄托着父母对他的期望。

我希望我未来的儿子忠厚本份,大智若愚,风流倜傥则不必,因此放弃《楚辞》。

另外我有地主情结,并希望把此情结凝结在儿子的名字上。

   我和老公说:

若是男孩,名字里一定要带土,最好带多多的土,比如直接叫“九亩”什么的。

老公提出疑问:

“九亩”里没土啊?

我说:

亩是土地面积的单位,虽然明面儿上没土,其实里面含着土,而且“九”也是代表多的意思。

老公说:

那不如“九垧”,一垧等于好几亩呢!

后来我在网上查,各地垧与亩的换算关系还不一样,在东北一垧等于15亩,在西北一垧约等于3-5亩。

   说归说,但老公反对我给未来的儿子起地主名字,于是自己查字典选中“青垚”二字。

   当然,最后女儿降生,“九垧”、“青垚”均未起用。

三、五行相克相生理论。

   我查了万年历,宝宝出生那年是金命年。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土生金,所以我希望宝宝的名字中也含些土才好。

   现在,曝光一下最后为女儿选用名字的情况,大名:

牧荑,小名:

垚垚。

牧荑,源自《诗经静女》之“自牧归荑”,牧即放牧,有希望女儿将来自由自在生活之意,但对这个字,我现在有些后悔,因为女儿性格过于外向,不能收放自如,弄得我这个放牧之人已有疲态;荑即一种草本植物,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很美,我想女孩子取个花花草草的名字很好。

至于小名垚垚,自然是来自老公的创意“青垚”二字。

“垚”的词意为:

青色的小山。

   总之,为女儿取名总体是遵照上述三项基本原则,大名小名相互照拂,其中含有对女儿的期望与祝福。

  希望博友们也在此谈谈您给家中宝贝取名的经历与趣事吧!

 

古人云: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汉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

 光阴到了21世纪,随着易中天、于丹等文化名人掀起的“国学热”,让我们这些80后的年轻父母们也心向往之,纷纷期待着给未来的宝宝起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引经据典的“文化好名”。

于是,“今天你‘女诗经,男楚辞’了吗?

”成为时下非常时髦的取名流行语。

 

《诗经》虽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但却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藻隽美,自古也是很多名人起名的参照和范本。

当初我也是受了“女诗经,男楚辞”之说的影响,决定给女儿取一个“文化名字”。

于是,从怀孕开始,我就翻看了《诗经》,前后不下四、五遍。

因为诗经沉静娴雅,更适合于女孩起名的标准。

虽然最后没有在《诗经》上找到自己心仪的名字,但却意外地发现:

很多名人、文化人的名字都出自《诗经》。

例如著名建筑学家、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音,这对志同道合之夫妇的名字都取之于《诗经》。

思成,见《商颂·那》: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徽音,见《大雅·思齐》: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美誉也。

《诗经》中的某些词句用来给宝宝起名字,在今日看来仍不失清新,用得好可使人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和韵味感。

 “文化取名”虽有附庸风雅之倾向,但也不失一剂良策。

但“文化取名”并不等于玩“文字游戏”。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取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不是刻意地堆砌那些华丽的、优美的词藻,就是一味地选择那些只有在古籍里才找得到的深奥词汇,表面上好像达到了“文化取名”的标准,实则只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往往违背了取名的初衷名,让人觉得是刻意而为,矫揉造作,给人以缘木求鱼的感觉。

 为宝宝起名的确是一件大事,因为名字承载了我们父母对于孩子的希望、愿望和祝福,所以马虎不得。

其实,文化取名和一般取名一样,也必须遵循取名的一些规则。

作为过来人,下面就说说我对于“文化取名”的一些观点和经验之谈,希望对所有准爸妈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那么如何取一个有文化的名字呢?

我个人以为:

“好听、易写、不俗气”是文化取名的基本法则。

名字首先要从音、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