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08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docx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例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以中央“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并要求“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商务部正在全国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也写进了今年的“一号文件”。

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鼓励优势流通企业用连锁经营方式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扩展网络服务功能,建立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健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加快农资流通体制改革。

农资流通企业要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农资产品。

“十一五”时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稳定农资市场,改进农资市场价格管理,加强化肥进出口调控,建立农资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和配送经营,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所有这些都为农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充分依托政策条件、消费需求和已形成的经营规模,按照现代农资市场发展要求,本着“高起点、多功能、可扩展、高效益”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市场服务配套设施,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办法,将现有农资配送连锁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成为集农资仓储、运输、配送、交易、测土配肥于一体的大型农资物流配送企业。

建成后该企业将形成以连锁经营,土质检测,信息服务等为主导业务,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管理高效、竞争有序、具有很强集散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区内大型骨干农资物流配送企业。

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我区农资市场的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经营,促进农资市场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的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的建设内容包括:

1、物流设备购置;2、配送中心改造;3、配肥厂改造;4营业场所改造;5、信息系统建设。

(二)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3007.77万元。

资金筹措:

银行贷款10000万元,自筹资金3000万元。

(三)物流设备情况简介

公司现有小吨位物流运输车辆32辆,综合汽运能力仅为300吨左右。

(四)配送中心情况简介

内蒙古农资公司所属企业共有农资经营场地使用面积90万平方米,拥有铁路专用线两条。

这些经销场地全部分布在全区29个直属分公司和3个联营公司。

其中:

21家直属企业拥有自有仓储封闭库面积5.7万平方米,11家企业主要依靠租库经营,入库储存化肥能力仅为12万吨,其余化肥以露天货台存放为主。

(五)配肥厂简介

为逐步推广测土配肥技术,在农资营销网络体系内实施“农资经营+农化服务+配肥深加工”经营机制,以各中心市场直属公司为平台,充分利用直属公司现有场地和土地资源,在2000年分别在呼和浩特市、临河市、赤峰市、通辽市4个中心市场投资建设了4个简易配肥厂,单厂加工生产测土配肥5000吨,形成综合生产能力2万吨。

配肥厂加工生产的混配复合肥投向市场后因质量稳定,价格低廉,适应不同土壤、作物种植需要,深受农民欢迎。

但目前总体考察现有测土配肥厂生产运行情况发现,现有加工设备比较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品配方比例的稳定性;车间环境简陋,粉尘污染严重;加工能力不足,测土技术落后不能完全适应农民对配方化肥的社会需要。

因此亟待升级改造,扩大生产加工能力,以进一步提升科学施肥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终端营业网点简介

内蒙古农资公司现有农资网络营销终端1000家。

其中10%是直营店,90%是加盟连锁店。

在加盟连锁店当中有约七成属于紧密型,物资几乎全部由物流中心配送;剩下的三成为半紧密型,物资有一部分为自行采购。

所有终端网点货物流转均实行手工操作。

(七)信息管理系统情况简介

内蒙古农资公司在2005年开发了公司总部至各直属分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从2006年正式启动运行,相应匹配了微机42台。

但原有的计算机是在1998年开始配备的,在2006年启动软件系统后基本不能正常使用,急需更新换代。

(八)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化肥是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局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目前我区基本上属非货源省区,化肥在我区仍属资源紧缺型商品。

由于我区农资商品物流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因受运力紧张、淡储货源不足的瓶颈因素制约,市场经常性呈现供不应求状况,引发农资商品市场供应不稳、价格大起大落,直接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影响我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资物流配送体系升级改造后,提升了化肥应急储备能力和经营规模,增强了化肥市场覆盖面,用现代营销手段规范了农资营销行为,进一步完善了农资物流连锁经营方式,在源头上保障化肥供求趋于平衡、价格趋于稳定,从根本上满足我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

同时连锁经营体系确立后,采取一套资金封闭运行,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节约了财务费用,也为体系内开展就站直拨运输提供了可能条件,节省中转运输费用20元/吨左右,统一规范了农资商品的营销方式,确保了市场平衡和价格稳定,有利促进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物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后,化肥供应总量由目前52万吨提高到70万吨,经营主体的优质高效化肥市场占有率将达到80%以上。

以2006年平均每吨化肥不变价格计算,可新增化肥销售总额4.18亿元。

2、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升级改造后,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可形成两大利润增长点,即连锁经营规模扩大实现的利润和测土配肥深加工附加值转化的利润。

项目改造后,一是新增化肥销售规模可达18万吨,预计新增企业经济效益2224.36万元;二是测土配肥新增加工生产能力10万吨,按45%含量的混配复合肥料1900元/吨的不变价格计算,新增加工生产产值1.9亿元,新增企业经济效益1900万元,两项合计新增企业经济效益4124.36万元。

3、测土配肥效益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作物平衡施肥原理,在科学测定土壤养分结构基础上,按照土壤养分结构和种植结构需求进行化肥科学配方的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地加工生产适合不同土壤、种植结构的混配专用复合肥系列,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种、减少肥料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功效。

我区亩均化肥施肥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化肥利用率偏低,土壤养份配比比例失调的矛盾比较突出。

通过采用测土配肥技术后,可因地制宜地平衡和改善土壤、作物的养份结构供应,使化肥有效利用率在40%基础上提高到50%左右,将带动30万农户使用测土配方化肥,也意味着农民在减少10%投入基础上,仍可达到同等的施肥效果。

同时测土配方化肥,专用性强、作物吸收快,利用率高,有利于减少肥料损失,减轻土壤和水域污染,市场经济潜力巨大。

(九)本项目申请资金的理由

本项目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物流公路运输能力急需相应提升。

其物流设施配置要求是:

一是从内化、宁化化肥厂调拨各配送中心的尿素,80%的货源要采用汽车直拨运输方式;二是各配送中心的配送商品和就站直拨终端经销商的商品要采取公路运输方式配送到位。

因此,项目升级改造后,公司总部组建“物流配送公司”,需新购置50吨位货车20台,形成1000吨的物流运力,以切实解决厂商跨区调拨任务;在各中心市场的配送中心选择19家企业,每家配置1辆20吨位货车,共需配置19辆货运配送汽车,新增物流配送能力380吨,以解农资连锁配送燃眉之急,其余物流部分采取终端商取货制方式进行补货配送。

内蒙古农资公司每年因化肥储备库容、库位不足造成直接商品损失达200万元。

同时,该公司还承担着国家及自治区淡季化肥商业储备33万吨任务,大部分化肥均在上年9月份开始提前足量储备到位,其化肥淡储量应占全年销售总量的80%以上,只有淡季储备及时足量,才能确保我区市场供应平稳,抑制化肥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因公司有效仓储面积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区农资市场供应的瓶颈制约。

按照正常化肥仓储规律进行规划,至少需要扩建改造封闭仓容50000平方米,按每平米存储2吨化肥折算,以期达到10万吨化肥封闭存储的改造目标。

物流连锁经营体系升级改造后,一是需要将信息管理层级延伸到1000家终端门店;二是要升级开发农资物流连锁经营信息管理系统;三是现有计算机是在1998年开始配备的,在2005年启动软件系统后基本不能正常使用,急需更新换代,共需重新配置计算机60台;四是配合农资连锁机制的运行,对终端门店要相应配置终端POS机1000台,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全程信息管理。

项目建成后配送网络可以基本覆盖到自治区所有的乡镇(苏木)和较大的行政村(嘎查),年配送化肥等重要农资商品的能力可达到100万吨,收购农副土特产品1000万吨以上。

将成为我区农牧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给予资金和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项目单位概况

内蒙古农资公司是内蒙古地区化肥、农药、农地膜等农用商品的市场经营主体,已有50多年农资商品经营史。

公司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现有员工285人,注册资本5450万元。

公司下设化肥一部、财务部、人事部等9个部室;拥有29个全资子公司和3个联营公司和1000个网络终端。

公司现已形成功能齐全、运转高效,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农资网络经营格局。

2005年,公司共组织各种化肥52万吨,其中,进口磷酸二铵14.39万吨,尿素20.76万吨,国产磷复肥16.85万吨;农膜3456吨;农药销售额300万元。

公司总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35亿元(2005年12月31日报表数,下同),创利税280万元。

公司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制定领办企业之一,是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理事单位。

在全区优质高效化肥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公司已与国内20多家国家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稳定货源渠道和整体拓展奠定了建设的基础。

公司连续多年被自治区农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华供销总社评为“先进集体”;公司曾荣获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评价中心与11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之列;公司还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商业批发企业最大经营规模第1名;多次被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及自治区供销社评为先进单位。

四、实施方案

以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加强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目的,特制定建设方案如下:

1、改造经营场所

在已有仓储库的基础上,再投入3810万元用于配送中心仓储封闭库建设,投入3550万元进行终端门店改造建设,投入380万元进行配肥厂改造建设。

2、购置物流设施

为加强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能力投入1570万元购置20台50吨的大型运输车和19台20吨的中型运输车辆。

3、搭建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中心机房并开发专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对企业信息进行采集、发布等。

更新终端设备购置60台高端电脑,用于物流平台建设。

第二节编制依据、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计经贸[2002]2668号)。

2、《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3]3号)。

3、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行政管理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农市发[2003]16号)。

4、2005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5、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6、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7、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二、编制原则

1、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2、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精神,避免低水平重要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恶性循环的局面。

3、有利于培育和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4、积极创造条件,为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再就业空间,促进社会的繁荣。

第三节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财务评价主要数据与指标汇总表

附表1

序号

指标与数据名称

单位

指标与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3007.77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139.37

 

1.2

无形资产投资

万元

1880.32

 

1.3

流动资金

万元

550.00

 

2

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借款

万元

 

 

3

营业收入

万元

4124.36

经营期平均

4

税金及附加

万元

0.00

经营期平均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400.51

经营期平均

6

利润所得(总额)

万元

723.85

经营期平均

7

所得税

万元

238.87

经营期平均

8

税后利润

万元

484.98

经营期平均

 

盈余公积金

万元

48.50

经营期平均

9.1

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

11.61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

8.17

 

9.2

财务净现值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万元

1734.67

Ic=8%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万元

79.54

Ic=8%

9.3

投资回收期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6.07

含建设期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7.08

含建设期

9.4

投资利润率

%

5.56

 

9.5

投资利税率

%

5.56

 

10

盈亏平衡点

%

67.6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代化的农资流通配送网络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因此,“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而现代化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正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物流配送网络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她联系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的桥梁与纽带的积极作用,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二、是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的重大举措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物流配送网络工程建成后,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在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方面发挥作用。

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加快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能够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作用。

三是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健康发展。

三、现代化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是改造农村传统流通方式的必然选择

网络建成后,将以ERP农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实现农资商品、农资信息、配货、运输、销售、财务等方面的在线管理,彻底改变我区农村传统流通方式信息不灵、渠道不畅、配货不及时、运输不到位的弊端。

四、有利于我区农资流通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我区农资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农资流通体制在不到10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由“农资专营”到“一主两辅”再到“三驾马车”的历史性转变。

特别是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出台后,化肥市场形成了计划、价格、经营渠道“三放开”局面,使农资市场从诸侯割据的“春秋时期”进入了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农资行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由于市场放开、渠道混乱,导致农资乱涨价、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

现代化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建成后,可以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直接让利与民,扩大内蒙古农资公司区域内的龙头带动作用,保障我区农资流通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有利于带动农村农副产品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建成后,在春耕旺季配送农资商品,春耕淡季利用畅通的、强大的、现代化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积极经营农副产品,加快农副产品的流通和商品转化速度,为实现农资商品供应与农副产品对流创造了先决条件,从经营机制上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

有利于带动农村农副产品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六、有利于稳定市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内蒙古农资物流配送网络拥有29个配送中心,4个配肥厂,1000个终端配送网点,利用这些覆盖全区的网络服务优势,可以直接将农资商品配送到农户的田间地头,同时,也可以直接将农户的农副产品运出去,减少中间环节发生的相关费用,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能更好地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经济发展,密切与农民的经济联系,推动农资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

1、2000年8月国家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略)

4、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计经贸[2002]2668号)。

(略)

5、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

(略)

6、《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政策》(略)

7、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略)

8、《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略)

二、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经营规模方面:

2005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商品销售收入达到8.36亿元,公司年销售优质高效化肥52万吨,公司现有化肥综合经营能力70万吨,在全区优质化肥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交易辐射全区各盟市并深入到全区近千个旗县乡镇,一直为内蒙古地区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流通主渠道。

在交易品种方面:

内蒙古农资公司经营了包括进口二铵、国产二铵、尿素在内的我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用肥品种,同时经营根据不同土质混配的复合肥。

在管理服务方面:

内蒙古农资公司严格按照股份制公司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管理,以仓储、配送、测土、配肥等多种业务全力为农民服务。

公司坚持“以农为主,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在竞争中始终以“龙头”姿态出现。

在体制方面:

内蒙古农资公司建立了主体多元、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政策环境方面:

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领域中农资连锁配送网络的建设。

内蒙古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将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政策性扶持帮助。

第三节研究过程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过程

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和调查研究,在查阅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了公司经营发展情况以及网络建设基础上并与建设单位多次交换了意见,编制了《内蒙古农资物流配送网络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研究范围

1、建设意义和投资必要性的分析和论证

2、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的选择和可行性研究

3、建设地点的选择

4、环保、消防、安全等措施的研究与制定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6、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的研究

7、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第四节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精神,采用的技术设备、设施先进成熟,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增收节支,提高农业种植效率,降低农业发展风险,并可提供1000多个再就业空间,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本项目建设是企业资源优势、经营优势及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经财务初步分析,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营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项目总体方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

二、建议

建议政府要为农资连锁配送市场制定积极有效、卓有远见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恶性竞争的局面,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打通“绿色通道”,制约不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要有重点、有选择的加以扶持,制定并落实具体的政策,包括运输、行业标准、税收政策、场站建设等。

企业本身应加大改造力度,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改造落后的组织管理方式,改造陈旧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供管理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统一,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制度改革相结合,尽快打造成经营专业、服务周到、优质高效、信息畅通、设施现代、管理高效、服务配套的现代化大型农资物流连锁配送企业。

第三章市场预测分析

到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已是连续两年增产,但从历史看,我国粮食生产曾反复出现一种“小周期”变化规律,即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后。

就会在第三年出现减产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两增一减”规律。

虽然今年的形势很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变数。

有分析说,这种变数主要来自粮食价格和农资价格的“双重挤压”,即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形成的对农民利益的影响。

近日,回良玉副总理在河南考察农业农村工作时指出,确保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首先要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能否打破以往的“常规”,在连续两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继续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对于各地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各级政府要特别注意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多上涨.和防止粮食价格的下跌。

要结合商务部正在全国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资购销合作组织,发展直供直销,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农资质量。

特别是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完善农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农资质量追溯制度,构建农资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战略方针。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仍是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当今市场流通产业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成为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决定性环节。

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据中国连销经营协会近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连销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称:

我国连销企业保持年增长50%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的年增长水平,“配送和连销经营已成为引领当今市场流通行业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关注。

改扩建后的内蒙古农资公司将仓储、配送、信息服务、测土配肥等业务,通过构建高效、通畅、有序的现代化营销网络体系、电子结算体系形成合理的资源调剂和补充,发挥企业吞吐、集散、物流和辐射功能,建成现代化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预计建成后化肥交易量将新增18万吨,新增销售额4亿元。

届时,内蒙古农资公司将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能辐射华北、西北、东北的农资连锁配送企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第四章场址选择

第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