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09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docx

巴尔扎克葬词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巴尔扎克葬词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感情脉络。

  2.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3.初步走近两位文学大师,了解在他们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展示的博大思想、崇高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巴尔扎克的雕像)

  教师配乐朗诵《语文读本》第三册第74课《巴尔扎克之死》之死的最后一部分“下葬是在星期三……我说了几句话”作者会说些什么呢?

请翻开书,我们一起听录音,听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一个场景,雨果先生说出了怎样的一番话。

  

(二)再放录音,请同学轻声跟读体会。

  (投影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三)请同学诵读课文,看他感情把握是否合适,师生稍作评述。

  (四)分析课文层次,理清思路

  1.全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2.葬词一般的内容是:

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公德,寄托人们的哀思。

本篇葬词,有哪些独到之处?

  提示:

1.

  三分法:

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

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2.雨果的这篇葬词除做到一般葬词所应有的内容外,还鲜明的传递这一种崇高和激动,特别是最后三段,虽不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五)突破教学重点,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理交融的特点

  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

  1.画出在每个部分中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提示:

一方面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2.画出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

  3.思考这两类语句间的联系。

  提示:

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句子,即便是蕴含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阐发在抒情之后,情与理的融合。

  (六)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

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2)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3)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1)“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

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

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

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

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

“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

“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话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

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扩展阅读:

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

点击浏览该文件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说目标:

  

  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三、说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此,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

散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体味作者的情感。

  

  2、研讨法。

对于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和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五、说学法: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如下方法来学习本文。

  

  1、预习法。

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散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散文。

《故都的秋》选景典型,描写细致,用笔细腻,感情深沉。

通过诵读,便于学生理解品读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3、探究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明确:

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

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

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

  

  (设计依据:

《课标》与“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奠定学习散文的感情基调。

  

  

(二)一读文本(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本。

(5分钟)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请你找出本文的“神”是哪一句话。

  

  明确: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轻,来得静,来得悲凉。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散文的“神”,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纲,便于学生有效解读散文。

  

  (三)再读文章(学生自由读),深入解读文本。

(约15分钟)

  

  作者是借助哪些“形”怎样来表现“神”的?

请你找出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学生之间分组讨论、交流、补充、订正,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明确:

  

  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

(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设计依据:

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

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

这一段可否去掉?

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作者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是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

(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

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

(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

(1分钟)

  

  写作训练:

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

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槐

  

  秋蝉形————————神:

清、静、悲凉。

  

  秋雨

  

  秋果

  

  预期效果和问题:

  

  1、本课以探究为主,在学生的合作交流研讨中,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体味散文的语言特点,深刻把握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深沉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得到美的熏陶和愉悦。

同时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学生预习的程度的限定,以及学生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的高低不齐,可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太准确,不太到位,因此需要教师给以积极、正确的点拨和引导。

  

>《说“木叶”》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

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

(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7)总结

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

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叫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五、作业:

思考:

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做人上人”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

再启示学生,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2、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3、除了上节课讲到的“雨”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二、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

例句

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

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

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

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

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

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

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

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

静听松风寒

三、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

有空远感觉;

雨:

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

相思情、愁别意

柳:

留恋、离别含义

月:

美丽、忧愁、冷清

日:

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