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11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docx

钢结构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万吨钢构项目

建设单位

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金属结构制造 C341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6764.2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103

总投资

(万元)

3000

其中:

环保

投资(万元)

8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华夏大地迅速崛起,需求量逐年递增。

钢结构在制作、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优越抗震性、无污染性、节能及安全诸多方面的特征,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

该项目是由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的税收,对市经济快速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被国务院、建设部定为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钢结构,以其优良的强度和韧性、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青睐。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

主要应用于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建筑工程。

钢结构房屋由于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因而具有其它建筑材料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首选建筑材料。

我国在建筑钢结构房屋发展上起步较晚,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比重。

因此,在我国投资钢结构项目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到委托后,即安排技术人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环境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钢结构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现提交建设单位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2.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万吨钢构项目

建设单位:

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投资:

3000万元

占地面积:

36764.24平方米

建设地点:

,地理坐标为:

东经86°01′37.25″、北纬44°21′43.70″,项目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清红公路;西侧为康隆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侧为市三永建材有限公司,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建设规模:

年产钢构1万吨,主要为C型钢0.5万吨,H型钢0.4万吨,压型彩钢板0.1万吨。

建设内容:

生产厂房,厂办公室、厂区用房、职工宿舍、警卫室,配套设备区、成品区及其他辅助场地;建设钢结构生产线4条,建设道路、供排水、绿化及办公室等辅助配套设施。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项目原材料消耗见表2,项目主要设备见表3。

 

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m2

36764.24

2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

m2

1516

3

规划总建筑面积

m2

19978

4

规划车间建筑面积

m2

14741

5

规划办公楼建筑面积

m2

2280

6

规划门卫室

m2

40

7

规划厂区用房建筑面积

m2

756

8

规划堆场面积

m2

2125

9

规划建筑占地面积

m2

18422

10

规划绿地面积

m2

5073

11

容积率

/

0.71

12

建筑系数

%

54.81

13

绿地率

%

13.8

表2主要原材料消耗表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钢铁

t

10000

2

油漆

t

8.84

3

乙炔

t

7.428

 

表3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轻钢生产线

2

1

轻钢生产线

2

(二)

龙门吊车

2

1

50吨

1

2

30吨

1

(三)

行车

12

1

20吨

2

2

10吨

2

3

5吨

8

(四)

其他设备

台(套)

60

剪板机、钻床、焊机等

1

其他设备

台(套)

60

剪板机、钻床、焊机等

3.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行业类别为【C3411】金属结构制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相关内容。

本项目符合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一条、建筑中的高强、高性能结构材料与体系的应用一项;不属于第二类(限制类)和第三类(淘汰类)中的内容,属于鼓励类项目。

因此符合产业政策。

4.平面布置

项目区项目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清红公路;西侧为康隆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侧为市三永建材有限公司,用地状况见附图2,项目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3。

5.公用工程

(1)供水:

本项目主要用水为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由乡镇企业工业园供水管网供给。

(2)排水:

拟建项目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隔油后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乡镇企业工业园下水管网,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该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后处理并排放,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满足本项目排水要求。

(3)供热:

本项目冬季采暖依托工业园区供暖系统,园区采取集中供热,供热面积36764.24平方米,满足本项目供暖需求。

(4)供电:

由园区内天业电厂供给,电力供应可以保证生产。

6.劳动定员

本项目定员100人。

7.工作天数

全年生产天数拟定为250天,一班制生产。

8.依托工程

本项目位于,园区公用工程设施较完善,目前已完成中心土地的“七通一平”(即主干道路,供电,供水,供热,通讯,宽带数据通讯,有线电视,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管道燃气和土地平整)建设及主干道路的绿化。

电:

工业区有110KV变、配电能力2万KVA的城东变电所,与乌鲁木齐联网,电力充足。

水:

由城市自来水厂集中供水,水厂日供水能力为4.8万吨,出口管径520mm,水压力0.4mpa,水由城市市政府给水管网输送,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通信:

与工业区通讯联网的市,已经建成最大处理能力达40万线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电信/有线电视均有高速数据通讯网,可充分满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高速访问互联网要求。

9.园区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园区建于2003年8月,园区总规划面积223.8万平方米,园区基本达到“七通一平”,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园区内分食品工业区、纺织服装工业区、轻工业区、旅游休闲渡假区等。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轻工业区,符合园区规划图,详见附图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独具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3、气候气象

光热资源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526-2874小时,生长季日照时数为1900-2000小时,光能潜力大。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日差较大,平均气温平原地区6-6.6℃,≥0℃的活动积温3900-4100℃,无霜期为168~171天。

≥0℃的活动积温为4023℃~4118℃,≥10℃的活动积温为3570℃~3729℃,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累积。

农业为一年一熟耕作制。

新疆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风多、雨水少,据气象资料记载,主要气象条件如下:

冬季平均气温:

-11.3℃

夏季平均气温:

24.1℃

极端最高气温:

40.9℃

极端最低气温:

-39.8℃

年平均相对湿度:

67%

年平均大气压:

959hPa

多年平均风速:

1.2m/s

夏季最大风速:

17.7m/s

冬季最大风速:

10.2m/s

基本风压:

0.5KN/m2

夏季主导风向:

西

冬季主导风向:

西南

全年主导风向:

年均降水量:

308.4mm

年均蒸发量:

1536.5mm

年平均日照时间:

2800h

最大冻土层厚度:

1320mm

4、水资源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为良好灌溉水。

地表水:

区内水源主要有5条河流,从东向西依次为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巴音沟河,流域总面积12923平方公里,地表水总资源量20.61亿方。

泉水:

总量3.93亿方,分配到我师1.0085亿方。

地下水:

本区地下水动储量10.99亿方,认定可采量7亿方。

5、植被生物多样性

市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林牧条件较好。

棉花、甜菜、瓜果质优产量高;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我师培育成著名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药用野生植物种类多;草场面积大,草质优、产草量高。

6、所在园区概况

区是2003年8月经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10月被新疆自治区命名为自治区级乡镇企业工业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223.8万平方米,已投资96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配套,园区基本达到“七通一平”,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园区内分食品工业区、纺织服装工业区、轻工业区、旅游休闲渡假区等。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轻工业区,符合园区规划图,详见附图4。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区域人口状况

2010年末,总人口63.1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7%,其中男性32.16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30.99万人,占总人口的49.1%。

少数民族3.48万人,占总人口的5.5%;汉族59.68万人,占总人口的94.5%。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54‰,人口死亡率4.81‰,人口自然增长率0.73‰,计划生育率99.8%。

2、工农业概况

A.工业

2010年,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14亿元,增长22.5%。

其中,团场工业增加值10.59亿元,增长26.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53亿元,增长22.5%。

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业增长66.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9%,饮料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2%。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B.农业

2010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27亿元,增长15.9%。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6.89万亩,比上年增长1.8%。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28万亩,下降35.9%;棉花播种面积215.59万亩,增长12.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8万亩,下降36.0%。

全年粮食总产1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2.5%;棉花总产32.71万吨,增长10.5%;油料0.2万吨,下降41%;蔬菜114.96万吨,增长10.4%,其中,工业制酱番茄97.89万吨,增长10.2%。

全年肉类总产量5.20万吨,比上年增长18.6%;牛奶产量13.49万吨,增长11.7%;禽蛋9871吨,增长2.8%。

年末牲畜存栏57.14万头,增长11.6%,其中牛5.58万头,增长9.4%;猪40.35万头,增长22.9%;羊11.09万只,下降15.7%;牲畜出栏头数为70.13万头,增长18.3%。

全年水产品产量0.52万吨,比上年增长23.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13万亩,比上年增长1.67倍。

全年水果产量7.28万吨,增长13.4%。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79万亩,其中:

节水灌溉面积249.6万亩。

 

3、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相当匮乏,主要矿种为砂石和砖瓦用粘土,矿区主要分布在市郊和玛纳斯河西岸(河道)。

2010年末,垦区拥有土地面积7762平方公里,拥有农用地33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74平方公里,园地26平方公里,林地271平方公里,牧草地739平方公里;拥有建设用地266平方公里。

2010年,全年垦区水资源径流量14.3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9.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4.68亿立方米。

淡水面积8.40千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占29.8%。

年末15座水库总容量5.38亿立方米。

全年总用水量14.3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3.38亿立方米(其中河水7.76亿立方米,泉水1.86亿立方米,井水3.76亿立方米),工业、生活及城市绿化用水0.92亿立方米。

2010年,全年垦区平均气温7.0℃,比上年低1.3℃。

4、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0年末,垦区各类学校90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9211人,在校生31716人,毕业生7251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5632人,在校生14848人,毕业生2940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招生5012人,在校生13538人,毕业生5353人;普通高中招生5816人,在校生16082人,毕业生5113人。

普通初中招生15311人,在校生28233人,毕业生9240人。

普通小学招生6117人,在校生42116人,毕业生8447人。

各类学校专任教师7645人。

拥有幼儿园58所,在园儿童11074人。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670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0%。

年内承担科技部项目28项,承担兵团项目50个,共获得资金支持5272万元。

全年鉴定、验收科技成果4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14项,国内先进水平11项。

全年完成专利申请218件,授权124件。

《科技》全年发行7800份。

全年共举办专业演出141场次,观众7万人次。

全年共放映电影3668场,观众45万人次。

垦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0%。

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7.06万册。

《日报》全年发行348万份,《广播电视报》全年发行57万份,《绿风诗刊》发行1.8万册,《新疆农垦经济》全年发行1.8万册,《党校论坛》发行0.3万册。

年内参加全国性比赛,获得银牌2枚、铜牌4枚;参加自治区、兵团比赛,获得金牌55枚,银牌44枚,铜牌58枚;年末有国家等级运动员200名,等级裁判员38人。

5、文物保护

经调查,厂址附近无文物古迹。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位于,与《市金宝、金色年华(14小区老干所)》项目位于同一环境功能区,距项目所在地7km。

见附图5。

故本次监测数据引用《市金宝、金色年华(14小区老干所)》现状监测资料作为类比评价的依据。

1、大气环境现状

监测项目:

SO2、NO2、PM10。

监测地点:

艾青诗歌馆,距项目所在地7km,见大气监测点位图附图5。

监测时间及频率:

2010年7月6日至7月12日,连续监测7天;SO2、NO2采样时间每日至少18小时,PM10采样时间每日至少12小时。

监测结果:

见表4。

表4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mg/m3

采样日期

SO2

NO2

PM10

2010.7.6

0.008

0.017

0.068

2010.7.7

0.006

0.017

0.048

2010.7.8

0.007

0.017

0.048

2010.7.9

0.008

0.018

0.065

2010.7.10

0.008

0.018

0.064

2010.7.11

0.009

0.020

0.072

2010.7.12

0.009

0.017

0.043

最大值

0.009

0.020

0.072

日均值超标率(%)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1.1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其浓度限值见表5

 

表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标准值

SO2

日平均值

0.15

NO2

日平均值

0.12

PM10

日平均值

0.15

1.2评价方法

本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来评价空气环境质量水平。

单因子评价指数用一下公式计算而得:

Ii=Ci/Coi

式中:

Ii-i污染物的分指数

Ci-i污染物的浓度,mg/m3

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分析,当Ii<1时,表示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超标;当Ii>1时,表示该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价标准。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结果各污染物污染指数(均以七日均值计)见表6。

表6大气环境质量区域单项污染指数

项目

ISO2

INO2

IPM10

单项污染指数

Pi

2010.7.6

0.053

0.14

0.45

2010.7.7

0.04

0.14

0.32

2010.7.8

0.047

0.14

0.32

2010.7.9

0.053

0.15

0.43

2010.7.10

0.053

0.15

0.43

2010.7.11

0.06

0.17

0.48

2010.7.12

0.06

0.14

0.29

平均值

0.052

0.15

0.43

根据评价计算,可以得出污染综合指数(Ii),依照Ii值的大小,分别确定其污染程度。

从表6中可以看出,评价区各监测点SO2、NO2、PM10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说明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

2、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次环评地下水质量评价引用《市金宝、金色年华(14小区老干所)》项目中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0年5月10日,地点位于自来水厂,距离项目所在地5km远。

详见地下水监测点位图附图5。

2.1评价标准

评价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3)中

类标准。

2.2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其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标准指数为:

式中:

Sij—单因子标准指数;

Ci—i类监测物现状监测浓度,mg/L;

Coi—i类监测物浓度标准,mg/L。

pH值的标准指数为:

 

式中:

SpH,j—pH值的标准指数;

pHj—PH的实测值;

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

2.3监测及分析结果

地表水监测及分析结果见表6。

表6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

样品

编号

分析

项目

分析结果

(mg/L)

污染指数

标准(mg/L)

1

pH

7.4

0.87

6.5~8.5

2

总硬度

170

0.38

≤450

3

氨氮

<0.025

0.125

≤0.2

4

氟化物

0.26

0.26

≤1.0

5

氯化物

11.8

0.047

≤250

6

硫酸盐

51.4

0.21

≤250

7

六价铬

<0.004

0.08

≤0.05

10

高锰酸盐指数

<0.5

0.17

≤3.0

12

总大肠杆菌

1(个/L)

0.33

≤3.0(个/L)

13

矿化度

216

0.22

≤1000

14

亚硝酸盐氮

<0.003

0.15

≤0.02

15

硝酸盐氮

1.64

0.082

≤20

由上表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地下水12个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3)中

类标准,水质良好。

3、声环境现状

为了解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监测布设4个点位,监测一天,对该区域的噪声现状值进行监测。

噪声监测点位图附图6。

本项目南侧500米处为清红公路,执行

表7环境昼间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dB(A)

测点号

测点位置

监测结果

昼间

夜间

1

东厂界

56.4

52.6

2

南厂界

46.6

44.5

3

西厂界

54.7

49.7

4

北厂界

55.4

51.4

评价标准

昼间65

夜间55

从上表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地厂界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要求。

由此可见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本工程位于区内,项目所在区土壤主要为灰漠土,有机质平均含量1.81%,全氮平均含量0.112%;土壤养分含量在全市土壤中属于较低水平。

项目周边生态情况较简单,北侧为空地,南侧为公路,四周有人工种植的杨树等,植被覆盖率为较低,动植物较少。

5、环境质量现状小结

综上所述,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SO2、NO2、PM10日均浓度均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区域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排序为IPM10>ISO2>INO2,主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SO2,最后为NO2。

地下水14项监测指标中,无一项超标,由此可见,区域地下水的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噪声环境监测表明,昼间和夜间的声环境现状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

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状况,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1.大气环境:

确保厂址下风向大气环境质量不受新建工程明显的影响,保护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Ⅱ级标准,保护厂界外(尤其是厂区东南侧500米的康隆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市三永建材有限公司)大气环境质量不受拟建项目喷漆废气和粉尘的影响。

2.水环境:

保持现有使用功能。

3.声环境:

保护该项目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不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值;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生态环境: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保有其现有水平。

根据现场踏勘和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范围。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8。

表8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项目边线

保护级别

所在区域

四周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下水

/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

/

建筑物四周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生态

所在区域

四周

/

维持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