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12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建议

基础部分期末复习建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而汉语拼音又是孩子独立识字,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最好的辅助工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标》提出的低段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一部分      拼音、字典

 

(一)字母的掌握

      本册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以及音序查字法。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是使用音序查字法的基础,并且还要求孩子能够将字母的大小写一一对应。

熟练掌握大写字母对于学生以后查阅工具书或使用计算机等都大有裨益。

现在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学英语,所以对字母排序和大小写有很大帮助。

复习时,我们不用太纠结大写字母读成“ABC”还是读成“啊 播 车”,重点落在写上。

二十六个字母(PPT)在复习时,我们可以教学生划去大小写字母长相一样的十个:

W U O P S K Z  X C V,剩下的十六个反复识记,其中,Bb-Dd, Ll-Ii, Pp-Qq容易弄混淆;Gg, Rr  的大写字母容易犯书写错误,将这几个提出来,重点练习。

   

(二)音节的识记

一些容易反复出错的拼音难点,也是我们期末拼音复习的一个重难点。

(PPT)如:

声母b-d,p-q,n-l的认知错误;易弄混的三拼音节ian-uan;复韵母ie-ei,iu-ui;鼻音n,边音l;前鼻音后鼻音,以及平翘舌音。

期末考试这个知识点主要 考察方式有:

看拼音写词语(一类字)、把音节补充完整(一、二类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二类字)等。

经过两个学年的学习,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应用拼音拼出词语。

那么孩子在试卷上拼错词语的主要原因是看错音调、看错首字母或是将两个读音相近的词语弄混。

比如

一颗 —— 一刻    紧紧的 —— 静静的    郑重 ——珍重    卖瓜—— 买瓜或者—— 活着     留念—— 留恋

在拼音的复习上,我们主要采用坚持每天听写,反复听写的方式。

(三)查字典

查字典题是一种应用能力的考察。

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并能够通过字典的解释去区分同音字。

为了培养查字典能力,我们经常开展“查字典比赛”,经过上学期和这学期的积累,孩子们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查字典方法。

      在卷面上,这道题一般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填空,一种是表格。

在做填空题时,特别要注意很多孩子不注意审题,比如:

 “一共多少画”和“除去部首共多少画”,孩子们经常掉进陷阱。

所以,我们在平时练习时要多提醒他们。

而在做表格提时,一定要弄清楚,音序一栏应该填首字母的大写字母,而音节一栏要清晰正确地填出完整的拼音。

第二部分   识字、写字

(一)二类字

本册要求认识的生字有420个,包括12个多音字。

复习对每个孩子认字表进行逐字检查,将不会认或读不准的字圈出来,然后将每个学生认字情况反馈。

接着让学生通过独立识字方法解决圈出来的字,再反复认读。

最后采用同桌互检的方式,擦去已会认的字的标记。

这个过程反复两次,基本上能使每个学生扫清认字表中的障碍。

诸如:

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边音、形近字、音近字、四川方音等,经常一些孩子认混淆,让人啼笑皆非。

针对这些易错的, 我们将认字表中的字进行归类。

这种归类,可以游戏的方式去做。

认字表中有39个平舌音的字,79个翘舌音的字,100个前鼻音,85个后鼻音 。

 

(二)一类生字

      接下让我们关注一类生字。

一类生字不仅是要求孩子能够认读,还要求孩子能够将它们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出来,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地应用他们。

1、正确书写汉字

会认会写是应用汉字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有些难点字却让孩子屡屡出错。

根据孩子平时的听写测试,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容易错字:

     典、登、害、狠、论、创、喜、使、弯、最、 爬、 约 、越 、步、 踢、练、 线、 骨、 容、 装、 忘、 喝、 甜、扫、 烧 、喊、紧 、顾 、举 、其 、或、任、 摘、养、 第 、吸 、表 、垂 、遇 、曹、尘 、 留 、抓、 勇、 断 、追 、哥、末、 遭 、缺、 炎

       这些易错字又分为五种情况

     

(1)结构复杂。

如,登、喜、最、越、步、线、喝、甜、扫、顾、第、断、曹、遭、缺

       在教学时,我们可将其列为重点字去分析,可以请孩子编一些故事去记它。

比如左右容易弄错的“甜”,就有孩子说:

因为我们一般都用右手拿东西,所以甘蔗的甘就在右边,而舌字旁就在左边了。

当然还有一些字实在很难去取巧,所以平时听写时就应该把他们反复提出来巩固。

      

(2)与同音字混淆。

我们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

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记字形复杂,更需要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因课外阅读量较少而缺乏感性认知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同音字的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别字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音字在复习时,应该抓一些易错典型,如(气、汽)(青、蜻)等重点讲解,让孩子知道,原来读音相同,形旁不同,那么意思也相差千里,一不小心就会闹笑话。

并且,让他们养成多查字典,主动了解字义的好习惯。

     (3)与形近字易混淆。

本册出现的形近字如:

常-尝、历-力、峰-蜂、杨-扬、镜-境、静-净、骑-奇、记-纪、弟-第、脑-恼、汽-气、提-题、象-像、练-炼、结-洁、遭-糟、体-休、推-堆、怪-经、狠-狼、论-创、票-飘-漂、换-唤、缓-暖、朴-扑、刻-该、丈-大、坐-座、娘-狼、盼-纷、较-校、帝-啼、驾-架、检-捡

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

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

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致于张冠李戴。

(4)易漏、易多笔画。

如,使、骨、容、忘、烧、喊、其、或

        在平时听写测验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尤其是一遇见“点”部,很多孩子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点。

比如 "烧"、"晓"这类字的右上角都没有"点",我们担心学生写错而再三强调,如果这时又遇到“线”、"或"等字,学生便容易犯"累积性错误"而少写右上角的"点"。

诚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那么,我们老师却可以用“反复抓,抓反复”的记忆规律来抵御认知规律的侵扰。

(5)重点笔画出错。

如,典、害、弯、爬、约、踢、练、装、举、任、养、吸、表、垂、遇、尘、留、抓、勇、追、哥、炎

       小孩子做事重结果轻过程,特别是在家做作业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在出于好胜心的驱使或做完作业就能玩的诱惑下,往往有意无意地比"速度"于是就出现了只求大概样子像就行了的情况。

比如“害”,很多孩子在写中间的“丰”字时,并没有将竖穿过最后的横;又比如“勇”,勇字第四笔应该是横折,但很多孩子偏偏写成横折勾。

       由于孩子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易错笔画都是不同的,所关注的重点笔画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复习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自己再描描生字的重点笔画,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或集体交流。

       2、偏旁、笔顺

(1)偏旁

本册《丁丁冬冬学识字》《远行》单元都有对声旁形旁的训练。

所以,建议老师们在复习到这两个单元的时候,可以将声旁形旁作为单元重点来复习训练,检测孩子们能否熟练应用声旁猜字音,利用形旁猜意思。

此外,孩子们还应该继续巩固一些常用偏旁的意思。

如:

            常用偏旁:

       疒阝卩纟艹 宀灬丶扌冫饣辶冖犭氵月虫钅日

本册新学偏旁:

忄刂礻衤马车舟

其中,双包耳和单包耳,示字旁和衣字旁,学生容易弄混淆;绞丝旁,马字旁,车字旁,舟字旁的提容易写作横。

       同时,我们还应总结本册所学的常用声旁:

青,艮,良,仑,仓,甬,巴,亥,呙(guo)

其中,艮和良,仑和仓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我们应该将其列为重点,让孩子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和读音,这样,在加上偏旁后,他们就能用声旁表字音的方法去区分如“狠-狼,呛-论”等字。

        偏旁的考察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题型:

加偏旁    换偏旁    偏旁写字组词

这是一个重在积累的知识点,并且在平时练习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如,语文书P5,21,51,112的语文天地 ;单元练习卷5-6,11,12,15,综合练习二,四

     

(2)笔顺

有些小学生书写汉字时,往往只满足于最后把字写对了,不注意书写笔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长期忽视笔顺规则,不易在头脑中构建和强化字形的整体性,也不易牢固地掌握字形。

长此以往使学生自己很容易写出错字来。

而正确笔顺笔画的养成,功夫多在平时。

每次听写都抓两个字让孩子们写出正确的笔顺,反复为之,他们也就渐渐掌握到了正确笔顺笔画的规则。

            甘、喝、尘、孩、喜、越、典、瓦、夹、舟、曹、垂

3、多音字

本册出现的多音字有:

扇、似、得、、扎、兴、难、看、中、要、挑、倒、量

前9个为二类字,后3个为一类字。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渗透多音字不同发音的意思,除了老师直接教,还要让学习小组自己去查字典,找出一个字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只有理解了文字的意思,才能够在不同语境用对汉字。

最后将这个多音字以组词的方式写在语文书上。

平时的单元听写测试时,也要将本单元出现的多音字,让孩子写出来,并注音组词。

       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检测。

可以让孩子自己出题,比如:

考考自己的小伙伴;谁是最会出题的小行家……

期末考试一般题型会有两种:

一种选择正确的读音,这类题一、二类字都会考察到;第二种直接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这类题一般考察一类字。

 

第三部分    词语、搭配

1、易写错的词语。

本册出现的易错的词语有:

     意思  垂挂  感谢 批评  表演  耽误  固执  跳绳  规则  竞争  甲骨 容易  讨厌  甘甜  继续  追寻  糟糕  任务  除害  姑娘  拐弯  参观  解决  尽量  登门  妹妹  末日  缺口  任务  或者  喝酒  烧火  挖井  突然  教室  修补

    平时教学中,听写是已成为每天语文教学的常态。

每个孩子用完了的听写本,我会回收。

到了复习的每天,每天翻开一些旧本子,找孩子们易错的词语进行听写。

同时结合同桌相互检测等巩固练习,我相信大部分孩子能逐步过了易错词语关。

     2、词语的搭配。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词语积累,对词语的理解也提高了不少,已经能够基本明白词语间如何正确搭配的——什么样的什么,什么怎么样,干什么,干得怎样等等。

本学期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四字词语,如:

    一干二净、一模一样、目瞪口呆、天涯海角、南辕北辙、浓眉大眼、恼羞成怒、自告奋勇、七拐八弯、川流不息、林遮树掩、气喘吁吁、鸦雀无声、摇头晃脑、添砖加瓦、青葱翠绿、山势险峻、入诗入画、筋疲力尽、若有所思、光耀门楣、高耸入云、左转右转、固执己见、好梦成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昏头昏脑、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天塌地陷、腰酸背疼、笨手笨脚、五颜六色、 烟雾腾腾、糊里糊涂、一字不错、登门求教、自告奋勇、黑子红瓤

       

3、近义词、反义词

   词语的复习还少不了近义词、反义词。

在课堂上老师会使用换词练习增加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在复习中许多老师都会帮助学生将本册课本中出现的相关词语进行归纳。

如:

   本册反义词有

松—紧     细—粗   长—短   浅—深

容易—复杂  简化—繁复  善良—凶恶  退步—进步         慈祥—严厉    动人—感人     幸运—倒霉     聚拢—分开

增添—减少    大量—少量     快乐—悲伤     富有—贫穷

    近义词有

思索—思考  镇静—镇定  快乐—欢乐  清新—新鲜         凉快—凉爽  责备—责怪  教诲—教导  清凉—清爽         温暖—温和    赞叹—赞赏     欢呼—喝彩     漂亮—美丽

议论—讨论    立刻—立即     反驳—驳斥     迅速—快速

急忙—匆忙    期待—期望     郑重—慎重     钦佩—敬佩

连忙—赶忙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期期末复习(阅读与积累部分)

 

 

《新课标》在阅读上的要求中提到,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如何去达到这些要求呢?

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自主地多读书多背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语感,让孩子真正地爱上阅读。

 做好背诵。

背诵课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在初学课文还是复习时,我们都应该重视,而且一定要训练到位。

本册教材中要求全篇背诵的课文有 8 篇:

《妈妈的爱》《春风》《青蛙与蜻蜓》《杨树之歌》《山寨》《早发白帝城》《瀑布》《雨后》。

此外,语文天地中的古诗名句也应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有这些内容:

《渔歌子》《咏柳》《华山》P44关于守信的名句《忆江南》《宿新市徐公店》《小池》。

对于这些内容,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填空。

第三,有的放矢,针对题型制定方法。

阅读复习灵活多样,检测题型多,考察的范围广,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应落实到平时的每节课堂上,点滴积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复习时要事先制定出一份适合本班学生能力和情况的计划,并能将阅读按不同题型分类梳理,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使阅读能有序有效进行。

本册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语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对文本的理解,以及结合阅读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认真读懂文章、了解主旨、紧扣原文、相信答题并不难。

题型大致有:

(1)              找出中心句(段)。

中心句(段)一般出现开头或结尾,当然有时候也出现在中间。

除了找出中心句(段),学生还应了解围绕中心句(段),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的。

(2)              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明白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和主旨是什么,抓关键词或用简练的词或短句子进行概括。

(3)              按要求用规定符号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4)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种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孩子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这类题有三个方法:

一是熟读课文,找原句。

二是联系上下文,将文本中的语句换种方式表达。

三是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5)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6)              仿写题.仿写分为仿写句子和仿写段落。

第四,阅读复习,注重方法的引导

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在解答阅读题时,要告诫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读题目的要求,比如勾画题,是要求什么线进行勾画,勾画的内容是什么,审题时要仔细,不能慌慌张张,只读半截。

2、多次读文,整体把握。

做题前,先把文章阅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接着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可能隐匿着文章的中心意思、主要观点等信息,对学生理解文章很有帮助,然后再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3、缩小区域,深入细读

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个自然段,将解题区域范围缩小。

确定区域后,再深入阅读,仔细思考这个自然段中的每个语句的意思,进而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有了这一习惯,学生便能慢慢形成较强的独立分析能力。

其实,方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每个训练点落到实处,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相信不管他们面对什么样的文章或难题,也都能轻松的应对。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看图写话:

问题:

审题不清

  观察能力弱

表达缺少条理

不能合理想象

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训练:

观察方法指导

启发思考,发挥想象

理顺思维,训练口语表达。

多阅读

多练笔

规范书写训练:

 

*     重视执笔姿势

*     田字格中的书写

*     方框内的书写

*     横线上的书写

*     学习在练习本上的排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