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30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5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docx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

灾毁项目设计报告

1.1项目立项批复情形及调整情形

1.1.1项目立项的批复意见

2021年12月,«2020年度省投资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中寨坪村历史遗留和自然灾难损毁土地复垦项目»先后上呈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和怀化市国土资源局。

经怀化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为2020年湖南省投资历史遗留和自然灾难损毁土地复垦项目。

1.1.2项目区位置和范畴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内,涉及高村镇中寨坪村1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中寨坪村北部,中寨坪村东和北连接庙坳村,南和仓屋村搭界,西和胡家村、白羊村相连。

地理坐标:

东经109°50'41"~109°51'35",北纬27°56'23"~27°57'45"。

1.1.3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北部,依照«高标准农田建设»〔DB43/T876-2021〕属于丘陵山区。

1.1.4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形

项目区土地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境内,涉及高村镇的中寨坪村一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属清晰,界限明确,无土地权属纠纷。

本次设计规划了土壤重构工程和配套工程均未打乱权属界线,故不涉及权属调整内容,权属界线保持原状。

1.1.5批复的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

可研审查批复项目建设规模面积为26.67ha,复垦后新增耕地面积为0.00ha,耕地面积不减少,改善农田耕种面积25.02ha,复原农田耕种面积0.81ha。

1.1.6项目建设内容

要紧工程内容为土壤重构工程和配套工程二个方面。

土壤重构工程:

本项目涉及的土壤重构工程包括平坦工程,土地平坦面积为0.81ha,其中,推土机推土1620.6m3,清淤外运2430.9m3,田埂修建116.88m3,土地翻耕0.81ha,人工细部平坦0.81ha。

配套工程:

本项目涉及的配套工程包括灌排工程、建(构)筑物工程和其它工程。

其中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内容:

整修斗沟2条总长1660m;建(构)筑物工程内容:

圆管涵25座,踏步23处;其它工程内容:

项目标志牌1座,小标示牌18块。

1.1.7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估量从2020年1月开始前期工作,2020年8月-11月完成所有工程施工,2020年12月竣工,建设期限为12个月。

1.1.8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99.94万元,亩均投资为4997.88元/亩〔国土部门投资〕,全部申请湖南省灾毁耕地复垦资金。

1.2项目区灾毁情形

项目区因受自然灾难洪水侵袭,区内灌溉排水设施被洪水冲毁,部分垮塌,严峻阻碍农业生产。

项目区损毁前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现已变更为内陆滩涂受洪水侵袭,现已是污泥堆积,杂草丛生,土地荒废,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1.2.1灾毁土地现状

项目区现状地类为水田、沟渠和田坎。

1.2.2灾毁土地复垦类型

本项目属于自然灾难损毁土地〔水毁土地〕。

1.2.3灾毁土地复垦方式

鉴于本项目属于自然灾毁土地复垦项目,耕地灾毁要紧为洪水冲毁沟、堤蔓延形成洪涝灾难。

本项目是对冲毁沟渠进行衬砌修复爱护周边的耕地;对损毁水田,通过土壤重构工程,将覆盖在灾毁水田上的污泥渣土清除外运来复垦原先水田,并配套修建沟渠复原其种植能力,以增加耕地种植面积。

1.3项目规划

1.3.1规划设计原那么

为了保证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形,拟定规划设计原那么如下: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增强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2、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连续利用,做到真正的为受灾民众服务;

3、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套,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4、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区复原耕地优先进展农业生产,在照管传统粮食作物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考虑进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5、工程规划符合当地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部门对项目的要求,并做好与相关规划衔接;

6、水利设施配套考虑采纳明渠自流灌溉,由于项目区沟渠被冲毁,拟对其硬化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

7、田间道路布局以形成路网为目标,完善田间道路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

8、各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应符合灾毁耕地复垦项目的政策要求。

1.3.2规划设计依据

1.3.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f〕«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g〕«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h〕«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i〕«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实施条例»;

j〕«差不多农田爱护条例»;

k〕«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l〕«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

m〕«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n〕«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治理条例»;

o〕«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判技术规程»;

p〕«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

1.3.2.2政策文件

a)«土地复垦条例»

b)«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20]50号〕;

c)«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推进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21]15号〕;

d)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2020年省投资历史遗留与自然灾难损毁土地复垦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21]48号〕

e)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治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21]99号〕

f)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治理的通知〉的意见»〔湘国土资办发[2021]213号〕

g)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差不多农田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1.3.2.3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a)«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20〕;

b)«土地复垦技术标准»〔UDC/TD〕;

c)湖南省历史遗留与自然灾难损毁土地复垦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d)«土地复垦条例实施方法»(国土资源部);

e)«高标准差不多农田建设标准»〔TB/1033-2021〕

f)«高标准农田建设»〔DB43/T876-2021〕

g)«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

h)«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i)«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j)«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T/T118-1991〕;

k)«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

l)«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20〕;

m)«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n)«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o)«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p)«防洪标准»〔GB50201-2021〕

q)«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21〕

r)«土地差不多术语»〔GB/T19231-2003〕

s)«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t)«土地复垦质量操纵标准»〔GB/T1036-2021〕

u)«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1120-2006〕

v)«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判技术规程»〔NY/T1634-2020〕

w)«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标准»〔HJ/T166-2004〕

x)«生态环境状况评判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

y)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湘财建[2021]22号〕

z)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2021)

aa)«量和单位»〔GB3100-3102〕

1.3.2.4图件资料

a)«高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b)«怀化市农业区划文集»;

c)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

10000〕

d)项目区差不多农田分布图〔1:

10000〕

e)项目区实测地势图〔1:

2000〕

1.3.3项目设计目标

依照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条件及土地适宜性和要紧限制因素等情形,本次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项目规划的要紧目标是:

a〕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进行调整,优化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提高项目区土地利用率。

b〕复原耕地目标

通过对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实现新增耕地的目标。

c〕土地质量等级提高目标

通过培肥,增强肥力,实现耕种。

与农家肥混合,可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开释出氮、磷、钾、铁等元素,提高田间持水能力和土壤抗蚀性能力,降低土壤容重,减轻土壤冲刷,增大土壤孔隙,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壤表层熟化,提高项目区土地质量,使其土地质量等级达到二等以上。

2项目概况

2.1项目区所在地区简况

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位于麻阳县中部偏东北部,是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县政府驻地,交通优势明显。

焦柳铁路、209国道和308省道穿境而过。

辖区囊括麻阳苗族自治县城及城郊结合部,是麻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2自然条件

2.2.1项目区位置和范畴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内,涉及高村镇中寨坪村1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中寨坪村北部,中寨坪村东和北连接庙坳村,南和仓屋村搭界,西和胡家村、白羊村相连。

地理坐标:

东经109°50'41"~109°51'35",北纬27°56'23"~27°57'45"。

2.2.2地势地貌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北部,依照«高标准农田建设»〔DB43/T876-2021〕属于丘陵山区。

2.2.3气象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气候温顺,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能潜力大,四季分明,生长季节长。

历年平均气温为16.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零下5℃,平均无霜期241天,日照数1528小时,相对湿度75%以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2.4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要紧为壤土,其次为红砂壤土,土层厚100cm左右,土壤质地疏松,石砾含量少,宜耕地性好。

2.2.5植被

项目区要紧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包括水稻、油菜等。

植被覆盖率在82%以上,区内植物生长茂盛。

在水田种植方式中。

旱土以种植季节蔬菜为主。

项目区周边植被良好,树木、林草覆盖率达到75%,水资源丰富,气候温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要紧为柑橘、油茶、马尾松等树种,一样为人工种植的林木,苗木花卉种植近几年来也有所进展。

2.2.6水文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项目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内要紧分布在汛期〔4~6月〕,其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2.1%,5、6月尤为集中,降水量月、季变化的特点是:

春、夏多,秋、冬少。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3.3mm。

由于自然降水量的月季分布极不平均,水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易造成前涝后旱,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依靠性较强。

2.2.7工程地质

项目区处于地壳柔弱上升地区,受长期流水腐蚀剥蚀,风化壳较厚,地表组成物质为要紧为红土、砂砾岩、四纪松散堆积物。

项目区要紧为农业用地,没有其它在建或已建大型工程,土地复垦项目工程建设均属小型建筑物,原地质条件差不多可不能有太大变化。

2.2.8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需的砂、卵石、板枋材、锯材可从高村镇购买,运距10km;本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可从怀化市麻阳县购买,运距18km。

2.3自然灾难

阻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难要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三寒〞:

a)春季寒潮:

包括寒潮和冷空气,春寒常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冷害,造成早稻烂秧,棉花烂种,油菜等春熟作物花而不实。

一样在3—4月间显现,因此早稻播种在3月下旬后期至4月初为宜。

b)五月低温:

常显现在五月中、下旬,显现频率为40%,低温拌阴雨,常造成早稻僵苗不发。

c)秋季低温:

常在十月初显现,频率为40%,阻碍晚稻抽穗扬花。

2、暴雨:

怀化市从2月至11月都可能显现暴雨,但80%集中在4—8月。

3、洪涝:

从7月进入少雨期,洪涝要紧显现在9月,现在炎热少雨,蒸发量大,又是农作物生长需水较多季节,常因高温洪涝造成晚稻和经济作物减产甚至失收。

2.4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内,涉及高村镇的中寨坪村1个行政村,涉及2个村民小组,人口328人,人均纯收入4500元。

项目区所在地改革开放以来,增强了对教育,医疗卫生、通讯等设施的投入,有线电视和有线通讯均已到户,项目区农民在农闲时候外出务工,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专门高,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部分地点已实现机械化耕作。

2.5土地利用现状

25.1土地权属

项目区土地属高村镇中寨坪村1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属清晰,界限明确,无土地权属纠纷。

2.5.2土地利用结构

依照2021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

10000),通过踏勘和征得当地农民的意见,为了集中资金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对坑塘水面不纳入建设范畴,水田、旱地、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纳入建设范畴。

依照土地利用现状图(1:

10000)和土地利用现状台帐统计出的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31.21ha,其中项目建设规模为26.67ha,不动工面积为4.54ha。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形详见土地利用现状表附表1。

2.5.3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土地垦殖率为93.81%,土地利用率为100.00%,复种指数1.0。

3项目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3.1项目区周边基础设施现状

3.1.1交通设施

项目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有连接村级道路通往项目区,且区内村级道路大部分已硬化,并贯穿项目区。

3.1.2水利设施

整个项目区内灌溉渠道初成系统,但绝大部分没有进行衬砌,渠道淤积严峻,断面尺寸不一,漏水、阻水现象严峻,部分农田不能得到及时灌溉。

项目区排水沟底部高程偏高,淤积严峻,区内农田排水不畅,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作物的合理种植结构。

3.1.3电力设施

项目区电网改造均已竣工,电力充足。

项目区有高压线通过,区内纵横交错的低压网已接入各村民小组和各居民点,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电以及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

3.1.4其他设施

项目区周边暂无其他基础设施。

3.2项目区内基础设施现状

3.2.1水源条件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水源要紧为区内外大小山塘42余口。

3.2.2田间灌排设施状况

整个项目区内灌溉渠道初成系统,差不多没有进行衬砌,渠道淤积严峻,断面尺寸不一,漏水、阻水现象严峻,部分农田不能得到及时灌溉。

项目区内斗沟底部高程偏高,淤积严峻,区内农田排水不畅,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作物的合理种植结构。

依照对现状沟渠的统计及调查情形,本次设计直截了当利用4条长3949m,整修利用2条长1660m。

见现有沟渠调查表见表3.2-1;

表3.2-1现状沟渠调查表

名称

长度〔m〕

现状尺寸〔cm〕

淤积情形

现状材料

现状要紧功能

备注

面宽

底宽

是否淤积

淤积深度

原有沟渠-1

667

1.0

0.8

0.8

0.20

排灌

保留现状

原有沟渠-2

902

1.5

1.5

1.2

0.20

排灌

保留现状

原有沟渠-3

1380

4.5

4.0

2.0

0.50

排水

整修

原有沟渠-4

1000

5.0

4.2

2.0

0.50

排水

整修

3.2.3道路交通设施

项目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有连接村级道路通往项目区,且区内村级道路大部分已硬化,并贯穿项目区。

但规划需修建生产道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高效、节能、可连续进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供基础性服务。

3.2.4电力设施

项目区农网改造均已完成,电力充足。

项目区有高压线通过,区内纵横交错的低压网已接入各村民小组和各居民点,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电以及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

3.2.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

本项目区遭遇风灾频率较小,自然灾难要紧为旱灾和渍涝灾难。

项目区水土流失要紧由未衬砌的沟渠引起。

只要对沟渠进行衬砌,以及在硬化沟渠上布置生态池及生物通道工程。

3.2.6农村居民点建设进展状况

本项目农村居民点均比较分散地分布于项目区周边,依照«怀化市麻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远期居民点进展趋势将比较集中,但近期实施难度比较大,故本次规划坚持现有居民点的分布状况,不做调整。

3.3水、土资源供需平稳分析

3.3.1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水源要紧为区内外大小山塘42余口。

⑴山塘供水量运算

项目区内外有42余口骨干供水山塘。

依照«怀化市麻阳县农业区划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形确定山塘有效塘容为38.52万m3,其在不同保证率下的山塘复蓄系数K分别为1.4〔P=50%〕、1.2〔P=75%〕、1.0〔P=95%〕,采纳内插法运算在P=90%时,K=1.05。

因此在90%保证率下,山塘可为项目区供水22.87万m3,扣除缺失实际为项目区供水20.58万m3。

3.3.2需水量运算

3.3.2.1运算范畴

项目区农业生产以水稻等作物为主,项目实施后差不多采纳实施前作物种植结构。

规划后项目区水稻种植面积为25.83ha,复种指数为1.0。

3.3.2.2灌溉定额

项目区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区,以农业用水量作为项目区灌溉需水量。

农作物的需水量要紧依照耕地面积、耕种制度、作物布局、灌溉定额确定。

依据«用水定额»〔DB43/T388-2021〕,怀化市麻阳县属湘西北山区Ⅰ区,各种作物灌溉定额如下表3.3-1。

表3.3-1湘西北山区Ⅰ区作物灌溉定额表单位:

m3/亩.a

行业代码

定额代码

名称

灌溉分区

Ⅰ区

50%

90%

11

112

中稻

115

265

结合项目区水田种植早稻、晚稻、油菜等作物的实际,确定项目区内作物灌溉定额。

相应于灌溉保证率水稻取90%、旱作物取75%〔采纳内插法〕的作物灌溉定额见表3.3-2。

表3.3-2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表单位:

m3/亩.a

行业代码

定额代码

名称

灌溉分区

Ⅰ区

75%

90%

11

112

中稻

303

364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改善了灌溉条件,使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7。

灌溉用水时刻为5月中旬至8月下旬。

3.3.2.3灌溉需水量运算

灌溉需水量运算

灌溉需水量分析按下式运算:

W需=mA/η

式中:

W需—灌溉需水总量〔m3〕;

m—灌溉定额;

A—规划后灌区面积〔水田25.83ha〕;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7〕。

通过运算,需水量W需=20.15万m3。

运算结果见表4.5-3。

表3.3-3需水量运算成果表

月份

灌溉定额〔m3/亩〕

种植面积〔亩〕

需水量〔万m3〕

中稻

中稻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5

102

387.45

3.95

5.65

6

122

387.45

4.73

6.75

7

87

387.45

3.37

4.82

8

53

387.45

2.05

2.93

合计

364

14.10

20.15

3.3.3水资源供需平稳分析

依照上述可供水量及农业灌溉用水量分析得知,水田相应于P=90%,旱地相应于P=75%,供水量W供为20.58万m3,需水量W需为20.15万m3;专门明显,W供>W需。

因此,项目区水资源足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后农业生产的用水,运算结果见表3.3-4~3.3-5。

表3.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稳成果表单位:

万m3、亩

水田面积

〔ha〕

需水量

(Q需)

山塘供水量

平稳

可供

实际

分析

25.83

20.15

22.87

20.58

0.43

 

表3.3-5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稳成果表单位:

万m3、亩

月份

需水量

(Q需)

山塘供水量

平稳

分析

可供

实际

5

5.65

6.44

5.80

0.15

6

6.75

7.54

6.79

0.04

7

4.82

5.52

4.97

0.15

8

2.93

3.36

3.02

0.09

合计

20.15

22.87

20.58

0.43

3.4土资源供需平稳分析

本项目区土地平坦区需清理污泥渣土方2430.9m3,整修斗沟-1整修段可挖污泥土方5554.26m3,整修斗沟-2整修段可挖污泥土方1288.00m3,因此平坦区及整修沟渠需外运污泥渣土9273.16m3。

项目区弃土点由村委指定,距离项目平坦区中心点1km

4耕地复原情形分析

本项目灾毁面积为26.67公顷,项目实施后估量可复原灾毁耕地0.81公顷。

5土地复垦方案及预防〝再毁〞的工程计策

5.1土地复垦方案

a〕灾毁区复垦为耕地的方案

损毁缘故是排水沟被冲毁,洪水进入堤内,堤内低田块被洪水冲毁,依照实地踏勘对灾毁程度分析,通过清理荒草和污泥渣土,渣土外运,进行土地平坦和田坎修建,可使其复垦为可耕种的水田。

b〕复垦耕地分析

本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26.67ha,灾毁耕地面积0.81ha,通过复垦整理开发,估量复原灾毁耕地面积0.81ha。

土壤重构工程要紧针对项目区内灾毁耕地和内陆滩涂区〔损毁前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现已变更为内陆滩涂〕,通过外运土进行回填平坦,精细地面的平坦度,可提高地块保水保肥能力。

从地势坡度、土壤质地及肥力要求,项目区灾毁耕地通过土地平坦可复原耕作,能满足耕种的差不多要求。

5.2预防〝再毁〞的工程计策

项目区要紧灾难为洪灾,本项目设计的灾毁耕地大部分为常年以来受洪水侵袭、冲毁沟、堤、田,每逢雨季洪水蔓延形成洪涝灾难,针对此现象,对项目区的主干排水沟进行修复好措施,防止洪水再次冲毁。

依照实地踏勘,针对项目区的特点提出预防〝再毁〞的工程计策。

在溪沟边修复好浆砌石排水沟和疏通渠道,真正起到拦挡洪水的作用,保证项目区不再遭受洪水的损毁。

6灾毁耕地的宜耕性评判及土壤改良措施

6.1灾毁土地宜耕性评判

项目区灾毁耕地全部为水田。

依现有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坡度、积温、有机质含量等结合土壤适宜性以及整理后推测农作物产量等作为参评因子,选用土地适宜性类型和土地质量等级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判。

1〕土地适宜性类型

要紧反映土地利用上适宜性的种类,将土地适宜性分为五类:

宜农类、宜园类、宜林类、宜牧类、难利用类。

2〕土地质量等级类

土地质量等级反映土地构成要素对各种土地类型的适宜程度,将土地质量分为八等:

一等宜农类〔96~100〕;二等宜农类〔90~95〕;三等宜农类〔80~90〕;四等宜农类〔70~80〕;五等为宜农宜园类〔60~70〕;六等为宜林宜牧类〔50~60〕;七等为宜牧类〔40~50〕;八等为难利用类〔40分以下〕。

3〕土地适宜性评判

土地适宜性评判因素的选取和指标的确定是评判的关键。

在研究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整,对项目区的土地资源特点、利用状况、水资源、水肥条件、地势坡度、土层、土壤质地、水土流失、产出规模、光热资源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后,针对土地适宜性评判,选取能够数量化的对土地质量起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