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32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整理(识记)

作家作品。

1、《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作者吕叔湘,江苏镇江丹阳人,语言学家,著有《中国文法要略》。

2、《汉字王国中的人》选自《汉字王国》作者林西莉,瑞典作家,著有《古琴》《汉字王国》

3、《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著名美学家,著有《谈美书简》《西方美术史》等

4、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5、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但也有居后的。

6、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

著有《七录斋集》。

7、碑记,又称碑志。

“碑”指碑铭,“志”指墓志铭。

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

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

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

8、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福尔赛世家》。

9、杨绛,钱钟书夫人,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译作《堂吉诃德》。

10、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的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选自《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11、费孝通,江苏苏州吴江人,社会学家。

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行行重行行》

12、翁乃群,1948年出生,福建龙岩人,中国现代学者,著有《南昆八村》、《官阶、辈分、师生、父子》。

13、《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14、魏徵(580—643),字玄成。

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

魏征死后,太宗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谏,规劝尊长使他改正错误。

疏,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15、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16、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艺术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17、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善于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8、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19、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堪称千古伯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

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被称为宋初文坛领袖。

20、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著名学者。

字卓如,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曾倡导文

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有《饮冰室合集》。

必修三课文解说与评析

1、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的演变》是一篇介绍古今汉语变化发展规律的普及性的事理型说明文。

文章本身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又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水平,写得深入浅出。

作者吕根据事物内部联系,从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对语言的演变问题分类进行了具体阐明。

B、《汉字王国中的人》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取与人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

C、《咬文嚼字》作者通过对文学史上三个“炼字”的实例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写作中的一些流弊,自然而然地阐明了“咬文嚼字”的精髓,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既要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并且旗帜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简笔与繁笔》是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来证明观点的。

证法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

选取《水浒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应繁简适宜;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

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

2、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以自述抒怀的形式,历数自己出使北营被扣及伺机脱逃的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表达了作者坚贞不渝的英雄气概和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B、本文记述了周顺昌被捕时苏州市民的抗暴斗争及五人死难的经过,描述了苏州市民的正义行为以及五义士在慷慨就义时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五人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品质》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了“我”与鞋匠格斯拉兄弟的交往过程,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店铺的兴衰过程,暗线是“我”几次去店铺做靴子。

D、《老王》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对老王的“愧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体现出“我”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悲悯。

3、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作者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先立后破,相得益彰。

从正面论述入手,再转入批判,显得水到渠成,理论更鲜明有力。

B、《拿来主义》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个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

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使用”“存放”“毁灭”来说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三种情况,都十分贴切。

C、《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虽是一篇学术论文,但语言很生动、形象。

例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很形象地表明了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

D、《美美与共》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倡导从现在起就必须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4、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的叙事能力极强,故事生动有趣,善于描写战争,善于刻画人物,语言简练,外交辞令精彩,人物对话富有表现力,如《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左传》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B、《烛之武退秦师》中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道理,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C、《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写给皇帝的奏章,目的是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十分具体地提出了十个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指出作为国君应如何正确处理眼前的各种问题。

D、《谏太宗十思疏》提出人君要做到“十思”,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

这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一致的。

5、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中心,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例,成功地塑造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维护团结的英雄形象。

B、《鸿门宴》节选自《史记》卷七《高祖本纪》。

本文叙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斗争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从而显示出不同性格对于斗争胜负所起的作用。

项羽的自矜功伐和妇人之仁预示着他在刘、项之争中必然以失败告终。

C、《秋水(节选)》假托河伯与海神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整篇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非攻(节选)》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

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罪行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

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