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32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答案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P3活动:

1、

(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小部分位于西半球; 

(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2、

(1)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

 

(2)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3、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2)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100S——800N),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4)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5)亚洲有许多世界之最等方面。

4、

(1)中国位于东亚。

这一地区还有日本、蒙古、朝鲜、韩国,东亚地区共5个国家。

(2)其他地区都与中国接壤。

中国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P5活动:

1、

(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中部,深棕色的颜色表明其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许多地方高于5000米。

(2)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的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的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的南部。

这些地形区都是浅黄到浅绿的颜色,说明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

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深黄到浅黄的颜色说明其平均海拔在1000—3000米。

(3)结论: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

(1)亚洲地势在东西方向上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2)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表现出东西高,中部低的特点。

3、鄂毕河、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和印度河流入印度洋等。

关系: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P8活动:

1、

(1)亚洲主要有9种气候类型(世界上共有11种)。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

气温:

冬夏气温变化很大。

降水:

全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7、8月份。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就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发现:

A、与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这一带气候特别复杂(有6种气候类型):

同是300N附近,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部是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

B、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C、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4)雅库茨克(620N)各月气温都很低,因为在高纬度地区;孟买(190N)各月气温都很高,因为在低纬度地区。

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5)哈尔滨降水量多,乌兰巴托降水量少,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原因:

两地都在450N附近,纬度相同,但是哈尔滨距海近,乌兰巴托距海远,深居内陆,这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通过此题要求教师总结出亚洲气候的3个特点是: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以及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是:

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

2、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是:

(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这里是世界上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地区; 

(2)由于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所以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对称轴。

影响因素:

主要是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因素。

(通过此题要求老师教会学生分析一个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节 人文环境

P10活动:

1、

(1)按人口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教师要注意解释: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底顺序: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3)世界净增人口数:

60.55×1.3%=0.79亿;亚洲净增人口数:

36.8×1.4%=0.52亿;0.52/0.79×100=66人,也就是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66人在亚洲。

2、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A、要求增产粮食

人口增长

14活动:

1、①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

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

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

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②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皮毛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④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⑤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

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200米。

⑥日本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

总结出:

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表格图的标号从上到下依次是:

⑥ ③ ⑤ ④ ② ① 

P15活动:

1、

(1)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

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

低于500美元的国家:

蒙古、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

(2)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154倍。

(3)由此可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出亚洲各国的经济差距是巨大的。

(4)中国在亚洲国家中排第9位,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

2、提示:

三个问题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的。

日本(A)可以说是一个范例,既给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也给了具体的数据,指导学生通过日本的数据认识这个坐标系。

韩国和印度是读图填数据;泰国和缅甸是读数据填图,难度最大。

(1)韩国:

第一产业为5%,第二产业为44%,第三产业为51%;印度第一产业为28%,第二产业为26%,第三产业为46%。

(2)略

(3)总的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越大。

也就是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国家的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P19活动:

1、略

2、日本所跨经度和纬度大约都是20度,英国所跨的经纬度大约各是10度,日本跨越的大。

跨越的经纬度越大的岛国,它的海岸线会更为曲折,地理环境会更加复杂。

3、

(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这里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多火山、地震。

(2)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间歇期间可成为旅游地、地学科研基地等等。

(3)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上(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防震减灾的办法:

及时监测、预报地震;建筑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进行防震演习,学习防震知识,提高国民防震能力等。

P23活动:

1、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里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日本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然后总结工业分布地区)。

2、工业分布原因:

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B: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D:

产品主要出口

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

A: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工业经济效益高

3、有利影响:

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更具竞争力;不利影响:

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4、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

但是,日本的上述行为将导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日本的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地球的生态环境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保护的。

P25活动:

1、由于中日之间的交往密切,所以日本在许多方面受中国影响很大,表现在: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就仿照唐制度,改革了行政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其次,在城市建筑方面,我们知道唐都长安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这些建筑在日本京都也同样有;第三是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书画表达的工具,后来,日本参照汉字草字和楷字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第四,日本的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也受唐朝的影响很大。

2、略

第二节 东南亚

P28活动:

1、

(1)、

(2)略。

(3)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国相邻;老挝是内陆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是临海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是岛国。

2、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略

P30活动:

1、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中南半岛大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2、热带季风气候:

以曼谷为例,曼谷5—10月月降水量在150mm以上,而11—4月则100mm以下,分雨季和旱季,月平均气温250C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总结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5—10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热带雨林气候: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全年各月降水量都在200mm以上,月平均气温250C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3、可以这样描述:

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汽蒸发,逐渐成云,云越积越多,至下午2、3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上6点太阳落山。

P31活动:

1、

(1)它们都是从北向南流,它们的上游多数在中国境内。

(2)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红河越南

金边湄公河柬埔寨

万象湄公河老挝

曼谷湄南河泰国

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 

2、

(1)是,分布在黄河沿岸。

(2)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济南、郑州等

(3)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筑用地;水运便利,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为城市工农业和生活提供水源;使城市景色优美等。

(4)不利:

会使河流受到污染;会使城市更加容易发生洪灾等。

P33活动:

第三节 印度

P35活动:

1、

(1)陆上邻国西临巴基斯坦,北临中国、尼泊尔,东临孟加拉国、缅甸,南部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

(2)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2、

(1)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6.5亿。

(2)是越来越多了。

3、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种农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的趋势,随着印度政府推行计划生育,将会使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用印度人口控制的艰巨性与希望并存的辩证观念去影响学生。

4、印度的自然资源总量较多,但由于人口较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所以说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节 俄罗斯

P42活动:

 

1、

(1)略

 

(2)西:

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

 南:

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填写下表:

西 俄罗斯 东

(欧平原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2、

(1)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

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

(3)雅库茨克气候特征: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

P45活动:

 1、

(1)略

(2)圣彼得堡工业区:

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

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

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2、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P48活动:

1

(1)略 

(2)西伯利亚大铁路

(3)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

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4)石油和天然气

2

(1)铁路、公路; 

(2)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P52活动:

1、 

(1)

 

(2)苏伊士运河全长173千米,宽365米。

它的建成,大大的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

如:

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可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千米。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3、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

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也就是说中东地跨了亚非欧三洲。

P53活动:

1.指图略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65.4%)、生产(30.5%)和输出(44.7%)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三条主要航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航线B

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航线C

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P54活动:

1.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温带大陆、地中海三种气候

2.全年高温少雨

3、略。

可以总结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热点因素:

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

第二节 欧洲西部

P58活动:

1、图略。

提供资料: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它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1999年1月1日欧元已如期启动,一个没有国界的大欧洲已逐渐形成。

 欧盟15国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创始国)、丹麦、爱尔兰、英国(1973年加入)、希腊(1981年加入)、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奥地利、芬兰、瑞典(1995年加入)。

2002年11月,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是欧共体成立以来吸收国家最多的一次。

2004年5月1日,这10国将成为欧盟新成员。

2、此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当今世界经济状况呈现一超多极的发展。

美国是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大国,而欧盟在经济上以联合的优势,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

图中可见,欧盟的进出口额占世界比重均超过了美、日、中三国之和,也超过了其它国家之和。

(2)本区进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比重,出口大于进口。

(3)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的比重呢?

可引导学生思考:

海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本地区外贸的影响。

(4)由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发展迅速,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教师最后总结:

欧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各国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续、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此,欧洲各国可以以同一种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言,形成同一种势力与美国代表的世界强势集团抗衡,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可小视的力量。

而这正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做到的。

因此,对于欧洲西部,合则受益,合是必然。

P60活动:

工业区分布的特点是:

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

西到英国,东到波兰,北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南到意大利。

教室可补充一些著名工业区如:

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地区及英格兰中部地区等。

P63活动:

1.

(1) 

主要平原: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山脉:

南部有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2)地形特点:

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和山脉的走向都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使得全年有较湿润的气候。

3)英法两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草原生长,因而草场面积广大。

2、

(1)北温带

(2)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全年多雨,各月降水均匀。

(或者说全年温和湿润)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差异: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冷夏热,冬夏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冬夏温差小。

(4)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

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因而本区的种植业多服务于畜牧业,种植的谷物也多用为饲料。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P69活动:

1、

(1)指图略。

得出本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是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指图略。

 得出本区的地形特点是高原大陆,地势特点是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低,东部和南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狭长的湖泊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2、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

(2)这里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

P70活动:

1、活牲口、可可豆、咖啡、原油、木材、金刚石、铜是原料。

牛肉罐头、皮鞋、巧克力、钻石戒指、汽车是工业制成品。

2、

(1)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可可、木材与矿物。

(2)靠此类产品出口赚取外汇,对国家不利。

因为这些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价格低廉。

(3)加纳的主要进口产品是交通设备及机械、杂类制品、食物、化学物品等。

(4)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工业原料的价格,所以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等工业制成品的国家经济收入高,单纯出口可可、木材与矿物等原料的国家经济收入较低。

P71活动:

1、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通过图8、33,得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通过“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和“热带草原的干季”的直观图像分析得出:

在热带草原地区明显的分为干湿两季,干湿两季的风和降水明显不同。

湿季,风来自海洋,降水丰富。

干季,风来自内陆,干燥少雨,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湿季时间缩短,或者连续几年干旱,就容易形成严重的旱灾。

C

A

B

D

E

F

 

3、 理由: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人口过多是产生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求更多的粮食和肉类,而增产的粮食和肉类,无法满足人口增长过快的需要,限制了经济发展,人们为了维持生存,毁林、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使土壤肥力丧失,沙漠化扩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已成为本区今后三大重要任务。

第四节 澳大利亚

P73活动:

1、⑴ 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⑵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能够生存至今。

⑶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均是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而澳大利亚大陆处于中纬度,气候适中,所以特有古生物多;而南极大陆始终处在地球的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存至今的特有生物很少。

2、略

P76活动:

 1、⑴澳大利亚东部是大分水岭,墨累河发源大分水岭西侧,中部是平原,地势最低处是艾尔湖,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

 ⑵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2、⑴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⑵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⑶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3、差异大的原因: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东北沿海地区和东、西部的山岭地区,由于地形或气候相对于干燥,只能形成粗放的牧业区;东南地区与塔斯马尼亚岛之间有一区域为牧业和经济物混合带,也是由于此处正是东部大分水岭末段的缘故。

集中在东南和西南的原因:

从气候方面看,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适宜畜牧业发展。

从地形方面看,地势低平,有河流经过,饮水方便。

4、澳大利亚政府根据澳大利亚各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的不同,发展了不同的方式的农牧业。

澳大利亚养羊业按经营方式分为三类地区:

第一种是粗放经营的放牧区。

主要分布在部分内陆干旱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季节温差小,有自流井供羊只饮用,所以以天然草场粗放为主,特别是草场面积广大,但载羊数量低,而且产量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

第二种是放牧与种植作物兼营区,即在牧区与高雨量区之间形成农牧兼营区。

这些地区的牧场多为人工草场,土壤条件、降雨均优于前一种地区,可以种粮,也可以种草养羊。

这种经营方式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灌区和丘陵地区。

特点是羊只产量和粮食作物的产量受市场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并随国外市场变化而变化,经营方式比较灵活。

第三种是高雨量放牧区。

这些地区全年降水丰富,土壤肥沃,适合人工草场,而且广泛实行机械化饲养。

虽然面积不太大,但产羊量却很高且稳定,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这些地区出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