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34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docx

第九章人地关系汇总

第九章地球表层中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人类的影响

一、人类的出现

地质历史表明,在太古代早中期,地球表面并没有生物的存在。

从目前南非发现的最早的化石分析,原始生命出现于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之间。

此后,生物从非细胞形态的原始生命到细胞形态的生命,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又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时间。

到距今约三四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生物才实现了由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水生生物登陆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

如被子植物和昆虫种类大量出现,其中被子植物的空前繁荣,为高等动物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食物,也为人类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动植物种类的逐步繁荣,动植物不断进化,其中在距今约7000万年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处于鼎盛时期。

时间推移到距今约250万年的第四纪初期,人类祖先终于诞生在地球陆地表面。

人类为何出现于第四纪,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有着多种解释。

不管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因为陆地上繁茂的动植物,为人类祖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

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的发源地,人类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界。

二、自然界与古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基本生存要素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对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大不相同,但获取物质的来源完全依赖自然界。

人类出现后,为了生存必须找到足够的食物。

在人类早期,只是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

由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只有靠集体捕杀猎物、采集食物,没有主动利用自然界的能力,自然资源基本上仍处于自然状态。

一旦受到野兽侵袭、火灾、洪涝等因素的威胁而发生食物短缺时,只有迁徙、游移到其他适合生存的土地上。

此时,自然界是主宰人类生存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界中动植物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人口数量,所以人类的生存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

早期人类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为基本需要,在衣着方面尚处于极其低级的水平,人类采集植物的叶子串在一起,以此遮身蔽体,这些叶子完全靠自然界提供。

早期人类的起居环境十分简陋。

为了安全和休憩,必须选择居住地点。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行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生长繁茂,有利于人们采集食物,但是很难逃避野兽的攻击,加之人们还不具备建造房屋的能力。

为了躲避恶劣的气候和野兽的侵害,大多选取自然形成的山洞、洞穴作为居住场所,这一情况表明地形影响到人类的居住环境。

三、自然界与人类发展

随着人类生活能力的提高,由采集食物到定居生活,原始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新石器时代的一些文化遗址表明,母系社会出现了原始农业和村落聚集,如我国谷子、籼稻的生产。

当人们从游移生活方式进化到定居生活方式后,自然界对人类的支撑作用非但没有减少,相反地,变得更加重要了。

其中最主要表现为人类总是向生产条件优越的土地迁移。

人类具备了生产农作物的一些简单的技术,不过这些技术水平很低,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食物,便选择灌溉条件良好、肥力高的土地从事耕作。

在河流的两岸,每年洪水期,能够淹没周围的土地,带来足够的灌溉用水。

河水携带的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使土地能够保持较高的肥力,是人们理想的耕作土地。

所以,大河的沿岸往往成为人们生活聚集的地方,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人类文明。

人类最初的农业文明是以灌溉为基础的,人类文明总是先在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上产生并逐步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单靠雨水种植作物即靠天吃饭,难以抵御干旱的威胁,粮食产量不可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成。

干旱程度加剧时,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如何取得足够食物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那些文明的萌芽,必然随食物短缺而夭折。

在灌溉农田上进行农业生产,不但稳妥可靠,而且具有稳定持续的土地生产能力。

物质产品较为充足,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生产过程中,人类不断积累知识,经过世代相传,形成当地独特的人类文明。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文明分别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得以产生和发展。

这些流域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一,原有植被易清除,土壤易耕作;第二,拥有灌溉和生活用水;第三,土地平坦且雨量不大。

这些特点使土地能够持久地提供充足的粮食,许多人可以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一些农业生产以外的活动,如手工业、商业、艺术等,并且开始出现了城市。

由于土地的持久功能,这些流域创造的文明成为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文明。

在古埃及,尼罗河延伸在干热的撒哈拉大沙漠之中。

可见,是尼罗河流域的土地使这里的文明延续数千年之久。

究其原因,当然与这里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来自干湿季气候区的青尼罗河夹带的淤泥和腐殖质每年定期为河漫滩带来一层薄薄的新土层,这种土层满足了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而来自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白尼罗河保证了水的供给,埃及文明就是在尼罗河流域中产生的,此后一直到15世纪,埃及仍不失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首都开罗也是当时地球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和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我国古老的文明早在4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上兴起,这是由于黄土高原较易开垦的缘故。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有能力开发邻近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地,文明向周围地区传播,在黄河流域兴旺发达了;由于亚热带地区森林茂密,开发难度大,因此开发略晚。

但亚热带地区土地产出率高,促使了中华文明中心的逐渐南移。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现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同周围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

传统地理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

它偏重于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来解释人类的一切。

在很长时期内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地理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传统地理学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但它过高地估计了地理环境的作用,以致对人的生活习惯,物质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社会制度等均归结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则是极端错误的。

早在18世纪时,德国一位远见卓识的学者比丰,就曾在《自然史——通论与专论》一书中指出:

“今天,全地球表面都有人的力量的烙印。

人,虽然是从属于自然界的力量,但常常比自然做的更多,或者至少是如此令人惊异地协助了自然。

正是在我们的双手的帮助下自然才得其充分的发展,才逐渐达到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这种完美壮丽的境界”。

他是最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一位地理学家。

19世纪,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白兰士,很早就觉察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

他曾明确指出,自然界虽为人类的居住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不同。

他同白吕纳一起创立了人地关系或然论。

认为地影响人,人也影响地,两者相互影响。

地对人类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究竟选取哪一种可能,取决于人。

尽管或然论的创建人没有具体指明哪些因素由人类选择,但是,他们在自然条件容许的范围内,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无疑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稍晚,美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乔治.马什在其代表作《人与自然》一书中,呼吁人地关系研究应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着力于研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他宣称,他写作该书的目的是“为了要阐明人类活动改变我们居住的地球的自然条件的性质及大致程度,指出这种鲁莽行为的危险性,和防止一切大规模地干扰有机界和无机界自发行为的必要性;提出恢复已被干扰的环境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以使荒弃的和利用过度的地方得到切实的改变……”。

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广大地理学家的支持,同时也把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兴趣,从纯理论的探讨和地对人影响的简单而片面的因果推理,逐渐转向人对地的影响和改善已遭受破坏的环境这一具有很大实践意义的命题上来。

但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活动获得一系列的成功(虽然有些是暂时的成功),也曾在一些人心目中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人类可以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种意见过高地估计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视了地理环境对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这是唯意志论与技术万能论的反映。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需要的产品明显增多,对资源的需求急剧扩大。

人类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远不是简单地从环境中直接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物质来满足其生物学方面的需要,而是大量通过现代化技术,将自然界的各种原材料制作成多种多样的人工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这种物质交换方式要比人体同自然界直接的物质交换所消耗的资源量大许多倍。

例如一部现代化汽车运行1000km,要消耗一个人一年的耗氧量,而燃烧一吨煤相当于10个人一年所耗的氧。

目前,全世界每年工业生产耗费的氧,同100亿人呼吸的氧一样多。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量,几乎相当于全人类饮用水的1000倍。

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品种和数量的急剧扩大,也导致人类同自然界的联系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

就全球规模而言,现代人类对自然界及其资源系统的依赖性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强。

所以那种认为依靠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人类就可以摆脱地理环境影响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人们布局生产力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约束。

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远非昔日可比,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生产环境,甚至创建某种特定的人工生产环境,可以培育适应新环境的作物品种,减少乃至消除不利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目前人们将一些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成功地改造成为新的优质棉区,以及在寒冷地区建立《温室》农业或恒温工业生产环境,就是很好的证明。

另外随着现代化运输工具的革新,人们的物质交换范围迅速扩大,可以从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之外取得某些物质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

从这一角度考虑,人们在布局生产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力时,并不一定象过去地理教科书指出的那样,把靠近资源富集地区作为前提或布局的普遍原则。

这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局部的或地方性的环境及其资源条件的依赖性正在不断减少,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指出,人们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建造人工生产环境,或从遥远的地方取得生产原料,往往必须付出高得多的生产费用。

因此人们要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在一般情况下仍然必须优选生产场所,强调发挥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的综合优势,决不能重复过去在缺水地区大量布局高耗水工业,在热量条件差、无霜期较短的北亚热带大量推广双季稻等错误。

所以那种以为在现代条件下,人类布局生产力可以摆脱自然环境及其资源条件约束的看法,也是不对的。

最后还必须指出,现代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增强,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征服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

早在一百年之前,恩格斯就曾针对前人对自然界为所欲为的愚蠢作法,及时提出警告,他指出:

“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

……因此我们必须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

近百年来,尽管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迅速加强,但人们违反自然规律的轻率的愚蠢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却变得愈益严重。

这说明人们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只能是一种为自己挖掘坟墓创造死亡条件。

当代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些成功事例说明,人们在对自然界开展强有力的干预活动之前,必须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并对环境所能承受的人为影响和后果做出综合评价,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减少人类干预活动的盲目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揭示自然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为主要任务,并且十分注意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评价。

因此,它的研究对于现代人类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东西方差异

物种起源理论与遗传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起源具有唯一性。

也就是说,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拥有着共同的祖先。

目前东西方差异包括生理差异、心理差异、文化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宗教差异等,都是在人类形成后的扩散过程中,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当前,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反,自然环境在人类自身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却裹足不前。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多尺度的,全球性的影响与人类共同本质有密切关系,中小尺度影响与人群特性相联系。

而人类共同特征存在于不同的人群特性中,由此,增加了研究难度。

例如哪些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哪些是东西方各自的价值观,在理论界争论不休,即使如本文这样将东方狭义化为东亚,西方狭义的化为欧美,由于各自内部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想准确地概括出东西方的特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问题数不胜数。

东西方作为独立发展的两个地区,在经历了至少数万年的相对隔离之后,在160年前重新走到一起。

当我们相遇时矛盾和差异常常被突出出来。

作为本质的共性的那部分却被忽视。

由此,可能使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人群差异被高估。

但是人群差异与环境差异关系研究也就成了地理学者对人类发展过程认识的独特贡献。

特别是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可能使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研究,避开理论上的争论,在现象层面上获得共识。

一、早期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从人类产生到农业文明诞生,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可以称为前农业文明期或者原始社会。

这一时期距今大约有七千年了,该时期的许多人类特征,特别是社会文化特征在随后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已经消亡,但以人类自然特征为主的一些重要特征还是通过遗传和学习被保留至今。

人类生理特征的形成,是依靠长时间进化的结果。

尽管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后在体能上、身材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总的说来,由于时段较短,变化并不显著。

因此东西方人生理特征的差异主要是在前农业文明时期形成的。

由于东亚受冰川影响较少,植物种类多样。

欧洲受冰川影响强烈,植物种类贫乏,加之东亚受季风影响,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淀粉的积累,西欧受温带海洋气候控制,生长期凉爽,有利于植物粗纤维生长。

而人类不具备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能被人类作为食物的植物在欧洲特别是西北欧极为缺乏,相反在东亚却广为分布。

因此,在农业文明诞生前,东亚人就以植食性为主,而欧洲人就不得不依靠保证率极低的狩猎获取食物。

由此,造成了东西方人的巨大差异:

1、西方人在狩猎过程中,力量与速度得到提高,身体也趋于高大,而且以肉食为主也有利于力量与速度的进化。

东方人则在灵活性上逐步得到进化。

甚至两眼之间的距离的进化方向也相反,东方人观察对象主要是植物,因此进化的方向为开阔视野,西方人观察对象以动物为主,因此两眼距离逐步缩小,以便准确定位。

2、东方人食物依赖于植物,分布偏于低纬度,因此肤色较深,呈黄色,鼻腔较短,西方人分布不具有偏南的性质,因此其肤色较浅,为防止冷空气刺激肺部,鼻腔也较长。

3、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奔跑速度、牙齿锋利度上均处于劣势,因此狩猎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必须保持较多的人际间交流,因此,西方人面部表情较丰富,形体语言多样,语音音节较多,性格比较外向;相反采集野生植物可以由一人单独完成或者少量人联合完成,因此,东方人面部表情和形体语言的丰富程度较低,语音音节也较少,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忠于小集团如家庭、公司等。

4、在狩猎过程中,男女体力差异影响较大。

女性直接获得食物的机会较低,加之又需要哺育、抚养后代,因此,获得男性的持续的食物供给是其生存和传播后代的必要条件。

西方人头发颜色、眼睛颜色多样,女性特征突出可能与此有关。

而在采集野生植物过程中,男女体质差异影响较小,女性对男性依赖程度低,因此东方人头发颜色、眼睛颜色单调,女性特征不突出。

5、由于东方人食物保证率高,因此繁殖能力获得进化。

二、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作用

农业文明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不再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上的普通物种。

人类建立起了相对独立于自然地理系统的人类生态系统,包括种植生态系统,饲养生态系统和聚落生态系统。

生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

相应地,建立起了人类社会规范、组织和行为模式,东西方差异进一步扩大。

农业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知识积累的产物。

但农业文明首先诞生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而欧洲进入农业文明的时间较为滞后。

究其原因,却与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

农业文明产生时,人类虽然已经使用了火,但尚未发明铜器和铁器,因此人类只能在草原(黄土高原)、草甸(泥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开出耕地。

而森林比重较大的欧洲尚不适合发展农业文明。

东方黄河流域中游的黄土高原区率先进入了农业文明。

黄土高原的成土母质为风成的黄土,抗侵蚀的能力极差,水土流失严重。

这一方面造成黄土高原的植被较差,有利于人们消除植被,种植农作物,导致农业文明的诞生,另一方面,河流淤积严重,加之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因此洪灾严重,人们必须被组织起来,修建水利工程,才能保证耕作与定居。

修建水利工程必须有统一的指挥,必须建立起权威与等级,这是东方集权与等级观念形成的基础。

在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农业文明影响下,欧洲的地中海区率先进入了农业文明,即古希腊与古罗马阶段。

由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干旱炎热,因此只能种植冬小麦,产量较低。

其后农业文明虽然扩展到了西欧,但由于西欧属温带海洋气候,夏季温暖湿润,适于生长纤维植物,冬季温和,有利于纤维植物越冬,所以在西方畜牧业始终占有重大的比例,反刍动物牛羊是以牧草为饲料,牛羊牧业同小麦种植一起构成了西方农业文明的核心。

东方是以季风气候为主的区域,夏季炎热多雨,有利于淀粉的积累,农作物特别是水稻产量较高。

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牧草越冬。

东方的牧草类植物的芽位于地下,每年冬季地上部分茎叶全部死亡,越冬损耗大。

因此,东方的种植业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主要产业,畜牧业比重小,且以猪类(食淀粉型动物)饲养为主。

东西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农业文明形式上的差异,对目前东西方差异有着深刻的影响:

1、人类日常行为中,衣、住、行的方式较易改变,唯有饮食习惯具有较强的惯性。

目前东西方在衣、住、行方式上已趋于一致,唯有饮食习惯上,东方人以稻米为主食,副食以蔬菜及猪肉为主。

西方人以小麦为主食,以牛肉为主要副食,二者差异明显,这一差异可追溯到农业文明时期。

2、由于东方土地产出率较高,因此东方人与土地的关系密切,流动性小,故土观念、国土观念强,追求稳定。

西方人流动性强,国家观念淡,开拓性强。

3、农业文明时期东方扩张方式为土地扩张,人与土地结合在一起被扩张者接收,导致民族、领土的同步扩展,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民族,如汉族。

西方扩张的方式是财产掠夺,对土地和人较为忽视,因此除介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外,欧洲各民族规模一般较小,国土面积也不大。

东方大一统思想与西方的民族自决思想正基于此,西方联邦制和东方的中央政府制也于此有关。

三、工业文明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农业文明时期东方不但生产水平较高,而且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模式,如中央集权,文官选拔制度等。

但工业文明却没有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水平均较高的东方发展起来,而先出现在西方。

工业文明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交换过程中运输的便利程度和运输成本意义重大。

由于地中海风浪小水域面积大,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期,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运输条件最为优越,特别是伸入到地中海之中的亚平宁半岛。

因此工业文明的先驱―文艺复兴正源于意大利。

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位于地中海之滨,又可利用大西洋的西班牙及葡萄牙即利用其优越的交通位置,逐渐成为欧洲霸主。

荷兰因内有莱因河外有大西洋、北海也具有运输方面的优势,也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

随着美洲的开发,英国的交通地位日益重要,英国逐渐成为了工业文明的中心。

可见交通条件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确实有着必然的联系。

东方以山地为主,运输成本较高。

加之自然环境较为封闭(北为蒙古高原,西北为干旱沙漠,西南青藏高原,南为热带森林地区,东为太平洋)。

因此虽然汉代就开拓出丝绸之路,但由于运输成本昂贵,交易产品只能是高附加值的丝绸和陶瓷制品,需求量受到限制,因此东方始终没有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对工业文明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节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积极或主导作用的是人类,他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参与了地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且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地理环境的面貌。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随人类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

前面曾提及,在原始种植业发展之前,人类活动虽然对自然界有一些破坏,但它属于局部性的和可逆的。

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打上了愈来愈深的烙印,但它对自然界的破坏并不严重,多数仍是可逆的,只是在局部地区才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工业化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不仅影响的规模扩大了,而且发生了许多不可逆的和涉及全人类命运的难以预测的变化。

现代人类活动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自然界中造成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变化。

如修建水库、电站,建立人工排灌体系,修筑堤防,营造防护林,兴建旅游区,建立人工草场,修建交通网络和港口,建立城镇体系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在从事现代化生产和与之有联系的规模宏大的改造自然活动中,又往往造成许多损害人类利益的意想不到的负作用。

如人类所建立愈益庞大的城镇工业体系,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量几十倍甚至几百几千倍地增加,导致许多有限的资源趋于枯竭。

同时人类在消耗大量资源的生产过程中,又排放出越来越多的废物,引起环境的严重污染。

不仅污染了水、土、空气,而且还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带来了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后果。

人类兴建的人工草场和耕地也常因掠夺性的开发而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还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此外,人类修建的水库、人工灌溉系统等等,虽然在许多地方为人类造了福,但是也在一些地方产生了地下水位提高、盐碱化、沼泽化等一系列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既恶化了人类的生产环境,也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最终导致地理系统功能的退化。

因此引起了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现代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加强和改变人地之间的各个物质交换环节来实现的。

因此,要揭示地理环境的人为影响,必须对影响地理系统功能的以下五个物质交换环节的人为变化做出具体的论述。

1、加强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

人类加强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第一是通过开挖矿藏和工程建设等活动,把大量矿物质和土石方转运到其它地方;第二是通过破坏植被,加速了地表松散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

有关资料表明,人类目前每年因采矿活动而从岩石圈中取走的矿石达1000亿吨之多。

每开采1吨有用矿物质往往要挖掘几吨重的无利用价值的岩石。

人类在工程建设和农业活动中,搬运和搅动的土石方为数更多。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在工程建设中搬走的土石方约有几千亿吨。

在开垦土地时,每年搅动的土壤大约达到3000km2。

由于人类在上述活动中,大量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因而使固体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比自然状态下要增大几十倍至上千倍。

据美国东部地区某流域的实测资料,在农业发展之前,该河流泥沙含量仅为50mg/l,而在扩大耕地期间,上升为600mg/l,在进行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上升至2000mg/l。

特别是在一些松软岩组成的山地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由于人类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农业活动时,往往对维护这些地区地理系统脆弱平衡的主要因素——植被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因而导致地表冲刷,水蚀和风蚀作用急剧发展,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作用比自然状态下增大更多。

目前全世界已开垦的土地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即大约1500万km2,而遭受侵蚀的面积不低于600一700km2。

多年来因遭受强烈侵蚀而弃耕的面积超过了全部新垦的土地。

特别是在一些耕作技术粗放的地区(如我国的黄土高原)每年每公顷土地损失的泥土竟达30一37吨之多。

甚至象美国这样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30年代就广泛采取各种措施同土地侵蚀作斗争,但到60年代未土地侵蚀的面积仍有7200万hm2,约占耕地的13%。

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