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36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9 大小:30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9页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9页
亲,该文档总共2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2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docx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农业气象

《气象与环境科学》论文索引(2007—2014年)

●2014年

第一期

吴振强,杜尧东.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1-4.

WuZhenqiang,DuYaodong.SpringPhen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WoodyPlantsandItsResponsetoClimateChangesintheCentralAreaofGuangdongProvince[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1-4.

摘要:

根据1982—2012年高要气象站自然物候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a来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木棉、苦楝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总体呈提前趋势,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平均每年提前0.4d和0.8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平均每年提前0.8d和1.1d。

冬季平均气温、春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以及前期≥10℃积温均与苦楝、木棉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2—3月平均气温对苦楝、木棉春季物候期的影响最为显著,高要市2—3月平均气温上升1℃,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分别提前5.4d和6.9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分别提前6.6d和8.0d。

物候期特征可作为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的一个衡量指标,为当地生态系统保护、新物种引进、农时预报和农林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杜子璇,刘忠阳,曹淑超.低温冷害对河南省设施农业的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5-12.

DuZixuan,LiuZhongyang,CaoShuchao.ImpactAnalysisofColdDamageonFacilityAgricultureinHenanProvince[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5-12.

摘要: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低温冷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河南省设施农业作物黄瓜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2、77和52次·a-1;从空间分布看,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罗山和安阳的林州,累计发生最少的站点为平顶山站。

西红柿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0、97和40次·a-1;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淮滨和安阳的林州。

从低温冷害发生月份看,两种作物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分别主要发生在4月、3月和1月。

两种作物遭受轻度低温冷害的风险较低,而大多处于中度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区,重度低温冷害风险大致呈纬向型分布,低风险区都在河南南部,黄瓜的高风险区在河南的中部和北部,西红柿在西部和北部。

刘玲,刘建栋,邬定荣,等.云南山地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式模拟[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13-19.

LiuLing,LiuJiangdong,WuDingrong,etal.DistributedSimulationofGlobalSolarRadiationoverMountainousRegioninYunnanProvince[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13-19.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太阳总辐射模拟模型进行了改进:

利用MODIS的地表反照率产品,取代前人研究中的计算地表反照的经验公式,并且在更短的积分步长内进行计算,进而开发了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模拟模型。

应用100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和2个辐射站的实测总辐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分布式太阳辐射模拟模型能准确地模拟云南的太阳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非常好;云南年总辐射变化在3191~5858J·m-2·s-1之间,四季的辐射差异不大,春季稍高,冬季次之,其次是夏季,秋季稍低,这可能是受夏季降水量以及云量较多的影响。

在区域分布上,云南省境内多山,地面起伏较大,对总辐射的区域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红河及南盘江两岸等,因遮蔽度较大,总辐射较低。

太阳总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在小网格的尺度上进行精细化的太阳总辐射计算可以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计算案例。

谢军飞,许蕊.北京不同站点气象要素的日与月际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20-28.

XieJunfei,XuRui.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alysisoftheDiurnalandMonthlyMeteorologicalElementsatDifferentStationsinBeijing[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20-28.

摘要:

利用2010年北京市南郊观象台与门头沟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象数据,研究分析了北京气温、土壤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日与月际变化趋势特点。

结果表明:

1)虽然处于不同区域,但2个自动气象站所反映的气温、土壤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日季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2)经过月平均化处理后,每个月中,气温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存在明显的正弦曲线变化,一天中含有一个峰值和谷值,气温高峰值出现在15:

00—16:

00,谷值则出现在06:

00左右。

气温高峰值不再出现在14:

00的现象,可能与城市土地利用与人为活动有关。

3)自动气象站点的气温月际变化基本呈高斯分布,7月份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且南郊观象台与门头沟自动气象站的月均气温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

4)浅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与气温基本一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深层土壤温度较稳定,日变化很小,接近于恒值。

5)土壤温度月均值的最大值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向后推移,浅层土壤最大值一般出现在7月,最小值一般出现在1月;地表温度变化幅度最大,达27.3℃。

深层土壤温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8月,最小值一般出现在2月;80cm变化幅度最小,只有6.9℃。

6)南郊观象台和门头沟瞬时风速全年平均值分别为2.31m/s、1.78m/s,通常在14:

00—18:

00风速出现最大值。

7)相对湿度最大值均出现在05:

00-07:

00,最小值均出现在12:

00—15:

00,日变化呈双峰型;月际变化为单峰双谷型;2010年南郊观象台和门头沟相对湿度全年平均值分别为51%、54%。

王开燕,邓雪娇,李海洋,等.不同天气状况下气溶胶散射系数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29-32.

WangKaiyan,DengXuejiao,LiHaiyang,et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alysisofAerosolScatteringCoefficientinDifferentWeatherConditions[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29-32.

摘要:

利用广州南沙区气象探测基地大气成分站2012年散射系数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象条件中风对散射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从全年散射系数平均值来看,雾霾日的散射系数﹥霾日的﹥雾日的﹥一般日的;从季节来看,夏季和秋季雾霾日的散射系数﹥霾日的,冬季霾日的散射系数稍大于雾霾日的;一年中散射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0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

霾日和雾霾日的散射系数日变化呈双峰形;雾日双峰型分布不明显,一般日没有明显日变化。

散射系数同日照、湿度、气温和风速都呈负相关,与风速的负相关最显著。

散射系数的高值出现在西北风中,外来源的输送对南沙散射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

风速小于7.0m·s-1时,散射系数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风速大于7.0m·s-1时,散射系数随风速先增加后减小。

张建忠,孙瑾,王冠岚,等.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33-39.

ZhangJianzhong,SunJin,WangGuanlan,etal.RelationBetweentheSpatialtempor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AirQualityIndexandMeteorologicalConditionsinBeijing[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33-39.

摘要:

分析了北京地区2013年1—2月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气象观测要素(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大气环流特征、混合层高度、总体理查森数(RB)与AQI的相关性等;同时对气象观测要素与AQI关系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回归方程。

研究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

北京地区AQI呈现出了一种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与AQI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56,可以作为污染物监测的参考;相对湿度、气压与AQI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49,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得到的拟合结果与实际观测效果对比良好;500hPa乌拉尔山至贝加尔湖地区的高压脊是北京地区是否形成持续性污染的重要天气系统;AQI与1—2月混合层高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1,持续低于459m的混合层高度有利于污染物堆积;总体理查森数≥10.63时,有利于次日污染持续或发展等。

王书冰,周顺武,马悦,等.近54年辛集市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40-47.

WangShubing,ZhouShunwu,MaYue,et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inXinjiinRecent54Years[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40-47.

摘要:

根据河北省辛集气象站近54a(1957—2010年)的月平均地面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别从气温及降水的趋势变化、周期变化、突变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市近54a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1)近54a来辛集市年平均气温、各季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明显,夏季增温幅度最弱,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而极端最高气温下降,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2)在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和冬季气温表现出准2~3a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年平均和春季气温还表现出准7a的显著年际周期特征;3)该市年降水量近54a来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4)年和夏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均表现出准3~4a的周期特征,而在春季准7a的年际振荡贯穿始终;5)辛集市的气温变化趋势以及突变开始时间与全国、河北省以及石家庄地区近50a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该市的降水量变化则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的长期趋势不显著且突变不明显,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差异性较大。

黄鹤,于雷,马翠平,等.2011年8月14-16日冀中南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48-54.

HuangHe,YuLei,MaCuiping,etal.WaterVaporCharacteristicAnalysisofaRainstormProcessintheCentralandSouthernPartofHebeiinAugust14to16,2011[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48-54.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FNL资料,对2011年8月14—16日冀中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暴雨过程由西风槽东移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缓慢南退的共同作用引发;暴雨的增强与850hPa偏南急流的加强和风切变出现有密切关系;暴雨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强劲的偏南急流和西南急流将水汽直接输送到降雨区上空。

暴雨发生前,中低层大气比湿先降后升,近地层比湿持续增加,相应的水汽压特征为中低层水汽压先降后升,近地面层饱和水汽压下降;降雨结束时,近地面水汽压近似等于饱和水汽压。

低层水汽辐合主要来自经向水汽的贡献。

朱轶明,班显秀,刘小东,等.辽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55-61.

ZhuYiming,BanXianxiu,LiuXiaodong,etal.AnalysisofDopplerRadarEchoCharacteristicsofStratiformCloudPrecipitationDuringaHeavyRainProcessinLiaoning[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55-61.

摘要:

利用500hPa、850hPa等常规天气图资料和多普勒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风廓线等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1年7月29—31日辽宁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种雷达产品特征,探讨多种雷达产品对客观反映暴雨天气特征的可参考性,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降水地点主要发生在暖区、850hPa切变附近,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从雷达组合反射率图分析,地面大洼—辽中—法库线有一个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降雨带存在,降雨带移动过程中,逐渐生成对流性云团产生暴雨,凤城—宽甸线的降雨中心是由东南部发展的对流云团产生的;回波顶高近似均匀分布,空中液态含水量较小则表明这次过程的层状云降水特征明显;径向速度图表明7月30日20时降水产生时,径向速度出现相对大值区,其内有水汽辐合、质量辐合或较强的上升运动,强回波区域有弱的辐合气流;风廓线图可以看出在主要降雨时段,低层急流特征明显,最大风速可达27.3m/s。

王霄,孔海江.2011年秋季河南持续降水的低频环流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62-68.

WangXiao,KongHaijiang.low-frequencyCirculationCharacteristicofPersistentPrecipitationoverHenanintheAutumnof2011[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62-68.

摘要:

利用河南119站的降水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各层高度场、风场和垂直速度场的再分析资料,研究2011年9月在河南发生的一次持续的区域性连阴雨过程。

对降水进行的墨西哥帽小波分析发现,降水存在着低频特征。

通过对造成低频降水的高度场和风场资料滤波计算,分析了造成降水的低频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2011年9月河南秋季持续性降水低频振荡最主要的周期是32d左右;低频降水的周期分为4个位相,降水从低频谷值和峰值之间的过渡位相开始,在峰值位相达到最大。

低频环流场的配置在低频降水的谷值位相和峰值位相有着显著的差异,环流场的高低层配置从不利于对流发展转为有利于对流发展;同时低层水汽输送在过渡位相开始逐渐加强。

降水的发生在850hPa上主要是与低频正涡度的分布相一致,低频正涡度有着明显的波列变化及北跳;500hPa、200hPa上的低频负涡度变化和降水变化相一致。

降水的峰值(谷值)位相散度场的高低空配置主要为低层辐合(辐散)、中高层辐散(辐合),有利于(不利于)对流的发展。

张灵,杜良敏,陈丽娟,等.武汉异常强降水水汽来源、输送路径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69-74.

ZhangLing,DuLiangmin,ChenLijuan,etal.AnalysisofWaterVaporSourceandTransportPathofAbnormalHeavyRaininWuhan[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69-74.

摘要:

采用百分位法挑选出武汉站63次强降水事件,使用Hysplit模型模拟强降水事件不同高度上后向168h的运动轨迹并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发现:

武汉强降水发生时底层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南海,自南方路径输送;中层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以西南路径输送,其中青藏高原东南侧和南海充当水汽输送通道;较高层水汽输送路径以偏西路径为主,源地位于青藏高原。

此外,稳定、持续的大尺度环流配置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如副高南侧的暖湿气流沿着南支槽前向北影响长江中游。

850hPa上,马斯克林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汇入亚洲地区低涡南侧的偏西气流中,越过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与来自澳大利亚越赤道后转向的偏南气流自我国南端北上抵达长江中游。

邵振平.郑州机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雾的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75-82.

ShaoZhenping.Visibility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dtheFormationCauseAnalysisofFroginZhengzhouAirport[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75-82.

摘要:

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能否正常起降的重要气象条件。

通过对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得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出现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

低能见度现象主要是由大雾引起的,分析雾的成因对了解和解释低能见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郑州机场实际情况,采用13小时人工观测的数据格式,利用郑州机场1998—2002年的观测资料对郑州机场的能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现象97%是由雾引起的,其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引起的低能见度现象占76%,是造成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的雾的类型。

在影响郑州机场能见度的四种类型的雾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发生的频率高,平流雾影响持续时间长,融雪雾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

逆温层和低层丰富的水汽是辐射雾和平流雾形成的条件,在今后对雾的预测中,应首先考虑这两个因素。

朱宝文,哈承智,时盛博,等.青海海北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83-87.

ZhuBaowen,HaChengzhi,ShiShengbo,etal.RelationshipBetweenTourismClimateComfortandPassengerTrafficinQinghaiHaibeiArea[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83-87.

摘要:

根据1961-2012年海北地区刚察、门源、海晏、祁连4县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利用温湿指数分析了该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关系,结果表明:

海北地区除10月至翌年4月不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外,其他月份气温适宜、湿度适中,较适宜旅游活动,其中6—8月为旅游黄金期。

各地旅游舒适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州旅游景点平均舒适期为92天,占全年天数的25%,平均旅游舒适期天数祁连的>门源的>海晏的>刚察的。

旅游游客量年内分布呈典型的“单峰型”,7月达一年中的最高峰,占全年游客总数的25%~35%,6—8月是一年中游客最集中的时段,游客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1—2月和12月旅游人数处于低谷。

海北地区客流量与旅游气候适宜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约90%左右的客流量同该地的旅游气候因素有关。

温湿指数与客流量呈指数函数,基于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客流量预测模型能够为旅游部门提前掌握旅游人数、旅游景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李苗苗,张艳玲.夏玉米开花至灌浆期连阴雨天气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88-92.

LiMiaomiao,ZhangYanling.InfluenceofContinuousRainonSummerMaizePlantCharacterandYieldStructureDuringBlossomandFillingPeriod[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88-92.

摘要:

玉米是河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高却不稳定,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研究夏玉米开花至灌浆期连阴雨天气对玉米植株叶面积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对夏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2011—2012年商丘市虞城县夏玉米开花至灌浆期连阴雨天气的模拟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可知,花期、灌浆期阴雨处理均可导致玉米产量降低,以花期阴雨处理减产最为显著,减产幅度为75.8%~86.1%,灌浆期阴雨处理减产幅度为20.3%~55.0%。

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连阴雨天气使果穗变细、变短,秃尖增加,结实不良,干物质主要积累在茎秆等营养器官,穗粒重降低,且连阴雨天气发生在开花期时产量构成因素受影响程度更大。

连阴雨天气降低玉米干物质重,发生在花期的连阴雨天气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发生在灌浆期的更大。

此外,开花至灌浆期的连阴雨天气使灌浆高峰期出现晚、灌浆速率变慢,玉米在花期遭受连阴雨天气时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最晚,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灌浆速率最小,且雌雄穗花期不遇现象出现较多。

张永涛,陈耀登.2012年FNL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资料与河南省实况观测要素的误差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

(1):

93-97.

ZhangYongtao,ChenYaodeng.ErrorComparisonAnalysisBetweenFNLDataandObservationDataofAirTemperature,AirPressureandGroundTemperatureinHenanProvincein2012[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4,37

(1):

93-97.

摘要:

为了进行河南省区域范围内FN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