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037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5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训练题及答案汇编.docx

1.(2017·贺州中考)实践活动。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全民阅读】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0字)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贺州广场,贺州市举行了

2017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3)【书香传递】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生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的 是献

给 。

2.[2018湖北襄阳襄州区期末]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广泛地被人们认识到。

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收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

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

现在,七

(2)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标语】为了宣传这次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2)【设计活动】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①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3)【分享故事】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名人读书的故事,请你写出两个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小故事。

(4)【总结收获】在活动中,同学们认为读书要有好方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收获。

请你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

3.[2018安徽芜湖繁昌月考]某中学七年级

(1)班以“让我们一起读书”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

参与解决。

(1)本周三下午班级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讲座,须推迟15分钟放学。

请你拟一条手机短信,发给本班学生家长。

(2)下面是王娟同学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A】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书藉的数量不断增多。

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能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

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

选择书籍犹如在货架上挑选商品,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B】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欣赏水平,乃至情趣。

因此,读书就像照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照得一清二楚。

①画线句子【A】成分残缺,应将 或 删去。

②画线句子【B】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3)为了方便大家读书,有同学建议在教室内增设“图书角”。

针对这一建议,大家反应不一,并为此展开辩论。

反方同学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

现在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里空间较狭小,设置“图书角”会缩小活动的空间;图书容易损坏和丢失等。

作为正方代表,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写段话进行反驳。

4.[2018江苏盐城滨海期末]班级正在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班刊拟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并为班刊设置一个栏目。

①班刊名字:

《 》

②栏目:

(2)同学小慧在报纸上摘录一份“国民阅读率对比表”,

请你仔细观察,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横线上。

调查对象

年份

2

013年

20

14年

20

15年

20

16年

20

17年

国民阅读率【注】对比表

9~13岁未成年人

9

96

92

93

94

5%

%

%

%

%

18~70岁成年人

5

53

55

56

3%

%

%

%

54%

【注】国民阅读率:

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

从图表中,我发现: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

(3)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

甲同学说:

“我会努力记住书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

”乙同学说:

“我会拿出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做些摘录对于这两位同学的读书方法,你更赞赏同学的做法,因为

5.综合性学习。

2018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

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

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

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

他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

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书。

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

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其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

一本书像

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人均

阅读电子书4.26本,较2016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

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

为数不少的

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

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

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7.(中考·济宁改编)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

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60个字。

(2)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

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2017年4月19日

①格式上:

②内容上:

8.(中考·台州改编)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班里准备在阅读节组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阅读”。

同学们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纸质图书阅读更好”,另种认为“数字化阅读更好”。

请你参考下图提供的信息,从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写段文字,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

(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表达得体,语句通顺。

(3)120字左右。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纸质图书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倾向统计图

9.(2016·鄂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

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

20%

23%

24%

用手机、电

脑阅读

38%

45%

56

%

调查

内容所占比例

调查年份

2013

201

4年

20

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

10.(2016·江西中考)综合性学习。

想象你将在学校的“谈读书”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

(1)自选一个角度;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3)不超过150字。

【材料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韩国为11本,以色列为64本。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进行评价,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材料二】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读经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需要。

列夫·托尔斯泰说:

“理

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周国平说,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体会人的伟大可以达到何种高度

【材料三】古代教育家董遇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

他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1.[2017·安顺]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

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七年级

(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

为什么?

(3).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4).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12.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统计表

13.(2016·新疆中考)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

(要求: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4.在4月23月“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调查

内容

2014

201

201

阅读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所占

比例

年份

5年

6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纸质

20%

23%

24%

阅读

书籍

用手机、电脑

38%

45%

56%

15.(2016·绥化中考)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读书可以使你

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

在“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中,七年级(4)班要举办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荐读书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

请你代表所在小组同学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作简要解释。

(学思结合法除外)

(2)【写读书箴言】

A.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精彩的读书名言,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任选

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名言作为读书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

B.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小丽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

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

16.2018 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

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学校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

请你就如何改变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提两条建议。

答案:

17.(2017·重庆B)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

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

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

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

在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

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

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

栏目一:

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

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

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8.(2017·庆阳)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了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

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答案: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

“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

母爱

课文题目:

《金色花》

理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答案: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

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

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答案: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

日”。

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次读书活动。

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留言栏】在读书留言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

的阶梯”的留言。

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留言。

答案:

(2).【故事会】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的故事活动。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孔子:

孟子:

答案:

(3).【辩论会】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

正方:

“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网上阅读”弊大于利。

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

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

③中学生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会染上网瘾的。

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持“书本阅读”。

(1)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2)反方辩词中的第 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答案与解析

1

(1)贺州市举行了2017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新闻中的关键语句。

新闻第一句交代了新闻的主要事件,拟写一句话新闻时,只要将第一句话中的修饰性内容删去,保留主要内容即可。

(2)读书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读书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

解析只要能紧扣“开卷有益”,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即可。

注意语言流畅,要有号召力。

(3)示例1:

朱自清《背影》年老蹒跚的父亲示例2:

魏巍《我的老师》慈爱育人的老师

示例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远行漂泊的游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第一、二空要填的分别是作者及其作品,第三空要填的是这个作品所献给的对象。

然后从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即可。

2.

(1)【示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示例二】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示例三】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本宣传标语要切合“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可以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修辞手法,注意标语的字数不宜过多。

(2)【示例】举办“读书交流会”举行“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活动设计的能力。

计时要扣住“读书”的主题,并且结合给出的“进行读书问卷调查”的示例,

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

刷有所得·方法活动设计

(1)明确活动的主题、目标。

(2)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同时注意要体现活动的主题。

(3)如果有示例,要参照示例,语言表述形式、

结构要保持一致。

(4)注意栏目内容要合理、可行性强、易操

作。

(3)【示例】孔子:

韦编三绝孙敬、苏秦:

头悬梁、锥刺

股车胤、孙康:

囊萤映雪匡衡:

凿壁偷光杨时:

程门立雪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素材的能力。

需要平时积累关于

“读书”的故事和人物。

回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两个故事,

一是要准确具体。

(4)【示例】一要多读,读各类书;二要努力读懂,发挥联想与想象,再现书中情境,理解书中内容;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圈点勾画,反复思考,做读书笔记;四是读完后,和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提升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阐述观点的能力。

对读书方法的认识,联系自身经验,条理清晰地阐述即可。

3.

(1)【示例】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

本周三下午班级举办

“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讲座,须推迟15分钟放学。

请您妥普安排接孩子放学的时间。

谢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短信的能力。

题目要求拟写短信,注意拟写时要有称呼,有问候,要把“推迟15分钟放学”的原因阐释清楚,同时注意语气一定要委婉、恰当。

(2)①随着使②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

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A句,“随着”和“使”的搭配致使句子缺少主语,两者应删去其一;B句,应当层次由低到高,即情趣”与“人生追求”互换位置。

(3)【示例】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

理由:

设置“图书角”便于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方便大家开展阅读讨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辩论的能力。

反驳时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正方的观点:

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反驳,做到理由充分,论据有力。

4.

(1)【示例】文苑报班级新闻(或:

美图欣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班刊名称和设计栏目的能力。

给班刊拟写名字,一定要有文学色彩,同时字数不宜过多。

设计的栏目,要能吸引读者。

(2)【示例】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远远高于18~70岁成年人(或“18~70岁成年人的阅读率远远低于9~13岁未成年人或“近年来9~13岁未成年人、18~70岁成年人的阅读率变化不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数据比较的对象,即“9~13岁未成年人”和“18~70

岁成年人”近五年阅读率的比较。

根据图表显示,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高于18~70岁成年人,并且近年来9~13岁未成年人、18~70岁成年人的阅读率变化不大。

(3)【示例一】甲甲的方法有利于快速把握作品的内容

【示例二】乙乙的摘录法有利于记住好词好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阐述观点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先明确自己的倾向,然后具体阐述。

理由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5.

(1)材料三 材料五

(2) 示例:

一盏灯,指引我们踏上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6.

(1)①工作生活劳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