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63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docx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

奏响心灵的交响乐

———以关注小学生情感为主题的单元课例设计

主题阐述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着太多的渴望、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想象……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学习了语文、数学、自然、英语……他们认识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海。

在此过程中,他们认识自己吗?

他们知道自己始终在充满关切和爱意的目光中生活吗?

很遗憾,传统的美术教育有太多的不如意:

狭窄的学习内容、枯燥的学习方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和死板的评价方法,等等,不仅抽掉了艺术的内核,还剥离了情感的知识,使孩子们的心灵不再生长故事,爱的甘霖撒播不到他们的心中。

我们设计以小学生的情感为主题的单元课例,就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关注孩子的个性、心灵、成长,让他们带着情感学习,所学的内容以美术知识为主,适时涉入其他学科,涉入身边的生活,涉入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去绘画技法的学习,还涉及了美术评论、美术史、美学、工艺制作等,还有听音乐、写日记、朗诵诗歌等内容。

有了这些内容的辅助,才会激起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望。

这个单元主要为四年级学生准备的,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改编使用,它包括三课:

我和他人(第一课),烦恼的宣泄(第二课),快乐的传递(第三课)。

本单元课例是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适合儿童学习的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以美术知识和学科能力为前提,寓教育于美术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多学科知识渗透、人文素养培育之中,使儿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和能力,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以工具论代表的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理论为基础,它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效果(作品);主张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发展。

罗恩菲德主张通过儿童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因此,他认为教师不应对学生横加干涉,而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机会。

我们还综合了本质论代表人物艾斯纳的思想,他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与历史三方面构成;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

另外,20世纪的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大脑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等神经系统的整合和刺激的次数和强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大脑发育及其功能的发展,同时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判断以及记忆、理解水平和创造能力。

我们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中丰富各类刺激,增加刺激的次数和强度,促进左右脑的共同开发,并融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等,重视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力、创作能力、视觉分析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求知方法、文化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帮助别人,体会被人关心的快乐,在和谐、舒心的环境中自由、健康地成长,并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深造和未来的发展作好准备。

案例评点

第一课 我与他人

第一课时

1.新知教学

(1)分组比赛:

分组进行夹珠子的比赛,以哪一组夹的个数多为胜(设集体奖和单项奖,单项奖也以夹的个数多为胜)。

(2)谈谈体会:

让学生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提问:

怎样更好地和别人合作?

(3)师生小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并结合课文《闪光的小球》说明合作需要配合默契,齐心协力,不能只单顾自己、不顾大家的道理。

然后提问:

怎样创作美术作品?

(4)欣赏作品:

向学生介绍陈光健《友情》等美术作品,比如:

美术家的姓名,美术作品的名称,美术作品中心关系的形成,结合美术史及背景介绍。

同时提问:

美术家怎样在作品中表示合作的?

问学生:

你看到哪一种线(直线、粗线、细线、虚线、垂直线、地平线、曲线、参差不齐的线)?

讨论画家是怎样应用这些元素来创造他们的情感体验的。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让他指出线条,比如:

沿着胳膊的边沿线,告诉学生有一些线条是轮廓线,并且这些线确定了物体和形象的边缘线。

问学生:

你看到什么形状?

(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你看到什么颜色?

(明亮、柔和、暗、强烈)它们是暖调子吗?

(红、橘黄、绿色)他们是冷色调吗?

人们塞满了房间,或者在两个形象之间或者周围有大量的空间?

讨论常用的表现心境和情感的线、色彩等都有怎样的不同。

(5)作业要求:

把夹珠子合作的场面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或者回忆并画出以前你与别人合作的情景。

2.创作活动

(1)作品创作:

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要以他们自己和他所合作的人或者其他两个合作的人来创作他们的作品。

告诉学生,希望他们使用在美术作品中讨论过的视觉元素来描绘合作这个主题,同时注意光线的照射和变化以及色彩的调合色调。

(2)创作建议:

建议学生在开始时,用蜡笔等工具画出作品的轮廓线。

画轮廓线可以用一种颜色,也可以用统一色调的线,还可以用黑色(注意线的轻重缓急及力度)。

教师在创作时可以先示范一下蜡笔水彩画的步骤,一般先画浅色的,再画深色的,画错的地方要注意先清洗。

要覆盖的话,颜料一定要厚一些。

(3)创作指导: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予以指导,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创作活动

(1)讲评作业:

讲评上节课学生创作的优点及共同存在的问题。

(2)创作练习:

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创作(涂色),教师适时指导。

(3)专项训练:

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等美术元素的专项训练(本节课着重进行线条和颜色的训练)。

首先,让学生边听歌曲边画出自由奔放的线条,颜色、作画工具不限,促使学生把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画出来。

同时,进行色彩的训练。

例如,你从家里到学校来上课的色彩的变化,比方说你是黄色,刚出家门就碰到你要好的同学(要好的同学是什么颜色)。

快到校门口时,你不小心踢到什么东西摔倒了(踢到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在校门口值日的同学检查你的学生证(检查学生证的同学是什么颜色)。

一到教室,你就说:

“哎呀!

糟了,忘了带作业了。

”(这忘了的作业是什么颜色)其实,其他的活动过程也可以“翻译”成更多的色彩形式。

最后,还可以进行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的综合训练。

这如同演奏乐器,先在一件乐器上试试单个音符,而后则是几件乐器同时弹出。

在创造美术作品时,我们所看到的也是所有基本因素的组合,使学生深刻领悟综合运用美术语言的无穷魔力。

2.评价活动

(1)学生能够认识美术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合作的关系吗?

也能够确定美术作品中的线、形、色彩、空间吗?

(可采用的评估方法:

大组和小组对美术作品的讨论)

(2)学生能够学习并综合运用画家的方法进行创作吗?

他们还能够把这些因素与自己所表现的心境和情感联系起来吗?

(可采用的方法:

小组讨论、个人观点、以美术作品为基础的简单表格)

(3)学生能够使用色彩画出合作者的相互感受吗?

(可采用方法:

对孩子们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4)学生能够回忆起课堂上强调的美术史的内容吗?

(可采用的方法:

写作业、简答小测验、鉴别美术作品及讨论)

3.课外拓展

(1)蜡笔水彩画可以被水粉画代替(或进行其他的作画工具的尝试)。

(2)做几件需要合作完成的事情。

(3)把自己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

(4)收集有关合作方面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5)命题创作:

旅游后的印象(色彩)、散步(线条)等。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究颜料和光线的秘密。

[利用美术作品:

毕加索《夫妇》、康定斯坦《构图5号》、陈光健《友情》等和文学作品:

《雷锋小时候》、《闪光的小球》、《捞球》及音乐作品:

《劳动最光荣》、《我们大家多快乐》、《八只小鹅》(捷克)及欧洲巴赫等音乐家的作品等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初步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初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等抽象美术元素的性质,探索美术作品中表现情感(美术元素、技法、肌理等)的手法。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学习运用蜡笔水彩画(或水粉画)的形式,结合视觉语言创造和表达情感。

懂得人人需要关心的道理,能够养成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情操。

第二课 烦恼的宣泄

1.新知教学

(1)倾诉烦恼:

指名几个同学让他们诉说自己烦恼的事情。

(2)合作解决:

小组合作和集体合作予以解决。

(3)解决烦恼:

替《小珊迪》中的小男孩解决烦恼和痛苦。

(4)欣赏作品:

以蒙克的《病孩》、凡高的《自画像》、蒙德里安的《构图》为例欣赏美术作品,学习其中的表现手法。

(5)学习表现: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元素表现自己的情感(分析与愉快的心情的表现上的不同)。

(6)作业要求:

利用学过的美术元素,结合欣赏的文学作品,创作一幅倾诉烦恼的作品。

2.创作活动

(1)构思作品:

让学生构思一幅画,表现他们自己所关心的某件特殊的事情及自己心中的烦恼。

(2)创作练习:

一边听轻音乐或者有悲剧色彩的音乐,一边创作。

3.评价活动

(1)当学生观赏示范美术作品时,学生能认识到自己需要别人关心这样一个主题吗?

(可能的评估方法:

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学生个人观点,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2)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与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之间的关系用语言表达出来吗?

(可能的评估方法:

课堂讨论,学生个人观点)

(3)学生的作品能否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突出宣泄烦恼的主题吗?

他们的创作能够自如地运用画家的技法吗?

还能用语言描述作品意思吗?

(可能的评估方法:

学生个人观点,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4)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吗?

(可能的方法:

要求老师在教室里把词汇写在黑板上,并且要求学生用这些词写或说一个句子)

(5)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关心的东西创作一幅画吗?

(可能的方法:

检查每个学生的画,并与学生讨论)

4.课外拓展

(1)运用学过的情感处理手法消除自己心中的烦恼,并思考产生烦恼的真正原因。

(2)深入研究凡高等画家创作的艺术处理手法。

(3)活用美术语言表现痛苦与烦恼。

(4)听音乐绘出线条或者画出色彩的练习。

(5)把一天的心情变化用线条或者色彩表现出来,并进一步强化线条色彩的情感功能。

(6)尝试运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这一课利用美术作品:

蒙克的《病孩》、凡高的《自画像》、蒙德里安的《构图》等;英国的文学作品《小珊迪》等及音乐作品:

《老黑奴》、《歌唱二小放牛郎》、《小白菜》及有关的一些中外悲剧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知道美术作品不光是赏心悦目这一价值。

考察艺术家表现烦恼的方法,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继续学习蜡笔水彩画(或水粉画)的画法,能够初步学会干画法和湿画法。

学习蒙克的《生命之舞》和凡高的《自画像》中的表现方法,能够表达自己心中的烦恼。

培养学生关注人的内心情感,思考消除烦恼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视觉艺术的态度和习惯。

学生重点理解了“烦恼、夸张、对比”。

第三课 快乐的传递

第一课时

1.新知教学

(1)欣赏作品:

师生一起欣赏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并结合欣赏表现情感方面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等。

(2)传递快乐:

节日快到了(或者对当前的战争、“非典”等人类的灾难进行分析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小朋友通信),我们要传递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的快乐(有条件的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希望工程”的手拉手的结对活动或给外国的小朋友写信)。

(3)形式和要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小结传递的形式有:

寄信、访问、电话、访问、电视和报纸上发表文章以及发E-mail等联系方式,其中最好的方式是写信。

要求小组合作或个人写一封信,还包括我的自画像、设计卡片和信封等。

2.创作活动

(1)主题设计: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卡片,可以一半写信,另一半做卡片;或者都做卡片,信夹在卡片的中间;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最好是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2)创作要求:

按照拟定的主题进行创作,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追求。

注意整体的统一、技法的运用、绘画和手工的结合以及使用剪刀的安全等问题。

第二课时

1.创作活动

(1)讲评作业:

对上节课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2)继续创作:

小组合作或个人进行创作。

(3)创作要求:

卡片的整体设计能够传递你的爱心和色调的统一;自画像要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写信的内容要能够激起山区孩子的奋斗精神;信封上要贴上邮票,写上邮编和地址等。

(4)适时指导:

对存在个别和共同性的问题分别予以指导。

2.评价活动

(1)学生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共享”这样一个主题,并能够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吗?

(可采用的评估方法:

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简表———用反义词配对,例如:

“激动———沉闷”或“快乐———悲伤”等)

(2)是否证明学生理解了画家对友爱的表现的理解及点、线、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表现作用?

(可以采用的评估方法:

观察创作活动、美术作品讨论等)

(3)是否能够利用绘画、手工、写信等形式综合地创作卡片,表现出对贫困山区儿童的爱?

(可以采用的评估方法:

要求学生以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

3.课外拓展

(1)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课堂上还能进行另一个方案,即每个小组是一个部分,当每一个小组都加入进来时,就能创作出更大的主题(比如马戏团、火车、村庄和祖国等)。

(2)孩子们能在他们的小组创作中刻画出著名的故事和传说,并且对故事的结果进行改变,这样可以体现“共享”的思想。

(3)鼓励“希望工程”结对的同学,并真诚地希望他们坚持下去。

[利用美术作品达芬奇的《圣母丽达》、康定斯基的《浪漫的风景》、谢洛夫的《少女和桃子》、凡高的《自画像》、罗中立的《父亲》等,文学作品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等;音乐作品《快乐的节日》、《铃儿响叮当》及中国古曲等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习画家的表现自己的绘画技法(画线、涂色和肌理的处理等),用抽象的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等美术元素表现自己的情感。

继续巩固蜡笔水彩画(或水粉画)的作画技法,并尝试用其他的作画工具表现自己的情感。

学习绘画与手工结合的方法,理解人人都需要快乐,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同时结合“希望工程”,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帮助别人的好思想。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了“快乐传递、共享、综合”。

成效分析

在设计本单元课例时,我们一直在深思:

面对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变化的教育方式。

学校不是孤立的社会,而是社会整个结构的组成部分,它应向学生合理解释有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能在家长和其他学科常常忽视的地方作出有意识的引导。

儿童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且生活于社会之中。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总是社会的人,所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理应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在这方面美术教育要体现其独特的价值。

在本单元课例的设计、课堂教学及学生的作业过程产生的效果问题,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的主要效果有:

首先是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欣赏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另外,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了变革,学生养成了带着问题去学的良好习惯,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运用了小组授课等形式,利用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促使他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基础;第五,加强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在情感,使学生在审美、个性、艺术才华、人格因素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心智全面健康地成长。

另外,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美术学科的特殊演化过程与语文、音乐等学科综合共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我们的课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在的学生整体观念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知识还不丰富,这与综合教学有效地开展下去产生矛盾;三是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及培训的专业化与学生、教学、作业、评价之间矛盾等等问题的解决。

吹出来的灵感

主题阐述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课是让学生玩吹色游戏,然后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从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在作业评价的形式上采用了作品拍卖会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实践。

吹画的形式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在教学中,安排了让学生尝试玩吹色游戏,自己来感悟体验吹色带来的神奇效果,然后小组交流感受。

小组交流中,学生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进行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注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吹色的基础上根据吹出来的形状进行想象,创造。

教学中安排了集体讨论进行想象、学生独立想象、小组交流进行想象,多层次地进行想象的启发。

最后将自己的想法用添画的方法完成创作,教学中始终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案例评点

一、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看看桌子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哪些工具?

[吸管、颜料]

2.今天,老师让同学们用这些工具来做个游戏好吗?

3.教师示范:

用吸管把颜料滴一点在纸上,然后用嘴用力吹颜色,吹出形状。

4.请同学们看看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也来试试。

[学生对桌子上的工具易产生好奇,课的引入设计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

二、尝试吹色,体验吹色的乐趣

1.学生分小组尝试吹色游戏。

2.以小组形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A.相互欣赏吹色的效果。

B.交流吹色时所用的方法。

[进行直观教学,解决学生操作的难点,同时,以合作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的拓展。

三、观察形状,启发想象

1.教师引导:

同学们吹色的形状各种各样,奇形怪状,是吗?

老师这儿有一张吹色作业,请同学们来看看,你觉得像什么?

(出示作业,让学生展开想象)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作业,展开想象,小组间相互说说吹色的形状像什么。

[注重学生的体验,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交流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出示米罗等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

A.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B.你看了这些作品好,有什么想法吗?

或者学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优秀的艺术作品。

五、添加、创作

1.教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优秀的艺术作品。

你想想:

怎样让你的画面更加丰富些,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呢?

(可以进行添加)对了,如果我们能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吹色的形状稍作添加,那么效果会更好!

2.教师选取一张作业,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添加来丰富画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添加。

3.学生进行想象,创作。

(可用吹色或水粉颜料添加)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

六、作品展示

1.请同学们给自己的作品起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的交流、欣赏。

在欣赏的基础上挑选出一幅作品进行作品展览。

2.请入选作品的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作品的构思。

3.在同学间举行作品拍卖会。

4.总结:

今天,我们玩了吹色的游戏,有趣吗?

同学们创造出了很多有趣的新形象。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更多、更好的创作。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中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成效分析

1.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陶醉在吹色所带来的神奇效果的体验中,充分地感受到了美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学习活动时情感投入,审美能力在有趣的吹画活动中得到提高。

2.教学中,学生的灵感得到充分的促发,创造出了很多新的形象,学生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思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作品联想丰富,情趣盎然。

3.附部分学生作品:

主题阐述《云》一课是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幼儿美术,初步接触了美术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设计的。

全课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主要目的是学习简单的气象知识,创造不同的云朵形态和表情,并通过简单的动作表演,升华自己对云的喜爱之情。

通过创设情境,将美术与自然、情感等联系在一起,多角度地体验艺术的魅力,体验师生之间友善、合作、共享乐趣的人文素养,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从营造具有童话色彩的教学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以旅行者的身分对云朵王国进行大探秘。

课件展示了许多不同天气、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云,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全课尝试用儿歌、音乐、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儿童对云朵的认识和体验。

如:

通过气象标指示,一一对白云城、乌云城、彩云城进行参观和探究,以此引发学生以浓厚的兴趣,了解云和大气变化的关系,感受人格化的云朵的情绪、动作的变化,并通过丰富的表情加以演绎。

培养学生角色意识和情境参与感,满足低段儿童强烈的表现欲望。

在气球上练习画云朵,一改以前在纸上作画的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了全新的作画材料和空间,使他们有强烈的好奇感和娱乐感,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情去创造。

教学设计在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艺术的魅力,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这正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1-2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标准: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案例评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蓝天妈妈有很多个孩子,有太阳、月亮、星星,还有它最疼爱的云宝宝。

云宝宝可淘气了,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还不停地变幻着颜色和形状。

蓝天妈妈还是很喜欢它,总是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时给它穿白裙子,有时穿花衬衣,可神气啦!

云宝宝们都住在云朵王国里,它们都有自己的家。

今天,周老师就要带领小朋友们到云朵王国参观。

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周老师一起去呀?

那么,出发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发言,确定学习方向)

[启发性的问题导入使美术学习的主体地位放在了学生这一边。

美术课真正成了学生的主阵地。

二、进入云朵王国

1.认识气象标。

我们将在气象标的帮助下对云朵王国进行“大探秘”。

出发喽!

可爱的云朵看到我们小朋友高兴极了!

2.进入云朵城

(1)(白云城)点击气象标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天气怎么样?

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生观察想象)

看到白云,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轻松舒服)

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师生同时表演。

能编一句简单的儿歌吗:

白云白云飘飘,飘得高又高。

过渡:

我们要继续旅行,咱们再往前走。

(2)(乌云城)点击气象标

看,我们来到了一片森林!

这时森林里响起了这样的音乐(风雨雷电),看今天的天气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云变成了什么样子?

你现在的心情又变得如何?

(沉闷忧郁)

谁能用动作来表现风、雨、雷、乌云。

你喜欢表现什么就表现什么。

(配乐)

过渡:

乌云乌云飘飘,就要下雨了。

小朋友们,这乌云城真吓人,我们赶快离开,继续往前走吧!

(3)(彩云城)点击气象标

彩云可热情了,它们正用最好听的音乐来迎接我们。

听到音乐,你们心情怎么样?

彩云彩云飘飘,对我微微笑。

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什么样的天气?

彩云们长得怎么样?

小结:

云宝宝真是变化多端,不下雨的天气出现白云宝宝和彩云宝宝,下雨天出现的是乌云宝宝。

了解和认识了这些云宝宝,我们现在一起来编编小儿歌:

白云白云飘飘,飘得高又高。

乌云乌云飘飘,就要下雨了。

彩云彩云飘飘,对我微微笑。

[在精美的图片和朗朗上口的儿歌欣赏中,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云,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为后面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云宝宝的各种形象

1.让我们唱着云宝宝儿歌,一起来讨论云宝宝还可以长什么样子。

讨论:

颜色、形状、神态。

(一生上台范画)。

2.欣赏范画。

(白云、乌云和彩云三幅不同的儿童画)

3.游戏。

你想变成一朵云宝宝吗?

让气球来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吧!

我们先把发到的气球吹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