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72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隔板,忽略隔板质量和摩擦力)。

其中能表示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示意图是(He—4)()

A.

B.

C.

D.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KOH的电子式: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

C.CH4的球棍模型:

D.S2ˉ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离子键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CaCl2MgCl2Na2OB.H2ONa2OCO2C.CaCl2NaOHH2SO4D.NH4ClH2OCO2

5.下列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的一组物质是()

A.H2S、NH3、SO3B.CO2、NH4Cl、Na2O2C.N2、CS2、NOD.CaO、H2O2、CH4

6.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9B.6与16C.11与17D.14与8

7.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3.4gH2O2中含有0.3mol化学键

C.CO2的结构式为O-C-O

D.PCl3邗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8.下列固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A

NaOH

Ar

SO 2

B

H 2 SO 4

石墨

S

C

Na 2 CO 3

水晶

P 4 O 10

D

Ba(OH) 2

金刚石

玻璃

A.AB.BC.CD.D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①BeCl2②NCl3③PCl5④COCl2⑤SF6⑥XeF2⑦CS2⑧CH4⑨CF2Cl2

A.②④⑦⑧⑨B.②④⑦⑨C.③④⑦D.④⑤⑦⑨

10.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X和Z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核内质子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X

Z

Y

A.原子半径:

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X<Y<Z

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Y<X<ZD.Y和Z形成的是分子晶体

11.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中如右图所示: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2S2Cl2+2H2O=SO2↑+3S↓+4HC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S2Cl2分子中既有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反应中SO2是还原产物,S是氧化产物D.反应中,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为3mol

二、填空题

12.

(1)下列原子:

C、

N、

Na、

H、

U、

K、

U中共有_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_种核素,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阴离子的中子数为N:

AXn-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NH3、Na2O、CO2、CaCl2、CCl4、H2O2、N2、NaHCO3、NaOH、Na2O2、NH4Cl属于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4)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X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___;

③碱金属单质的熔点_________。

1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SiF4

(2)C2H2

(3)NaOH

14.Ⅰ.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___;

(2)写出氮气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

Ⅱ.下列物质:

①N2②CO2③NH3④Na2O⑤Na2O2⑥NaOH⑦CaBr2⑧H2O2⑨NH4Cl⑩HBr。

(1)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

(填序号,下同)

Ⅲ.下列变化中:

①干冰气化;②硝酸钾熔化;③KHSO4熔融;④硫酸溶于水;

⑤蔗糖溶于水;⑥HI分解;⑦碘升华;⑧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1)未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

(2)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

(3)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

Ⅳ.下列物质:

①1H、2H、3H;②H2O、D2O、T2O;③O2、O3;④14N、14C

(1)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

(3)氢的三种原子1H、2H、3H与氯的两种原子35Cl、37Cl相互结合为氯化氢,可得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有________种。

15.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x值

0.98

1.57

2.04

2.25

3.44

3.98

元素符号

Na

Al

Si

P

S

Cl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Mg、N的x值范围:

________<x(Mg)<________,________<x(N)<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________,根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SN键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

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

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Δx)即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16.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为(填字母)。

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

(3)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①D为(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4)某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其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OxFy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同温同压)。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该化合物分子中x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则其电子式为,…O—O—O…链状排列中中间氧的价态为。

三、实验题

17.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剧烈水解。

实验室可由氮气和钙加热制得氮化钙,实验装置如下图(省略部分固定装置)。

(1)氮化钙中所含的化学键有(填“共价键”或“离子键”)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中的干燥剂可选用(至少写一种)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作用_________。

(3)制备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①便于观察N2的流速;②_________。

(4)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②_________;③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⑤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N2,使装置冷却至室温;⑥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5)上述步骤中③和④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

(6)氮气不足会影响实验制得Ca3N2的纯度。

为测定氮化钙的纯度,实验结束后取一定量的固体混合物于足量水中,微热使气体完全逸出,收集到气体共6.72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将该气体通入装有足量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减轻6.4g。

则Ca3N2的纯度为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注:

氨气能被灼热氧化铜氧化,生成一种对环境无污染气体)。

18.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常用作除氧剂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硫代硫酸钠做除氧剂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______性。

(2)硫代硫酸纳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

(3)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硫代硫酸纳溶液呈弱碱性。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25℃时该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值约为_________。

[已知25℃时,K1(H2S2O3)=2.52×10-1,K2(H2S2O3)=1.00×10-2]

(5)工业生产中,一般将Na2S和Na2CO3以物质的量比2:

1配成混合溶液,在配制混合溶液前先将蒸馏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待用,再将SO2缓缓通入溶液中,即可得硫代硫酸钠。

①将蒸馏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待用,其目的是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已知:

2Na2S2O3+I2=2NaI+Na2S4O6。

为测定所制得晶体的纯度,该小组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mol/L的碘水进行多次取样滴定,测得Na2S2O3·5H2O的含量约为102%。

若所用试剂及操作均无不当,产生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9.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的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于同一主族。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2D的电子式________,其分子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σ键,________(填“含”或“不含”)π键。

(4)A,B,C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20.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

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

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B、D、E、F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工业制备F单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物质

组成和结构信息

a

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

b

由D和E构成,且原子数之比为1:

1

c

化学组成EDF

d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

a的化学式;b的化学键类型;

c的一种作用;d的晶体类型。

(4)由A和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

其中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分子进入该空腔,形成可燃固体。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

1,体积之比为2:

1,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与示意图不相符,故A错误;B.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

1,体积之比为2:

1,与示意图不相符,故B错误;C.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

1,体积之比为2:

1,且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与示意图不相符,故C错误;D.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符合物质的量之比为2:

1,体积之比为2:

1,与示意图相符,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

【名师点晴】明确等质量的气体中物质的量和体积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设氢气与氦气都为mg,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则体积之比为2:

1,据此分析解答。

2.C

【解析】试题分析:

A.KO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A项正确;B.CO2是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O=C=O,B项正确;C.球棍模型是以线代表共价键,连结以球表示原子,该选项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项错误;D.S2-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项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3.C

【解析】

试题分析: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氢元素,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因此该元素与卤素结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

故选C。

考点:

化学键、元素推断

4.A

【解析】

试题分析:

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A、三种物质均只含有离子键,A正确;B、水和二氧化碳均只含有共价键,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B错误;C、氯化钙含有离子键,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硫酸中含有共价键,C错误;D、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水和二氧化碳均只含有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化学键判断

5.A

【解析】试题分析:

A、H2S、NH3、SO3都是共价化合物,极性共价键由不同原子形成,故都是极性共价键,A正确;B、Na2O2中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B错误;C、N2中N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C错;D、CaO中没有共价键,H2O2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化学键判断

6.C

【解析】

A.10与19分别是Ne和K,二者不能形成化合物,A错误;B.6与16分别是C和S,二者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CS2,B错误;C.11与17分别是Na与Cl,二者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C正确;D.14与8分别是Si与O,二者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SiO2,D错误,答案选C。

7.B

【解析】A、7.8g(0.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阴阳离子个数分别是0.1mol、0.2mol,故A错误;B、H2O2的结构式为H-O-O-H,因此3.4gH2O2中含有化学键为3.4×3/34mol=0.3mol,故B正确;C、CO2的结构式为O=C=O,故C错误;D、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因此BCl3中B最外层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8.C

【解析】

A.Ar属于分子晶体,NaOH属于离子晶体,SO2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B.石墨属于混合晶体,H2SO4、S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C.Na2CO3属于离子晶体,水晶是SiO2属于原子晶体,P4O10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D.Ba(OH)2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玻璃属于玻璃态物质,不属于晶体,故D错误;答案选C。

9.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BeCl2分子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2=4,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不选;②NCl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N-Cl间,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3=8,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选;③PCl5分子中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5=10,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不选;④COCl2分子为C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C=O双键,C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C-Cl,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2=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选;⑤SF6分子中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6=12,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不选;⑥XeF2分子中Xe原子本身最外层有8个电子,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8,故不选;⑦CS2分子中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2|=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选;⑧CH4中H原子满足2电子结构,故不选;⑨CF2Cl2分子中C原子与F、Cl原子之间形成C-F、C-Cl,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选;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掌握8电子结构判断的方法,注意利用化合价(共价键数目)与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化合价|(或共价键数目)=8,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若含有氢元素,则氢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但它满足K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若为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其在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之和若为8,则其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反之不满足。

10.C

【解析】试题分析:

设X的原子序数是x,则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的原子序数是x+8、Z是x+2,则x+x+2=x+8,解得x=6,则X是C,Y是O,Z是Si。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

Y>X>Z,A不正确;B.非金属性是O>C>Si,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Y<X<Z,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Y<X<Z,C正确;D.Y和Z形成的分别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应用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结构可知,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与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则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A项正确;B.S2Cl2分子中S-S为非极性键,S-Cl键为极性键,B项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2S2Cl2+2H2O=SO2↑+3S↓+4HCl,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一部分升高到+4价生成SO2,一部分降低到0价生成S,SO2是还原产物,S是氧化产物,C项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2S2Cl2+2H2O=SO2↑+3S↓+4HCl,转移3e-,所以反应中,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为1mol,D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分子的结构式,化学键的类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12.

(1)6,7,

U和

U

(2)A-x+n

(3)Na2O2(4)①B,②C,③A

【解析】试题分析:

(1)以上所列共有6种元素,分别是碳、氮、钠、氢、铀、钾元素;7种不同的核素;其中

U和

U是同位素关系;

(2)AXn-共有x个电子,可知其质子数Z=x-n,则中子数N=A-Z=A-x+n;(3)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只有:

Na2O2;(4)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都是2,B符合;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价逐渐增大到+7价,C符合;③碱金属单质的熔点自上而下逐渐降低,A符合。

考点:

元素、核素、质量数、化学键类型、元素周期律等

13.

(1)

(2)

;(3)

【解析】

试题分析:

(1)SiF4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Si原子与四个F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电子式为:

(2)C2H2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形成共价三键,每个碳原子再与H原子形成共价单键,电子式为:

(3)NaOH是离子化合物,在阳离子Na+、OH-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OH-之间通过共价单键结合,其电子式是:

考点:

考查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的知识。

14.

N≡N⑧⑤①⑤⑦⑧②③④⑥①③5

【解析】试题分析:

(1)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是O=C=O;

(2)氮气分子中存在三键。

Ⅱ.①N2含有非极性键;②CO2含有极性键;③NH3含有极性键;④Na2O含有离子键;⑤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键;⑥NaOH含有离子键、极性键;⑦CaBr2含有离子键;⑧H2O2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⑨NH4Cl含有离子键、极性键;⑩HBr含有极性键。

Ⅲ.①干冰气化仅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②硝酸钾熔化破坏离子键;③KHSO4熔融破坏离子键;④硫酸溶于水破坏共价键;

⑤蔗糖溶于水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HI分解破坏共价键;⑦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⑧溴蒸气被木炭吸附未破坏化学键。

Ⅳ.

(1)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3)1H、2H、3H分别与35Cl、37Cl结合成1H35Cl、2H35Cl、3H35Cl、1H37Cl、2H37Cl、3H37Cl六种形式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

(1)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

(2)氮气分子中存在三键,结构式为N≡N。

Ⅱ.

(1)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H2O2;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Na2O2;

Ⅲ.

(1)未破坏化学键的是①干冰气化、⑤蔗糖溶于水、⑦碘升华、⑧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2)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②硝酸钾熔、③KHSO4熔融;

(3)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④硫酸溶于水、⑥HI分解。

Ⅳ.

(1)属于同位素的是①1H、2H、3H;

(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③O2、O3;

(3)1H、2H、3H分别与35Cl、37Cl结合成1H35Cl、2H35Cl、3H35Cl、1H37Cl、2H37Cl、3H37Cl六种形式,3H35Cl和1H37Cl相对分子质量都是38,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却只有5种。

点睛:

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极性键;

15.

(1)0.93<x(Mg)<1.57,2.55<x(N)<3.44

(2)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周期性

(3)氮原子(4)共价键(5)第六周期IA族

【解析】试题分析: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N元素的电负性介于C元素和O元素之间,即介于2.55~3.44之间,则Mg的电负性大于Na的电负性,即大于0.93,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Mg的电负性小于Be的电负性,即小于1.57;

(2)同一周期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3)N元素的电负性大于S元素,吸电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