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086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doc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九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滞笨()两栖()金銮殿()风雪载途()

箱qiè()è耗()丘hè()归jiù()

2.根据要求默写。

(10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秋词》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比的方式突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6)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8)杜甫《望岳》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豪情抱负的诗句是

(9)《爱莲说》一文中描述莲花高洁品质的文句是

(10)“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课文《       》,这篇文章描述了“     ”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3.学习了消息,你认为下面关于消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导语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C.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D.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4分)

(1)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      )

(2)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菜;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     )

(3)食物是一种既能构成躯体又能供应能量的物质。

(      )

(4)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的热效应也不同:

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      )

5.综合性学习:

你班举行了一次“交流格言”的口语交际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举,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10分)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

(3分)

答:

                                      

                                      

(2)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①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   

②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布尔)

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⑤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列夫·托尔斯泰)

⑥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⑦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以上名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方面的,一类是方面的。

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条,因为

(5分)

(3)你在课外一定也阅读过不少格言,请你就“求知”、“珍惜时间”、“注重友谊”、“热爱读书”选择两方面各写一条你喜欢的格言。

(2分)

答: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6-9题。

(9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用课文原句或词语填空。

(2分)

(1)表明作者夜游原因的句子是,表明寻找张怀民原因的是,能概括作者夜游感觉的词语是。

(2)文章看似浅显,却别有情趣。

其中写景的句子是

,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是

8.对“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景天天有,这种心境也是天天有。

B.这样的美景常常有,这种情境也是常常有。

C.这样的美景常常有,但此刻的情境却难得有。

D.月光虽非夜夜有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处处有,只要心胸开阔,淡薄名利,无论何处,都能享受到乐趣。

9.全文只用了十来个字,先正面描写,后又用竹柏的倒影来衬托月光,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创造出宁静淡雅的美好意境。

从邀友赏月的情形看,苏轼并未完全消沉,这可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我国古代很多诗词中也有对月光的描写,请你写一句出来。

(3分)

(二)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10-14题。

(11分)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一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

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10.文中划线的文字叫    ,其作用是                  。

(2分)

11.这则消息在标题、导语及主体部分中都用了数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2.“第二轮就以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一句中,把“就”去掉,表达效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2分)

答:

                                   

13.“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

(3分)

答:

                                     

                                  

14.奥运会是国际盛事,我国运动员发扬奥运精神,付出艰辛的汗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和地位。

你知道我国奥运史上谁获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吗?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奥运冠军吗?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至少写3个)(2分)

答:

                                     

                                      

(三)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15-17题。

(6分)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比作“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5.说明文中,用表示猜测、估计的词语,反倒能使说明更准确,请从选文第三段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     。

(1分)

16.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哪种说明方法?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17.选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写道: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里的“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能否调换?

为什么?

(3分)

答:

_

(四)阅读文章《电脑病毒大战》,完成18-22题。

(11分)

电脑病毒大战

今年3月6日是欧洲绘画史上伟大的画家米开朗琪罗的生日。

可就在这一天之前,全世界使用电脑的人都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电脑会在这一天被“感染”上一种“ A ”。

电脑遭病毒侵袭的事件早在1988年就发生过。

那时,美国的一个大学把一种叫做“蠕虫”的电脑病毒输入电脑,由于电脑往往是许多部门许多台联在一起而形成网络的,到第二天病毒已经传遍全美国,6000多台电脑都染上了病毒,造成了9200万美元的巨大损失。

什么是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就是,当它输入电脑后,它就会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这种自我复制就像生物界里病毒的繁殖。

通过不断的“繁殖”,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不但如此,这种程序会通过网络系统而“传染”和“流行”开来,使越来越多的电脑“得病”。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世界第一例病毒的,是美国特拉华大学两名电脑操作人员。

由于电脑屏幕上到处写满了英文“脑”这个词,所以,人们把这种病毒叫做“B”。

电脑在感染上病毒之后会出现一定的“症状”。

感染上“C”后,电脑就会出现不断乱跳的亮点,亮点跳过的地方,字符就会被删除;感染上“D”后,电脑就会反复演奏《蓝色多瑙河》等三首世界名曲,一些文件就会被莫名其妙地删除了。

“E”在13号或是星期五的这天发作,屏幕上看不出什么症状,不过此时执行什么程序,都会令操作人员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18.“电脑病毒”的定义是()(2分)

A.电脑病毒就是通过网络系统而“传染”和“流行”开来的“电脑病”。

B.“电脑病毒”就像生物界里病毒的繁殖而蔓延开来的。

C.“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19.根据解说,把下列病毒的名称依次填入文中有字母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①“音乐病毒”②“脑病毒”③“黑色星期五病毒”④“小球病毒”⑤“米开朗琪罗病毒”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⑤②④③①D.⑤②④①③

20.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2分)

A.作比较举例子B.举例子列数字 C.打比方列数字 D.分类别打比方

21.“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如果把“几”去掉行不行?

为什么?

(2分)

答:

    

22.当今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很多同学也喜欢上了网络的多彩世界,也有很多同学因迷恋于上网而贻误了学业,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什么看法呢?

(3分)

答:

    

(五)阅读文章《飞来的赏赐》,完成23-26题。

(8分)

飞来的赏赐

老约翰住在一所老房子里,老房子里有一个老壁炉。

这老壁炉对木柴很是挑剔,非得是三四厘米宽,十来厘米长的薄木条子才可烧得旺。

承担劈柴、运送工作的是一个膀阔腰圆的年轻人。

每个周末,他都要给老约翰送来一筐劈好的木柴,然后从老约翰那里领取一份不菲的酬金。

进入了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年轻人的心里突然生出怨恨。

他想:

这么冷的天,活儿越来越不好做了,得让老家伙给增加工钱!

可这话该怎么说出口呢?

本来,他得到的酬金已经够高的了。

年轻人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木条劈成加倍的长宽。

要是老家伙让他返工,他就说:

哼,那工钱呢?

老约翰对着那筐显然是不合用的木条皱眉。

既而,他转过脸来关切地问:

“孩子,你是不是身体不适?

”年轻人摇摇头。

老约翰照例付给他同等数额的工钱,温和地说:

“孩子你太累了,回去休息吧。

老约翰找出一把生了锈的斧子,开始劈那些木柴。

不一会儿他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他在心里跟自己说:

“不中用了,不中用了,这把朽骨头呀,生生把劈柴做成了伐木!

”每遇到一个树疤,他都要动用整个生命的力量去劈。

他想:

那孩子着实不易呢——这些可恶的树疤……

又一个周末到了,年轻人送来的仍是一筐不合用的木柴。

老约翰似乎无心看那木柴,只是急切地拉住年轻人的手说:

“孩子,告诉我,你的这些木柴是在哪个林场买的?

”年轻人心里咯噔了一下:

怎么?

要辞掉我?

他自己直接与林场主取得联系?

想到这儿,年轻人狡黠地一笑说:

“不是我不想讲,是林场主不让讲——您还是不要难为我吧。

送走了年轻人,老约翰颓然地坐回到壁炉旁。

他把手缓缓插进睡衣口袋,捏住里面5块硬硬的东西,想:

上帝,怎么会这样呢?

这被人巧妙地藏在一个树疤里的东西,它本应该是赏给那劈柴的年轻人的啊,那年轻人不要,也应该归还给林场主吧,可那年轻人又不肯讲出林场主的名字,到底该怎么处置呢——这5块飞来的金币?

23.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年轻人想要老约翰增加工钱却又难以出口的原因。

(2分)

 答:

                                      

24.老约翰为什么问年轻人木柴是从哪个林场买的?

(2分)

答:

                                     

25.5块金币为什么藏在树疤里?

(2分)

答:

                                     

26.年轻人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答:

                                     

三、作文(45分)

27.题目:

那是一首歌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九

参考答案

1.zhìqīluánzài箧噩壑咎

2.

(1)长河落日圆

(2)江入大荒流(3)衣冠简朴古风存(4)铁马冰河入梦来(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6)萧萧班马鸣(7)潇潇暮雨子规啼(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略(10)略

3.D

4.

(1)列数字

(2)分类别、举例子(3)下定义(4)作比较

5.

(1)开场白要有称呼语、此次活动的内容、目的

(2)学习做人选择及理由略(3)略

6.想,想到于是,就一同,共同只

7.

(1)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欣然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D

9.皎洁、清澈、透明旷达(或乐观)诗词略

10.电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11.用事实说话,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12.“就”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早,这里写出了北京取胜很轻易,写出了申奥成功的根本原因

13.说明在场的中国人都很激动。

“奥运之梦”终于实现,这是中国人民执着追求的结果,是国家兴盛、国力增强、体育发展的结果,是运动员们付出汗水的结果,是全国上下努力申奥的结果,怎能不热泪盈眶呢?

14.许海峰,第二问略

15.大约、可能、几乎

16.打比方,作用:

用虹比喻桥洞的形状,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17.不能,因为前文中作者先介绍了石拱桥形式优美在后文中介绍结构坚固,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不能互换。

18.C

19.D

20.B

21.不行。

因去掉了“几”就变成了世界上所有的电脑都曾被感染过病毒,不能很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

22.略

23.他得到的酬金已经够高的了(或“从老约翰那里领取一份不菲的酬金”)

24.老约翰想把金币归还给林场主

25.是林场主故意藏在树疤里,想赏赐给在冬天还劈木柴的年轻人

26.略

27.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