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102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基于局域网的视频聊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视频聊天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和交流工具,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提供更为便捷、灵活、全面的音、视频信息的传递和服务,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

本文介绍了采用MicrosoftVisualC++6.0编程开发视频聊天系统的一套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

文字聊天采用TCP模式;语音视频聊天采用UDP模式,在客户端之间点对点的进行。

在该方案中,通过函数库VFW来实现视频捕获、影像压缩以及影像播放。

微软公司提供的专门用于视频捕获开发的工具包VFW,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视频捕获提供了标准的接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开发难度。

在视频传输方面,则通过组建视频帧,将位图形式的视频帧压缩成帧格式的Mpeg4流,传输到客户端后,解压并显示影像。

同时,在本方案中,采用了线程来实现语音录制和语音回放,最终实现了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文字聊天、点对点的语音视频聊天。

关键词:

文字聊天;VFW;视频捕获;视频传输;语音录制;语音回放

TheDesignandRealizationofLAN-BasedVideoChatRoomSystemAbstract

Asanewtoolaboutcommunication,videochattingsystemhasbrokenthroughgeographicalrestrictions,hasprovidesmoreconvenient,flexibleandcompletetransmissionandservice.Furthermore,ithasaverybrightfuture.

ThecommonsolutionabouthowtodevelopavideochattingsystemisintroducedbytheMicrosoftVisualC++6.0programming.TCPmodelisusedinthetextchattingandUDPforthepoint-to-pointvideochatsbetweentheClients.Inthisplan,VideoCapture,VideoCompressionManagerandDrawDibarerealizedbythefunctionsofVFWLibrary.ThespecialkitVFW(VideoforWindows)invideocaptureofferedbyMicrosoftCorporation,hasprovidedastandardinterfaceforvideocaptureinWindowsOperatingSystemandthusgreatlyreducedthehardshipofprogramming.Invideotransmissionaspect,itrequiresavideoframewhichiscompressedthevideoframeofbitmapintoMpeg4steamofframeform.ThenitwillbedecompressedintoimagessinceithasbeenarrivedtheClient.Meanwhile,thethreadisusedtoachieveaudiorecordingandreplaying.Finally,ithasrealizedthetextchattingthroughaservertotransit,thepoint-to-pointaudioandvideochats.

Keywords:

textchatting;VFW;VideoCapture;videotransmission;audiorecording;audioplaying

目 录

论文总页数:

24页

1引言1

1.1课题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2理论知识介绍1

2.1VFW简介1

2.2线程的实现方法4

3需求分析5

3.1软硬件环境5

3.2需求分析5

4系统结构7

4.1硬件结构7

4.2软件结构7

4.2.1功能需求7

4.2.2系统功能模块图8

4.3系统各模块流程图8

5系统的详细设计10

5.1文字聊天10

5.1.1TCP套接字的运用10

5.1.2文字聊天实现11

5.2语音视频聊天13

5.2.1UDP套接字的运用13

5.2.2视频的捕获14

5.2.3捕获窗口16

5.2.4视频捕获驱动18

5.2.5语音录制18

5.2.6语音回放19

5.2.7视音频的传输20

结 论21

参考文献22

致 谢23

声 明24

基于局域网的聊天室系统论文

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

PSTN,ISDN,ADSL,DDN,FR,ATM等有线或GRPS,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XML,HTML,WML,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

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

身份认证包括:

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2.3.5标准转换功能.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

2.3.6查询统计功能.

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

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

2.3.7网上支付功能.

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2.3.8网络隔离功能.

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上海电子口岸成为上海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

3.文献综述

3.1国内研究现状

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报告

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上海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海口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

拓宽上海电子口岸的覆盖范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

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0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

针对目前上海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

1.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

2.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

3.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4.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

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

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

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

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

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

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

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

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

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各种进出口手续。

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

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

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

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

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

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

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

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整体框架如下图(表1.1)所示:

资料来源:

上海海关网

5.上海电子口岸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5.1宏观环境

目前国际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上海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我国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和用好2 1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信息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扩张的推动一下,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突破国界的限制,商品、服务、资本与信息的跨国流动规模日趋扩大,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增加,竞争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旋律。

这种贸易国际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海关作业也以同样国际化的标准进行,电子口岸建设和完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文环境。

根据国际交流的新需求、新挑战,积极推动与国际大都市相符的人文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洋文化内涵,发展能够代表当今世界最新时尚,体现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社会文化结构、时代精神风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不断变革创新与冒险精神,充满活力与较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从技术环境上来看,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更加紧密。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社会使得上海电子口岸建设适应运输工具大型化,口岸运作信息化、网络化,口岸服务高效化、便捷化:

能够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无纸化贸易。

5.2微观环境

从空港来看,上海口岸的目标是建设航空枢纽,而周边的香港、仁川、新加坡和吉隆坡都提出了类似的目标:

香港机场管理当局的宗旨是本着保持香港主要国际及地区航空中心地位和目标,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机场营运机构;韩国仁川机场战略目标为“21世纪东北亚的一流航空枢纽,力争成为欧美大陆从空中进入北太平洋地区的门户.新加坡机场已获得“亚洲最佳机场”和“全球顾客最满意机场”殊荣,战略定位为把樟宜建成世界空中交通枢纽和世界最好的机场;吉隆坡机场的目标则是力争成为东南亚的客货运中枢。

对此,国家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行动方案》,各相关部门正按行动方案的内容分阶段逐步推进,力争2007年初步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

从海港来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应该以东亚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为优先发展目标。

这是因为:

一是从运输方式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运输中的80%-90%由国际海运来承担,国际海运的特点造成了国际航运的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而多式联运的综合物流系统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集装箱运输成为国际海运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二是从地域因素看,据分析和预测,2005年全球出口量将有53%来自亚洲,而亚洲的进口占全球进口量的37%,同时出口北美、欧洲的货量也将在未来4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毫无疑问,亚洲目前及今后将继续是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最好、市场最繁荣的地区,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大力发展,必将进一步促使亚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竞争的焦点。

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上海应努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口岸业务。

5.3内部环境

根据上海近几年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上海口岸承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上海海港口岸集装箱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36,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2%;货物吞吐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42%,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19.7%.上海空港口岸进出口货邮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61,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8.2%,出入境旅客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20.31%(由于“非典”的影响2003年增

长率为一14.21).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口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上海电子口岸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上海口岸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利条件。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构建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空中门户,建成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最终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成为集本地运量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到国际中转、国际到国内中转)、国内中转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上海空港建设的加快为上海空港建设带来机遇. 为上海空港口岸的建设带来机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所组成的一个港口群的概念,其核心就是要拥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关键是洋山深水港建设。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洋山保税港区,这对于改善洋山深水港区的口岸政策软环境,提升其国际综合竞争力,确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我们将以有利于形成上海电子口岸优势和功能提高,有利于形成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有利于形成电子口岸监管协调统一发挥整体优势,体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为原则,力求通关手续更简便、通关流程更优化、通关速度更快捷、通关服务更完善、口岸管理更科学。

使上海电子口岸贸易物流功能不断增强;上海口岸电子通关查验功能不断完善;上海电子口岸货运货代服务业不断发展;上海电子口岸贸易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6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及分析

6.1上海电子口岸现状

上海电子口岸工程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在海关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筹建下成立.同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分中心。

该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上海市以电子口岸建设为契机,实施“大通关”工程,建立“大通关”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大通关”工作。

在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下,

由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海关、中国电信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手协作,组建了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集国际经贸信息、港口物流信息和政府监管信息于一体的权威的电子口岸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亿通网。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口岸一般进口货物通关提货时间,海运已经压缩为48小时左右(不涉税的货物仅24-36小时),空运压缩为14个小时左右。

特定地区通关效率的提高更是明显:

外高桥保税区49家空运进口“直通式”试点企业,通关时间仅需6小时,40%的货物4小时内通关;松江出口加工区货物快速通关,时间不超过4小时;空运国际快件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6个小时缩短为2小时;上海海关的进出口无纸通关试点,至今已有3千余票(次)货物通关,对不涉税,不需查验的货物,海关从电子审单到放行仅需5分钟。

上海市电子口岸

“大通关”的提速,极大地促进了口岸管理的规范化,不仅口岸执法单位实现了有效监督,而且促使中介管理机构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出口企业更是交口称赞,一致反映实行电子“大通关”后,

口岸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企业通关成本显著下降。

据上海菲利浦电子元件公司介绍,仅

2001年一年,该企业因通关速度提高就节省了180万美元,公司投资总额已由1996年的

2300万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10600万美元;富士施乐公司反映,由于以前通关效率不快,不得不储存大量零配件,大通关后,该公司的仓储下降了10%,客户满意度出由73%提高到92%;IBM公司反映,通关效率提高后,企业成本降低了20%-25%,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上海IBM公司已成为总公司的亚太区物流中心,2001年又新增投资3亿美元在上海建立芯片封装厂。

目前,上海市正在深化和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扩大无纸通关试点范围,目标是在2007

年年底前,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关货在24小时内完成,空运在12小时内完成。

其中重点区域和IT等重点产业及有快速提货要求企业的通关提货时间在8小时以内完成;区内生产性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从飞机落地到运达企业在6小时内完成,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空运进口货物在4小时内完成。

6.2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口岸作为新生事物,尤其是作为一个跨12个部委庞大的信息系统,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