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0126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精编.docx

精选端午节周记3篇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另外的名字呢!

如端阳节、诗人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

屈原一生写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

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屈原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祭奠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的好吃的投到江里,目的是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我问妈妈粽子是怎么做的,妈妈说:

  “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蜜枣包的,如果没有蜜枣的话,可以用豆子等代替。

熟它,需要煮一个晚上。

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可以看见洁白的糯米和枣团在里面,既好吃又甜,并且吃不腻。

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

我又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过端午节真好!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

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

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大家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对,是端午节。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

如插五端,五端就是五种植物,它们分别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妈妈还在他们单位团体

  划龙舟比赛中得到了奖牌和一条毛毯。

  晚上,妈妈正忙着包粽子,我觉得无聊,便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我问妈妈外面的“壳〞怎么包?

妈妈说:

  “先把芦苇叶的一角卷起来一点,用另外剩下的地方围着卷角绕一圈儿,把剩下的剪掉,只留下一点。

再把那些露在外面的插进卷角和外圈之间,在里面放一些米、红豆、香肠等,最后用托叶包住口子,用线把粽子扎紧扎实。

〞虽然前面几个步骤我都学会了,但托叶总是学不会,只好让妈妈帮我包托叶和扎线。

  大约用了两个小时,我包了十二个粽子,而妈妈却包了二十六个粽子。

因为要用手去拿泡在水里的芦苇叶,连手指上都留下了波痕。

  通过包粽子这件事,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做什么事都要付出代价才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