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58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下 22 牧场之国.docx

四下22牧场之国

四下22牧场之国

1、教材解读

【一】阅读提示

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而这一篇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那里的田园景色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在阅读中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二】课文简说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

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奶牛仍是“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语”,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

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

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解读与提示

第2段:

这段描写了牧场上各种牛儿悠闲生活的场景。

作者抓住了牛儿的颜色与草原的绿色相映衬的色彩美,描绘出了和谐静美的画面。

学生可通过反复品味文字,用心走进牧场,感受“真正的荷兰”充满着的宁静的美。

读的形式可多样化,或齐读,或分男女读,或引读,或自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学生逐渐带进文字描绘的意境中。

第3段:

这是牧场上难得感受到的奔涌飞腾的粗犷之美。

骏马成群,飞驰而去,和第2段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份无拘无束的奔腾之中,让我们品味到“自由王国”的意蕴。

学生可通过感悟文字、想象画面的方式理解课文,抓住“成群”“剽悍强壮”“随风飞扬”“归它们所有”等重点词句,结合电视、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和生活实践,享受自由的乐趣。

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段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这没有人打扰的安闲“王国”。

第5段:

在这样如天堂般祥和的画面中的人,也充满着无限的情趣。

傍晚时分,有人驾着小船而来,坐在小板凳上为奶牛挤奶。

谁都不愿破坏这宁静,所以奶牛是“沉默安详”的,铃铛是“没有响声”的,挤奶的人也是“默默无言”的。

学生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默默无言”中隐含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情怀。

第6段:

夜幕下的牧场更是万籁俱寂,漆黑的夜晚,又有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一切归于平静”的安宁,感受大自然的静谧。

第7段:

这是全文的总结,可请学生学完全文后,谈谈自己对“真正的荷兰”的理解。

【四】应注意的问题

可以抓住课文四次提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理解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想像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同时借助“资料袋”的内容,进一步体会牧场之国的风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教学建议、教学案例

【一】教学建议

1、课前动员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有关资料,以便使学生对荷兰有个整体的了解。

2、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再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可以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说说“牧场之国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教师适时作有感情朗读指导。

然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然后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3、文章语言生动,意境开阔优美,适合学生朗读:

教学时,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荷兰牧场,尤其是对生活在其中的悠然自得的牛、马、羊、猪、鸡这些家畜家禽的喜爱之情,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心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仿佛自己也走在荷兰的牧场上,正在欣赏着美丽的画面,自己也像作者一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

朗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要有高低缓急,尤其是第五自然段,写夜晚的荷兰,语调应放轻,语速稍慢,读出“安谧静美”之感。

4、做好语言、知识的积累:

本课虽是阅读课文,但有些语段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句式优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自觉摘抄。

还可以把收集到的荷兰的有关内容整理到资料袋中。

【二】教学案例(片段)

体会荷兰牧场白日的生动和谐

师: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

生:

我从“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中感觉到的。

给人感觉是,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视线能看到的地方,就全都是黑白花牛,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在没有人的低地上,老牛像一个威严的家长似的,管理着草地上的牛群。

整个低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生:

我从“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儿感到的。

“赞许”的意思是因为感到好而加以称赞。

他肯定是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自由、快乐、满足才赞许的吧!

师:

你体会得真好。

那如果猪会说话,它会怎样加以赞许啊?

生:

他一定会点着头说:

“多么广阔的绿草地啊,你是我们快乐的家。

生:

它也许会说“在这里,没有人类来打扰我们,也没有敌人威胁到我们的安全,我和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多么幸福啊!

生:

它可能没说那么多,只是一个劲儿地像个粗汉子似的嘟囔:

“哦,我的家,我的家!

师:

你为什么认为他会这么说?

生:

因为书上不是说: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呼噜”就和我们人喃喃自语差不多吧!

师:

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到猪的快乐,也看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真是一幅生动和谐的家畜家禽游憩图呦!

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要让我们能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4、学习辅导

【一】课文赏读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和“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

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寂静,奶牛仍是“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语”,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

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

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牲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二】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荷兰是牧场之国。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白天牧场和草原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夜晚来临的景象。

【三】词语解释

仪态端庄

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镶嵌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悠然自得

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吆喝

大声喊叫。

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

【四】难句解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5、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出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夜晚的宁静也是荷兰的一大特点。

【五】牧场之国多音字

模:

mú(模样)模子

mó(模型)

圈:

quān(圈套)(圈定)

juàn(羊圈)

【六】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专注──专心

仪态──仪表

端庄──庄重

无垠──无边

安闲──悠闲

欣赏──观赏

悠悠自得──怡然自然

反义词

端庄──随便

微弱──强烈

恢复──继续

【七】好词好句好段

仪态端庄无比尊严极目远眺膘肥体壮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成千上万成群结队默默无闻舒缓平稳

镶嵌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八】相关链接

荷兰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运河之国”,他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兰”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总面积4154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领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荷兰地势非常平坦,但在东部和南部由几座山丘。

西欧的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以及斯海尔德河均通过荷兰境内入海。

由于荷兰位居欧洲理想位置,素有“欧洲大门”之称。

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丹”是水城的意思,其中最重要的三条运河分别是绅士运河、国王运河、王子运河,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有90个小岛,160条运河,1281座桥梁。

市区道路多而不乱,层次井然,船只可以在市区运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区的任何地方。

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

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羊、猪及家禽,肉类和奶制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场为11.97万个。

5、知识扩展

【一】风车之国及其他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

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

“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

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l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实的“尼德兰”。

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

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

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

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

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

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

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当地的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

此外,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

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

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

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

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

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

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蒸气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依靠风力的古老风车曾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几乎被人遗忘了。

但是,因为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所以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今日新能源的一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目前,荷兰大约有两千多架各式各样的风车。

荷兰人很喜爱他们的风车,在民歌和谚语中常常赞美风车。

风车的建筑物,总是尽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每逢盛大节日,风车上围上花环,悬挂着国旗和硬纸板做的太阳和星星。

在我国,使用风车的历史很早。

在辽阳三道壕东汉晚期的汉墓壁画上,就画有风车的图样。

这表明,风车在我国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明代开始应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并出现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风力机械了。

在埃及,还可以看到古代风磨的遗留品。

现今保存的一部份磨石,说明它大约还是两千年以前所造成的。

这样说来,东方国家的人民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在利用风力为他们工作了。

在欧洲,第一架风车大约是出现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

到十九世纪,风车的使用达到全盛时期。

据记载,当时不仅荷兰有一万多架风车,美国农村更有100多万架风车。

一直到本世纪初,多风的丹麦还保留有十多万架风车。

在英国、希腊等岛屿国家的乡村中,都在广泛地使用着风车。

在一些动力资源缺乏和交通不便的草原牧区、沿海岛屿,仍然用它来抽水灌溉、碾米磨面、粉碎饲料,或用它驱动小型发电机来照明等等。

【二】使游人心旷神怡的荷兰风车

在荷兰鹿特丹市郊外的一处原野,我们攀上377级台阶,登上了“观光风车”高达85米的瞭望平台。

风车的巨大叶片在风中悠闲自在地转动着,呼呼嗡嗡的声音萦绕耳际。

导游告诉我们,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风车”,而是一座现代化的风力发电塔,它是全荷兰唯一一个设有观景台的风力发电塔。

全塔总高120米,叶长35米,装机容量1.5兆瓦,发电能力超过350千瓦时。

自从投入使用以来,这座发电塔满足了附近1250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站在现代风车观光台上,大家专心地聆听着导游的讲述,对风车所表现出的荷兰人的创造力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据介绍,全荷兰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83兆瓦,风力发电能力在欧盟成员国中排行第五,对于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1/3的土地在海平面6米以下,是一个“低地之国”。

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大部分城区低于海平面1—5米,都靠高高的堤坝保护,建筑物则靠无数的粗大木桩支撑着。

位于市中心的皇宫,地基下打着15000根粗大的木桩,因而,阿姆斯特丹又有“木桩撑起的首都”之称。

几千年来,荷兰的土层持续缓慢下降,荷兰人不仅要防止海水吞没国土,还要围海造地,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修筑堤坝和围海造地都需要大量排水,古代没有电力,便利用风。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后来还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

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如果没有这些矗立在宽广地平线上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1/3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金香的芳香,更没有今天日益增多的环保能源。

为此,荷兰人为这劳苦功高的风车,设立了一个节日“风车日”。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全荷兰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

到处都是风车或风车的图案饰物。

商店摆满了造型精致、五彩缤纷的风车工艺品,店门悬挂的也是风车。

我们每到一处所面对的风车,无论是古老的景观,还是现代化的发电与观光并重,感觉都是荷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与荷兰人的骄傲。

风车理所当然地成为荷兰特有的“国家商标”。

看它们矗立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明丽清澈的小河边,像张开翅膀一样迎风转动,与色彩斑斓的古朴小屋、与绿草鲜花构成的迷人景致,不禁使游人心旷神怡,也给荷兰人带来了创造辉煌明天的希望。

【三】郁金香

郁金香的故事

郁金香原产中亚及周围地区,即我国“天山上的红花”。

在花卉的天地里,郁金香堪称为大名鼎鼎的洋花。

它的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

但现时多认为源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至1863年传至荷兰。

嗨,好家伙。

热爱奇花异卉的荷兰人一下子把郁金香捧上了天。

他们对它那种美妙的酒杯形花朵竟如痴如醉。

有人还编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

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块金堆。

但她对谁都不予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

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堆变成球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郁金香了。

这个故事更加深了荷兰人对这花的印象。

甚至有宣传媒介还宣扬一句箴言:

“谁轻视郁金香,谁就是冒犯了上帝。

”终于一场“郁金香热”席卷荷兰全国以至欧洲。

不少人认为“没有郁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

有的人竟宁愿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种头。

这许许多多的“狂人舞曲”却把荷兰奏富起来了。

19世纪之初荷兰全国只种郁金香130英亩,到了20世纪中叶已发展到两万多英亩,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行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

这个超级拳头产品的出现,使郁金香当然无愧地成为国花,也无愧与风车、奶酪、木鞋一道被定为“四大国宝”了。

异名

郁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

花语

爱、慈善、名誉、美丽、祝福、永恒、爱的告白特别描述:

荷兰人认为郁金香是所有花卉中最美丽的一种,因此选它作为荷兰的国花,西欧的妇女也特别钟爱这种花。

在荷兰流传着一则关于郁金香的浪漫故事,据说有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同时被三位勇士爱上,勇士们献上了王冠、宝剑、和黄金来求婚,少女由于不忍伤害任何一位勇士的心,于是求助于花之神将她变成了郁金香,于是欧洲有郁金香花朵象征王冠、叶片象征宝剑、球根象征黄金的说法。

在每年的情人节为了表达爱意的少男少女们,除了玫瑰,郁金香也成了传情意给情人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