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16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第4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和应用

1.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3.自身免疫病常见的例子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以及癌变的细胞。

5.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一、细胞免疫的过程[据图填空]

二、免疫失调病[连线]

三、艾滋病

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

2.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

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四、免疫学的应用[连线]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4)人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5)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6)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7)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会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

(8)异体移植的器官难以成活,主要是由于体液免疫的结果(×)

2.下列四种现象分别属于哪类免疫失调病(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②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③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④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1)过敏反应:

①;    

(2)自身免疫病:

③④;

(3)免疫缺陷病:

②。

3.

右图表示免疫反应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造血干细胞D.癌细胞

解析:

选A 图示为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将其裂解的过程。

4.下列疾病中,由免疫系统功能过低而引起的是(  )

A.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

B.接触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艾滋病患者感染念珠菌引起死亡

解析:

选D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解析:

选B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不是遗传病;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从而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6.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B.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解析:

选D 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依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可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不能通过疫苗来预防。

1.细胞免疫的过程

[思考探究] 

(1)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什么细胞?

既在体液免疫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什么细胞?

提示:

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T细胞既在体液免疫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2)如果切除小鼠的胸腺,则对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何影响?

提示:

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大部分丧失。

(3)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

提示:

不能。

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最终需要由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等来清除。

2.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新记忆细胞

[名师点拨] 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1)唯一能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

(2)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

(3)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裂解靶细胞

联系

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

①对外毒素:

体液免疫发挥作用;②对细胞内寄生生物:

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等清除

[题组冲关]

1.(大纲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解析:

选D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参与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够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受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

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与抗原结合

解析:

选D ⑤为细胞免疫,⑥为体液免疫;细胞a为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f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原刺激细胞b(T细胞)和细胞c(B细胞)后,两种细胞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故细胞周期变短。

[方法规律]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的同时,也攻击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等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再次或以后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或以后各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是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使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关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3.艾滋病

艾滋病(AIDS)

具体解释

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致病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毒存在部位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作用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全部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

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发病症状

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呼吸困难、引发恶性肿瘤等

[题组冲关]

3.(重庆高考)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解析:

选B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机体免疫反应中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而不是浆细胞,浆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分泌抗体;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发生的是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

4.(海南高考)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

选D 某链球菌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而引起的心脏病符合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的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A项所述由细胞免疫引起,B项所述属于过敏反应,C项所述属于免疫缺陷病。

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解析:

选A HIV为RNA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人细胞染色体DNA上,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所以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一般不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

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不可能直接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中。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由于大部分的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的参与,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所以患者全部的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丧失。

一、选择题

1.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

据此分析胸腺素(  )

A.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

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

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

解析:

选C 从题意可知,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能增强T细胞的功能,因此,不能口服,不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可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2.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清除抗原

D.被病毒感染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病毒彻底清除

解析:

选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但并没有直接消灭抗原。

3.下列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 ②传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成记忆细胞 ⑤分化成效应细胞 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⑦分泌淋巴因子 ⑧产生抗体 ⑨释放溶酶体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⑨

C.②③④⑤⑦D.②④⑤⑥⑨

解析:

选C 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传递抗原,并能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

B.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启动

C.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机体免疫能力过强所致

解析:

选B 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才能彻底消灭抗原,但并不是这个时候细胞免疫才开始启动。

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机体免疫能力过强所致。

5.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B.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C.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

D.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解析:

选B T细胞和B细胞等都是参与过敏反应的免疫细胞,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B细胞。

6.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解析:

选D 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

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

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

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7.“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最相似

B.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C.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D.注射乙酰胆碱可缓解肌肉收缩无力症状

解析:

选D 重症肌无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体内存在的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所以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注射乙酰胆碱不能阻止抗体与该受体的结合。

8.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传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解析:

选B 因为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传递直接刺激B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和T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抗体是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故B细胞缺陷小鼠不能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产生免疫作用;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对吞噬细胞不起作用。

 

9.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抗体与抗原、细胞d与靶细胞的结合都具有特异性

C.过程Ⅰ和过程Ⅱ在人体免疫中独立地发挥作用

D.细胞c是浆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

解析:

选C 过程Ⅰ表示体液免疫,过程Ⅱ表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人体免疫中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b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

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因此是效应T细胞。

c细胞是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抗原进入靶细胞之前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答案:

(1)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2)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3)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体液免疫

一、选择题

1.(福建高考)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

选A 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被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这是损伤了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此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死亡,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低。

效应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而是把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自身靶细胞),并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

用免疫增强剂促进T细胞增殖后,效应T细胞仍会与胰岛B细胞接触使其死亡,此方法不能治疗该病;治疗该病应抑制T细胞被过度激活。

2.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

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

解析:

选C 分析图示可知,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Mcl1蛋白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

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3.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

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BV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EBV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在T细胞和EBV的共同刺激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破坏被EBV侵染的细胞

解析:

选D EBV可被吞噬细胞识别,但是不能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EBV可以刺激T细胞,促进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不能与该病毒结合;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在淋巴因子的刺激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少数病原体直接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够识别靶细胞,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4.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⑦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③、⑦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解析:

选D 图中的⑥、①、②、③、④、⑤、⑦分别为吞噬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

图中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等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③、⑦的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二次免疫时,③由②、④增殖分化而来;抗原能和抗体(⑤)发生特异性结合。

5.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方法①注射的是抗体,方法②注射的是抗原,抗原能刺激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6.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如图为HIV侵染人体后,其在人体细胞内的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吞噬细胞对病毒的摄取和处理过程

B.HIV侵染人体后,不会发生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C.HIV能特异性地侵染T细胞,与T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D.若T细胞内的④⑥⑦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正常人体细胞中能发生的是④和⑦

解析:

选C HIV主要侵染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图示为HIV在T淋巴细胞内的重要变化;HIV侵染人体后,机体能发生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中有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图中④是逆转录,⑥是转录,⑦是翻译,所以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④。

二、非选择题

7.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在物质f的作用下,________(填字母)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发生免疫效应。

为获得d细胞中合成、分泌物质Y有关的细胞器,一般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3)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的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中a为T细胞、b为吞噬细胞、c为B细胞、d为浆细胞、e为效应T细胞、f为淋巴因子、k为记忆B细胞、X为抗原、Y为抗体。

(1)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