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31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docx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

学校行政工作报告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尹军

(2008年1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是学校快速发展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

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教代会的监督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紧紧围绕教学评建和新校区建设主线,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创建了新的坚实的基础。

1.围绕评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突出教学评建工作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教学建设,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根据评建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和工作实际,学校不断加强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浓厚评建氛围,进一步加强领导,对评建工作组织与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评估工作督察组、宣传组等专门工作组织。

2007年6月省教育厅专家组预评估后,针对预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学校向各部门、单位发出了《整改意见书》和《第三阶段评建任务书》,组织进行了各教学实验室专项评估、教学管理专项检查等活动,有针对性开展整改工作和其它各项评建工作,本科教学工作总体上达到“良好”水平。

在此基础上,学校着力于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优秀”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同时加强对各级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五年来本科教学工作经验,梳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炼了办学特色,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三是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2007年,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国家特色专业。

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评审确定了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艺术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8个校级特色专业。

学校申办的景观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化学、美术学等4个本科专业,已经省教育厅同意,正待教育部批准。

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学校的省级精品课从无到有达到7门,省级优秀课由原来的16门发展到30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23门。

此外,学校新投入900万元改善教学仪器设备条件、新投入400万元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和调整藏书结构,全年新增纸质图书29万册、新增电子图书23万册,并在净月校区建立了图书馆分馆。

办学活力的增强,促进了招生与学生就业工作。

2007年,共招收本科生2172名、高职生539名,理科类本科录取分数线高于省最低控制线49分,生源质量得到保证。

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达到9920名,较上一年增加约8.38%。

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与服务工作,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各类校内招聘活动100余场,提供就业信息500余条,截至2007年12月,全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2.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在以建筑、土木等优势学科为标志,以工学为主体、以管理等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努力扩大优势,充实基础,创建新的学科生长点,建立起了涉及理、工、文、管、法等五大学科门类的学科布局框架,学科间的支撑与渗透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学科建设的带动下,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2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4个门类,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2名,学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36名。

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有效凝聚科研力量、培养学术精英、造就创新人才,学校成立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

通过不断强化管理和完善激励机制,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明显增强,研究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各类科研立项数量大幅度增长,立项渠道进一步拓宽,研究成果的数量、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

2007年,我校“中国东北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相继通过评审,分别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工程实验室。

学校教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获批,实现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零的突破。

学校全年共获准承担省级纵向科研项目60余项。

2007年,学校在科研工作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公开出版和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十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科研经费总额较上一年增长近30%以上。

一批研究成果得到实际推广和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3.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新校园建设取得突破

启动于2005年的新校园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勘查、规划、设计与招标,新校园建设工程于2007年5月正式动工。

在党委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关心和支持下,新校区工程建设部门的同志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和资金紧张等困难,埋头苦干、迎难而上,完成了包括学生公寓、教学大厦、食堂、浴池在内的7.5万平方米的一期建设工程和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于10月20日投入使用。

为加强新校园的运行管理,学校成立了“净月校区管理委员会”,保证了2007级2000多名新生如期入住,并满足了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

新校园一期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学校发展和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揭开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4.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学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进一步贯彻实施学校《“十一五”人才资源建设规划》,不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

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等措施,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职工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2007年,学校接收、调入人员40名;由人事代理机构派遣人员15名,教学、科研人员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实有人数的87.4%,专任教师占实有人数的55.3%,使学校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生员比、生师比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达到38.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49.1%;目前,学校已拥有教授73名、博士38名,在读博士研究生64名;全校涌现出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的专家学者,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学校通过人才招聘、干部交流等形式,不断充实和加强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创造了组织条件。

为满足新校区的学生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学校配备了专职学生政工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新校区工作,使新校区的各项工作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稳定运行,2007级新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任课教师的普遍好评。

推进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入,服务育人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主动听取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2007年,学校投入662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基础设施和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特别是学校结合教学评建工作,抓住新校园建设的有利时机,经过调研论证,学校在引入专业性公司承担部分保洁、保安任务的基础上,将新校园部分后勤服务工作委托给富有高校后勤管理经验的“浙大新宇集团”负责管理,作为适应新校园后勤管理工作新要求的新举措,为探索学校后勤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经过几个月的实际运行,新校园后勤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使新校园后勤服务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

加强财务管理,保障发展建设需要。

学校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的方法,深入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了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加强了学校财务收支活动的宏观调控以及资金的统一调度、控制和审计、监督等工作,降低了各种办学成本支出,保证了学校经济活动的安全运行。

本着“保证教学,量入为出”的原则,在加强财务科学管理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支持。

2007年,学校总收入达到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

财政拨款5255万元,比上年增加10%;事业收入7945万元,比上年增加10%。

全年学校总支出为1.25亿元,比上年增加21%,其中,新校园建设投入4600万元。

截至2007年底,学校总资产为3.84亿元(不含新校区及部分房产)。

5.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培育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通过培育和创建优良校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

在教职员工中,持续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努力把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全员育人意识不断增强。

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课创新奖。

2007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意见》,着力推动以师德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建设。

为推动师德教风建设,学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师德标兵”“三育人”和“巾帼建功”等争创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7年,学校教师中共有6人次被评为吉林省“三育人”成果奖、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

针对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按照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到课率为切入点,狠抓学生学习风气,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自觉学习的意识增强,总体到课率达到95%以上。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强化了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荣获省市表彰;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坚持以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和服务社会为目标,以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系列活动为主要依托,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到新水平。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自觉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加大校务公开工作的力度,更加重视依法办学,有效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治安保卫工作坚强有力,校园秩序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都凝结着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在各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困难,主要问题有:

评估在即,但学校距评建工作达到优秀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新校园建设任务艰巨,学校财务压力增大,筹资、融资的能力有待增强;人才队伍结构不优、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措施;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各项改革亟待继续深化,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应认真省思与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种矛盾,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广大师生员工的期待。

二.2008年主要任务

2008年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攻坚之年,学校既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要全力推进新校园建设,经受这样的双重考验,对于全面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2008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育人为根本,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为建设土建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工科大学创建坚实基础。

全年工作总体思路是:

突出评建工作和新校园建设主线,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推进教学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深化改革,科学管理,启动学校“更名为大学”工作,继续为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奠定基础,为实现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努力奋斗。

1.全力以赴争取进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档次

今年6月中旬的评估对于学校发展意义重大。

评估既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和评价,也是决定学校下一步“更名为大学”和“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等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评估推迟后,我们面临的评估工作标准更高,压力更大,如果我们不能达到评估的预期目标,我校在高等学校激烈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进程。

因此,全校教职员工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正视问题,加强整改,明确目标,分清责任,争创佳绩,真正做到认识到位、任务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要按照评估体系各项指标达到“A”级标准的方向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对于尚未达到“A”级标准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全校上下要全力以赴,将做好迎评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高质量完成本科教学评估各项准备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打好迎评促建的攻坚战,确保迎评创优目标的实现。

在国评结束后,我们还要按照评估反馈意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强化措施,严格要求,集中整改,深入推进和落实“质量工程”,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大力推进新校园二期建设工程

新校园建设二期工程预计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任务艰巨,工程将比一期工程更为复杂,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抓紧做好设计、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使新校园拟建各项工程能够正常开工、如期峻工并投入使用。

同时,要加快推进新校园教职工住宅区建设,加大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文化景观的建设力度,大幅度改善新校园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评估创优增光添彩,为实现学校2009年整体迁入做好准备。

3.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要尽快制定并实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根据学校实际,突出特点,进一步发挥优势,凝练方向,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力度,在原有工学、管理等主体学科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文、理学科建设,使之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积极做好增列硕士点的准备工作,力争学校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0个以上。

结合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要保持当前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努力提高项目中标率,力争使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立项数量有较大提高,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奖励获奖项目有新的突破,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有较大幅度增加。

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扩大产学研基地布局,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研工作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作用,增强学校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提升学术层次,进一步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4.深入实施人才资源建设规划,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结合教学评估和学校“更名”的要求,进一步贯彻实施学校《“十一五”人才资源建设规划》,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

要积极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促进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能力的提升。

采取特殊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行引人引智并举,力争在引进大师级、领军型人才上取得突破。

5.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学生教育管理

落实学校师德建设各项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高身正、积极创新的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

要克服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困难,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继续贯彻中发〔2004〕16号文件文件精神,发挥思想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努力建设具有浓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培育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认真执行学校新修订的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6.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要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后勤与产业管理等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完善激励与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办学活力。

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消化和缓解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和稳定;要通过加强与“浙大新宇集团”的协调与合作,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新校园后勤托管模式,为学校办学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适合学校事业发展的财务预算与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今年财务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稳妥推进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校区置换,努力争取政策性贷款和资金支持,积极开辟筹资融资渠道,在确保逐步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生活待遇和学校工作运行经费开支的前提下,重点保证评建工作、新校园建设等重点工作需要。

要抓住新校园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招生工作力度,扩大招生规模,使办学规模力争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阶段性目标。

要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强化学生就业教育、毕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和周到服务;认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工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学校就业率继续居于省内高校前列。

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要深入基层和师生员工中,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实施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学校管理成本。

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依法从严治校。

7.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保证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年,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工作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要在全校师生中进一步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坚持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学的方针,在关系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的声音,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护群众的利益,努力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注意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师生员工的认同度协调起来。

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健全校园安全防范网络体系,防止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和周边环境整治,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营造一个更加安定、和谐的校园氛围。

各位代表,2008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迎评创优、新校区建设、为学校“更名为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创造条件等重要工作摆在我们面前,迎评创优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新校园建设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更名为大学和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们面对的新挑战。

这些重大工作相互关联,各项工作既是学校发展必须把握的难得机遇,又是对于我们的严峻考验,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抓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学校事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