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40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docx

纬地其他辅助功能

第十二章其他辅助功能

12.1生成桩号文件

菜单:

工具——桩号文件

命令:

crsta

用户可通过指定桩号间距直接输出所选定平面线形的桩号序列文件,并包含所有曲线要素桩在。

12.2平面数据转换之Jd→Pm

菜单:

数据——平面数据转换——交点→曲线(Jd→Pm)

命令:

Jdtopm

用于将交点设计法得到的平面线形数据文件(*.jd)转化为曲线设计法得到的线形数据文件(*.pm),HintCAD系统以曲线法线形为基本线形。

一般用交点法完成的平面线形均可转换为曲线法的数据。

12.3平面数据转换之Pm→Jd

菜单:

数据——平面数据转换——曲线→交点(Pm→Jd)

命令:

Pmtojd

用于将曲线设计法得到的平面线形数据文件(*.pm)转化为交点设计法得到的线形数据文件(*.jd)。

纬地道路v5.8版加强了平面数据的转换功能,可以将回头曲线和大头曲线等特殊平面线形自动转换为交点法中的虚交点线形,也可以将曲线设计法设计的复曲线、凸曲线、卵形曲线等复杂线形自动转换为交点法设计的平面线形。

注意:

对于某些情况用曲线法生成的平面线形是不能转化为交点形式的,例如平面线形只有一段缓和曲线等情况。

12.4搜索连接部及匝道接坡计算

菜单:

工具——搜索端部

命令:

Caldb

本功能用于自动搜索互通立交交叉处楔形端的位置及其对应两条线形的桩号和切线方位角等数据,另外还可用于匝道的自动接坡计算,对话框如图12-1所示。

图12-1

12.4.1搜索确定连接部位置

根据对话框中容的提示,用户需要分别输入D1当前项目支距、D2相邻项目支距、R鼻端半径和相邻项目的平面线形数据文件名称等信息,点按“搜索”按钮后,系统提示用户在所要搜索的楔形端附近输入一段分别与两条线形的平面线形相交叉的直线段(如图12-2所示),软件在分别读入两条线形的平面数据文件的同时,根据用户输入的直线段来确定搜索计算的对应围开始自动搜索计算。

如果搜索成功,系统将以表格的形式在AutoCAD的文本屏幕显示楔形端数据对应表;如果点按“搜索标注”按钮,系统在完成“搜索”的全部工作后,并在当前图形屏幕标注楔形端位置。

图12-2

12.4.2匝道自动接坡计算

1)匝道接坡计算的应用

如图12-3所示,在当前项目的设计纵坡iZ及路拱横坡iC已确定的情况下,使用“搜索端部”命令,系统根据相邻项目与当前项目的相对位置,可以自动计算出匝道起点的纵坡iX,从而方便快速地确定相邻项目在楔形端位置的接坡设计高程。

在搜索端部时勾选“记录数据”选项,系统自动将楔形端位置的对应数据表写入纬地安装目录“\Hint58\lst\currut.dat”文件之中,使用纬地数据编辑器打开该文件如表12-1所示。

表中计算显示出当前主线及相邻匝道在楔形端位置的对应桩号、设计高程、临界纵坡及推荐横坡,用户可根据这些参数很方便地进行匝道的接坡设计。

这里推算的匝道起点的临界横坡度用户可以直接采用,也可以直接按照规的相关要求确定横坡度。

图12-3

表12-1

请注意:

该功能适用于常规的主线与匝道分离处(楔形端位置采用与主线相同横坡时)匝道起点的纵、横坡度推算,并确定采用楔形端处对应位置作为匝道纵断面设计起点。

对于当匝道位于主线平曲线外侧的双车道匝道(匝道部分需要设置与主线不同的超高横坡时),如果设计者需要从匝道与主线分汇流点(即分离到一个车道宽的位置)作为匝道纵断面设计起点时,也可以采用此功能进行推算分汇流点位置的纵、横坡度。

2)匝道临界纵坡和横坡的计算

主线的临界纵坡、横坡及匝道的临界纵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2-4所示,以主线的临界纵坡矢量和横坡矢量构成一个平面,主线与匝道分离处(楔形端位置)匝道起点的平面线形偏离主线一个

角度,沿匝道方向的临界纵坡和匝道横坡必然也位于此同一平面。

匝道临界纵坡和横坡的计算图示如图12-15所示,假定主线的纵坡为

、横坡为

(坡度上升为正,下降为负),匝道与主线的交角为

,可得匝道的临界纵坡及横坡计算公式如下:

匝道纵坡度

匝道横坡度

图12-4图12-5

12.5计算已知桩号的X、Y坐标

菜单:

工具——桩号坐标

命令:

Calzb

计算平面线形上任意桩号的坐标和切线方位角,对话框如图12-6所示。

在对话框中输入计算桩号,点按“计算”按钮,系统即可完成坐标计算,并将数据显示于对话框中,另外“点坐标”按钮可以将此坐标标注于当前屏幕之上。

图12-6

12.6搜索路线中心线上任意点桩号

菜单:

工具——搜索桩号

命令:

Calzh

搜索计算平面线形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桩号数值,对话框如图12-7所示。

在对话框中选择恰当的搜索方式(若需要计算桩号附近的平面线形近似水平方向时,选择“X方向交叉”方式,系统从目标点出发沿着X轴方向搜索与平面线形相交点的桩号,反之选择“Y方向交叉”方式,如图12-8所示),点按“捕捉点位”按钮,根据系统提示,通过捕捉方式(Osnap)准确获得目标点位,系统开始搜索计算,后将桩号及坐标数据显示于命令行中。

当然,在“捕捉点位”时,用户也可以直接捕捉查询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桩号及坐标。

图12-7

图12-8

12.7搜索相邻路线任意点桩号

菜单:

工具——搜索相邻桩号

命令:

HMAPSTA

搜索计算平面线形上任意一点与之相邻项目对应的桩号,对话框如图

在对话框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选择“当前项目路线法线方向”和“相邻项目路线法线方向”两种搜索方式。

选择好相邻的路线项目以及输出文件的名称,按“搜索”按钮,系统自动搜索出桩号写入到用户自己指定的文本文件中。

图12-9

12.7计算两点方位角

菜单:

工具——两点方位

命令:

Calfw

计算任意输入两点连线的地理方位角,并分别以弧度与度两种形式显示。

12.8计算任意桩号的设计标高

菜单:

工具——设计标高

命令:

Calbg

计算路线或匝道上任意桩号的设计标高,根据CAD命令行的提示,可输入单个桩号查询或导入桩号序列(*.sta)文件进行多桩号查询。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新建桩号文件,其格式同项目中的桩号序列文件,系统自动计算生成设计标高文件(纯文本文件,扩展名为*.out.txt),并保存于当前项目的文件夹中。

注意:

项目管理器中需要有纵断面设计线数据文件*.zdm。

12.9计算路线外一点到中心线距离与桩号

菜单:

工具——点到曲线

命令:

Ptoqx

计算路线外一点到路线中心线的垂直距离,根据系统提示准确捕捉目标点,并输入另外一点与路线中心线成交叉,输入平面线形数据文件,系统通过搜索计算目标点到中心线距离,并在屏幕绘制这一距离与对应点桩号。

12.10绘制已知桩号的法线

菜单:

工具——桩号法线

命令:

Pertiqx

在项目管理器中输入平面线形数据文件(*.pm)后,执行该命令输入任一桩号,系统自动绘制路线中心线上该桩号的法线(注意关闭CAD的“对象捕捉”功能)。

在纬地新版中,系统支持批量绘制桩号的法线以及与路线成任意角度、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该功能主要用于桥梁布孔等方面。

批量桩号文件为纯文本(*.txt)文件,其数据格式如下:

编号桩号斜交或正交角度支距(文本中不包含此行)

110011012.5

21169012.5

31329012.5

414811012.5

12.11标注坐标点

菜单:

扩展——点标注——点标注

命令:

Ppt

标注任意输入点的坐标数值,“Setppt”命令可以设置其标注字体的高度。

12.12智能标注坐标

菜单:

扩展——点标注——智能标注

命令:

xyz

带指示线的任意点的坐标标注,并可以智能化的判断坐标的长度及标注的方向,可以任意修改标注字体的高度、标注的精度等。

“XYZ”对话框如图12-10所示。

当标注的容并不是目标点的坐标时,用户还可以在对话框中随意修改“X”、“Y”中的容。

图12-10

12.13示坡线绘制

菜单:

扩展——绘制——示坡线——示坡线绘制

命令:

Spx

自动绘制示坡线(能够自动识别“Line”、“PLine”、“Arc”等实体)“Setspx”命令可以设置示坡线的长度、间距等因素。

12.14计算桥梁等桩位坐标

菜单:

工具——坐标高程

命令:

Calqd

用于辅助计算任意平面线形情况下,路线中心线外侧斜交或正交的桥墩坐标和桥面高程,其主对话框如图12-11所示。

用户需要输入桩号、斜支距以及目标与路线切线方向的夹角,点按“计算坐标”,“输出”栏中将计算输出目标点的具体坐标值、对应于路中线的对应桩号和支距。

该工具同样也可以用于相邻匝道纵坡的自动接坡计算,可计算显示出当前桩号和目标桩号的中心设计高程、临界纵坡、横坡、合成坡度及设计高程等数据。

点击“拾取坐标”按钮,用鼠标在图形屏幕中的路线左右侧拾取某一点(如桥墩台的某一个角点),在“输出”栏中会精确显示出该点的对应桩号、坐标、支距和中心高程、纵坡等。

点击“计算高程”按钮,系统会根据对应桩号和支距计算出该点的设计高程。

“点坐标”将把目标点的坐标标注于当前图形屏幕,标注字体的插入点即为目标的准确点位。

图12-11图12-12

12.15计算桥位各部坐标

菜单:

工具——桥位计算

命令:

ZB

通过建立一个定义桥梁各部位点的桩号、角度、及斜支距的纯文本文件(*.txt,数据格式如图12-12对话框中所示),计算得到各个部位(编号)各个点位的平面坐标值。

计算成果有两种输出方式供用户选择,点击“输出到文件”按钮,可将计算结果生成一个*.csv文本文件保存到指定位置;点击“输出”按钮,可在当前CAD图形屏幕生成桥梁各部位点的坐标表。

12.16智能拾取生成桥位坐标表

菜单:

工具——桥位坐标表

命令:

ZB_Biao

该功能输出的桥位坐标表和前面12.15“桥位计算”的“输出”结果相同,但“桥位坐标表”工具智能化的联动输出功能可以使用户更方便、直接地输出桥位坐标表。

一般用于桥梁平面图已完成,需要生成桥梁各部位特征点的坐标表,用户只需要使用鼠标根据命令行的提示在图中点取各个特征点即可得到桥位坐标表。

12.17外业放线计算

菜单:

工具——外业放线

命令:

Fangxian

用于直接根据桩号进行外业放线计算,其对话框如图12-13所示。

用户在输入桩号后,“计算”得到路线中心线上任意“目标”的X、Y坐标,也可以直接从图形屏幕点取目标点坐标,在输入或点取测站坐标和后视点坐标之后,通过计算得到后视点和目标点的平面距离与方位角。

此功能还可用于支导点的计算,当用户分别在“前视距离”和“前视方位”栏中输入前视目标点的平距及方位角后,点按“支点计算”按钮可得到支导点的X、Y坐标,显示于目标点的坐标栏。

图12-13

12.18土石方数量估算与计算平均填土高度

菜单:

工具——估算土方

命令:

Pjgd

用于初步设计或“工可研”阶段直接根据纵断面设计资料和纵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估算路基土石方数量。

程序利用微分原理在假设任意桩号横断面左右两侧水平的基础上微分计算得到土石方数量,精度高,完全满足设计人员对工程设计的控制和检验。

程序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路基的标准宽度,以及一般情况下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的边坡坡度值。

用户在输入起始桩号和终止桩号以后,点按“<<计算>>”按钮,程序将在“输出”栏目中输出路基填方数量、挖方数量、路线纵剖面的面积、填方总距离、挖方总距离以及本段的路基填方平均高度和挖方平均深度。

参见图12-14。

图12-14

12.19坐标换带

菜单:

工具——坐标换带

命令:

ZUOBIAOZH

用于任意不同中央子午线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换算。

用户在“新建”并输入某一坐标系统的若干个具体坐标数据后,先进行原坐标系统的“初始化”,即在对话框中输入原坐标系统的中央子午线(度、分、秒)、Y坐标加值(如500km)、地球椭球长轴半径(如6378245m)、地球椭球扁率(如1/298.3时输入298.3)、坐标类型(如高斯坐标),点击“确定”。

参见图12-15。

图12-15

直接点击“坐标换带”,再输入换带后新的坐标系统的中央子午线(度、分、秒)、Y坐标加值、地球椭球长轴半径、地球椭球扁率等数据,点“转换”便可完成坐标转换。

特别说明:

本坐标换带程序需要输入坐标系统的中央子午线(度、分、秒)、Y坐标加值、地球椭球长轴半径、地球椭球扁率等数据,所以请用户在换带前先确定换带前后坐标系统的这些参数,如果已知参数不全(或测绘部门并未提供)时,应向提供地形图的测绘部门索取以上资料。

(特别是有时测绘部门提供的是高斯投影面的高度资料。

12.20计算中桩填挖

菜单:

工具——单桩填挖

命令:

TWJS

用于计算任意桩号位置的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填挖深度、临界纵坡。

参见图12-16。

图12-16

12.21缓和曲线线形转换

菜单:

工具——线形显示

命令:

CHL

用于将缓和曲线转化为所在图层线形。

进行公路总体图设计时,一般将公路中心线转化为点划线,即可以将图层“zhix”的线形改为点划线,但缓和曲线为多义线,不为点划线,用工具“线形显示”可将缓和曲线转化为点划线。

12.22查询路线线元参数

菜单:

工具——查询单元

命令:

LIST_QX_PARAM

用于查询所选择线元的各项参数。

执行该命令,选择路线中的某一段线元,可显示该线元的类型、起终点坐标及方位角、缓和曲线的参数、长度以及半径等信息。

12.23一次性删除路线

菜单:

工具——删除路线

命令:

DEL_ROAD

用来实现用户对互通立交等项目的图形中任意路线或匝道线形图形的删除功能。

执行该命令,点选欲删除的路线或匝道线形中的任一实体,可将该路线或匝道线形一次性全部删除。

12.24图框模版修改

菜单:

工具——图框模版工具

命令:

BEGIN_TK(自动生成标签)BEGIN_TK(保存图框)

按“工具—图框模版工具—自动生成标签”指定插入点可得到一系列含有信息的属性文本,如图12-16,用户可以根据单位的出图习惯和行业的不同要求来选择使用这些标签,自定义这些属性的位置和文字的大小等,不需要的标签删除即可,如图12-17。

用户在新建项目时输入设计人、设计单位、及委托单位的信息,如图12-18,在用户自定义的图框模版的相关标签位置,输出相关的纵横断面图时,会自动填入相关名称。

用户也可以在“项目管理器”的属性里边修改相关的名称,重新出图。

图12-17图12-17

图12-17

对于设计单位名称较长或者需要分行输入的,用户可以用“设计单位1”及“设计单位2”两个标签,配套使用,如图12-19。

用户在输入设计单位的时候输入“中交第一|公路勘查”,可以得到如图12-20的结果。

(注:

“设计单位”标签是独立标签,不可以和“设计单位1”或“设计单位2”配套使用)标签“委托单位”及“项目名称”同“设计单位”

图12-19图12-20

按“工具—图框模版工具—保存图框”根据提示,框选整个图框,回车确定选中的容,根据提示,输入绘图围(所谓绘图围,是我们希望程序将图纸的主要容放置的围)左下角、右上角和图框比例。

12.24曲线表地形图消隐

菜单:

扩展——曲线表消隐

命令:

HIDE_B

使用纬地的“平面自动分图”后,在布局空间生成的平面图中如果曲线元素表和地形图重叠在一起,可使用“曲线表消隐”命令将重叠的地形图消隐。

执行该命令,根据CAD命令行提示,分别点选裁图视口线和曲线表表格线,系统自动将与曲线元素表重叠部位的地形图隐藏。

12.25图纸批量打印

菜单:

扩展——批量打印

命令:

PLOT_ALL

对于模型空间批量生成的大量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为了免除用户重复指定每一图纸进行打印的繁琐操作,纬地系统开发了“批量打印”功能。

执行该命令,根据CAD命令行提示,开启对象捕捉使用鼠标依次精确指定(端点捕捉)第一幅图左下角、右上角和第二幅图的左下角,系统依此自动搜索确定每一幅图纸的打印围,并自动进行每一幅图的打印输出。

注意:

在使用该命令进行批量打印之前,用户需要在CAD打印对话框中进行正确的页面设置(通过预览可检查页面设置是否正确),对于R2000/2002版本,注意选择“将修改保存到布局”,并对第一幅图进行打印输出;对于R2005以上版本,注意点按“应用到布局”按钮以保存设置。

12.26收费站岛平面布置

菜单:

工具——收费站岛布置

命令:

HSHOUFZ

12.26.1绘制平面布置图

纬地5.8版增加了收费站岛平面布置图的自动绘制功能,程序采用参数化的定制方法,用户只需输入位置桩号、路线数据及收费岛相关参数,系统即可在路线指定位置自动计算并输出收费站岛的平面布置图。

收费站岛布置的对话框如图12-21所示。

图12-21图12-22

为了使用户更明了对话框中各种参数的含义,程序专门增加了示意图的显示,如图12-22所示,图中对收费站的总体结构组成及收费岛的平面结构组成部分都做了明确的标识,使用户对各种参数的输入一目了然。

用户在绘制收费站岛平面布置图时,需要在对话框中对如下参数进行设置:

1)路线数据:

设置收费站的中心位置桩号,输入收费站广场起终点位置的左右幅路基宽度和土路肩宽度。

2)布置参数:

设置收费广场起点和终点段的左右侧变宽过渡段的长度,以及收费站砼路面起始段和终止段的长度。

3)车道参数:

分别设置收费站左侧和右侧的车道数、一般单车道宽度及最外侧车道的宽度。

4)收费岛参数:

设置收费岛的尺寸参数,包括普通岛和中间岛的宽度、岛头的直线段长度和椭圆长度以及岛尾的直线段长度。

5)变宽设置:

对收费广场起始变宽过渡段和终点变宽过渡段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均采用两反向圆曲线进行过渡。

点击“试算半径”按钮,系统可自动计算出两反向圆曲线的最大取整半径,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输入其它的半径值。

设置完以上参数,点击“绘平面布置图”按钮,系统即在指定的桩号位置绘制出收费站岛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2-23所示。

图12-23

12.26.2绘制路面分块图

收费站的砼路面一般都需要进行分块设计,并绘制出路面分块图。

纬地系统在收费站岛平面布置已确定的基础上,可通过分块参数的设置,自动绘制出收费站的砼路面分块图,并对板块编号,标注出板块尺寸。

点击“收费站岛布置”对话框的“路面分块设计”按钮,系统弹出路面分块设计的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12-24所示。

图12-24

1)首先对收费岛中间段的分块参数进行设置:

系统根据确定的收费站岛布置尺寸,在对话框中显示出中间段长度及岛头区长度,用户可根据其数据选择确定出中间段及岛头区的预分板块数,并在“A板1宽”编辑栏输入岛头区第一块板的宽度,在“A板2宽”编辑栏输入岛头区其余板块的宽度。

2)对收费岛两端的边缘区砼路面进行分块设置:

在“起始边长度”显示栏和“终点边长度”显示栏,系统根据收费站岛布置图自动计算并显示出其长度。

用户根据该长度,可以直观地对应选择起始边分块数和终点边分块数,并在“B板1宽”编辑栏输入两端的边缘区第一块板的宽度,在“B板2宽”编辑栏输入两端边缘区其余板块的宽度。

对砼路面分块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收费站岛平面布置”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绘路面分块图”按钮,对话框消失,接着在CAD图形屏幕上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左键,系统即自动绘制出已定制好的砼路面分块图。

收费站岛砼路面分块图如图12-25所示。

图1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