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246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

西南大学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袁伟周浩马涛

2010/11/8

本文以中国农业年鉴为基础,结合湖北省当地实情,描述并分析了湖北省近几年农业发展的概况。

前言

湖北省农业简介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湖区,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品质优异,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

湖北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经过多年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淡水水产品产量位于全国第一,粮、棉、油、猪、禽、蛋、菜、果、茶、中药材、食用菌、魔芋,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北有各类大专院校50多所,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0多个,

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的高级人才达1600多人,农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5位;

湖北九省通衢,具有完整的水、陆、空交通网络,以特大城市武汉为中心,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纵横交错,长江、汉江横贯东西,长江湖北段为世界罕见的黄金水道,可承担万吨巨轮的运输,空中航线更是密集而发达,农产品进、出口快捷、高效。

天赐沃土,泽被苍生。

正是在湖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育出中华最古老的农耕文化。

炎帝神农氏被奉为华夏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行走于长江汉水一带,遍尝百草、教化稼樯、播种长谷,推动了中华文明由蛮荒的原始文明向农耕文明进化。

至今湖北尚有“神农架”这一地名纪念这位农业始祖,更有五谷台成为绵延数千年的祭奠之地。

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

“少典之,火德成木。

造为耒耜,遵民播谷。

正为雅琴,以畅风俗。

”曹植的意思是,神农的功绩不仅仅在于发明了农业工具和指导人们按季节收种,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民风、教化了民众。

如今,湖北农业借天时和地利,正以无比的优势发展前行。

楚天烟波,湖山壮阔;江汉平原,物产丰饶。

湖北,是一副层层点染的泼墨画,描绘着鱼米之乡的圣景;千湖遍布的湖北省,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首婉婉转转的抒情诗,唱着物华天宝的旋律。

湖北农业,传承着神农的精神,映照着时代的进步,在户户农庄、在亩亩稻田、在座座茶山,谱写出一曲悠扬山歌,久远而深情。

“湖广熟,天下足”,天下粮仓,重在湖北。

2008年省粮食总产445亿斤,居全国第10

位,其中稻谷总产307亿斤,居全国第5位。

丰收在于产量,也在于质量和品牌。

京山桥米、监利银凯、黄梅香玉、枣阳银针、东坡玉粒、广济桂米……株株稻飘香,粒粒米似雪。

更有中国水稻研究所15年精心研究的成果——中国香稻,加盟湖北优质稻工程,使我省优质稻品种发生崭新变化,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优质率,湖北优质大米闯开了一条品种之路、品牌之路。

21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大米认证的品牌,使湖北米制品不仅吃的香甜,更吃的放心、吃出健康。

湖北省农业发展详细分析

资源概况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万km2

地区生产总值

耕地面积

湖北省现有耕地面积4924.65万亩(328万公顷),其中水田2636.40万亩(175.8万公顷),旱地2288.25万亩(152.6万公顷);可养水面876万亩(58.4万公顷)。

劳动力:

1978—2006年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情况

乡村劳

动力

农林牧渔

业劳动力

耕地面积

农作物总

播种面积

劳平负担耕

地面积

劳平负担播种

面积

万人

万人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万人

千公顷/万人

2007

2030.61

1047.67

3226.62

7552.17

3.08

7.21

2006

1967.12

1085.81

3201.66

7480.49

2.95

6.89

2005

1931.15

1101.29

3131.17

7391.30

2.84

6.71

2000

1781.70

1159.13

3282.96

7584.07

2.83

6.54

1990

1791.30

1453.96

3476.77

7361.14

2.39

5.06

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的自觉选择,转移规模日益扩大,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劳平负担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加。

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7年,我省乡村劳动力每年递增0.74%,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却每年递减1.91%,劳平负担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年分别递增

1.50%、2.10%。

肥料投入:

2009年,全省化肥使用总量339.5万吨(折纯,下同),其中,氮肥153.4万吨,磷肥

67.2万吨,钾肥28.5万吨,复混肥料90.4万吨。

较去年化肥总施用量增加3.6%,氮肥增加2.7%,磷肥增加1.0%,钾肥增加3.0%,复混肥料增加7.5%。

每亩耕地的化肥使用量

68.42公斤,较上年增加3%。

2005年以来,农业部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经覆盖我省所有农业区县和农场,共105个项目单位,到今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补贴资金21585万元。

五年来,全省各地开展了“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服务,

2009年全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00万亩次,实现节本增收32.5亿元,同时农民施肥水平逐步提高,化肥施用结构逐步合理,由2004年1∶0.53∶0.23改善为2009年1∶0.53∶0.32,复合肥和配方肥比例大幅增加。

然而,长期以来的习惯,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还十分普遍,肥料施用量逐年攀高,肥料利用率仍然低下,化肥流失依然严重,肥料质量引发的作物受害减产案件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60年,是湖北广大农机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60年,是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60年,是农业机械化事业长足发展与进步的60年。

在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湖北农机化6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对于促进湖北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0年来农业机械化建设的重要历程

回顾湖北农业机械化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创业时期(1949年-1965年)

解放初期,为了尽快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是抓改良农具的推广。

到1959年,全省改良农具和制造各种新式农具共230种,推广774.8万件,为湖北农机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3年到1954年,湖北省先后建立了6个国营排灌站和第一个国营襄阳县姜沟农业机械拖拉机站。

到1965年底,全省拖拉机站发展到123个,拖拉机3641台,国营排灌站发展到449个。

全省农机总动力由1950年的970千瓦发展到75.6万千瓦。

新洲县刘集公社从1957年就开始办农业机械化,这在全省乃全国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这种依靠集体经济办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是湖北的一个创举。

(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较大发展时期(1966年-1978年)

1966年7月,国务院在湖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议,组织参观了孝感金星大队,新洲刘集公社集体办机械化的现场,提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湖北农机化因此名扬天下。

随着集体机械的不断发展,国营两站相继下放给公社经营。

这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是发展水田机械和大型排灌设施。

在水田机械化方面,重点是抓“水田三机”(即机耕船、插秧机、割晒机)。

1978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588万千瓦,比1965年增长

77.8%.1978年全省机耕面积188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4%,机播水平达4.2%,其中机械插秧水平达3.7%,机收水平达1.6%.大部分地方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脱粒、加工、植保等方面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三)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改革创新时期(1979年-2009年)

改革创新贯穿30年农机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1980年初,当阳市、枝城市(现宜都市)农民相继购买手扶拖拉机,引起了一时的轰动。

1982年8月,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允许社员购买农业机械的政策,激发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全省普遍出现了“农机热”。

1994年,农村改革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

随着湖北省37万吨平价柴油计划指标被取消,农机化开始进入以市场为导向阶段。

2004年,湖北省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5月20日在全国率先实行水稻机插跨区作业。

从2005年起,湖北开始实施农

机购置补贴政策,迎来了农机化蓬勃发展的春天。

2007年,湖北农机化法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机化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

60年来,湖北省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度增长。

2009年上半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910万千瓦,比1950年的970千瓦增长3万倍,农业机械总值(原值)207.34亿元。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湖北省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13.4%和70%,分别比1978年增长32.65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

68.4个百分点。

农机科教服务成效显着。

农机工业稳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农机产品质量鉴定工作顺利开展,农机化建设的保障体系也逐步完善。

农机化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以2002年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例:

湖北省200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统计

2002年12月31日采集

机耕面积

(千公顷)

机播面积

(千公顷)

机收面积

(千公顷)

机械铺膜

机械植保面积

面积

(千公顷) (千公顷)

全省合计

1951.56

257.58

789.91

2513.62

15.92

武汉市

131.21

17.49

27.79

218.08

1.26

武汉市郊区

31.84

3.53

10.19

43.35

0.40

蔡甸区

20.84

1.57

5.35

19.53

江夏区

25.00

1.50

2.13

38.33

0.86

黄陂区

28.00

3.07

3.00

23.33

新洲区

25.53

7.82

7.12

93.54

黄石市

31.60

1.50

6.90

21.95

黄石市郊区

0.60

0.15

大冶市

19.00

3.60

14.60

阳新县

12.00

1.50

3.30

7.20

十堰市

36.71

2.05

10.02

83.63

1.30

十堰市郊区

0.48

0.24

0.05

1.90

丹江口市

7.00

0.33

2.00

16.33

郧县

7.80

0.33

2.40

18.00

郧西县

5.33

0.35

1.40

18.00

竹山县

4.40

0.30

1.80

10.90

竹溪县

4.00

0.50

1.30

0.80

1.30

房县

7.70

1.07

17.70

荆州市

297.95

33.40

81.98

388.25

1.30

荆州市郊区

37.10

15.15

78.25

江陵县

10.10

3.70

12.55

33.50

松滋市

58.00

5.79

56.00

0.80

公安县

66.00

1.30

7.30

105.00

0.50

石首市

15.00

1.74

16.00

监利县

68.75

23.40

18.83

29.50

洪湖市

43.00

5.00

20.62

70.00

宜昌市

92.18

15.82

43.30

219.03

0.87

宜昌市郊区

4.86

7.27

0.55

8.83

0.87

夷陵区

12.40

2.60

29.30

宜都市

6.47

2.35

3.65

19.73

枝江市

25.95

3.70

17.00

69.74

当阳市

32.10

2.50

18.00

36.00

远安县

7.34

1.50

12.00

兴山县

0.96

7.03

秭归县

1.35

9.50

长阳县

0.50

12.90

五峰县

0.25

14.00

襄樊市

286.93

65.95

134.21

379.88

襄樊市郊区

17.73

9.65

8.29

29.75

老河口市

21.70

1.50

8.00

45.00

襄阳区

72.00

21.00

46.44

78.00

枣阳市

78.47

7.52

18.64

65.38

宜城市

41.00

12.40

27.70

43.86

南漳县

28.90

3.46

11.00

51.20

谷城县

17.18

1.43

5.26

30.30

保康县

3.00

0.50

0.30

27.00

农场小计

6.95

8.49

8.58

9.39

鄂州市

42.00

5.00

12.00

45.00

荆门市

195.10

14.15

100.86

244.90

0.10

荆门市郊区

22.63

9.04

31.87

沙洋县

46.47

2.60

21.42

66.93

钟祥市

70.20

7.30

35.30

68.90

0.10

京山县

33.70

0.05

21.00

64.70

沙洋农场

13.10

4.20

7.90

10.10

五三农场

9.00

6.20

2.40

孝感市

175.94

15.57

72.84

203.82

0.37

孝感市郊区

24.14

9.56

7.59

24.32

0.37

孝昌县

18.70

0.65

6.80

23.10

大悟县

10.20

3.70

22.00

安陆市

28.20

0.40

22.15

25.80

云梦县

19.10

1.09

6.70

22.30

应城市

25.20

2.20

7.30

22.80

汉川市

50.40

1.67

18.60

63.50

黄冈市

257.25

55.44

117.37

369.53

6.50

黄冈市郊区

30.12

0.60

35.10

团风县

16.00

0.64

1.76

92.10

红安县

20.50

6.70

7.20

45.00

6.50

麻城市

60.00

13.00

23.00

0.05

罗田县

10.00

1.00

22.00

英山县

12.00

25.00

35.00

35.00

浠水县

28.50

1.50

3.05

58.20

蕲春县

28.10

7.75

20.60

33.10

武穴市

23.00

0.85

2.00

20.00

黄梅县

29.03

23.16

28.98

咸宁市

80.36

1.53

26.04

60.90

0.50

咸安区

22.00

4.00

10.00

嘉鱼县

15.50

9.64

26.75

赤壁市

19.00

0.70

4.50

19.00

0.50

通城县

15.60

0.83

2.80

1.90

崇阳县

6.86

3.80

2.25

通山县

1.40

1.30

1.00

恩施州

13.59

6.25

61.23

恩施市

2.90

1.50

10.20

建始县

4.00

2.55

7.50

巴东县

2.00

6.20

利川市

3.99

0.21

14.47

宣恩县

2.50

0.30

7.65

咸丰县

3.80

1.47

7.07

来凤县

3.20

0.14

2.54

鹤峰县

1.20

0.08

5.60

随州市

104.67

4.55

54.54

135.30

0.90

曾都区

76.80

4.20

48.00

93.00

0.90

广水市

27.87

0.35

6.54

42.30

仙桃市

74.00

25.30

18.00

天门市

70.00

10.00

55.30

潜江市

51.67

15.13

15.21

63.42

2.82

神农架林区

0.40

0.70

种植业概况

湖北是中国主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具有2500万吨粮食、50万吨棉花、275万吨油料的综合生产能力。

优质双低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一,芝麻产量全国第二。

湖北“润珠”牌中国香米是中国唯一荣获“国际一级优质稻米”的大米品种,其品质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泰国香米的品质。

湖北棉花纤维品质优,被中国农业部列为生产纺高支纱厚棉的优势产区,为中国六大主产棉区之一。

湖北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油菜双低化(即低芥酸、低硫苷)的省份,也是中国第三大芝麻产区,鄂东北还是中国最大的花生产区和集散地之一。

湖北是中国第四大蔬菜产区,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蔬菜多达十二大类、560多个品种,是中国四大蔬菜主产省之一。

每年销往外省和国际市场的蔬菜产品有400多万

吨、干菜3万吨。

湖北省拥有独具特色的魔芋、薇菜、莼菜、蕨菜、竹笋、香菇、木耳等保健功能环保型山野菜。

湖北水果资源丰富,全省果树栽培面积40万公顷,总产量350万吨,畅销全国各地。

湖北三峡库区是中国柑桔主产区之一,其宽皮柑桔、纽荷尔脐橙是享誉中外的优质产品。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2万公顷,茶叶

产量6.5万吨。

产品不仅有绿茶、红茶、边销茶,还有各具特色的名优茶、花茶、富硒茶、富锌茶和有机茶等。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茶叶已有多家企业获得欧共体质量认证。

湖北也是农产品质量强省。

近年来,湖北坚持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地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农产品质量迅速提高。

目前,湖北省正在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达到674个品牌,总产量299.94万吨,总产值121.85亿元,无

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20个。

养殖产业概况

湖北是中国的畜牧业大省,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均位居前列。

全省每年出栏生猪

2800多万头,家禽出笼3亿只,出栏牛100万头,出栏羊200万只;肉类总产量270万吨,

禽蛋产量103万吨。

湖北还是中国第三大供应香港生猪省份,年供应香港生猪20多万头,冻猪肉已出口独联体等多个国家。

湖北是中国的蜂业大省,蜂产品出口第一省。

养蜂规模达到了41万群,年蜂蜜产量达

1.2万吨、蜂王浆210吨。

产品远销日本、西欧、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称。

水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现有鱼类176

种,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常年产量达234万吨,淡水产品总量及人均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河蟹、龟鳖、青虾、鳜鱼、银鱼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湖北已分别有18家蜂产品、虾仁加工企业获得欧共体质量认证。

各农产业(农林牧渔)产值与比例

单位:

万元

产业

年份

总产值

2001

6582628

271096

3526308

1348207

11728239

2002

6711955

283309

3548370

1489323

12032957

2003

2333585

347816

3837101

1704331

13420905

2004

9215884

317844

5145180

2056791

16954364

2005

9321461

372997

5454005

2364870

17755754

摘自《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2-2006》

农业发展趋势

从农村劳动力动态监测结果看,2007年我省农村平均每个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达到

9830.15元,而同年农民人平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才2151.63元,若按当年农民户均常

住人口4人计算,户均8600多元,比不上外出打工一个人的收入。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农业作为生存保障,将二、三产业作为创收增收的重点,农业在一般农民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丧失了主导性,只剩下基础性。

根据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一般大大高于在家务农收入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可以断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趋势发生显著逆转的可能性在一定时期内较小,我省农业正在进入主劳动力紧缺时代。

农业劳动力量减质降,就只能依靠增加物资投入来代替人工劳动。

近年来我省农用物资、电力使用量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

统计资料显示,

1990年至2007年,我省总播种面积亩平化肥施用量(折纯量)由13.46公斤增至26.47公

斤,年递增4.06%;农药使用量由0.42公斤增至1.20公斤,年递增6.37%;农村用电量由

24.64千瓦小时增至77.50千瓦小时,年递增6.97%;农业机械总动力拥有量由0.10千瓦增至0.23千瓦,年递增5.02%;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使用量也分别由2000年的0.45公斤、3.72公斤增至2007年的0.52公斤、4.25公斤,年递增2.09%、1.92%;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4.91%、0.65%、1.33%升至2007年的

29.62%、5.08%、25.44%,年递增0.87、0.26、1.42个百分点。

综合我省各年的相关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湖北省农业正在进入主劳动力紧缺、物质消耗增加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