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49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docx

广东药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含级试题

绪论(掌握)

1.儿童少年卫生学定义(09名解)

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

7—18岁

3.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4)心理卫生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7)学校卫生监督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

概念:

生长、发育、成熟

1、生长:

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2、发育:

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3、成熟:

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1、阶段性(背):

婴儿0-1幼儿前期1-3幼儿期(学前期)3-6童年期6-12青春期10-20青年期18-25;

2、程序性(掌握):

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2)近侧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两个突增期的时间:

第一突增期:

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第二突增期:

青春期(女9-11至13-15男11-13至15-17)。

两次交叉的原因:

第一次交叉:

女生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第二次交叉:

女生突增开始下降,男生突增开始。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还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速度的不均衡。

掌握突增高峰期的意义:

1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1)一般型:

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2)神经系统型:

一次突增,先快后稳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4)生殖系统型:

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概念:

生长轨迹现象、赶上生长、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

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及各系统发育的顺序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在外环境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

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儿童在其患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后的生长特点符合“赶上生长”)(08试题简答)

3生长关键期:

器官和组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受到干扰,常导致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性障碍。

常见发展关键期有:

1)0-2岁以前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2)1岁半-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4-5岁是辨识字、词的关键期;4)0-4岁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3岁前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期(睡眠、饮食、排便、自理、社交等)

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表现:

1身高体重的增长2性发育提前3乳、恒牙萌出提前4儿童时期某些疾病提前发现

原因:

1营养2异族通婚3传染病的有效防治4城市环境的刺激作用

意义:

1)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少年时期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2)制定卫生标准;3)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4)合理营养

第二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概念:

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

又称心理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持续而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08试题名解)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来的占主导地位、典型而本质的特征。

(一)婴儿期(发展心理学指0-3岁)

最突出的心理发展是动作发育和言语发育。

1、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4点)

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2)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3)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

4)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个性发展

1)气质

气质类型:

表现在个体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托马斯-切斯的婴儿气质四类型说:

(1)容易型:

(2)困难型:

大哭大闹,耐心,促使适应性提高。

(3)迟缓型:

安静,鼓励尝试,提高适应能力。

(4)混合型:

教养意义:

教养方式应与儿童气质配合良好。

2)成熟势力说:

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成熟更重要。

3)母婴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连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又称为母婴依恋。

基本类型: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

回避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安全型:

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满意地又去游戏。

回避型:

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反抗型:

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6个月);(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教养意义:

(1)生物学意义:

获得安全感;

(2)社会学意义:

学习社会行为,适应社会生活。

(二)幼儿期(3-7岁)

1、心理发育特点(3点):

1)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3)个性心理特征初步形成。

2、幼儿思维的特点(3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补充:

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实验

1)“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2)守恒实验“守恒”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上,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

(三)童年期

1、心理发展特点(3点):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2、思维发展特点(4点):

1)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2)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3)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4)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四)青春期

1、心理发展特点(3点):

1)身体发育上急剧变化。

2)心理发育上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及不平衡性,心理很不稳定。

3)性意识觉醒。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5点):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3、思维品质(3点):

1)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思维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3)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4、人际交往(5点):

1)改变了集体性的交友方式。

2)同龄朋友关系占主导地位。

3)与异性朋友关系的变化。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消弱)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09问答)

思考题:

1、青春期的概念及三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青春期:

是指从童年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约占人类生长发育过程的一半时间。

在这个过渡时期内,身体的外部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内分泌、以及心理、智力、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及成熟,因此青春期发育是人的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三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1)青春早期:

生长突增阶段,出现身高的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女孩最早表现出乳房的发育,男孩睾丸、阴茎开始发育,该期一般约持续2年;

2)青春中期:

性征发育明显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主要特征,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而形态发育的速度开始减慢,此期常持续2-3年;(09选择)

3)青春晚期:

生长发育缓慢期,其中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直至骨骼完全融合;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逐步达到成人水平,此期通常持续2年左右。

2、性发育、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的概念。

性发育:

从受精的瞬间开始直到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

性早熟:

指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以前来月经初潮者。

性发育延迟:

以男孩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孩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

第2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因素:

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2、概念:

遗传、遗传度

遗传:

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

遗传度:

遗传基础所起作用的大小,用%或小数表示。

越接近1(100%),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

3、与家族遗传有关的是?

(性成熟早晚、生长突增模式、月经初潮年龄)

与种族有关的是?

(个体的体型、躯干和四肢比例。

4、双生子:

分单卵双生、双卵双生

5、儿童的内外性格特征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度0.7左右;

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掩饰性等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度在0.1-0.5之间;

行为则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略大于遗传;

行为和社会能力的遗传度均为0.6,还存在性别差异。

6、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生活作息制度、气候和季节、环境污染、社会、家庭)(0709试题简答)

7、体育锻炼的作用(P44-45自己总结)

8、常见的疾病类型:

感染性、消化道、寄生虫。

9、气候因素:

身高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平原>半山区>山区;

季节:

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

10、环境雌激素的概念:

环境中一类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化学物质,可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掌握)

11、儿童对环境激素有高度易感性

第三章:

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一、生长发育调查目的

1、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3点)

1)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制定本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正常值。

3)评价学校保健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10生长发育调查内容(4点)

1)形态指标:

(最基本的指标:

身高(2岁以前测量身长)、体重、坐高、胸围、头围(6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的指标

2)功能指标

(1)生理功能(握力、拉力、呼吸频率、肺活量、脉搏、心率、血压)

(2)生化功能(肌肉代谢水平、骨代谢水平、血红蛋白等、各种内分泌激素)

3)素质指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能力)

4)心理指标(智力、人格、记忆、情绪)

二、生长发育评价:

1、生长发育标准分类

(1)利用均值和标准差制定的标准,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指标)。

(2)利用百分位数制定的标准,适用于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的指标。

3、生长发育的评价内容(3点)

1)发育水平

2)发育速度(生长速度)

3)发育匀称度(身高、体重和胸围之间的关系)

三、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应用:

1指数法:

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体型、体质或营养状况的方法

2离差法:

1、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

2、曲线图法:

将个群体各年龄的均值各自连成一条曲线,直观地比较

3百分位数法

离差法与百分位数法的相同点?

(09简答)

第五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一、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心理卫生的定义(0709试题名解)

心理卫生:

研究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包涵一切旨在改善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狭义---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广义---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3点)

1)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创造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促进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儿童少年心里健康的标准(6点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6)个性的健全稳定。

4、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定义及特点

心理卫生问题:

指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偏异,它不是某种特定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或消失。

特点:

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心理社会发展存在区别,但多数属于量变。

这些表现可被看作是对待特殊状况的反应。

5、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上课老师给的是4点,书上写的是6点)

1)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学校和家庭负担。

2)青少年品行障碍、违法犯罪等行为问题危害社会治安,多种反社会行为与心理不健全有关。

3)传统儿科、儿保、精神卫生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4)这些行为问题往往影响家庭的安定和谐及正常的人际和学校生活,到处求医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6、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流行特点:

流行特征:

检出率男孩高于女孩,青春期高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工业化地区高于非工业化地区。

7、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5点)(09简答)

1)生物学脆弱性:

发育原因,躯体原因,气质特征

2)家庭因素

A经济差、贫困b单亲家庭c养育者更迭(丧亲、离异、再婚)d家庭成员重病症e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迷信f育儿环境恶劣g母子关系不当、情感剥夺

3)学校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A卫生条件差、贫困、贫民窟b环境污染c都市化d城乡交界地带

二、儿童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的心理问题

(包括7点:

学习问题、行为问题、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情绪问题、顽固性性不良习惯、广泛性发育不良、青春期问题)(具体细节内容应有所了解)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

(一)心理卫生教育:

1、补救性教育定义(07试题名解)

补救性教育是指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健康状态。

2、发展性教育定义

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对象

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康复的患者

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工作任务

一般心理问题(人际关系、职业选择、教养、婚姻等)

神经病、性变态、康复中的精神病人

工作方式

教育学、支持性、教导性

强调人格的重建和行为的矫正

应用时间

较短、一次到数次不等

较长、数周到数年

实施者

多为只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可不必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

多为既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又具备医学知识的治疗师

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3点)

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注意了解学校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心里测量与行为评定:

1、心理测验定义(掌握)

心理测验是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一类方法。

2、心理测验的种类(发展量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神经心理测量)

3、一个有效的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4点:

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

4、智力测定的定义

智力测验是对智力水平进行量化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

四、儿童心理发育与心理卫生状况测评的实践(自己找去~~)

1、心理测验的主要目的与用途

2、常用的心理测验

3、韦氏智力量表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

4、联合型瑞文测验(即瑞文渐进模型测验)的作用

3、心里测验如何进行,如何分析,如何报告

第六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1.作为儿童青少年个人健康的含义

1)生长发育正常、水平良好;2)各器官功能正常,身体没有疾病;3)心理发育健康、精神活泼、情绪愉快、行为正常。

3.健康监测的定义

学生健康监测:

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

4.监测内容

主要内容:

生长发育状况、疾病和异常(口腔疾病、贫血、蛔虫、沙眼、神经衰弱等)及因病缺课状况(月病假率、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及病因分析)

5.儿童青少年患病率的特点:

1)年龄特点:

(1)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

(2)不同年龄阶段患不同疾病。

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

近视、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外伤

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降低:

传染病、营养不良、沙眼、龋齿

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稳定:

脊柱弯曲异常、肾病

2)季节特点:

冬春季:

呼吸道疾病(年龄越小越明显)

夏秋季:

消化道疾病

5.儿少不同年龄别死亡规律与原因

1)婴儿期:

死亡率最高,死因:

新生儿肺炎、早产、先天畸形

2)幼儿期:

较高死因:

肺炎、恶性肿瘤、意外死亡

3)学龄期:

迅速下降10-14岁死亡率最低

4)青春期:

死亡率又增加

7.目前儿少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恶性肿瘤)

8.近视的定义

近视:

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它是由于屈光不正所致。

(08试题名解)

9.视力低下的定义

视力低下:

眼睛辨认目标的能力下降,裸眼视力低于5.0

10.儿少的视功能发育特点(眼轴、晶状体)

1)眼轴:

成人正常24mm,出生时18mm

两个发育阶段:

婴幼儿:

18mm-23mm快速

3-14岁:

23-24mm缓慢

眼轴正常—正常视力

眼轴过短(<24mm)物象落在视网膜之后—远视

眼轴过长(>24)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近视

小儿视力低下多半是远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视力低下远视占多数。

2)晶状体

儿少时期晶状体特点:

弹力很大,屈折力强,调节范围广,近点距离近。

11.近点距离(09名解)

近点距离:

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年龄越小,近点距离越小,调节范围越大。

卫生要求:

眼物距离30-35cm

12.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近视的病因---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

遗传因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父母近视,近视的机率增加,兄弟姐妹近视,近视机率也会增加,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发现近视有很高的遗传度。

环境因素:

近视患病率近年来急剧增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近视,城市的青少年比农村青少年容易近视。

1)视近工作年限及持续时间,2)视近作业时的不良因素:

坐姿、照明3)视力紧张程度。

4)营养与体质。

5)户外活动时间

13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开展用眼卫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书写卫生习惯。

写字时用眼卫生三个一:

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近缘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

看电视用眼卫生要求:

眼与电视屏幕距离为电视屏面对角线长度的5-7倍。

3)改善学习环境。

4)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做好眼保健操。

5)定期检查视力。

6)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7)户外运动。

14.弱视定义

弱视: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屈光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远视力低于0.9)

弱视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非其他眼病所能解释的功能性的视觉发育障碍。

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内,由于各种原因使眼内、外视觉环境发生异常,造成各级视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导致单眼或双眼矫正远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伴有双眼单视功能异常。

15.龋齿的龋患率、龋均、患者龋均、龋失补够比。

1)龋患率:

某一时间点上患龋齿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是反映龋齿流行情况的主要指标。

(08试题名解)

龋患率(%)=(龋、失、补例数)/受检人数*100%

意义说明龋齿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频率、普遍性)(08试题名解)

2)龋均=(龋、失、补只数)/受检人数

意义:

说明人均患龋严重程度。

3)龋失补构成比:

反映口腔保健水平,提示口腔保健服务工作量。

16.我国儿少龋齿的流行特征(09问答题)

1)幼儿园>小学>中学2)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3)在世界范围内属低发,但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或处理4)龋齿率呈上升趋势5)浅龋齿率高于深龋齿率6)磨牙是好发牙,磨牙的咬合面是好发部位

17.四联学说(致病因素):

1)细菌(根本原因)2)食物(物质基础)3)宿主(重要条件)4)时间(发展过程)

18龋齿的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宣教,注意口腔卫生2)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3)药物防龋4)定期口腔检查5)其它防龋方法

19.高血压早期预防的依据

20儿童血压测量的方法

21.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第八章教育过程卫生

1.大脑皮层的技能特性的六方面以及其卫生学意义:

(课程表的设计07试题简答)

1)优势法则:

指从大量刺激中,选择少量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灶,大脑皮层的其它部位处于抑制状态。

卫生意义1)利用优势法则提高学习效率。

2)儿少优势兴奋灶易消失,随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学时应注意这一特点。

2)始动调节工作开始时,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

始动调节在学日、学周、学年开始时均可见到。

卫生意义:

教育过程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工作难度、强度。

3)动力定型当身体内、外环境的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即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卫生意义:

一切技能、习惯的训练与培养都是动力定型形成的过程。

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愈容易建立动力定型。

要从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4)镶嵌式活动学习中的大脑皮层表现为一种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和休息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

卫生意义:

不同性质的课程轮换,脑力和体力活动交替。

5)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超过其功能限度时,反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

卫生意义:

注意学生疲劳的早期表现,及时组织休息以促使大脑皮质功能活性的恢复。

6)终末激发大脑皮层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性兴奋,脑力工作能力回升。

在学日、学周、学期末均可见到此现象。

卫生学意义:

教学中适当利用此特点,以提高学习效率。

2.脑力工作能力变化的学日变化四种类型(p186)

3.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1)年龄年龄是关键2)健康状况3)性别因素4)学习动机5)学习兴趣6)情绪和情感因素7)学习和生活条件8)遗传

4.学习负荷的定义、评价指标

学习负荷是指学习时脑力工作的强度和时间。

评价指标:

学习时间(09选择)

研究学习负荷的目的是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和评价作息制度卫生;及时发现早期疲劳,采取措施,防止慢性疲劳的发生。

4、疲劳、疲倦、过劳的定义

1)疲劳:

过强、过长刺激下,大脑皮层细胞功能损耗超过限度而引起的保护性抑制。

为客观生理现象,有客观指征,可直接测定。

(09名解)

2)疲倦:

是人的主观感受。

3)过劳:

慢性疲劳,因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