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253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通史(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x

科学通史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

Wugsh@

目录

第二讲希腊古典时期:

从爱奥尼亚到雅典科学精神的起源

l从实践知识到理论知识

l从天神的知识到天空的知识

l日出东方

l驻留希腊,其道大光

l泰勒斯:

万物源于水

l毕达哥拉斯:

数即万物

l芝诺:

运动不合理

l智者与希腊数学三大难题

l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三讲希腊化时期古代科学的高峰

l亚历山大与希腊文明的传播

l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大城)

l欧几里德《几何原本》

l阿里斯塔克:

日心说

l阿基米德

l埃拉托色尼:

大地测量

l希罗:

技术成就

l托勒密:

地心体系

l盖伦:

希腊医学

l刁番都:

代数第四讲罗马与中世纪

l罗马人的科学成就(前100-200)

l黑暗年代(500-1000)

l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700-900)

l欧洲学术的复兴(1000-1300)第五讲中国科技

l中国历史概览

l四大古典学科

l三大技术

l影响近代欧洲的四大发明

l明末四大名著

l西学东渐

l李约瑟难题解析

第六讲 16、17

世纪

(1)近代科学的诞生

l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

l哥白尼革命:

宇宙观的变革

l新物理学的诞生:

牛顿力学

第七讲16、17世纪

(2)化学与生命科学

l从炼金术到化学

l近代生命科学的诞生

l近代科学的一般特征

第八讲理性启蒙与工业革命

l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

l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世纪

(2) 延迟的化学革命

讲 18

l牛顿力学的扩展:

18世纪的力学与天文学第9

l实验物理学的进展

l化学革命

10讲 19

世纪

(1) 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l进化思想的起源第

l19世纪的物理学成就

l19世纪的化学成就

11讲 19

世纪

(2) 科学的社会化技术化

l19世纪的天文学成就第

l进化论

l19世纪的生物学与医学

l运输机械革命

l电力革命

科学史种种

(一)

第一讲

l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其规定性来自“科学”和“历史”。

l历史是过去与现在借以沟通的东西。

历史的本质就是沟通。

一切人文学科的本质都是历史性的,因此,科学史起着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作用。

l对科学的不同看法,导致不同的科学史

l实证科学的编年史:

科学是硬事件的积累,科学史是实证知识的积累史

l思想史:

科学本质上是观念,科学史是观念的演历史

l社会史: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科学史因而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史

l分科史,科学家的科学史

l综合史(通史),科学史家的科学史

l思想史,哲学家的科学史

l社会史,社会学家的科学史

l断代史

l国别史

l人物传记

科学史的意义

(一)

l为科学服务。

除了天文学史对于天文学有意义外,科学史对于科学发现的意义往往不大。

l为新型的历史学服务。

萨顿的新人文主义。

l为哲学服务。

马赫。

l为社会学和科技政策服务。

爱国主义。

l自主性意义。

柯瓦雷。

l科学史的颠覆性意义。

科学史是否应被定为X级,少儿不宜。

l真正的科学史是否能够提供人们通常赋与科学史的那些功能,爱国主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取经验教训……今天已成问题

l教科书强调科学的实验特征,但科学史却告诉说,爱因斯坦强调科学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明。

l科学史往往会打破通常教科书所教给学生的标准答案

l科学史往往鼓励对教条的东西进行怀疑,鼓励批判的态度

l科学史有可能诱导某些过份聪明的学生,不走正道,而试图通过非正常渠道达到科学前沿,取

得突破性进展

l爱因斯坦:

科学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

l狄拉克:

一个理论家宁可要一个美的方程,也不要一个丑的但结果与实验数据更相近的方程。

l普朗克:

新的理论很少由于理性地说服了对手而得到认可,人们只需等待,直到对手死去。

l恢复科学家的人性的形象,揭示科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勇于承担做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史轮廓

(一)

l东方四大古老的文明

l希腊:

科学精神的起源

l希腊古典时代-希腊化时期-罗马时代

l中世纪黑暗时期

l中世纪的阿拉伯科学与中国科学

l中世纪的两次复兴运动

l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l18世纪: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l19世纪:

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

l20世纪:

巨大的威力、始料不及的后果

第2讲 希腊古典时期:

从爱奥尼亚到雅典

科学精神的起源

从实践知识到理论知识

l火的使用与保存,定居生活(新石器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l器具与工具:

猪狗的驯化、弓箭、房子与村落、衣服、陶器;石器、铜器、铁器

l狩猎与农事,动物知识与植物知识,人们能够区别有毒植物与可食植物、药用植物

l轮的发明,公元前3500年。

器具与工具的统一,上升性与循环性的统一。

从天神的知识到天空的知识

l遥远的天界是灵魂和精神最古老的居所

l天象观测的最原始的动机不是发现天际的规律,而是试图了解神的意志和动向。

天文学与占星术,孪生兄弟。

l宇宙论首先是天神的故事

l从Heaven到Sky尚有漫长的历程,希腊科学只是开启了这一旅程。

日出东方

l埃及的成就:

太阳历、木乃伊、金字塔

l美索不达美亚的成就:

占星术与丰富的天象观察、黄道12宫、19年7闰的默冬周期、223个朔望月等于19个交点年的沙罗(saro,巴比伦文意恢复)周期;60进制

l印度的成就:

10进制、阿拉伯数字、医学

l中国的成就:

水利技术、中医、天象观测、冶炼与铸造、丝织驻留希腊,其道大光

l地理位置:

地中海北部的爱琴海域

l交通发达,易于继承东方遗产

l奴隶制易于提供闲暇(亚里士多德的自由学术的条件之一)

l城邦民主制提供自由的空间(亚里士多德的自由学术的条件之二)

l希腊人的性格有如孩童,好奇、惊异(亚里士多德的自由学术的条件之三)

l希腊神话:

人神分离、诸神谱系

l希腊演绎科学:

几何学泰勒斯:

万物源于水

l年代:

公元前600年为其鼎盛年

l生平:

生于米利都,游学埃及与巴比伦。

l趣闻:

哲学家并非不能致富,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l把目光转向天空,超凡脱俗的理性态度。

超越的、非功利的,对现实的功利不计,专注天空而忽视大地。

这是希腊以致整个西方的思想品格。

l几何学:

金字塔的高度

l哲学:

万物源于水毕达哥拉斯:

数即万物

l生平:

爱奥尼亚的萨莫斯人,据说就教过泰勒斯,去埃及留学过。

后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敦。

l集科学、哲学、宗教于一体的神秘教派,对圆崇拜,不能踩黄豆。

l希腊数学四大学科:

算术(绝对的不连续量)、音乐(相对的不连续量)、几何(静止的连续量)、天文(运动的连续量)

l数即万物。

近代科学,当代科学

l勾股定理:

由特殊的数学关系到一般的证明毕达哥拉斯:

数即万物

l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l无理数的发现:

√2不能表示成整数之比。

希帕索斯在海上发现这一定理,结果被扔入海中。

l天文学:

两球宇宙模型。

对10的崇拜。

对地。

芝诺:

运动不合理

l生平:

巴门尼德的学生,南意大利的爱利亚

l四个运动悖论:

运动不合理

l二分法:

要到达终点,先要到中点,而中点是无限的

l阿基里斯追龟:

要追上乌龟,先要到乌龟先前的位置,但乌龟总是在先前的位置之前

l飞矢不动

l运动场

智者与希腊数学三大难题

l希波战争使希腊文化重心西移,雅典进入黄金时代

l政治上的优势、经济上的繁荣,使雅典的民主体制空前发展,辩论术盛行,智者(sophist)活跃。

l智者推进了逻辑思维和演绎数学的发展,希腊数学三大难题:

–化圆为方

–二倍立方

–三等分任意角希腊数学三大难题

l化圆为方相当于求√π,它不是任何整系数方程的根,因而不可能用尺规作出,1882年由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

l二倍立方相当于求3√2,法国数学家范齐尔于1837年证明用尺规作不出

l三等分任意角难在任意,有些角如90度角三分是可以的。

l三大难题难在限于尺规作图。

为什么希腊人要这样严格限制呢?

苏格拉底的难题

l苏格拉底(前468-前399),自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与几何学家的故事柏拉图:

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l柏拉图(前427-347),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死后游学埃及和南意大利,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最后回到雅典建立学院阿卡德米(Academy),门口上书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l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l发现正多面体只有五种:

正四面体、立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l发现圆锥曲线:

抛物线、椭圆、双曲线柏拉图-欧多克斯

l欧多克斯(前409-前356)建立了比例论,引入了变量概念,将数(不连续)与量(连续)相区分

l拯救现象,行星运动的圆周叠加模式,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模式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

l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人,自幼父母双亡,17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l前343年,成为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l前335年,在雅典建立吕克昂(Lyceum)学院,又称逍遥学派(peripatetic)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工作

l《形而上学》

l逻辑学《范畴篇》《分析篇》

l《物理学》《论天》《天象学》《论生灭》《论宇宙》

l生物学《动物志》《论动物的历史》《论灵魂》

l《尼各马可伦理学》《大伦理学》《欧德谟斯伦理学》

l《政治学》《诗学》《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与生物学

l四元素理论

l四因说: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l天然运动学说,强烈的目的论色彩

l天球运动与地面运动的二分

l博物学:

对动物的分类,有红血的和无红血的,直到拉马克改称“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胚胎发育的研究;遗传现象研究

l亚氏的学生塞奥弗拉斯特对植物学有进一步的贡献

第3讲 希腊化时期

古代科学的高峰

亚历山大与希腊化时期

l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直到印度

l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期

l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博物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攻城

l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建都巴比伦,与波斯人通婚

l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部分:

欧洲部分由安提哥那统治,亚洲部分由塞琉古统治,埃及归托勒密

亚历山大里亚

l托勒密统治下的埃及港口城市,托勒密本人亦在亚里士多德门下学习过,热爱希腊学术,继承了亚历山大的文化理想。

l王宫,希腊式建筑,亚历山大港的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l缪塞昂(Museum),本来是供奉缪斯之所,在托勒密手里变成了国立学术中心。

l图书馆,包括亚里士多德和塞奥弗拉斯特的藏书,一度达到75万卷

l重视机械设备的制造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l欧几里得生平不详,约于前300年来到缪塞昂学院,此前在柏拉图学园里学习

l“在几何学中,没有专为国王设置的捷径”

l“学习几何学,无实利可图”

l《几何原本》:

卓越的学术水平与广泛的普及性完善的结合,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构造了世界数学史上第一个宏伟的演绎体系

《几何原本》

l第一部:

直边形,全等、平行公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初等作图法等

l第二部:

几何方法解代数问题,求面积、体积

l第三、四部:

圆,弦、切线、圆的内接、外切

l第五、六部:

比例论与相似形

l第七、八、九、十部:

数论

l第十一、十二、十三部:

立体几何,包括穷竭法,是微积分思想的来源

l欧几里得、阿波罗尼、阿基米德并称希腊三大数学家。

阿波罗尼的主要工作是圆锥曲线。

阿里斯塔克:

日心说

l阿里斯塔克生于前310,毕达哥拉斯的同乡,在吕克昂学园学习过。

l太阳置于宇宙中心,地球周日自转

l反驳1:

为什么地球上的东西没有被甩在后头?

l反驳2:

恒星视位置为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l《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测得日地与月地夹角为87度,估计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20倍。

阿基米德

l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青年求学于亚历山大里亚,拜于欧几里德的弟子柯农门下,学成后回到叙拉古。

l数学成就之一:

任一球的表面积是外切圆柱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任一球的体积也是外切圆柱体积的三分,这一定理被刻在他的墓碑上。

l数学成就之二:

运用穷竭法,得出π=3.14

l数学成就之三:

创造大数记法,《恒河沙数》

阿基米德

l物理学成就之一:

平衡问题研究,杠杆原理,见《论平板的平衡》

l物理学成就之二:

浮力定律,见《论浮力》

l给我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l王冠的故事,尤里卡

l机械制造成就:

螺旋提水器,天象仪

l阿基米德之死:

不要踩坏我的圆

埃拉托色尼

l埃拉托色尼(前276-前193)生于北非,青年时代在雅典柏拉图学园留学,后被托勒密邀请到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任馆长。

l埃氏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数学上,他发明了确定素数的埃拉托色尼筛法;在天文学上,他测定了黄道与赤道的交角;他编写了一部希腊科学编年史(失传);在地理学上,他绘制了当时最完整的世界地图,因而被称为地理学之父。

l测定地球大小。

希罗的技术成就

l希腊古典时代,技术手工不登大雅之堂;托勒密王朝,科学被要求具有物质力量,时尚鼓励科学与技术结盟。

l希罗(公元1世纪左右),埃及已归属罗马,但希腊化的影子绵延了很久。

托勒密、盖伦、刁番都都可归于希腊化传统。

l希罗的科学著作有《测量术》《几何学》,从应用方面整理前人的数学工作。

l希罗的技术著作有《机械术》,记载有杠杆、滑轮、轮子、斜面、尖劈的使用;《气体论》记载有

气动力的运用。

蒸汽机。

托勒密:

至大论

l托勒密约生于公元100年,127-151年间在亚历山大里亚工作。

《天文学大成13卷》,被阿拉伯人称为“伟大之至”(Almagest),故亦称《至大论》

l第一、二卷:

地心体系的基本轮廓

l第三卷:

太阳运动

l第四卷:

月亮运动

l第五卷:

计算月地距离和日地距离

l第六卷:

日食和月食的计算

l第七、八卷:

恒星和岁差现象,将星分成六等

l第九-十三卷:

分别讨论五大行星的运动,本轮和均轮的组合在这里得到运用。

l托勒密与希帕克斯

l托勒密《地理学入门》,记述了罗马军团南征北战的故事,绘制了世界地图,提到了马来半岛和中国,计算了地球的大小,比埃拉托色尼的数字小多了。

盖伦:

希腊医学

l盖伦(约130-约200)生于小亚细亚,游学过亚历山大里亚,后成为罗马皇帝的御医。

l以动物为主的解剖学实践,以肝脏、心脏和大脑为主要器官的人体生理学。

l以四体液说为基础的病理学,体液平衡则人体健康,平衡破坏则生病,治病即是调节、排除过剩和腐败的体液。

刁番都

l刁番都,由古典几何学转向代数学。

大概生活于3世纪中叶。

希腊化晚期。

l一本古书(也有说墓碑)说:

刁番都的一生,童年时代占六分之一,青少年时代占十二分之一,再过一生的七分之一结婚,婚后5年有了孩子,孩子只活了父亲的一半年纪就死了,孩子死后4年刁番都也死了。

l《数论》,收集了189个代数问题。

其风格是希腊化的,第一卷有定义和说明,不同于巴比伦纯应用性的算术解题。

不定方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因此后世称之为“刁番都方程”。

第4讲 罗马与中世纪

西方科技文明的低潮期罗马帝国的兴衰(1.2)

l前400年左右,罗马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自己的共和制国家。

l罗马的铁血历程:

前265年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于前146年迦太基毁灭告终;直到前30年控制了全部希腊化地区,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共和国

l凯撒(前100-前44),屋大维(前63-公元14年)成为罗马皇帝,进入罗马帝国时代

l图拉真在位期间(98-117)达到最大版图

l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首都迁到拜占廷

l395年,罗马帝国分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真正罗马帝国)

l410年,蛮族攻占罗马

l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l610年,东罗马帝国开始希腊化,改称拜占廷帝国,希腊语成为国语

罗马性格与希腊气质

l军事奇才、政治老手

l注重实用,修建有富丽堂皇的城市和庞大的工程(如引水渠)

l西塞罗(前106-前43)说:

“希腊人在纯粹数学上遥遥领先,我们只能做点计算和测量工作”

l怀特海(1861-1947)说:

“从没有一个罗马人是因为全神贯注于对数学图形的冥想而丧生的。

儒略历

l儒略(朱利亚)历来自凯撒(JuliusCaesar,100B.C.-44B.C.)大帝

l埃及阳历,每年365又1/4天,12个月,每月30天,外加5天做年终节日

l希腊人用阴历,再加默冬周期(19个太阳年=235个朔望月)与阳历协调

l亚历山大里亚的天文学家索西吉斯建议凯撒改用阳历,注意4年置闰一次

l儒略历:

平年365天,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但7月是凯撒的生日必须大,故单月为大月,但屋大维生日在8月,故8月单独定为大月,并从8月开始,单月为小,双月为大。

所欠缺的天数均从2月(不吉利的月份)里扣除,使之成为28天。

l闰年366天,使2月成为29天

l325年,罗马教皇将儒略历规定为教历

l实际回归年比365.25少0.0078天

l1582年,教皇格里高里13世改历时多了10天,于是将该年10月5日直接变成15日;逢百之年只有能被400整除的才算闰年。

罗马科学家

l卢克莱修(前99-前55),罗马人,凯撒的同代人,著有《物性论》,是希腊原子论的第三形态

l维特鲁维(约前1世纪),凯撒的军事工程师,著有10卷本《论建筑》:

第1卷建筑原理;第2卷建筑史和建筑材料;第3、4卷希腊式神庙(爱奥尼亚式、多里亚、科林斯);第5卷城市整体规划;第6卷论民居;第7卷谈居室设计;第8卷供水技术;第9卷论计时器;第10卷一般工程技术问题。

他的圆周率3.125,不如希腊人。

l塞尔苏斯(公元元年左右),罗马贵族,医学上的西塞罗,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外科学和解剖学对后世有影响,近代著作化学家帕拉塞尔苏斯把他做为超越的目标。

l普林尼(23-79),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科莫,当过海军司令,做过西班牙的行政长官,是罗马皇帝韦斯巴辛的朋友,博物学家,维苏威火山爆发时,为记录实况,窒息而死。

著有37卷《自然史》,博物学巨著,是古代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总结。

罗马的技术成就

l农学

l交通运输业

l城市建筑

l公共医疗体系

基督教的兴起

l犹太人-以色列人-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从埃及迁到如今的巴勒斯坦南部,定都耶路撒冷

l元前1世纪希伯来王国被纳入罗马版图。

耶稣布道激怒了犹太教长老,罗马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时年公元30年。

l公元最初的两个世纪,教会受到罗马人的压制

l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亲自主持基督教世界第一次全体主教会议

l公元380年,狄奥多修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柏拉图学园被封闭

l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527-565)一度统一东西罗马,但他因着宗教原因(基督教已是东罗马国教),于529年下令封闭了雅典的所有学校

l雅典学者如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注释者辛普里丘,东迁拜占廷帝国

l普罗克罗(410-485),最后一位希腊化学者,新柏拉图主义者

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

l亚历山大图书馆,当时世界上藏书最多

l第1次劫难:

前47年,凯撒烧毁了亚历山大港的舰队,大火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3个世纪来的

70万卷图书付之一炬。

但藏书甚丰的塞拉皮斯神庙幸免遇难。

l第2次劫难:

狄奥多修于392年下令拆毁塞拉皮斯希腊神庙,30多万件希腊文手稿被毁。

基督教徒还残忍杀害了最后一位女科学家希帕提娅。

l第3次劫难:

640年,回教徒攻占了亚历山大里亚,奥马尔下令收缴全城希腊书籍予以焚毁。

公共浴室有半年以羊皮纸做燃料烧水。

五百年黑暗年代

l西罗马帝国灭亡,北方蛮族入侵,阿拉伯人征服巴勒斯坦,斯拉夫人占领巴尔干半岛

l基督教教会维持着文化的火种,拜占廷分出了东正教,以罗马为核心分出了天主教

l本尼狄克创立修道院制度,成为知识的庇护所,后来成为大学的模型

l波依修斯(480-524)生于罗马,著有《哲学的安慰》在中世纪广为流传。

学问四科:

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成为中世纪的标准教科书。

阿拉伯人登上历史舞台

l622年,穆罕默德(570-632)走麦城,创立伊斯兰(皈顺)教

l630年回到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

l642年,以圣战的名义,控制了整个西亚地区,此后半个世纪,控制了地中海地岸(北非)和西班

l8世纪,东扩,征服了中亚,威胁中国

l第一个王朝倭马亚朝(661-750),定都大马士革,古称“白衣大食”

l第二个王朝阿拔斯朝,定都巴格达,史称“黑衣大食”

阿拉伯科学概论

l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学术,波斯和拜占廷

l鼓励贸易和商业,有自由流动的空气

l政府支持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l《一千零一夜》

l巴格达创立的“智慧馆”,与亚历山大里亚的缪塞昂相似,设有2个天文台、1个翻译馆、1个图书

l《几何原本》于800译成阿拉伯文

l《至大论》于827年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炼金术-化学

l炼金术(alchemy)从希腊到东方

l阿拉伯Alkimiya的来源有两种看法:

一来自埃及的khem(黑变),二来自中国福建的“金液”

(kimya)

l贾比尔(721-815),伊拉克人,提出了金属的两大组分理论:

硫(易燃)和汞(可塑可熔),引入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l阿尔拉兹(850-925),提出三组分理论:

汞、硫、盐

l碱(alkali)、酒精(alcohol)、糖(sugar)

阿拉伯数学·花拉子模

l伊本·穆萨(790-850),生于波斯北部的花拉子模,故而得名。

l整理印度数学,引入零、分数表达式、负数、无理数

l《复原和化简的科学》对近代西方数学影响极大,其中引入了阿拉伯数字;复原(al-jabr)译成拉丁文成了algebra,即今天的代数。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次和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二部分是实用

测量计算,第三部分是用代数方法处理阿拉伯人的遗产问题(如3兄弟分9羊)

l研究托勒密体系,著有《地球形状》,把地球的大小估计过大

阿拉伯天文学·阿尔巴塔尼

l阿尔巴塔尼(8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