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54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docx

会计发展简史学的习资料

会计史的研究对象

会计史是研究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索其历史运行规律并将这些规律用于预测会计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

它既是会计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部分,会计史学的研究始终涉及到会计学的精华部分。

学习意义

(1)有助于我们了解会计学科的根基由来与现在。

v“在所有的学科里,理论和概念都是在历史的持续中发展起来的。

一种思想导致另一种思想,我们今天的现状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昨天的成就。

”——美国会计学家享德里克森《会计理论》

(2)有助于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正确把握会计学科的现状。

v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938年发生的美国迈克森•罗宾斯(McKesson&Robbins)药材公司倒闭案,该公司管理层涉嫌虚列存货、高估应收账款等资产,从而导致许多投资人的利益受损。

由于外部审计师未尽专业谨慎、查核程序不足而未能发现该项舞弊,社会大众因此对于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及专业能力产生了质疑。

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审记员工作的关注。

随后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美国普及并发展迅速,其他各国也开始纷纷仿效起来。

21世纪初安然、世通、施乐等世界著名公司不断发生欺诈丑闻,人们开始认为审计委员会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了《2002年证券公开发行公司(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其中对审计委员会所做的详细规定,促使SEC和证券交易所对上市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

(3)探索会计发展规律,科学地预测会计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史学将提供给人们其他学科所不能给的两个概念:

一个是全面的概念,另一个是必然的概念。

学习参考书(中文部分)

《会计史研究》(第一、二、三卷),郭道扬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会计发展史纲》,郭道扬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西方会计史(上)》,文硕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会计发展史》,(苏)索科洛夫著,陈亚民等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v郭道扬先生的有关文章,主要参考《会计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

教材重点阅读内容

第4章、第6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

第一讲会计发展简史

一、会计的起源

会计与会计学科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期。

在中国、巴比伦、埃及、希腊,以及在世界上其他古老的国度里,会计的发展都经历了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原始计量、记录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人类最早的会计思想、会计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一种观点认为一有了人类的生产行为,便随即产生了人类的会计行为。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最初的会计思想与会计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最早的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产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的结果,社会生产是推动人类原始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第一历史动因,是两者产生的根本前提条件。

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的原始会计行为,仅仅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开始是用一些原始的不定形体的零散的记录符号和标记,而后发展到采用一些象形数码进行一些比较集中的记录,再后,才是数码与文字记录的相结合。

古代会计阶段:

会计的历史起点:

简单刻记与直观绘图记事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刻符记事与抽象绘图记事阶段(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的变革:

经济“书契”计量、记录方法的产生(奴隶社会前夕)——单式簿记阶段(流水式序时记录时期和三账记录时期)。

中式“三账”系指“草流”、“细流”与“总清”这三种相互关联的账簿。

西式“三账”系指“草流”、“分录账”和“总账”

单式簿记阶段:

在中国经历了单一流水账设置时期(商代)和“三账”设置时期(西周至清代),在名称上经历了册与简册之称应用阶段(商至西周初年)、籍与籍书之称应用阶段(西周中至春秋时期)、籍(书)与簿(书)在应用中并立阶段(战国至三国两晋)、簿账并用与结合应用的阶段(南北朝至清代)

单式簿记阶段:

在古希腊已经有了备忘录、日记账与总账的设置。

在古埃及,官厅的记录官登记的主要账簿是“日记簿”,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序时记录。

在古罗马,设置有流水式序时记录的日记账和现金出纳账。

二、19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

——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

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

——卢卡-帕乔利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一)复式簿记的产生与普及

⏹早期的复式簿记系统最初出现于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商人和银行家的帐簿中。

⏹现存最古老的复式簿记资料是佛罗伦萨一家银行在1211年6月所形成的帐簿记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和传教士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出版了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又译为《数学大全》)

⏹卢卡·帕乔利在该书中专设一篇:

“计算与记录详论”。

(又译为《簿记论》)

⏹第一次系统介绍和论述了复式簿记,为推动复式簿记在整个欧洲及全球范围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和齐默尔曼(V.K.Zimmerman)就复式簿记的起源指出:

“在1494年意大利出版第一本关于复式簿记的著作之前,复式簿记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会计的一套方法已反复试验了至少三百年之久”。

复式记账的英文为DoubleEntry,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

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这也是这一记账法被称为“复式”的由来);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这一演变过程都发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可分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佛罗伦萨式。

它代表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采用的帐簿为代表。

也有佛罗伦萨商业式和佛罗伦萨工业式,其中商业式中的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人名账户,也有物名账户。

记帐方法——以转帐为主的复式记录

记帐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名帐户)

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2)热那亚式。

它代表复式簿记的改进阶段,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

记帐方法——复式

记帐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还有损益账户。

记录形式——左右对照式,即帐户式(两侧型账户)。

(3)威尼斯式。

它代表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以15世纪初流行于威尼斯的记帐方法为代表。

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

帕乔利(LucaPacioli)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正式出版为代表。

本书的出版,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

至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

记帐方法——复式

记帐对象——除债权债务、商品、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记录形式——帐户式

15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是复式簿记在欧洲大陆的传播时期。

⏹这一阶段在簿记技术方面几乎没有多大的变革,以致于一些会计学家把这一阶段称为会计的“停滞期”。

(ageofstagnation)

(二)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发展

⏹德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桑帕特(WernerSombart)在1919年提出,复式簿记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促使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桑帕特认为:

复式簿记导致“经营主体“概念的形成,业主和经营主体相分离,以及借贷关系的应用,促使资本和利润等概念的具体化,从而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扩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会计史学家温吉恩(JamesO.Winjum)1971年发表其研究成果《会计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会计学家的观点》。

⏹温吉恩认为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复式簿记在中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起着下述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复式簿记促成当时社会上产生新的经济观,即促使资本主义的利润目标取代了中世纪社会的宗教灵魂。

由于复式簿记的应用,商人们有可能明确追求经营利润,使资本概念具体化。

⏹二是复式簿记有助于商人们划分资本和利润,不仅可以核算现时的经营成果,而且可用于规划未来的经营活动,为资本主义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了可能。

⏹三是复式簿记的严密核算(帐户)体系,如记录、过帐、核对和内在平衡机制等,促使商人们重视“合理有序性“,讲求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性,提高效率。

⏹四是复式簿记使企业主体具体化,进一步导致业主和管理者的分离,从而促进大规模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和普及,为资本主义扩展创造了条件。

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

1、折旧会计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

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为了开发美洲新大陆,美国铁路运输业迅速发展。

铁轨、机车和车厢等资产不仅需要巨额资本投入,而且可以长期使用。

若待到这些耐用资产报废时再冲转其投资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

⏹美国会计学家厄尔·塞利尔斯(EarlA.Saliers)在1915年撰写了介绍折旧的专著《折旧原理》(PrinciplesofDepreciation)。

⏹该书分别介绍了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偿债基金法、年金法及单位成本法等多种折旧方法。

2、资本与收益区分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

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持续经营企业需要大量资本,而且要求对投入资本和资本报酬加以区分。

⏹在这一期间,收益表的重要性得到广泛承认,成为仅次于资产负债表的正式对外会计报表。

3、成本会计

⏹在19世纪末,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过程趋于复杂,制造程序、费用收集和分配流程都越来越复杂了,从而要求对各产品、各工序的成本进行更精确的计算,促使成本会计制度的产生。

4、报表审查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

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

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从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的公司法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经过公司监事审查,并向公司股东提交经审核的会计报告。

⏹由于公司监事一般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他们委托亲信或相关人士审查公司的帐簿。

这一程序逐渐演变为由独立的执业会计师进行查帐的制度。

注册会计师职业出现了。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才能生效。

报表审查制度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确立起来。

三、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

1、财务会计的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为首、大多数发达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公司股票和债券大量在证券市场上抛售,许多公司陷入无力偿付债务的窘迫局面,纷纷破产倒闭。

政府和社会公众认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崩溃和萧条的主要原因,强烈要求公司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此美国政府于1933年公布《证券法》,1934年公布《证券交易法》,要求股份公司在向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会计报表;股份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经独立会计师审定;授权SEC负责制订统一会计规则。

但是SEC从未行使制订权,而是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改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制订。

⏹  公认会计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传统会计发展成为财务会计。

其特征是:

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报告,是为了满足各个利益关系人的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报表完成后,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审计。

⏹会计不再局限于为企业业主服务,而需要考虑企业的外部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

⏹传统的会计逐步演变为主要向企业外界有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财务会计或对外会计。

(externalaccounting)

⏹财务会计:

又称“外部报告会计”指:

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因其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故称“传统会计”;因其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以外提供财务报告,故也称“对外报告会计”。

2、公认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以下简称GAAP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催产的作用。

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挽救会计职业,会计界认为必须着手制定会计准则。

1934年,第一批会计准则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认可,

⏹GAAP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缩小会计处理方法和报表编制程序的差异,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着重保护企业外部利益集团得到有用的信息以资决策。

3、管理会计

⏹20世纪初,随着“泰罗制”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管理当局为了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预测,需要会计提供越来越多的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50~60年代,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脱颖而出。

1952年在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个专门术语。

从此,企业会计就正式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这些信息与企业为外界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更侧重于管理当局的计划、决策、预测和分析的信息需要。

它在形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在内容上更加广泛,而在时间上要更加及时。

所以在20世纪初以来,逐渐产生了相对于财务会计的另一重要分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即主要为管理当局内部经营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或称为对内会计。

(internalaccounting)

⏹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执行性管理会计,侧重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逐渐由单纯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过渡到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把决策会计放到主要位置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去,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4、重视收益确定

⏹收益表的重要性和作用显著地上升,甚至超过资产负债表而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著名的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就把收益及其报告概括为会计的“重心”。

他指出:

“收益表才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主题……所有利益集团在大部分情况下最需要的重要信息只能由收益表来提供”。

5、税收会计

税收会计的核算目的正是为了综合提供税收业务活动的信息,并利用核算信息综合控制税收业务活动。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税收政策,正确核算和及时反映税收收入情况,监督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严格退库手续,保护国家税款安全。

6、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核算和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体系,即政府会计。

(governmentalaccounting)

⏹非盈利组织主要指一些公益性机构,如医院、学校、各种基金会和慈善团体等。

⏹非盈利组织会计和政府会计共同构成了公营会计(public-sectoraccounting),属于西方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7、电算化会计

⏹计算机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迅速引进企业经营管理领域。

⏹其中的主要应用是电算化会计(EDPaccounting)。

早先多数是单项式的电算化会计处理,如工资计算和发放,存货管理、应收与应付帐款的处理、总帐处理等,逐渐扩展至整个会计系统的电算化处理。

⏹至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系统的电算化。

⏹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财政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给予560万元资金的大力资助下,从前民主德国进口一台EC-1040计算机,开始会计电算化试点,应用范围仅限于工资核算。

8、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直接对会计上长期坚持的历史成本原则提出了挑战。

造成前后期的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或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与真正的经营效果,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和职业界普遍展开了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和实验。

通货膨胀会计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现时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9、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需要会计人员提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诸如企业与环境保护、就业、雇员培训、反种族歧视、医疗劳保信息资料,从而出现了“社会会计”或“社会责任会计”。

(socialresponsibilityaccounting)

⏹人力资源会计(humanresourcesaccounting)就是它的一个分支。

10、国际会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民间职业团体和政府间组织都致力于各国会计实务或有关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使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accounting)蓬勃发展。

⏹1973年,由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9个国家的16个主要会计职业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IASC)

⏹中国于1997年5月8日加入了IASC。

⏹这些准则正逐步成为一些公认的国际会计惯例,对各国的会计准则和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01年IASC改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且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IASCF)对IASB进行监督。

⏹2006年11月6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宣布,该基金会受托人已任命现任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任期五年,从2007年7月1日开始。

1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金融衍生工具往往是涉及交易双方的一种承诺,如在特定的未来期间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交易。

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确认和计量必须依据已经实际执行或完成的交易,不能对预期的交易结果(包括预期的资产、负债变动或有关损益)事先记录入帐。

⏹但是由于西方金融市场行情波动日趋剧烈,变化莫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蕴涵极大的风险。

如果不予记录反映,实际上是掩饰了客观存在的风险,误导市场参与者,乃至使投资者或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

⏹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财务会计界开始着手研究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方法。

⏹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仍然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有关交易带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而将促使新的会计方法理论或实务准则继续涌现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实验之中。

第二讲复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

一、复式簿记产生的历史环境分析

  复式簿记的产生绝非偶然现象,它是显示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

(一)由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的演进,是促使复式簿记起源与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自然经济结构中,商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对其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它最终导致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

地中海地区的经济使古希腊与罗马商业的势力范围逐步得到扩展,大大弥补了陆路交通的不足之处,使古希腊与罗马商业的势力范围逐步得到扩展,最终使它们得以成为当时欧、亚、非商品交易的中心。

地中海地区经济的富有人集团形成也最早,对财富的重视促使富有人集团的思想与行为很迅速地反映在立法方面,并且很快把财产法的建立和簿记制度建立与方法的应用结合起来,使簿记制度、方法与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展。

史实证明,私有财产占有与保护观念越强,对簿记的推动作用便越强。

在奴隶制时代,商业发展的第一高峰是希腊人创造的,公元前200-146年间,希腊被罗马征服,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公元2-3世纪,爆发了经济政治大危机,由最初农业与手工业衰落,到随后的商业与金融业衰落乃至城市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西、东两个帝国之后,经济进一步下滑,在公元454年至476年西罗马灭亡之后,地中海沿岸的经济从此跌入低谷。

古代簿记伴随着商业、金融业一起陷入它的黑暗时期。

公元7世纪,由于伊斯兰教入侵地中海盆地,为围堵基督教而封锁了地中海。

地中海不仅失去了东西方贸易的纽带作用,而且反倒成为贸易往来的障碍。

1096年,十字军运动发生,伊斯兰教对地中海的封锁与控制便被打破,从此,海路逐渐畅通,远地贸易逐步恢复,商品交易范围与种类也处于日益扩大之中。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基督教对穆斯林圣地发动的的一场野蛮战争,穆斯林在这次战争中损失惨重,一度被征服。

西方骑士们为了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于1096年开始了极富侵略性的东征。

1096年至1270年,十字军东征进行了8次,持续近200年。

尽管历史上对这场战争褒贬不一,但这场战争对中世纪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

它促使整个欧洲商人与东方进行贸易往来,并保持了东西贸易通道的畅通。

因此,十字军东征被称为是宗教狂热、冒险和商业等的特殊感情的混合。

为什么说是宗教狂热、冒险和商业等的特殊感情的混合。

十字军的东征,需耗费巨额资金,当时的教会和主管教区缺乏充分的资金,于是,转而寻求商人的帮助。

商人们以贷款的形式向教会提供援助,而十字军战士则带回了丝绸、香料和其他东方产品。

这场宗教战争很快与商业活动变得难舍难分。

商人们像十字军战士一样,开始了商业战争。

他们从欧洲各国收购各种商品,到东方去换取欧洲人所需要的丝绸、胡椒等产品,在回到欧洲卖出,以取得高额利润。

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由于处在连接欧洲和东方的中继地的地位,在加上十分发达的航海业,使其成为东西方商品流通的中心。

已经强大起来的意大利的一些城市,通过与周围的封建主进行激烈的斗争,形成了一些城市国家,其中著名的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

那时候,商业最发达的城市国家是威尼斯共和国。

11世纪末中,威尼斯充满了富裕的贵族,至12世纪,威尼斯的政权实际上被商人贵族集团所把持,他们热衷于海上贸易,并逐步夺取了海上贸易霸权。

其贸易范围不仅扩展到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而且还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与英国、尼德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