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73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它的官能团是(  )

A.—COOH

B.—CH3

C.—OH

D.—H

2.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有关两者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内的键角均为600

C.甲烷沸点低于四氯化碳,因为C-H键键长比C-Cl键短

D.甲烷分子比四氯化碳稳定,因为C-H键键能比C-Cl键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和丙烷可用Br2的CCl4溶液来区别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分馏和石油的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4.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示装置。

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  )

A.水

B.NaOH溶液

C.CCl4

D.NaI溶液

5.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的汽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乙醇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D.用粮食发酵可制得乙醇

6.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7.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广泛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PVC的化学式为

,PVDC的化学式为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

B.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是通过非极性键结合的

C.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唯一原因

D.烷烃的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

B.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

C.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D.误服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牛奶或豆浆可解毒

10.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乙醇

B.甲苯

C.四氟乙烯

D.四氯化碳

11.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添加的顺序为硫酸→乙醇→乙酸

B.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应急速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

C.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12.下列涉及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B.乙烯、聚氯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14.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5.下列有机物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油脂

B.蔗糖

C.葡萄糖

D.蛋白质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含有一些添加剂

C.用木材等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的原料是石油和煤

17.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8.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18

C.20

D.22

19.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1,4-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丁烯

C.

2-甲基丁烷

D.

二氯乙烷

20.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中都含有6个性质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糖类、蛋白质是基本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如何识别这些物质的真伪,既可以检验同学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水平,又可以减少伪劣物品对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请根据下列的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①烧焦羽毛味;②蓝色;③银镜(析出银);④砖红色沉淀;⑤黄色。

22.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E的实验中,若用1molB和1molD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molE?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184gB和120gD反应能生成106gE,则该反应的产率________。

23.

(1)油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可分为油和脂肪,常温下呈________态称为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常温下呈______态的称为脂肪,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水解。

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24.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醇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A

【解析】醋酸属于羧酸,官能团是—COOH,答案选A。

2.【答案】D

【解析】A.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错误;B.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型结构,键角都是109°28′,错误;C.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大,所以甲烷沸点低于四氯化碳,错误;D.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碳氢键的键长小于碳氯键的键长,所以甲烷分子比四氯化碳稳定,正确.

3.【答案】D

【解析】A、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而丙烷不能,可以鉴别,正确;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正确;C、米酒的成分属于醇类,变酸的过程是被氧化为羧酸类,正确;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将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错误,答案选D。

4.【答案】C

【解析】苯与Br2取代反应可生成HBr,而若发生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可借助是否生成HBr,证明反应是否为取代反应,但溴易挥发,溴蒸气与水反应也能生成HBr,会造成干扰,A中试剂用于除去溴蒸气,选用CCl4。

5.【答案】A

【解析】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6.【答案】C

【解析】氰酸铵(NH4OCN)属于铵盐,是离子化合物,A错误。

尿素[CO(NH2)2]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

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C正确。

同素异形体是单质,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都是化合物,D错误。

7.【答案】B

【解析】PVC保鲜膜是聚乙烯塑料,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故A正确;PE是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得氯乙烷,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故B错误;PVC是聚氯乙烯,化学式为

;PVDC是聚偏二氯乙烯,化学式为

,故C正确;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它们的最简式相同,它们含C和H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者燃烧时生成CO2、H2O的量分别相等,故D正确.

8.【答案】D

【解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同分异构现象,A、C项错误;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是通过极性键结合的,B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A.淀粉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水解产物各不相同,正确;B.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汽油的产量,错误;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可以得到甲烷、苯和煤焦油等化工原料,正确;D.重金属盐能够使得人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重金属中毒时喝大量牛奶、蛋清或生豆浆能够有效解毒,正确.

10.【答案】C

【解析】乙醇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A错误;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B错误;四氯乙烯结构和乙烯相似,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四氯化碳和甲烷一样,为正四面体,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

11.【答案】D

【解析】A项,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放热,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所以试剂添加的顺序先加乙醇,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浓硫酸,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乙酸,因此物质的加入顺序为乙醇→硫酸→乙酸,错误;B项,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为了防止乙醇挥发,使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应该缓慢加热反应混合物,错误;C项,通过导气管进入试管B的物质中含有挥发的乙醇和乙酸及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为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应该在B试管中放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若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会使乙酸乙酯水解消耗,错误;D项,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正确。

12.【答案】A

【解析】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界中可自动分解为无毒物质,使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聚氯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聚氯乙烯中常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增塑剂,不能用作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13.【答案】A

【解析】 A项,乙烷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与浓盐酸不发生取代反应,错误;B项,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聚乙烯,聚乙烯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正确;C项,室温下乙醇可以任意比溶于水,而溴乙烷难溶于水,所以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正确;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14.【答案】A

【解析】A项,由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两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正确;B项,苹果酸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反应,故1mol苹果酸只能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C项,羧基和羟基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故1mol苹果酸能与3molNa反应生成1.5molH2,错误;D项,此结构简式与题干中的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错误。

15.【答案】D

【解析】油脂、蔗糖、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大于10000,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D.

16.【答案】C

【解析】用木材等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属于人造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17.【答案】A

【解析】从结构简式看出香叶醇中含“

”和“—OH”,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醇“—OH”能发生取代反应,显然B、C、D均不正确。

18.【答案】C

【解析】根据酯化反应的断键规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选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甲基不可能在1号碳上,物质

,按系统命名法名称为己烷,A错误;未指明碳碳双键位置,物质

,按系统命名法名称为3-甲基-1-丁烯,B错误;未指明氯原子位置,物质CH2Cl-CH2Cl按系统命名法名称为1,2-二氯乙烷,D错误,选择C。

20.【答案】B

【解析】乙醇分子里的6个氢原子不是完全相同的,羟基氢原子与其他5个氢原子有本质的区别。

21.【答案】

22.【答案】

(1)羟基 羧基

(2)②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④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不能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转化

(4)60.2%

【解析】由于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所以A是乙烯C2H4;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B:

乙醇CH3CH2OH;乙醇催化氧化得到C:

乙醛CH3CHO;乙醛催化氧化得到D:

乙酸CH3COOH;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E: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和水。

(3)由于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所以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E的实验中,若用1molB和1molD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molE。

(4)184g乙醇的物质的量是

=4mol;120g乙酸的物质的量是

=2mol,由于乙醇过量所以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应该按照乙酸来计算,理论上应该产生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mol×88g·mol-1=176g。

实际反应能生成106gE,则该反应的产率

×100%=60.2%。

23.【答案】

(1)C H O 液 固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皂化反应

24.【答案】

(1)CH3COOH 

(2)乙酸乙酯 (3)取代反应 (4)聚氯乙烯

(5)CH3CH2OH

CH2===CH2↑+H2O

【解析】

(1)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A是由乙醇氧化得到的,可知A为乙酸。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3)比较乙醇与C的分子式可知,乙醇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的单体为D,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D为氯乙烯,所以E为聚氯乙烯。

(5)乙醇在浓硫酸下,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