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96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docx

铝箔检验标准企业标准

 

空调热交换器用铝箔检验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热交换器用铝箔定义、技术要求与分类、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热交换器用铝箔(包括亲水涂层铝箔,以下简称亲水铝箔和非亲水铝箔)。

本标准适用物料分类码为:

8030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415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QJ/GD12.12.004环保标识使用管理规定

QJ/GD92.00.001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

JISZ2371Methodsofsaltspraytesting(盐雾试验方法英文版)

JISH4001铝和铝合金板、条的涂装和烧结

JISK56007-2涂料一般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非亲水铝箔

简称素箔,即由各铝基材轧制而成的铝箔。

亲水铝箔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在素箔表面涂覆一层稳定的高亲水性膜,使亲水铝箔上的冷凝水由珠状被吸附为膜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外观

技术要求

铝箔表面

铝箔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应有腐蚀、氧化、皱纹、漏涂、辊痕、擦划伤、针眼和伤痕等缺陷,手摸/擦拭,铝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铝粉或其他粉尘;

铝箔表面允许有分散、轻微的波浪、印痕;

不允许存在明显的乳液痕、印痕及轧制润滑油燃烧后形成的油斑,其单边宽度小于4.5mm。

断头、不接头

铝箔不应有残缺、折叠、夹边和撕裂。

每5卷只允许有一个断头,断头处做明显标记,卷内部、外包装均需注明接头标识,并且接头处画黑圈处理。

卷端面质量

铝箔卷端面应平齐、洁净,不允许有碰伤和脏污,允许有不明显毛刺。

铝箔卷轴

铝箔应缠在内径为φ152mm±2mm的洁净纸质管芯上。

管芯长度L可大于铝箔的宽度W,但宽出量不超过2mm,即0≤L-W≤2mm。

铝箔卷的外径应符合表1中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质量以目视进行检测。

尺寸

技术要求

铝箔厚度、宽度、卷内径及卷外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试验方法

用数显千分尺等相关量具检验。

表1几何参数

项目

尺寸(mm)

公差(mm)

说明

厚度

0.095

+0.003

-0.001

0.105/0.115

+0

-0.004

0.108

+0

-0.004

黑色耐酸铝箔

0.125

±0.003

0.2

±0.004

宽度

所有宽度规格

±1.0

轧辊粗糙度

所有宽度规格

Ra0.25~0.3μm

轧辊粗糙度值为厂家铝箔基材轧辊粗糙度要求,厂家需进行内部控制,相关记录可追溯,格力监督。

内径

152

±2

外径

800~1100

(适合宽度规格:

≥695)

每卷重量不能超过2吨

700~1000

(适合宽度规格:

<695)

每卷重量不能超过2吨

化学成分

技术要求

铝箔基材的牌号、合金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化学成分(%)

牌号

Si

Fe

Cu

Mn

Cr

Zn

Ti

Mg

其他

Al

单个

合计

3102

<1.00

<0.05

0.05~0.35

<0.10

<0.06

<0.05

<0.05

<0.15

≥99.0

8011

0.50~0.90

0.60~1.00

<0.10

<0.20

<0.05

<0.10

<0.08

<0.05

<0.05

<0.15

余量

试验方法

铝箔基材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按照GB/T20975的规定进行。

实验时做Si、Fe、Cu的成分分析。

室温力学性能

技术要求

素箔、亲水铝箔的横、纵向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室温力学性能

牌号

铝箔分类

涂层分类

厚度

(mm)

宽度

(mm)

材料

状态

横、纵向抗拉强度(MPa)

横、纵向延伸率(%)

横、纵向屈强比(σ0.2/σb)

杯突值

3102

非亲水

0.095

897

H26

125~136

≥12

0.8~0.98

≥5.6

无色亲水

有机

无机

全系列

125~140

0.9~0.98

≥5.1

蓝色亲水

有机

金色亲水

黑色耐酸

3102

 非亲水

0.105

897

H26

125~136

≥12

0.8~0.98

≥5.6

无色亲水

有机

无机

390

465

490

897

925

125~145

≥12

0.9~0.98

≥5.1

蓝色亲水

有机

金色亲水

黑色耐酸

非亲水

355

405

470

540

695

1066

1070

128~150

≥12

0.9~0.98

≥5.1

无色亲水

有机

无机

蓝色亲水

有机

金色亲水

3102

黑色耐酸

有机

0.108

全系列

H26

128~150

≥12

0.9~0.98

≥5.1

3102

非亲水

0.115

355

H26

128~150

≥13

0.8~0.95

≥5.6

蓝色亲水

有机

金色亲水

8011

非亲水

0.125

416

1066

1070

H24

128~150

≥13

0.8~0.95

≥5.6

蓝色亲水

有机

金色亲水

黑色耐酸

8011

蓝色亲水

有机

0.2

555

H24

95~130

≥18

0.8~0.95

≥6.5

备注:

受翅片冲裁模具限制,H26材料状态的铝箔的横、纵向抗拉强度必须按宽度尺寸分类区分,在热处理加工时注意控制。

试验方法

亲水铝箔的抗拉强度、延伸率试验参照GB/T228的规定,试样的原始标距(Lo)25mm;试样平行长度(Lc)32mm;平行部分原始宽度(bo)6±0.10mm;试样平行部分原始厚度(ao)≤6mm;带头试样从头部到平行部分过渡圆弧半径(r)3mm;试样总长度(L)120mm;夹持部分宽度10mm;夹持部分长度40mm;试验速度20mm/min。

试样选取也可参考GB/T16865标准的规定。

亲水铝箔的杯突试验方法参照GB/T4156的规定,(润滑剂采用凡士林)。

需在铝卷横向位置均匀检测5点,要求5点位置均符合表3杯突值要求,取样位置图1所示。

图1杯突值检测位置示意图

亲水铝箔涂层性能

亲水铝箔涂层分类与构成

亲水涂层分类与构成应符合表4规定。

表4亲水涂层分类与构成

涂层分类

涂层主成份

涂料要求

构成

有机涂层

亲水性树脂

使用慧谷或ALMENT(艾美特)涂料

基材+防腐层+有机亲水层

无机涂层

SiO2或水玻璃

基材+防腐层+有机、无机混合型亲水层+水润滑层

亲水铝箔涂层性能要求

涂层气味

技术要求

无异味。

试验方法

未曾开卷亲水铝箔,揭开箔卷下表面三层后以嗅觉检测其气味,不能有明显异味;各取5片30mmX30mm规格亲水铝箔和封样样品,装入培养皿中,140℃下烘10min,待冷却后分别以嗅觉检测其气味,比试验前气味更重时为不合格。

涂层颜色

技术要求

同一批次铝箔不得有明显色差。

颜色标准以颜色样板为标样。

为防止样板退色,样板每年更换一次。

铝箔正反面颜色与样板之间不得有肉眼可见明显色差。

试验方法

以目视进行检测。

取标准颜色样板与待检铝箔放在一起,肉眼观察待检样品正反面颜色应与标准颜色样板一致或相近,无明显色差。

涂膜厚度

技术要求

普通亲水铝箔:

单面涂料重量(干态):

0.90g/m2~1.55g/m2;涂膜单面总厚度:

0.81μm~1.41μm;亲水层单面厚度:

0.14μm~0.27μm;

高耐腐铝箔(含金色铝箔):

单面涂料重量(干态):

1.40g/m2~2.05g/m2;涂膜单面总厚度:

1.27μm~1.86μm;亲水层单面厚度:

0.14μm~0.27μm;

耐酸防腐铝箔(黑色):

单面涂料重量(干态):

2.8g/m2~3.5g/m2,涂膜单面总厚度:

2.55μm~3.18μm;亲水层单面厚度:

0.14μm~0.27μm;

注:

黑色耐酸铝箔为提高防腐性而增加膜厚,铝箔总厚度会有所增加,为了保证黑色耐酸铝箔的防腐性,其厚度增加至0.108mm

试验方法

涂层厚度采用高温剥离法。

仪器与材料:

箱式电炉(马弗炉),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秒表。

测试方法:

取100mmX100mm试样一块,在105℃恒温烘箱中烘5min,冷却后称重W1。

将试样置于已升温至550℃的箱式电炉中,30min后取出冷却后,将涂膜层去掉称量W2。

计算:

单面涂层厚度以下式计算:

H=(W1-W2)×104/(2×10×10×G)………………………………………………

(1)

式中:

H-单面的涂层厚度,单位:

微米(μm);

W1-涂层腐蚀前的铝箔重量,单位:

克(g);

W2-涂层腐蚀后的铝箔重量,单位:

克(g);

G—涂层密度,通常按照1.1g/cm3计算。

计算结果的修约: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按照4舍6入5成双的数字修约规则。

附着力

技术要求

杯突试验(压深5mm):

无脱层;

T弯试验(将涂层铝箔夹2倍厚铝箔弯曲180°压平),用指甲轻刮折弯部位:

无脱层;

按JISH4001网格试验(100/100):

涂膜无剥落。

试验方法

杯突法:

用杯突试验机冲压深5mm,观察突起处或裂口处涂层无脱层,试验方法参照GB4156规定。

弯曲法:

将涂层铝箔夹2倍厚铝箔弯曲180°压平,用指甲轻刮折弯部位无脱层。

网格剥离法:

试验方法参照JISH4001网格试验(100/100)涂膜无剥落。

亲水性(接触角θ)

技术要求

初期亲水性:

θ≤10°,(黑色耐酸铝箔θ≤20°);

干湿循环亲水性(无机涂层):

θ≤23°(双面),润湿率达100%;

干湿循环亲水性(有机涂层):

θ≤26°(双面),润湿率达100%;

干湿循环亲水性(黑色耐酸涂层):

θ≤35°(双面),润湿率达100%。

试验方法

亲水性的接触角检测按本标准中的附录A。

涂层均匀性检查

技术要求

浸泡试验后样品亲水角θ≤30°。

试验方法

取50mmX100mm样品,室温下把样品浸泡PH=9的NaOH碱性溶液中6小时,取出晾干,两面各取5个点检测试验后的亲水角并记录。

防腐性

技术要求

按JISZ2371标准:

普通铝箔(500h连续中性盐雾喷雾):

R.NO≥9.5;

高耐腐铝箔(含金色铝箔)(1500h连续中性盐雾喷雾):

R.NO≥9.8;

黑色耐酸铝箔(PH=3酸性盐雾,连续试验时间见备注):

R.NO≥9.5,需同时满足(2000h连续中性盐雾喷雾):

R.NO≥9.8。

注:

黑色耐酸铝箔酸性盐雾时间暂按200h标准评定,通过耐腐材料及厚度优化后可以达到600h再按600h执行。

试验方法

亲水铝箔的防腐性检测方法参照JISZ2371标准执行,氯化钠溶液浓度50±5g/L、PH值为6.5~7.2,评定方法见附录B。

酸性盐雾方法:

以中性盐雾标准方法为基本,在中性盐溶液中配入冰乙酸(分析纯),使盐溶液达到PH=3的酸性盐溶液,即可作为酸性盐雾试验的试验液。

耐湿性

技术要求

按JISK56007-2 300h,R.NO≥9.8。

试验方法

亲水铝箔按JISK56007-2标准中温度差固定式方法,试验环境温度40±2℃、湿度93±2%,试验时间300h,试验后按JISZ2371标准评级,要求R.NO≥9.8。

耐热性

技术要求

试样在200℃±5℃的中性测试环境中保持10min后,涂层附着力、颜色保持不变,且干湿循环300次后,θ≤28°(双面)(黑色耐酸铝箔θ≤38°)。

试验方法

试样在200℃±5℃的中性测试环境中保持10min。

耐酸、碱性

技术要求

涂层无发白、起泡、膨胀和脱落现象(黑色耐酸铝箔不做耐碱性试验)。

试验方法

耐酸性:

将试样放入室温下按体积比配制(盐酸:

水=1:

9)HCl溶液中,20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待水分干燥以后观察亲水涂层外观。

耐碱性:

将试样放入25±5℃下的10%NaOH溶液中,20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待水分干燥以后观察亲水涂层外观。

耐油性

技术要求

试样在挥发性翅片油中浸泡48h,在140℃烘干后,涂层不起泡且亲水角θ≤10°(黑色耐酸铝箔θ≤20°)。

试验方法

试样在挥发性翅片油中浸泡48h后取出,140℃烘干。

铝箔加工工艺试验

技术要求

铝箔在翅片冲床和胀管机上分别进行引伸、冲孔、翻边和胀管试验,应符合表5规定。

 

表5铝箔加工工艺试验单位mm

铝箔厚度

翅片孔径d

翻边孔直径D

片距

要求

0.095

φ5

φ5.2

1.2~1.4

1)冲片后,翻边部位允许有30%毛发状裂纹;

2)裂纹不允许延伸到杯型翻边1/2的部位;同一排上不得连续出现2个以上的缺陷孔或无规律缺陷孔;

3)胀管后,直壁部位铝箔不开裂;

4)0.20铝箔厚度只能用于冷风机上。

φ7

φ7.3

1.2~1.4

φ7D

φ7.27

1.2~1.4

0.105

φ5

φ5.2

>1.4~1.6

φ7

φ7.3

>1.4~1.6

φ7D

φ7.27

>1.4~1.6

φ7.94

φ8.24

1.2~1.8

φ9.52

φ9.83

1.2~1.8

0.115

φ12.7

φ13.05

2.5~2.8

0.125

φ16

φ16.4

2.5~2.8

0.20

φ9.52

φ9.83

3.5~5.0

试验方法

铝箔在翅片冲床和胀管机上分别进行引伸、冲孔、翻边和胀管试验。

表面粗糙度

技术要求

铝箔用粗糙度仪检测横向各点表面粗糙度≤0.45μm。

检验方法

见图2示意,将铝箔剪切后放置在粗糙度仪检测台上,将粗糙度仪沿轧制方向放置,按动测量键,读取测量数据。

注:

只检测光箔;粗糙度仪按照Ra档位进行测试。

图2粗糙度检测示意图

有害物质含量

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QJ/GD92.00.001规定要求,客户化环保要求按客户化文件或图纸执行。

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入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入厂检验

进货检验规定为每批检验。

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合格判定按表6的规定。

 

表6检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入厂检验

型式试验

AQL/(Ac,Re)

缺陷类别

试验方法

1

外观表面质量

2(0,1)

C

4.1.2

2

尺寸

2(0,1)

B

4.2.2

3

化学成分

1(0,1)

B

4.3.2

4

室温力学性能

2(0,1)

B

4.4.2

5

亲水铝箔涂层性能

涂层气味

5(0,1)

B

4.5.2.1.2

涂层颜色

2(0,1)

B

4.5.2.2.2

涂膜厚度

2(0,1)

B

4.5.2.3.2

附着力

2(0,1)

B

4.5.2.4.2

初期亲水性

2(0,1)

B

4.5.2.5.2

干湿循环亲水性

2(0,1)

B

4.5.2.5.2

涂层均匀性检查

2(0,1)

B

4.5.2.6.2

防腐性

2(0,1)

B

4.5.2.7.2

耐湿性

2(0,1)

B

4.5.2.8.2

耐热性

2(0,1)

B

4.5.2.9.2

耐酸、碱性

2(0,1)

B

4.5.2.10.2

耐油性

2(0,1)

B

4.5.2.11.2

6

表面粗糙度

2(0,1)

B

4.7.2

7

有害物质含量

1(0,1)

A

4.8

8

标志、包装

4.0

D

6

9

对比及审查(仅针对新增厂家)

对应以上检验项目

7

注1:

“√”表示应检项目。

注2:

缺陷类别“A、B、C、D”

A:

零缺陷控制项目(安全/特别故障)

B:

重要控制项目(会使整机出现主要性能故障)

C:

主要控制项(一般性能指标)

D:

次要控制项(外观/包装及其它轻微控制项)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条件

铝箔在下述条件成立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物料试用、确认时;

b连续供货的产品中,每半年一次;

c停止使用已满6个月后再次使用的;

d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时;

e进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型式试验时。

型式检验判定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合格判定按表6的规定,一个样本不合格时,即判批不合格。

送样检验规定

取样要求:

沿卷箔横幅方向,取左、中、右三部位的样片进行检测。

对于新开发厂家的亲水铝箔,必须提供1066、925规格各一卷样品,每卷样品重量不少于50kg,进行型式检验及评估供方生产涂覆稳定性。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包装应附有合格证。

外包装应标示出铝箔的型号、供货状态、批号、规格、重量、产品执行标准号和名称,及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亲水铝箔则增加涂层类别标示。

环保标识(如RoHS标识)应符合QJ/GD12.12.004要求,适用于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的铝箔。

卷芯内应贴标签,或在端面靠近卷芯处(约半径50~100mm范围内)手写生产厂家、批号便于质量跟踪。

对于蓝色高耐腐铝箔,需在铝箔卷内端面用黑色笔画出宽约5mm的十字形,要求铝箔不能粘连,并在端面靠近卷芯处写上“蓝色高耐腐”,如图1。

图1铝卷标志位置示意图

每一卷箔卷靠近卷芯侧面(约半径50~100mm范围内),必须明确标明合金牌号、生产日期、设备标识号,必须贴标有机械性能数据的标签(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如表7,以便跟踪。

表7标签要求

铝箔规格/厂家名称

合金状态

生产批次号

生产设备号

横、纵向抗拉强度(σb)

横、纵向屈服强度(σ0.2)

横、纵向

延伸率

0.105X925P/

重庆顺威

3102H26

X050610-X

3#

横:

115MPa

纵:

120MPa

横:

101MPa

纵:

110MPa

横:

12%

纵:

16%

包装、运输、贮存

铝箔的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3199的规定。

包装上应注明规格、物料编码、数量、毛重、净重、日期、制造厂家,并注明储存期。

限摆放一层。

制品及包装箱内外不得有白蚁、老鼠等害虫。

针对首批来货,包装应合理,能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变形、撞伤、损坏等。

对比及审查(仅针对新增厂家)

与原厂家供应的物料进行对比,确定结构、材料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评估其影响,存在差异的必须充分试验验证,确保与原厂家生产物料的通用性,对于全新物料,需对其结构及选材合理性进行充分验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涂层铝箔接触角测量方法

A.1 方法

用本公司现有的日本产CA-X150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亲水角。

本实验所用水均为蒸馏水,电导率值须小于0.3ms/m。

A.2 步骤

A.2.1 初期亲水性:

在未处理过的铝箔样品上滴水,通过对接触角的测量,判定初期亲水性。

A.2.2 干湿循环亲水性:

将涂层铝箔浸入蒸馏水2min后,用冷风干燥6min,一次循环。

进行300次循环之后观察测量接触角。

测亲水角的水滴量(1ml~2ml),液滴不得从液滴调节器上掉落。

当液滴与样片接触后,必须在10s内读出接触角(双面)。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防腐数级(RN)评定方法

B.1防腐数级(RN)根据表B1和图B1~B6进行判定。

表B1铝箔腐蚀面积比例与防腐数级的对应关系

腐蚀面积比例A(%)

防腐数级(RN)

0.00

10

≤0.02

9.8

0.02﹤A≤0.05

9.5

0.05﹤A≤0.07

9.3

0.07﹤A≤0.10

9

0.10﹤A≤0.25

8

0.25﹤A≤0.50

7

0.50﹤A≤1.00

6

腐蚀面积比例(A)与防腐数级(RN)的对应计算公式如下:

………………………

(1)

当防腐数级(RN)在9.3~9.8之间时,腐蚀面积比例(A)与防腐数级(RN)的对应计算公式如下:

………………………

(2)

B.2不同腐蚀数级(RN)的对应示意图B1~B6:

图B1

图B2

图B3

图B4

图B5

图B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铝箔编码与牌号对应清单

在用铝箔的编码与牌号对应清单见附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空调热交换器用铝箔检验报告模板

D.1导言

本附录提供了空调热交换器用铝箔的型式检验报告模板。

D.2检验报告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