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07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docx

数字化测图实验报告含封面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东北农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数字化测图技术

课程号:

x

实验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

城划1203

学号:

A

实验项目

得分

指导教师

总成绩

姓名:

付莹

 

实验一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模式、流程与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量实习要求,测区任务布置

测区概况:

东北农业大学北区坐落于木材街59号,我小组测区范围为东北农业大学偏北地区,我小组具体范围为研楼及食品学院一带,测区建筑包括研究生楼,食品学院,以及食品院后的楼等建筑物。

土地类型有平地,草地,沙地,沥青地面等。

现有建筑物3幢,测区面积为54145.49平方米。

2.测区图根控制测量:

外业布网,观测与评差计算,控制测量成果数据

在测区内共有三个控制点,坐标分别为

2602——(..365)

2603——(..206)

2604——(..189)

在测量过程中,加密了两个支导线。

在测区中由于树木及其它建筑物等遮挡,导致我测区范围内的部分建筑道路及路灯等独立地物无法观测,我们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在研楼和食品学院进行了加密。

3.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与数据存贮:

全站仪参数设置,工程项目建立,外业数据采集数据格式选择,测站建站及数据采集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仪器的安置。

在测量范围内选择一控制点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允分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不仪能使开工前测量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丁作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有关领导和测量放线:

作人员都应重视和全面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测量能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测量过程

a.在仪器中新建项目项目名称ch0301,之后进行建站,在全站仪所在的控制点建站,选择已知点建站——测站命名——后视点命名——输入已知点和后视点的坐标——照准后视——点设置,对后视点进行观测,检核。

检核成功后:

b.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c.建立碎步点数据

d.碎步点测量,记录数据。

e.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坐标。

f.在测量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草图的绘制,将仪器上的点与草图上的统一绘制在草纸上。

以便后来的的工作。

4.测量工程数据导出与测点检查:

优盘导出格式为点号——编码(E,N,Z)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数据:

...365

...965

...805

jk...825

...921

...821

...856

...804

...497

...357

...678

...733

...049

...433

...819

...135

...534

...216

...999

jk...544

...317

...619

...587

...683

...574

...562

...640

...705

...617

...595

...579

...614

...605

...583

...670

...567

...579

...712

...537

...529

...989

...596

...596

...537

jk...235

jk...861

...597

...460

...574

...613

...645

...135

...110

jk...238

...665

...672

...653

...675

...636

...652

...361

...546

...464

...547

...655

...618

...367

...189

...327

...621

...565

...524

...118

...533

...490

...728

...183

...661

...435

jk...030

...876

...808

...834

...641

...613

...645

...554

...577

...680

...669

...731

...714

...305

...250

...136

...381

...547

...196

...386

...385

jk...910

...348

...334

...058

...055

...072

...845

jk...897

...188

...784

...217

草图:

分析:

测量采用的控制点为土资所测,混用时后视检测总是超限,后改用26班,后视检核合格。

研楼右侧的加密点选择不当,导致食品学院后楼特征点均被树木遮挡,只能用卷尺测量,误差会稍大。

其余数据较准确,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

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

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

实验二数字测图数据处理软件CASS功能简介及地形图绘制

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软件CASS的菜单及功能;掌握地形图中地物、地貌的绘制方法,地形图分幅的批处理;地籍图的绘制;工程应用等操作

(一)实验内容

1.数字测图数据处理软件CASS功能:

2.CASS绘图的参数设置要求:

(1)文件〉CASS环境设置要求:

Cass参数设置将相应的设置改正,包括地物绘制和图框设置。

高程注记位数——2位,是否连续绘制——是,围墙是否封口——否,电杆之间是否连线——否,自然斜坡线长短——短,填充符号间距——50mm,高程点字高——2,陡坎默认高——1m

图框设置包括测图单位,成图日期,坐标系——国家80坐标系,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量员绘图员等项目。

(2)文件〉AUTOCAD系统设置:

显示:

模型空间背景与十字丝光标颜色不同,使十字丝光标可见

用户坐标优先级:

执行对象捕捉优先

(3)CASS中:

对象捕捉:

启用,极轴,使光标在测点附近能够呈现节点符号

3.CASS地物绘制:

启动两个CASS窗口,一个窗口文件〉打开〉STUDY.dwg图形数据,删除等高线图层、展会业外测点点号绘制一幅草图;一个窗口利用STUDY.Dat数据,定显示区、比例尺,展业外测点点号,按照屏幕右侧居民地、道路、水系、交通设施菜单,对照另一个窗口的草图,进行地物要素绘制,以及地物编辑处理;地物要素的名称及其它属性的注记。

4.CASS地貌绘制——等高线绘制:

STUDY.Dat数据,定显示区、比例尺,展高程点,根据等高线菜单,构建DTM模型及三角网,对三角网进行编辑处理,绘制等高线;等高线与地物交会处处理;等高线的高程注记。

展高程点建DAT模型

建三角网

三角网编辑处理

高程注记与交会处理

5.CASS分幅批处理

任意图幅

批量分幅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分析:

绘图顺利,完成了老师要求。

掌握了数字化测图软件CASS的菜单及功能;掌握了地形图中地物、地貌的绘制方法,地形图分幅的批处理;地籍图的绘制;工程应用等操作

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认知。

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掌握教学知识。

实验三测区地形图绘制

(一)实验目的:

测区地形图绘制

(二)实验内容:

根据全站仪数据及草图,绘制测区地形图

1.全站仪数据.txt数据转换为.dat数据,同测区小组查看至少20个相同地物特征点的坐标,误差在厘米级范围内,合格;否则查找出错原因,内业纠正,如无法纠正,则外业重测。

2.定显示区、比例尺,展点

绘图处理>定显示区>展野外点号

3.根据草图绘制地物

居民地(包括房屋附属台阶,建筑物下的通道等)交通设施绘制

此外还有独立地物,植被园林等。

绘制后的图形

4.地物编辑处理:

5.各测区文件与图形的合并

6.图形标准分幅与输出

批量分幅删除空白幅

批量输出选择目录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分析: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测图的前期工作,当测绘完成时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

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绘图顺利,完成老师要求。

掌握了地形图中地物、地貌的绘制方法,地形图分幅的批处理的操作方法。

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验四地籍图测绘绘制及工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CASS地籍图绘制及工程应用项目处理

(二)实验内容

工程应用:

查询功能——坐标,距离,面积

查询坐标选中一点

查询距离选择两点

查询面积先画出区域

其他功能包括绘断面图,面积调整,生成数据文件等。

面积调整

生成数据文件

(三)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

开始刚接触软件时觉得复杂,但在实验时比较顺利,到达老师要求,掌握了CASS工程应用项目处理。

成图后很有成就感

实习心得

紧张而有难忘的一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CAD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

不仅从此次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第一天我们就体会到了实习不是那么的轻松。

对我们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明天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实习没有了好的计划。

分工也不明确,效率偏低。

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但当第二天实际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借鉴其他组的成功经验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我组组员一致认为对待实习绝不能马虎,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这样马马乎乎,对我们自己而言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现在马虎惯了,将来对待工作也回、会草草了事,而且这样锻炼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马马乎乎就等于将一次绝佳的机会给浪费了,丢掉了确实很可惜!

所以,我们这个组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经纬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

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

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

只有这样,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会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现在回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一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明白了图纸它要显示什么样的物件,有的在图纸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实物的面前就显的那么简单明了。

、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大学生活中难忘的美丽插曲。

数字化测图试题

1.何谓数字化测图?

简述数字化测图的原理、系统组成及其优势

 广义的数字化测图又称为计算机成图主要包括:

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航测数字测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在实际工作中,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主要指野外实地测量即地面数字测图,也称野外数字化测图。

数字化测图的原理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

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流程为:

地形图采集;数据处理与采集;成果与图形输出。

数字化测图的优势,运行示意图数据采集点位信息特征信息数据传输、绘草图数据处理、地物模型、地貌模型、屏幕编辑、绘图文件存盘地图。

2.简述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作用、依据、原则和内容。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作用:

所谓技术设计,就是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图面积、测图方法以及用图单位的具体要求,结合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本单位的仪器设备、技术力量及资金等情况,灵活运用测绘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制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实施计划,并将其编写成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依据:

①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

②有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

③地形测量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等。

④测区已有的资料等。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原则:

①先整体后局部,且顾及发展;满足用户要求,重视社会效益。

②从测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人员素质和准备情况,选择最佳作业方案。

③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和资料。

④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⑤当测区面积较大,可以分区分别进行设计。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内容:

1.任务概述。

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测区面积、测图比例尺、技术依据、计划实施起止时间。

2.测区概况

重点介绍测区社会、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

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和困难类别;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气候、风雨季节、交通情况及生活条件等。

3.已有的资料利用情况

说明已有资料的全部情况,包括控制测量成果的等级、精度,现有图的比例尺、等高距、施测单位和年代,采用的图式规范,平面和高程系统等。

并对其主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4.作业依据

①国家及部门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图式;

②任务文件及合同书;③经上级部门批准的有关部门制定的适合本地区的一些技术规定。

5.控制测量方案

(1)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坐标系统的确定,测量方案的选择,基本控制网的等级与加密层次,硬、软件的配置及施测方法,平差方法,各项主要限差及精度指标等。

(2)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高程系统的选择,首级高程控制的等级及起算数据的配置,加密方案及图

3.结合测图实习,简述全站仪数字测图数据采集的流程、步骤和注意事项,说明数字测图成果检查、验收的内容和方法。

1.数字化测图根据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可采用两种方式:

草图法和电子平板法。

一流程与步骤

草图法数字测图的流程:

外业使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三维坐标的同时,组长绘制碎部点构成的地物形状和类型并记录下碎部点点号(必须与全站仪自动记录的点号一致)。

内业将全站仪或电子手簿记录的碎部点三维坐标,通过CASS传输到计算机、转换成CASS坐标格式文件并展点,根据野外绘制的草图在CASS中绘制地物。

2.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①置仪:

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

在全站仪Menu中,选择“数据采集”进入“选择一个文件”,输入一个文件名后确定,即完成文件创建工作,此时仪器将自动生成两个同名文件,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测量数据,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坐标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

输入一个文件名,回车后即进入数据采集之输入数据窗口,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

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编码、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

再输入编码、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3.下传碎部点坐标:

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后,使用通讯电缆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COM口连接好,启动通讯软件,设置好与全站仪一致的通讯参数后,执行下拉菜单“通讯下传数据”命令;在全站仪上的内存管理菜单中,选择“数据传输”选项,并根据提示顺序选择“发送数据”、“坐标数据”和选择文件,然后在全站仪上选择确认发送,再在通讯软件上的提示对话框上单击“确定”,即可将采集到的碎部点坐标数据发送到通讯软件的文本区。

4.格式转换:

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

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5.展绘碎部点、成图:

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通过自动绘图仪绘制地形图。

二注意事项

1.控制点数据由指导教师统一提供。

2.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

3.用电缆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时,应选择与全站仪型号相匹配的电缆,小心稳妥地连接。

4.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

5.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

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6.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7.外业测量注意事项

•全站仪不能在强光下长期工作应架太阳伞保护全站仪。

•为了方便测量如果用多个棱镜同时测碎部时,其各棱镜高一定要一致,当某一测点需变棱镜高时,一定要从新输入该点的棱镜高,其方法是在测量菜单下用▼键将光标调到“镜高”按输入键、“输入镜高”回车即可,测完这点后一定要将镜高改回原值。

三.数字测图成果检查、验收的内容和方法

(一)内业检查与验收1.各等级控制测量的成果检验2.原始数据文件的检验3.各项电子成果资料的检验验收4.数字地形图的模拟显示检验查收

(二)外业检查与查收1.地物点点位(X,Y,H)的检测比例尺小于1:

5000采用内业加密保密点方法检测2.检测数据的处理1.分析检测数据,检查误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2.检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中的误差计算

4.试论测记法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成图过程。

一.测记法最重要的“四步走”为:

数据下载、设定比例、展点、连线成图,“四步走”缺一不可。

数字测记模式:

野外测记、室内成图。

用全站仪测量、直接利用全站仪具有的存储器和存储卡作为记录手簿,配以画有标注点点号的人工草图,室内将测量数据从电子手簿中传输到计算机中,用成图软件根据编码系统并参考草图编辑成图。

二.作业准备。

a.测区内的图纸资料和控制资料的准备;

b.观测员、领图员、跑尺员、内业制图员的组织;

c.全站仪和常规测量仪器的准备。

3.作业流程。

a.野外采集。

在野外,观测员利用全站仪采集并记录观测数据或坐标;领图员同时勾绘现场地物属性相关草图;

b.数据来源引用老师给的标准数据;

c.设定图形比例与工作目录。

确定当前工作比例尺和工作路径,保证下面工作的正确进行;

d.展绘测点。

即将数据下载中获得的坐标文件,以点位形式展绘屏幕,并存储为图形文件,另外展点用到的数据文件还会自动存入工作目录下的数据库,用户在制图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点名来定位,以此来辅助符号定位。

一般最后出图时可将相关层(删除或冻结;

e.绘制成图。

依据外业草,可利用屏幕定位、坐标定位、点名定位三种方式直接应用SV300-R2002提供的点、线、面符号绘制工具交互绘制成图;

f.等高线处理。

在需要勾绘等高线的区域,依据外业原始数据文件自动勾绘等高线,并利用断开工具自动或手动进行地物断开;

g.整饰图形。

对已有图形进行细节上的编辑修改,例如文字遮盖、文字注记位置的调整等等;

h.图形分幅。

对于单张图幅的文件,直接手动加图廓即可;对于区域较大的图形文字,首先对已有自然地块的图形文件进行拼接,然后进行自动分幅(包括自动裁图、加图廓);i.成果输出。

将所需的图形文字利用绘图机或打印机输出。

综合上述,测记法最重要的“四步走”为:

数据下载、设定比例、展点、连线成图,“四步走”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