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40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docx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

东北师大附中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第1、2、3、4、5、6、12、13、14、15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其它题的答案则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作文纸指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

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

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

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

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

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

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

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

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

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摘编自彭燕《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消费》)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

B.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使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所以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艺术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

B.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艺术消费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

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

人的商业化运作。

D.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

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

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

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

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

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

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

“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

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

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

“人无知者。

”褚彦回曰:

“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收金而去。

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

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

“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

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帝不从,珍奇寻又叛。

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帝怒曰:

“卿痴不足与议事。

”褚彦回惧而奉旨。

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

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

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

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

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

比作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

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

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

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

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

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少年游

蒋捷①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①蒋捷:

宋末元初词人。

宋亡后不仕,隐居宜兴竹山。

8.请对上阕前两句描写的意象作简要分析。

(5分)

 

9.结合全词,概括作者“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6),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奔跑在死亡边缘

  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

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

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

“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

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的冠军。

那年,他28岁。

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

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

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

  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

“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

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

“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

“要拼命!

”林义杰回忆说:

“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④渐渐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

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行。

⑤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

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大牌导演。

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关注。

沙漠的太阳分外毒辣,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

途经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遗留地雷区。

虽然一行人可以绕开雷区,可流沙会裹挟着地雷四处流淌,随时都有触雷的危险。

穿破了11双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击,111天后,林义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

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

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

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

听了林义杰的演讲,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的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

B.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

“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这体现出他和伙伴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D.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行,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E.林义杰说“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

(2)林义杰“个性执着”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3)第①段和第⑤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6分)

①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②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4)第⑦段写道“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有什么内涵?

你如何看待他的态度?

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作简要说明。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尽职尽责工作的人能得奖励、受重用,尸位素餐的人会受到鄙视,这样一种机制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导向。

B.不论多大的干部,只要触犯了刑法就必须要负法律责任,想含糊其辞、蒙混过关那是打错了算盘。

C.小区附近商贸街的人行道上,两个下水道的井盖不胫而走,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

D.文体旅游出版局接群众短信举报后按图索骥,查获某大厦两间房屋内所藏的7.6万余张盗版音像光盘。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接待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已经成为2010年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B.质检总局近期组织进行了2010年第三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2个省、区、市360个加油站销售的360种车用汽油产品。

C.此次检测将通过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引导居民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

D.由于各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查韦斯赠给奥巴马的《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一书迅速风靡,并且位列亚马逊在线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

B.中核集团郑重承诺:

将努力“推进国防建设和核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人与核事业的和谐发展,推进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C.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水利工程有人修没人管的现象?

从一些地方经验看,推进农民水产权改革是一个好办法。

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则专指黄金。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一走进世博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大利亚馆看考拉。

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

慢悠悠的,显得可爱。

(2)市电视台花巨资购进最先进的电视转播车,大大提高了新闻的    性。

(3)我们同“台独”势力斗争的,绝不是要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A.非常  实效  性质     B.非常 时效  实质

C.尤其  实效  性质     D.尤其时效  实质

16.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分别填入文段横线处。

(将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上)(3分)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

“谐”则雅俗共赏,,

,。

到了谐趣发动时,,,回到原始时代的团结与统一。

①虽然他们所欢喜的“谐”不必尽同

②极粗鄙的人喜欢“谐”

③极文雅的人也还是喜欢“谐”

④揭开文明人的面具

⑤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17.点评下面一则新闻。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30字以内。

(5分)

(新华网长春11月10日电)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吉林省立即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启动为期45天的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目前,已有部分商场因存在严重隐患被查封。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

“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净,晾着的衣服总是脏的!

”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的嘲笑,就仔细地观察,然后拿起一块抹布,把这位女士家窗玻璃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

“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A.应该是“欧美发达国家”,与原文不符。

B.“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曲解原意,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的结果。

D.“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是“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的一种证明,而不是结果。

2.D.(A.“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应该是“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关系颠倒。

B.“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应该是“沙龙的形式滞后”,偷换概念。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说明了“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说明了“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3.D.(“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的是“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不是“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偷换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延:

伸长

5.A.(④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

⑤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⑥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6.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7.

(1)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

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

(“假”、“若”、“见与”、“相启”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全”、“首领”、“弘”、“足”各1分,句子通顺1分。

8.①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枫林、晚烟、鸥汀这些意象。

(1分)作者用枫林、晚烟、鸥汀这些意象营造了深秋时节傍晚时分凄凉冷清的意境,(2分)表现了诗人漂泊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

(2分)

9.①国破家亡,漂泊无依,自己只能过隐居生活。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说明国破家亡之后,自己多年四处漂泊,“犹借竹为名”表明最终只能无奈隐居。

(2分)②时光飞逝,青春消逝,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春风未了秋风到”,以季节的变换,象征了青春消逝,暮年早临。

(2分)③对世俗之事已经淡漠、麻木。

“老去万缘轻”,写作者已经把世俗之事看轻看淡,所以沉浸于自己的隐居生活之中。

(2分)

 

10.

(1)长路漫浩浩

(2)侧身西望长咨嗟

(4)鸡豚狗彘之畜(5)响穷彭蠡之滨(6)登东皋以舒啸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

(1)BC(A“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中“直接”不当;D“从始至终瞄准了”有误;E“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有误)

(2)①拒绝父亲的劝说,选择“奔跑”作为自己的“正途”,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

②危难

刚刚过去,他又签下死亡协议书,而一直坚持在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参加各种超级马拉

松比赛。

③在孤立无援的时刻,他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

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

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

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

)(6分)

(3)①运用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形象,并与其艰难而辉煌的经历形成反差,突显其个性。

②用“护送他们的军队”的不幸来说明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表现他的执着个性、坚强品质。

(6分)

(4)“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内涵:

①要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理想(正途);②为了理想要全力以赴(尽力),要拼命,要有股狠劲儿;③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④“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每点1分)

态度及说明(2分),举例说明(2分)。

(共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应用“不翼而飞”。

A.尸位素餐: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

指的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B.含糊其辞 :

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

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D.按图索骥:

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13.B.(A.“增长”主语残缺。

C.“降低……发病”搭配不当,应改为“降低……发病率”。

D.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缺失。

“影响到……价格上涨”句式杂糅。

14.C.(A.《畅销书排行榜》应用引号。

B.“发展”后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外。

D.(《荀子·劝学》)应该在引号外,逗号前。

15.B.(“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非常”表示程度,有“十分”之意。

句中没有对比之意,应用“非常”。

时效:

时间短,效率高。

实效:

实际的效果。

实质: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人思维的结果。

性质:

是事物的物质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6.②③①⑤④(②③分说,①总说。

⑤说人们表情,④说人们的心理。

)(3分)

17.观点一:

亡羊补牢未为晚。

消防安全大检查能消除火灾隐患,避免悲剧重演。

观点二:

未雨绸缪更重要。

检查工作应在悲剧发生之前进行。

(观点明确2分,结合材料有简短评论2分,30字之内1分)

五、写作(60分)

18.作文(略)

审题参考:

①自己的窗玻璃脏了,自己却不知道,却认为是别人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

②如果自己的心灵晦暗,那么看任何人都是污浊的,所以我们要擦亮心窗。

同时告诉人们,当你在嘲讽别人时,应首先反省自己。

文言文翻译:

褚彦回传

褚彦回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

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

当时他父亲褚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