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92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2.docx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全册教案2

课题

7、相同图样排排队

课时

2—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图样特点及其排列规律,探究图样重复的多样性方法,设计并创作富有个性的二方连续图案,并在活动中体验重复所带来的审美与乐趣,树立平面设计的初步概念和形成意识。

2、通过实物拼摆、推磨续画等多种游戏式体验活动、培养发散性思维,在“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构思、组合、创意过程中不断提升创造性意识,逐步完成多形式、有创意的设计与创作。

3、感受二方连续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关注并创造生活中的美。

2

3

4

5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与发现,了解并探究图样设计、排列组合的特点及规律,在叠加、重复等“排队”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创造图样的形式美、秩序美、整体美。

6

教学难点

1.发现、探究图样的特点和排列组合规律,体会图样的装饰美。

2.尝试用多种材料和多样创意进行图样的设计与创作,经多种形式的排列组合后,形成富有趣味的、具有装饰感的二方连续图案。

7

教学准备

教师:

绘图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剪刀、刻刀、各种色纸、镂印材料、PPT课件等。

课前注意观察教室内外环境及学生已有的相关素材、资料。

学生:

树叶、文具、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手工材料等。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感知与体验

(一)走进自然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大自然的天地山水、花草树木无不散发着魅力,赋予我们的生活无尽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先走进大自然,领略她的秀美和壮丽。

(二)画家的画

1.美丽的大自然感动着你、我、他,热爱她的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去歌颂、赞美她的美。

有许多大画家就用手中的画笔来记录她、描绘她,大师们笔下的世界是这样的……

画家笔下的风景曼妙多姿,丛林和干草垛成为卢梭和莫奈最喜爱描绘的风景;

画家笔下的植株摇曳婆娑,柯罗的河边绿树和凡•高的向日葵花仿佛正翩翩起舞;

画家笔下的生命灵动奔放,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陈大羽的鸡都栩栩如生;

画家笔下的生活精致多彩,一个茶杯、一把雨伞也会向我们诉说着心情故事。

2.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画家们的经典作品,这些画作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表达了画家的真实情感。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画作,它们的表现方法与先前所看的作品略有不同,看一看,你能比较出来吗?

比一比,同样的形象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

(三)认识图样

1.原来,左边的画较为写实,描绘的是物体的具体形象;右边的画较为概括,表现的是物体的抽象图样。

这也就是图样的特点:

简洁、概括,装饰性强。

2.这是一个“袋鼠和它的妈妈”的图样;

这还是一个“袋鼠和它的妈妈”的图样,这两个图样是相同的;

……这还是相同的……

它们都是相同的图样,而且排得整整齐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把“相同图样排排队”,看看其中的奥秘到底有多少。

3.小朋友,在我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女娲的女神,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她用泥土仿照自己的模样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我们今天对“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探究就从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开始,大家来看一看,一块泥土经女娲被造成了生动的人形,赋予了生命,而他们又是怎样抒发自己对生命的热爱的呢?

4.片子看完了,你们发现其中的相同图样了吗?

这些图样是由谁组成的?

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排成的队形好看吗?

队形的魔力在哪里?

围绕这些问题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四)古品赏析

1.小朋友们,这些人形的图样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独有的秩序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2.说到美,老师给大家展示几件漂亮的古代器具。

(1)陶器——

舞蹈纹彩陶盆:

内壁以欢歌踏舞的人形相连而成;

鱼纹彩陶盆:

外壁以连续的鱼形环绕而成;

还有更多的中外陶器:

有这种菱形格状花纹的彩陶罐、还有半圆形的几何纹彩陶钵;

(2)饰品——

这是几款古时候人的项链,他们将石头或骨头经简单的艺术加工后巧妙的重复,组合在一起做成项链,借以装扮自己;

还有这些织锦,上面整齐排列着纵横交错的图案;

(3)其他——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先人们逐步掌握了铜、瓷等制造工艺。

我们看见在这尊司母戊大方鼎和瓷器上各有着“饕餮”和“龙”的连续重复纹样;这件由红木和白玉组成的白玉链瓶的玉链上呈现出更多的连续、重复的美。

3.思考:

这些陶器、饰品或其它物件在外观装饰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论:

这些陶器的上面无一例外的是都以一些相同的图样进行装饰!

(五)概念感知

像这样,由一个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有规律的重复排列,伸展呈带形的连续图案叫做“二方连续纹样”,也称“带状图案”。

现在,我们就四人合作,尝试、体会一下“连续”和“重复”:

1.在四格纸的其中一个格子里画一个你喜欢的图样。

2.完成后交给下一位同学,请他或她按照你所画的现有图样重复描画一个,再交给下一位同学,依次类推。

小朋友,你们画的感觉怎么样?

互相之间我们来谈一谈,可以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1.我画的是……(动物、植物、景物、日用品等)

2.我画画时的顺序是按照……

3.我的二方连续纹样是左右横(或上下竖)着看的……

(六)交流互动

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1.我画的是……(动物、植物、景物、日用品等)

2.我画画时的顺序是按照……

3.我的二方连续纹样是左右横(或上下竖)着看的……

(七)游戏体验

现在我们对连续、重复的图样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除了画之外,你还会怎样给图样排成“连续”“重复”的队形呢?

试试看吧,就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

这些好主意,你想到了吗?

试过了吗?

(八)形式介绍

其实,二方连续纹样表现的形式有很多,除了绘画以外,还可以用实物拼搭完成,也可以象司母戊大方鼎和白玉链瓶上的图样那样浇铸或雕刻而成。

老师也有几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分别示范剪纸、磨印、镂印)

还有更多形式和方法,我们一起到书本上去找找答案——

翻看美术书:

在图例上你看到了哪些图样?

这些图样各装饰在什么地方?

它们所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九)格式介绍

你看,剪纸、拓印、粘贴、雕刻、针织、串编、镂印等形式所表现的连续重复纹样各具特色。

除此之外,不同的排列方式也能使图样各有千秋。

(逐一介绍顺序排列、正反顺序排列、颠倒排列、正反颠倒排列等)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排队?

二、创作与表现

让我们给自己喜欢的图样排排队吧!

1.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将它排排队,如:

动物、植物、日用品、几何形等。

2.运用擅长的表现方式如绘画、剪纸、拓印、粘贴、雕刻、串编等,创作1~2件二方连续纹样作品。

3.可独立创作,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

三、评价与反思

(一)反思交流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

生活中,你看过哪些二方连续纹样?

(二)概要总结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世界,无论是天上的飞鸟,还是水中的游鱼;无论是动物的斑羽,还是植物的茎叶;无论是排排浪涛,还是行行绿树,无不展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威。

而智慧的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连续、重复之美的同时,也积极地创造着。

栽种齐整的树林和花圃、架构统一的桥梁和屋顶处处显示着智者的匠心独具。

更常见的是,人们把自己喜欢的图样排成连续、重复的花边装饰在衣物上,散发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连续、重复的二方连续纹样与现代人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多的,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它们活跃的身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连续和重复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美,更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气质美。

看见了吗?

百舸争流的龙舟大赛上,一条条龙舟乘风破浪向我们飞驶而来,船舷上的龙鳞一片片重叠着、船舱里的桨手一个个紧挨着,真有一股齐心合力、奋勇向前的气势。

是的,肩并肩、手拉手就是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写照。

在这里,个人虽然渺小,但众人集结汇聚在一起就变得强大,展现出不凡的气势,让我们感受到西北汉子的激越豪迈之情。

(四)学习结语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感受到“重复就是一种美”?

确实,我们的生活不乏重复的美,那是一种有秩序、有节奏、有韵律的美。

墙架上温馨的盆花、公园里亲昵的雕塑告诉我们:

生活需要这种情趣盎然的,有秩序、有节奏、有韵律的重复之美。

记住今天由“重复”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发现重复之美、不断认识重复之美并且不断的创造重复之美!

让我们的童年绽放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

让我们的生活浸润出一片又一片绿色的叶!

(第篇)

 

课题

7、相同图样排排队

课时

2—2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找一找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结合各种材料用巧妙有趣的方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过程与方法:

在用各种材料用不同方法的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认真细致的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在欣赏、构思、组合、创意的过程中体验图案的秩序美,培养学生将艺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

3

4

5

教学重点

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会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6

教学难点

掌握二方连续的规律,用多种材料完成二方连续纹样的创作。

7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电脑、彩色笔、颜料、剪刀、彩纸、树叶、废旧材料等。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本课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

主要流程是:

充满童趣的动画,揭示课题→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多种方式的引导,启发创新→创作作品的赏析、激趣求美。

教学过程:

一、充满童趣的动画,揭示课题

1.Flsh动画《猴子捞月亮》加上小猴们没捞到月亮,去捞鱼虾的情节。

学生找出猴子捞月、小鱼、虾和蟹的排队规律。

 2、揭示课题。

像这样相同的图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有秩序地向两个方向重复排列起来,就是今天要学的“相同图样排排队”,美术上叫二方连续图案。

【设计意图】该环节抓住儿童爱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学生熟悉的故事中穿插可爱的卡通动物排队,搭建了生活经验认知支架,轻松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找规律中,初步接触二方连续。

二、形式各异的图案,提升美感

1、观察图案欣赏美

(1)器物。

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用二方连续装点生活用品了。

(课件展示原始社会的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彩陶瓮)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品上的装饰图案更细腻、精致。

(课件展示汉代的漆盘,元代青花瓷瓶)。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用二方连续装饰陶瓶。

(课件出示古希腊陶瓶。

  

(2)建筑(新巴比伦城伊什塔尔城门、新疆维吾尔族房子)

   

(3)服饰(古代服装、少数民族服饰)

   

   

(4)现代生活中,二方连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和谐。

说说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二方连续?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古今中外二方连续装饰的物品,图案的形式美要素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知识呈现,它蕴涵在架构的多元文化的情境中,学生在寻找发现图案的过程中体会二方连续带来的形式美感,开拓视野。

2、寻找图案发现美。

听《找朋友》配乐儿歌,课件动态出示单独图案排成二方连续。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相同图样排排队,整整齐齐有秩序。

排成的二方连续,装点生活真美丽。

  

小结:

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发现了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形都可以设计为单独图样,排排队就成了优美的二方连续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设计意图】图片加儿歌,视听觉联动刺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二方连续图案的美感。

 

3、探索规律理解美

①学生探索纹样规律。

出示鱼图案化成单独纹样(注意教师不讲图案化过程,仅仅说将鱼画成自己心中想画的样子。

小组活动:

用单独纹样鱼在彩纸条上排一排,比一比哪组的排列方式多。

(学生探究二方连续重复排列的规律。

这里需要注意把握教学尺度:

具体的图案专业术语不讲解,学生知道单独纹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就行。

②体会排成的新形式给人的感觉。

A水平式:

单独纹样呈水平排列,可以是同向或反向排列。

水平式具有平稳、宁静的艺术效果

B直立式:

具有稳定、庄重、和谐的艺术效果。

 

水平式                               直立式

C斜线式:

单位纹样向左右均可倾斜,斜线式活泼,富于动感。

D波浪线式:

单位纹样排成波浪线式,具有优美、流畅、欢快的运动美感。

 

斜线式                              波浪线式

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二方连续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以便学生用教师架构的生活经验支架,自己探索出二方连续图案形成的规律,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多种方式的引导,启发创新

(一)启迪创作

1.先请学生闭眼,老师穿上一件旧单色上衣,(课前特意装饰过,底边:

树叶拓印二方连续纹样。

领口:

实物拼贴。

)教师披上,让学生睁眼欣赏。

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装饰作用,能使一件单调的物品变得美观。

2、学生惊艳之余,猜猜这些图案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1)树叶拓印

(2)实物拼贴

【设计意图】该环节让学生再次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装饰美,同时给学生以制作方法的启迪。

 

3、讨论难点解决方案。

二方连续是一种图样向上下或左右排队的图形,制作最难的在什么地方?

(画许多同样的单独纹样。

解决方案:

复写纸印、描一描)

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制作?

(印、电脑复制粘贴、摆……)

4、老师示范剪贴(连续图案剪法)。

(1)折纸条:

取一张长条纸连续折几次.

(2)画纹样:

用铅笔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

(3)剪纹样:

沿所画纹样的轮廓剪,注意纸两边一定要有连接的地方。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剪刀不要伤手,更不要碰到别人。

(4)展开粘贴:

将剪下的纹样展开,就是二方连续。

(多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排列,也可以贴出漂亮的二方连续纹样。

(二)合作创造

学生分小组制作:

绘画、电脑制作、剪贴、拓印、实物拼摆……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完成。

还可以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拓印在一年级色彩游戏中接触过,电脑复制用系统自带的“画图”不必作指导。

教师指导的关键在材料应用和创意上,学生在创作的构想和尝试中,自然而然地发现新的技法与技巧。

 

学生作业1:

青椒横切面拓印                 学生作业2:

藕横切面拓印

学生作业3:

花朵拓印

 

学生作业4:

实物拼摆                    学生作业5:

实物拼摆

学生作业6:

实物拼摆

学生作业7:

电脑绘画复制

 

学生作业8:

绘画

学生作业9:

剪纸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选择材料,充分利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进行美术创造,使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都得到充分的显示与发挥,同时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二方连续的意义建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五、创作作品的赏析、激趣求美

学生作品展示之后,在互相交流评价的基础上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和“进步奖”。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评述,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强调儿童作品的好坏和艺术作品的外观表现上,应该发掘儿童内心深处的乐趣,树立“只要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的健康心理,培养儿童对美的热心追求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学生作业10:

集体合作装饰物品和同伴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欣赏评述,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和“物以致用”的意识。

解决重点难点的要点

二方连续图案美感及规律的体验是本课的难点,用动画中动物排队唤起生活中的排队经验,让学生用教师架构的生活经验支架,自己探索出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巧妙的实现了体验二方连续图案美感及规律的目标。

学生在设计二方连续图案时要画许多同样的单独纹样,比较困难。

让学生用剪贴、拓印、实物拼摆等多种方式完成设计制作,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降低了学习难度。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拼摆的作品不便于展示,提示学生用胶水粘一粘或者用线穿起来展示。

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对内容和学习过程有浓厚的兴趣。

能否体验到二方连续图案的美感。

是否掌握了二方连续图案制作技巧。

 

(第篇)

 

课题

8、小挂件

课时

2—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的立体制作方法,感受小挂件营造出的氛围,提高美术学习积极性。

2、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小挂件的美感,培养美化生活的能力。

2

3

4

5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画画贴贴、剪剪接接、挂挂玩玩的小挂件制作活动。

6

教学难点

用不同废旧材料设计有个性的小挂件,掌握用不同材质的小挂件串联方法。

7

教学准备

教师:

各种材质的小挂件实物、纸制小挂件范作及废旧材料制作小挂件范作若干、教学课件、彩纸、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课前收集各类废旧材料。

学生:

各种彩色纸、水彩笔、蜡笔、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材料及糖果、药瓶、瓶盖、纽扣、药片盒、积木、吸管、一次性纸杯、毛线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激趣导入。

1.情景导入

教师:

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纸片,你们看都是什么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纸片装扮我们的自己吧!

(教师带领学生将纸片粘贴到红绳上,挂在脖子上)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制作纸片挂饰。

揭题:

瞧!

这些漂亮的小纸片都变成了什么?

学生——小挂件!

教师板书:

小挂件

2.欣赏挂饰

教师:

同学们,这些挂饰漂亮吗?

你觉得哪里漂亮?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教室里有了这些小挂件变得更加漂亮温馨了!

设计意图:

从生活入手,结合学科特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通过学生的亲手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创造的乐趣。

二、深入学习。

生活中的小挂件,了解小挂件的应用领域及文化寓意。

小挂件,感知小挂件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材质

1.找一找

教师:

(课件出示图片)看,这是老师在公园拍到的照片,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你就能找到很多不同的小挂件。

这些挂件在生活中不仅具有美化生活的作用,而且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

(结合幻灯进行解说)汽车中的“一路平安”挂件就表达了人们对平安的向往,过年时挂的一些红色的“小辣椒、中国结”挂件表示希望来年的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出示实物挂件),相关的民俗还有很多,如大年初一吃团圆表示圆圆满满。

学生自由回答:

手机挂件,钥匙扣,汽车挂件,风铃……

师补充(并适时出示一些实物)。

2.看一看

教师:

其实,我们自己做的小挂件也很漂亮,在每一组同学的材料袋中,老师放了一个我自己做的小挂件,请你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

这些小挂件用到了哪些材料?

用哪些装饰方法?

  各队讨论,并回答。

(奖)

  材料:

彩纸、粉蜡笔、毛线……

  装饰方法:

绘画、彩纸剪贴……

3.比一比

教师:

现在请各队把刚才观察的挂件挂到展示线上,我们大家看一下,这边的挂件的都是单个的,而哪边是——(成串的)?

你觉得单个、成串的挂件比较,哪个容易制作些?

教师:

其实成串的挂件做起来一点也不难?

它的关键在于基本形的制作,基本形可以是任何图形。

有小朋友愿意上来剪一个对称图形给大家看吗?

(学生演示)

现在你们看老师,我把纸对折多几下再剪(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呢?

(多个蝴蝶)这么多的小蝴蝶,我该怎么把它们串起来好看呢?

谁愿意来帮助一下老师?

(3名学生分别上实物投影演示不同串法)

教师:

穿一个成串的挂件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毛线穿,还可以用钉书机,对我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双面胶粘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带领学生深入学习。

从形态上,认识小挂件的造型、色彩、媒材等。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小挂件的装饰美。

三、尝试练习。

1.学生练习:

你们想来尝试一下平面对称的小挂件的制作吗?

老师这儿有许多半个基本形(出示底版,可带领学生认识几个基本形),你们各小队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基本形合作完成一个平面对称的成串的小挂件!

可适当加一点花纹、写上一些祝福语。

开始!

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课件放音乐,成串挂件图片)

展评学生作品。

生挂出作品,可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

通过铺垫性的尝试练习,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获得自信。

同时,为正式创作提供基础。

四、学生创作。

1.启发。

教师:

瞧,这个“猴子捞月”也是用对称方法制作的,只不过老师把它的手、脚、脑袋折叠了一下,就成了一个立体成串挂件了。

老师这儿还有好几串立体挂件,谁愿意来帮我找一找它们都用到了哪些材料?

这是老师用家里的玩具积木和废旧毛线做出来的,这个呢?

(课件废旧材料制作的小挂件图片出示,个别实物出示)

学生:

钮扣、瓶盖、吸管……

教师:

没想到家里这些不起眼的废旧材料还能做出这么有趣的挂件,在你们的课桌里有我们课前收集的废旧材料,现在请各小队把它取出来,你觉得你们小队的材料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挂件?

引导学生说一说创作思路。

2.创作。

师:

请各小队用课前收集的废旧材料合作完成一个小挂件!

装饰方法根据时间自定!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课件放音乐、图片循环)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设计,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初步学习工艺设计的造型、色彩、结构、搭配等关系。

五、展示交流

1.自评。

看看这是谁的作品?

你是怎么想的?

2.互评。

欣赏一下同桌的作品,谁来夸夸同桌。

3.教师点评。

从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4.总结拓展:

同学们,你们看,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都可以变成漂亮的挂饰(教师播放幻灯),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双创造美的小手,我们的生活里美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同时注意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装饰。

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创作经验和快乐!

 

(第篇)

 

课题

8、小挂件

课时

2—2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2.体会共同协作的快乐,培养合作精神。

3.学习并掌握制作小挂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3

4

5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小挂件的基本方法。

6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新的小挂件。

7

教学准备

课件、小挂件若干、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配带情况。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最后定格在一张图片上)

(出示范作)你看看老师手中是什么?

这是个漂亮的小挂件,我们把小猴捞月亮的方法应用到小挂件制作中!

真有意思!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