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92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docx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归纳与推理题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归纳与推理题

4.(2020·遂宁)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下列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完全正确的是()

A.白醋、酒精、汽油易挥发,是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其挥发过程是化学变化

B.井水含有较多钙、镁离子,是硬水,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其软化

C.通常的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如:

吹灭蜡烛就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餐厅洗碗工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都是溶解

【答案】B

【解析】白醋、酒精、汽油易挥发,挥发过程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本身并不发生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井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硬水,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其软化,B正确;吹灭蜡烛是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之下,不是改变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C错误;

餐厅洗碗工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原理是汽油可溶解油污,两者原理不一样,D错误。

8.(2020·贵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若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可以通过升温的方法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被降低;虽然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并不能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1.(2020·贵港)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在室温下,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答案】D

【解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中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两种微粒就不属于同一种元素;氢气与氧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4:

32,则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生成水的质量为9g;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酸性溶液的pH<7,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15.(2020·宜昌)下列归纳总结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灭火原理

B分子性质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空气

③降低着火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总在不断地运动

③固体物质的分子之间无间隔

C合成材料

D物质俗名

①塑料

②合成纤维

③合成橡胶

①氧化钙——熟石灰

②氯化钠——食盐

③碳酸氢钠——小苏打

【答案】C

【解析】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通常不会改变;通常,固态物质中分子的间隔较小,气态物质中分子的间隔较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11.(2020·鄂州)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答案】C

【解析】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例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些盐溶液显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7.(2020·常德)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类型与组成

B化学与生活

纯碱、烧碱都是碱

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

C物质与使用

D化学与健康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生活中常用起皂水软化硬水

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

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

【答案】B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可燃冰不是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A错误;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B正确;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H2、CO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C错误;人体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锌易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霉变的食品产生的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D错误。

11.(2020·株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

B.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因其质脆而不能作车船体材料

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答案】C

【解析】玻璃钢是复合材料,与玻璃不同,其拉伸强度可超过碳素钢,耐腐蚀能力强,称为玻纤维増强塑料能作车船体材料。

18.(2020·株洲)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

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答案】C

【解析】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就不属于中和反应;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也带有电荷。

11.(2020·天水)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答案】A

【解析】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就是混合物;水和过氧化氢属于不同物质,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CO还原CuO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盐溶液。

4.(2020·天水)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B.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龋齿

【答案】C

【解析】氢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做高能燃料;用墨书写字画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不是脱水性。

9.(2020•荆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答案】B

【解析】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如蒸馏水;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因此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可能是电子、质子。

14.(2020·本溪)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B

【解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都看作无机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

10.(2020·恩施)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化学知识。

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

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①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途径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③食堂严禁使用霉变食材以确保人体健康

①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

②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③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C化学与资源

D复分解反应的案例

①防止金属腐蚀利于金属资源保护

②打造“硒”品牌促恩施州经济发展

③加速“硅”技术研发以强“中国芯”

【答案】D

【解析】沉淀只能使不溶性物质沉降,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蒸馏几乎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食堂严禁使用霉变食材以确保人体健康;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由“金”字旁可知,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防止金属腐蚀,可以保护金属资源;打造“硒”品牌,可以促进恩施州经济发展,加速“硅”技术研发以强“中国芯”;

,这两个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变”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

,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8.(2020·东营)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铝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铝有保护作用,故铁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铁有保护作用

C.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泡沫少浮渣,故能使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少浮渣的水一定是软水

D.酸溶液的pH小于7,故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答案】C

【解析】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铝与氧气生成的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具有保护作用,铁锈疏松多孔,对铁没有保护作用;肥皂水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在硬水中泡沫较少;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铵的pH小于7,但是硫酸铵属于盐。

17.(2020·湘潭)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

B.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B

【解析】汞三种金属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汞>银>钨,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N2>O2>CO2,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Cu

3.(2020·孝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溶液呈酸性B.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C.无色透明液体都是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A

【解析】pH<7,溶液呈酸性;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无色透明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气体变成固体,只是状态不同,分子仍在不断运动。

6.(2020·孝感)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节约资源

B.物质分类

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

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①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

②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

C.物质构成

D.性质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

②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

【解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生铁是混合物,硫、红磷为单质;甲烷是纯净物,75%酒精、食醋为混合物。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不能做燃料;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9.(2020·襄阳)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就是碱的溶液

C.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

【答案】D

【解析】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也可能是电子等;碱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验纯。

6.(2020·咸宁)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所以酸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答案】B

【解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就不属于中和反应;发光放热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就不属于燃烧。

4.(2020•随州)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元素

B.化学与环境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②食用奶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③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①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②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可能导致酸雨

③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材料

①室内喷洒酒精消毒易引起爆炸

②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

③霉变的大米蒸煮后可以食用

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纤维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

【答案】A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食用奶制品可补充钙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A正确;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B错误;霉变大米蒸煮后也不可食用,C错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7.(2020•随州)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够燃烧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答案】B

【解析】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A错误;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正确;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一定能够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C错误;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不是所有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就不含中子,D错误。

26.(2020·黄冈)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NaOH、Ca(OH)2等碱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只含有氧元素,但为混合物,不属于单质;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锌和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但锌是活泼金属,不是碳酸盐;NaOH、Ca(OH)2等碱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酚酞试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若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2020·深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滴水成冰”是化学变化

B.“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百炼成钢”

指生铁经多次煅炼转化为纯铁

【答案】B

【解析】“滴水成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灭火,着火点不能改变;“百炼成钢”,生铁经多次煅炼降低含碳量,得到的钢,还属于混合物,不是纯铁。

11.(2020•潍坊)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所以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D

【解析】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就属于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8.(2020·青岛)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如氧气是单质;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中和反应,如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氯化钠和水生成,不是中和反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果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如碳酸钠不是氧化物;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单质和氧气单质,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6.(2020·临沂)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答案】D

【解析】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SO2+2NaOH═Na2SO3+H2O;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碳酸等属于无机物;无色酚酞溶液遇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6.(2020·菏泽)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种;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它们是并列关系;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1.(2020·青海)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安全常识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

②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化学与环境

D.物质的分类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

①纯碱不是碱

②生铁不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坏血病是由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高钙牛奶中含有钙元素。

油锅着火用锅盖灭火,采取隔绝氧气的方法灭火;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先切断电源。

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导致环境污染。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铁是铁、碳的合金,合金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10.(2020·宁夏)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金属元素

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答案】D

【解析】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属于盐,就不含有金属元素;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但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