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43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人被发现”——文艺复兴:

(开始于意大利)

(1)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2)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代表人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诗人但丁《神曲》率先抨击教会,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影响: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动力:

梦想去东方发财③客观条件:

地圆学说流行,造船航海技术进步,使用指南针。

(2)经过:

①哥伦布——美洲的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②迪亚士——好望角;③达•伽马——印度(第一个到达印度);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圆的)

★(4)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

1640年---1688年

2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护国主”)

4、过程:

(1)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标志: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3)高潮: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4)曲折: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封建王朝(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5)结束: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革命结束。

5、文件:

《权利法案》

①时间、机构:

1689年,英国议会;

②目的: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意义:

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权)

★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影响: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

1775年——1783年

2、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领导者:

华盛顿)

4、经过:

①、开始标志:

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②、建军:

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建国:

《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④、转折:

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

⑤、结束: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5、文件:

《独立宣言》(内容:

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6、胜利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③法国等国家的国际支援

7、《1787年宪法》:

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8、性质: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独立战争。

★9、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10、对华盛顿的评价:

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被誉为“美国国父”。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原因: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主力:

人民群众)

3、文件: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对《人权宣言》评价: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具有局限性。

4、革命中处死的国王:

路易十六(1793年)

5、罗伯斯庇尔执政(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6、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7、领导者:

拿破仑

⑴活动: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②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其一生最大的贡献)(作用:

清除了封建法规,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④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⑤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

⑥1814年被迫下台。

⑵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⑶对拿破仑的评价: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掌权后,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给被侵略各国带来了灾难,他迷信武力,实行军事独裁,最终玩火自焚,王朝覆亡。

8、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①原因相同。

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②领导阶级相同。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③革命动力相同。

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④影响相同。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

②特点不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意义不同:

英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2、开展:

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珍妮机

3、动力:

人力→水力→改良蒸汽机

4、重大发明:

(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环境污染)

(3)轮船(美国人富尔顿1807年);

火车机车(英国人史蒂芬孙)。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7、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1、罪恶的“三角贸易”:

(1)线路:

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最早的奴隶贩子----葡萄牙、最大奴隶贩子——英国)

(2)影响:

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美洲地区的开发。

2、残酷的殖民掠夺:

⑴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⑵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时间:

17世纪;殖民机构:

东印度公司;步骤:

沿海据点→内地扩张→抢掠财富

★⑶殖民侵略代表:

克莱武。

率领军队侵占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4)殖民掠夺的后果: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贫穷与落后。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根本原因: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1、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57年——1859年反抗对象:

英国殖民者

代表:

★章西女王(事迹:

印度民族女英雄,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军对章西的侵犯)

意义:

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太平天国运动)

2、拉美独立运动

反抗对象:

葡萄牙、西班牙(拉美地区最大殖民者)

领导者:

★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

事迹:

率领起义军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

1836——1848年

(2)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3)中心内容:

要求取得普选权

(4)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5)★性质:

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2)《共产党宣言》内容: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3)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

(1)时间:

1871年

(2)保卫政权的斗争:

五月流血周

★(3)性质: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为纪念巴黎公社而作。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南方:

种植园奴隶制;北方:

资本主义工业)

2、矛盾焦点: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3、导火线:

1861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4、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5、进程:

(1)战争初期,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

(原因:

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

(2)扭转战局: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容: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意义:

宣言的发表,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转折点)

(3)结果:

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意义:

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评价林肯:

领导北方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解放了黑人奴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俄国1861年改革

(1)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领导者: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

★(5)作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

出现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美国)。

(2)内容: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最能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有远见)

(3)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此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启示:

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坚持对外开放;倡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6)课本121页“活动与探究”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开始国家:

美国、德国

★3、显著特征:

电力的广泛应用

4、标志性发明:

(1)电

①应用:

生产: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生活:

众多的家用电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生活。

★②发明:

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他正式注册的发明达到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2)内燃机

①发明: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②应用:

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5、★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迪:

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形成的影响:

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6)

4、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开始后不久,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一方)

★5、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启示:

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7、规模扩大: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中国也加入战争。

8、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利而告终。

9、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

交战目的)

10、影响:

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主张: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为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2、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

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达尔文:

185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作《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影响: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轰动了欧洲和整个世界,动摇了神学统治的根基。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4、爱因斯坦:

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是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音乐家:

贝多芬,德国人。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英雄指拿破仑)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2、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这些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美术名家:

梵高,荷兰人,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①时间:

1917年3月,②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权力)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

①时间:

1917年11月6日到7日,

②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采取的措施:

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

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4、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实施时间:

1921年;领导人:

列宁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

时间——1922年(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2、“斯大林模式”

形成经过: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意义: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

形成标志:

1936年新宪法制定。

特点: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评价:

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教训: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

(最大受益者——英、法)

①时间:

1919年1月②性质: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③操纵国:

法、英、美

★④《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P15)。

⑤影响:

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⑥形成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时间:

1920年;被英、法所控制。

2、华盛顿会议:

(最大受益者——美国)

①时间:

1921-1922年②主要国家(九国),操纵国:

美、英、日

★③《九国公约》的内容:

宣传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④影响:

形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理解P17动脑筋题

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

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第三,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①时间:

1929—1933年导火线: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②国家:

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③特点:

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具体表现)

④影响:

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3、罗斯福新政:

①时间:

1933年

②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⑤作用: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5课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克服经济危机的第二种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

1、德国

⑴纳粹政权的建立

背景: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建立:

1933年希特勒上台

影响: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⑵法西斯统治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②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③焚毁大量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④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2、意大利:

1922年,墨索里尼

3、日本法西斯专政:

⑴建立:

1936年2月军部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⑵影响: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法西斯势力的勾结:

形成轴心国集团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二战前英法等国奉行的政策——绥靖政策

目的:

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含义:

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影响:

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绥靖政策顶峰——慕尼黑阴谋

时间:

1938年9月国家:

德、意、英、法

内容: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1940年,德国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占领了法国,英国也遭到了猛烈轰炸。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Weshallgoontotheend…Weshallneversurrender)——丘吉尔(政策变化:

绥靖政策——积极抵抗)

★4、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莫斯科保卫战:

1941、6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战役)

★5、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联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对立者——轴心国集团)

标志: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内容: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影响:

反法西斯国家相互协调、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重要会议——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内容: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3、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苏德战场第二次战役)

4、反攻——诺曼底登陆(1944年,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一个个被法西斯国家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解放。

5、胜利——1945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