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410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

文明古国(地区)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大河文明)和希腊的克里特(海洋文明

印度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分别是(由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三大古老文字

①中国甲骨文、②埃及象形文字、③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三大文学作品

①《荷马史诗》、②《俄狄浦斯王》、③《一千零一夜》;

三大雕塑作品

①《掷铁饼者》、②《米罗的维纳斯》、③《拉奥孔》

三大宗教(名称、创立者、经典)

①佛教,乔达摩·悉达多,“三藏”;②基督教,耶稣,《圣经》

③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古兰经》。

文明交融

①马可·波罗东游;②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西传

重要改革

①日本大化改新:

646年效仿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达到顶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③查里·马特改革: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里·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地跨欧亚非帝国

①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帝国;②公元前后,罗马帝国;③8世纪,阿拉伯帝国

著名战争

①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②布匿之战;③亚历山大东征;④十字军东侵

科技文化成果

①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②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③阿基米得——杠杆原理、“阿基米得定律”等;④欧几里得——《几何原本》;⑤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⑥麦加清真寺(阿拉伯建筑)

★世界近现代史

●知识线索:

初中世界近现代史主要介绍欧美国家近代化及其矛盾发展的过程即欧美大国崛起的进程。

近代化即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人治)向现代社会(法治)变迁的过程,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

近代化包括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政治革命(英法美俄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和经济革命(工业革命)。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击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先在意大利兴起)

17——18世纪(法国为中心)

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出现并得到了发展

性质

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追求幸福)

理性主义(主张平等、自由、博爱)

主要代表及作品或主张

但丁(意)——《神曲》;达·芬奇(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

伏尔泰(启蒙运动杰出代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狄德罗——宣扬理性,提倡人道主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主权在民

影响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感悟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二、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准备——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航海家

国籍

航海时间

航向

资助国家

主要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向东

葡萄牙

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年

向东

葡萄牙

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向西

西班牙

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麦哲伦

葡萄牙

1519年

向西

西班牙

麦哲伦及其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真理。

影响

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从分散走向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感悟

要勇于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坚持科学精神

航海动机

追求黄金,开辟市场,发财致富(受文艺复兴“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影响)

▲哥伦布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印度)。

16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亚美利哥通过几次考察,证实这不是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歌的名字命名新大陆,简称美洲。

三、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斯图亚特王朝

腐朽的封建制度

英国的殖民统治

南方种植园经济

开始标志

议会的重新召开

攻占巴士底狱

列克星顿的枪声

南方向北方挑起战争

1640年

1789年

1775年

1861年

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比尔

华盛顿(美国国父)

林肯

领导力量

新贵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主力军

新模范军

国民自卫军

大陆军

北方联军(包括黑人)

领导机构

议会

制宪会议

大陆会议

林肯政府

法律文献及意义

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国家政权由议会掌握

人权宣言:

宣告法国资本主义的诞生;法典:

巩固大革命成果

独立宣言:

宣告美国的诞生;1787宪法:

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重大事件

处死查理一世、光荣革命

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

组建大陆军、萨拉托加战役(转折)

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攻克叛军老巢里士满

历史意义

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美国独立,对欧洲革命和拉美的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创造了条件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感悟

独立、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条件,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坚持依法治国;要顺应历史潮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英法美革命中都通过制定法律来管理国家,这一做法也体现了当代的一个潮流,即依法治国。

四、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农奴制的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

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领导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领导力量

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倒幕派改革力量

主要内容

农奴有人身自由;有占有财产、经商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废蕃置县;发展近代工业;采用欧美学制,发展教育事业;提倡欧美生活方式;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作用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国力大增

摆脱民族危机,维护了国家独立,国力强盛起来

是历史的重大转折,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感悟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外来先进文化;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科教兴国。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是“废蕃置县”,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最深远或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是发展文化教育,而军事措施则为其走上军国主义提供了条件。

五、19世纪60年代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及解决措施

美国

日本

俄国

主要问题

南北矛盾(一国两制)

幕府统治的危机

农奴制的危机

解决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内战)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土地政策

颁布《宅地法》

向地主赎买一块份地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废除的制度

黑奴制

幕府统治

农奴制

提供的条件

自由劳动力

建立封建性资产阶级政权

自由劳动力

共同关注问题

即民生问题:

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

六、20世纪成功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原因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缓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发展商品经济。

①财政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②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以工代赈等内容,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复兴农业。

性质

社会主义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意义

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感悟

改革是强国之路。

国家应该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管理。

政府要关注民生,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可以借鉴别国经济体制。

七、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

19世纪下半叶

原因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

煤碳(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

电力(动力机:

发电机)、石油(内燃机)

特点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影响(“双刃剑”)

1.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城市兴盛,人口增长,工厂企业化,改变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了强大工业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在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各类污染、交通事故等等

感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倡导低碳,“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清洁能源,发展公共交通;要让科技造福人类,安全使用核能源。

八、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发明者

国籍

时间

成果

影响

哈格里夫斯

1765

珍妮纺纱机

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

1769

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富尔顿

1807

第一艘汽船

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

史蒂芬孙

1814

第一辆火车

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

九、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发明者

国籍

时间

成果

影响

法拉第

1831

电磁学理论

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格拉姆

1873

发电机

一种新能源——电力被开发出来

贝尔

1876

电话

方便人们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

西门子

1879

电车

使城市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

爱迪生

1879

电灯等

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德普尔

1882

远距离输电法

推动电力的广泛应用

戴姆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为汽车飞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

卡尔·本茨

1885

三轮汽车

被誉为“汽车之父”

狄塞尔

1892

柴油内燃机

为汽车飞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

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方便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到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领头羊,成了“日不落帝国”,并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究其原因,政治上:

英国在17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经济上: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英雄人物的个人才能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起作用,同时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

十、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三角贸易

主要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是最早的殖民国家。

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后来居上

影响①欧洲殖民者:

获得惊人财富巨额资本;②美洲种植园主:

获得劳动力;

③殖民地(特别是非洲):

深重灾难

英国扩张——“日不落帝国”

概况: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到19世纪,成了“日不落帝国”

掠夺印度:

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殖民头子,在印度疯狂的搜刮财富,这样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原因:

政治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反殖民斗争

反英殖民统治:

印度(英国王冠上的宝珠)——章西女王;北美——华盛顿

反西班牙殖民统治:

拉美——玻利瓦尔(拉丁美洲解放者)、圣马丁

感悟

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实现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发展民族经济

 

十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飞速发展

思想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工人运动的兴起(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总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总结。

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军在色当一役惨败;1871年,“三·一八”起义

成立:

1871年3月28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牚权的政权。

失败:

“五月流血周”。

这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主义的尝试)

《国际歌》词、曲作者:

诗人欧仁·鲍狄埃、作曲家比尔·狄盖特

 

▲评价拿破仑战争:

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两面。

革命性:

保卫法国大革命成果,捍卫国家主权,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先进思想;侵略性:

掠夺被占领国人民,企图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拿破仑帝国开始衰亡、彻底崩溃的标志分别是:

1812年远征俄国惨遭失败、1815年兵败滑铁卢。

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原因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德、奥、意,以德国为核心,而意大利是动摇者)三国协约(英、法、俄)

直接原因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普林西波枪杀斐迪南大公)

重大战役

凡尔登

战役

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凡尔登战场被称为“屠场”“绞肉机”和“地狱”。

到12月,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在西线丧失主动权。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成为大战的转折点。

索姆河

战役

1916年7月,为牵制德军,英法投入150个师的兵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

英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攻击德军,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

性质

“一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矛盾,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感悟

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我们要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反对各种形式的暗杀恐怖事件,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

十三、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类别

姓名

国籍

成果

文学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戏剧,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丽娜》,“俄国革命的镜子”

绘画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凡·高

《向日葵》等,形式美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音乐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了民主的精神

▲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受启蒙运动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成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或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十四、近代自然科学革命

科学家

国籍

成果

地位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近代科学大师

达尔文

《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爱因斯坦

德(美)

先后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

打开原子能时代大门。

伟大的物理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终结者,又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近代科技成就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③科学家(或发明家)自身素质和努力

 

十五、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十月革命

序幕

彼得格勒起义: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临时政府

成果

1917年11月7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退出一战;迁都莫斯科;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俄探索:

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存在了69年。

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不幸去逝。

苏联体制弊端及危害

特点:

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轻工业

表现: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违背民主法制,党政不分,形成高度集权及个人独裁(斯大林模式)

危害:

严重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感悟

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三农”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十六、“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时间

1919年1~5月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操纵国

美、英、法

美(主导)、英、日

中心议题

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限制海军、亚太问题及中国问题

主要条约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结果

形成“凡尔赛体系”

形成“华盛顿体系”

损害中国主权内容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实行“门户开放”——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实质

战胜国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建立起帝国主义在西方(欧、非、中东)和东方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感悟

“弱国无外交”。

反对强权政治。

发展是硬道理。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七、经济危机及对策

经济危机

发端

1929年10月,美国最大股票市场——华尔街股票价格暴跌

特点

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力特别巨大,影响范围特别广

危害

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工业生产大幅下滑,美国、德国最为严重

对策

美国

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

德国

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专政,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日本

在军部支持下实行法西斯专政,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感悟

在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时,要顺应历史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大胆进行改革、创新

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原因

①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②德意日的法西斯统治

③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与反法西斯同盟

标志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

规模扩大

1941年6月,德国东侵苏联

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战争结束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重大战役

①1940年5月,敦刻尔克大撤退;②“不列颠之战”爆发,这是二战最大的空战;

③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苏军英勇还击,最后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这是大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德军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激战。

苏军全歼被围德军,取得胜利。

这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最重要的转折点

⑤1942年秋,英军在北非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北非战场转折点)。

1943年,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⑥1944年6月,英美盟军取得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

⑦1945年4月,攻克柏林的战斗打响,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在绝望中自杀

重要会议

慕尼黑会议

1938年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签订了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

影响:

把绥靖政策(实质是:

姑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推到了顶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冬,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会后发表了《开罗宣言》。

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了战时首次会议,决定美英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

会议通过决议处置德国的措施;战后成立联合国;会上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这次会议加快了战争进程;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苏美两分天下)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德国波茨坦发表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法西斯犯下的暴行

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对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的狂轰滥炸;希特勒自杀前曾下令往地铁的隧道里灌水,淹死了数千名妇女儿童伤员。

日本法西斯的细菌战,南京大屠杀以及实行的“三光”政策等。

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6日、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广岛和长崎,震慑了日本法西斯。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胜利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②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