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41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docx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丢掉中国文化的“根”。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向世界呼唤: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

可见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精神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延续,没有民族化就没有国际化。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蕴含在传统文化之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雅俗共赏,智慧圆通,对陶冶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形成其健康的心理,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传统诗词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研究中华传统诗词楹联文化,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以语文教学和学校社团活动为依托,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渠道,以泸州市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生“屈原魂”传统诗词竞赛和楹联竞赛为平台,不断探索针对新时期青少年进行传统诗词楹联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和西方文化盛行,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的熏染中长大,他们对米老鼠、奥特曼耳熟能详,对传统文化却了解甚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更是知之不多,认识肤浅。

他们屡屡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等劣习,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日益加剧。

而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客观地存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虚位现象,如:

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教育内容上分量不足;教学形式上仅仅依赖少量的课堂教学,且教学手段简单化;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等。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就必须开创性地进行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积极寻求和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XX镇中心小学校审时度势,站在“百年树人”的历史高度,抱着对民族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多年来坚持推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把中华传统文化“诗词楹联”教育作为XX镇中心小学校办学特色。

响应泸县教育局提出创建打造特色学校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新课标的精神和XX镇中心小学校以中华传统文化“诗词楹联”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学校领导站在培养学生,发展教师的高度,认为诵读、欣赏、学习创作经典诗词楹联是学习语言、开发潜能、开启智慧、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少年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不可错过的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应该因势利导,深入开发。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诗词楹联”教育、弘扬传统经典文化已经势在必行!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

作为学校教育,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楹联”。

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中的“小学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1~6年级的在校学生。

“诗词楹联”是指古体诗词及对联,主要是指律诗、绝句与对联。

“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以传统诗词楹联为内容,以小学生教育为阵地,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教育评价等为研究目标,将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传承“厚德博学,怀乡报国”的理想文化、爱国文化。

净化、绿化、美化、诗化校园环境,提供学生诗词楹联的发表园地,达到建设诗意特色校园文化的目标。

三、选题的价值意义分析

1.进行“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是民族化教育的需要。

一种文化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深厚根基,才能吸收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

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时只有先学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在保持民族本色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果没有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根基,我们也无法真正领悟西方文化的价值。

百年来,中国教育走的是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的道路,在引进西方教育思想时,我们鲜明倡导教育孩子“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1世纪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各国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国外的文化虽然能为我国发展带来新鲜血液,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

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可能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

诵读千古流传的文化经典,是每个民族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

我们必须在学习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把本民族原有的文化精髓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使二者交相辉映、蓬勃发展。

2.进行“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是加强学生审美和陶情、促进学生左右大脑的和谐发展需要。

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起着涵养心性,培养道德,通晓人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真正文明的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经典诗文佳作可以使小学生的品行得到“陶冶”、“熏习”,可以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可以使学生树立自信,善于与人沟通交往,遇到困难勇往直前,提升他们的人格品质。

充分利用诗词楹联的爱国主义主旋律,宣泄和传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能够弥补我国当代少年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缺失和民族精神意识迷惘的不足。

由于诗词、楹联教育以诗词楹联艺术为载体,通过吟诵、理解、鉴赏和创作等手段能使人直观形象、潜移默化地领悟诗义、诗旨等精神内含,因而诗词、楹联教育在作用机制和效果上除了调动记忆力、激活智能以外,还具备发展形象思维、开拓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改善思维品质、启智毓灵的特点。

3.进行“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应以大量阅读和积累经典诗文为基础,而儿童具备记忆力的优势和潜力。

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文化是一条“线”,而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这个“根”不能弃,这条“线”也不能断。

中国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传统文化,掌握好它,有利于更好地吸纳现代文化。

近年来,儿童潜能开发和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潜能。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要大量阅读和积累经典诗文就应依托儿童的记忆力优势,在他们人生记忆力的黄金期引导他们去诵读、背记文化经典,这样做不仅可以极大地锻炼儿童的记忆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加强,这些经典对他们在文化素养上的熏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典作为智能的种子,会像阳光、夜明灯一样不断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引导他们求学,指导他们生活。

从长远看,在孩子们记忆力的最佳阶段让他们背诵中华古诗文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领悟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4.进行“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能丰富学校社团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学校。

学校社团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是一种特长教育,又是一种“希望文学”。

以诗词楹联为沟通媒介,联络兴趣和气质相近的人群,形成一定的群体或组织,将有相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样的凝聚作用,既便于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前几项作用得到体现,更便于扩大进行“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影响,吸引和团结更多的师生,其影响力自会有辐射和强化效应,有利于整个校园文化特色的凸显。

5.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诗词修养与文化品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的诗意色彩,勇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新型骨干教师;深化语文新课程改革,开创校园文化新局面,繁荣校园文化,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课内外的传统诗词楹联教育,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少年儿童的精神气质,培养与提高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与科学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铭刻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唤醒他们观察历史并创造现实与未来的心灵,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

”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针对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的基本特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状况,将适量内容的传统诗词楹联,通过课程化的实践,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在实处,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通过各项研究,努力探寻出适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规律,并形成系列的可操作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因此,本课题实验性强、示范性大、辐射性广,是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四、研究的设计

1.研究的目的

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加强民族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让学生读诗、背诗、赏诗和作诗,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

结合我校实际,努力营造学诗联、用诗联、赏诗联、创作诗联的良好氛围,形成以诗联育德、以诗联启智、以诗联塑美的良好局面,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①通过诗联教育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联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诗联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诵读、欣赏、创作,培养学生的诵读、欣赏、创作能力。

③通过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传统诗联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联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校诗联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校诗联教育的办学特色。

2.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周期

本课题研究对象、范围是XX小学全体教师和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

3.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1)小构建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领导管理运行机制。

(2)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目标体系。

(3)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低、中、高段)。

(4)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方法、途径。

(5)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6)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学生、教师评价体系。

(7)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4.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本课题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应用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采取:

文献研究法、行动实践法、总结交流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我国古代积聚下大量的资料举不胜举,这些都是我们从事诗词楹联教育科研的宝贵的材料;同时现代诗词楹联教育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行动实践法:

诗词楹联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

(3)总结交流法:

诗词楹联教育需要积累经验,及时总结交流,以利于在校园内外推广,扩大影响,不断提高诗词楹联教育的实效。

(4)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实验中,不断地收集有关数据来分析研究对象的状况、实验的效度、因果关系和规律。

需要运用调查法对诗词楹联教育的实验进行有效的导航与调控。

(5)个案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为了需要选择一些特殊个案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来预测、验证实验的效果,分析个案情况的本质和总的发展趋势,为调整、完善教学方法提供详实的事实材料和科学依据。

5.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因此,在小学生中进行中华传统诗词楹联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开展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2)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与我县教育局提出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思路契合。

开展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是我们创建特色教育学校的实际行动。

(3)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告诉我们:

“经典”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所以也叫它是“文章”。

好“文章”就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便是很有韵律的歌唱。

古人把最难记的算术和其他天文、地理、物理等学识,都编成“歌诀”来唱,声声朗诵,那便是最高明的方法,使儿童不用绞尽脑汁去背记,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

传统诗词楹联所具有语言特点,符合少年儿童学习心理,必将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

(4)学校经过多年对传统诗词楹联教学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在多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已经有了一支教育科研队伍,先后完成过市、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广大教师正在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并把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质。

6.预计解决的难点

“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研究”预计解决的难点是:

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接受能力的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

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创作传统诗词楹联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在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中促进教师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创造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学校特色。

达到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强化民族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7.研究的程序<阶段任务、目标>

1.起止时间:

2.步骤:

(1)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领导组和研究组,健全课题研究领导管理机制。

研究部署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具体事宜。

查阅、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

(2)实施阶段:

课题研究人员在一边对学生进行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同时,分工负责制定各年段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目标,选择各年段教育内容。

组织校内专业教师论证,聘请专家审阅,最后形成教学文本。

课题研究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研讨活动。

积累有关研究资料。

打造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校园文化特色。

制定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学生、教师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

探索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方法、途径。

构建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校园文化活动。

(3)总结阶段:

汇总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总结研究成果与经验。

课题研究组写出成果报告。

申请课题结题。

五、改革的主张与措施

1.学校从继承传统、弘扬国学、提高素养和繁荣文化的高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诗词楹联教育工作计划,把诗词楹联教育与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品德教育、特色教育结合起来,扎实有效地推进诗词楹联教育工作。

2.根据学生年级和认知特点,在全校重点开展以诗词楹联背诵为主的诗词楹联教育活动,原则上每个学生每学年背诗词不少于20首、楹联不少于20副,至少精读成颂一本国学经典书籍,增加国学经典作品的积累;中高年级阶段以普及诗词楹联基本知识,培养创作兴趣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充实传统经典文化知识,提高诗词楹联创作技能和欣赏水平。

同时通过诗词楹联讲座、兴趣小组、诗词楹联吟诵、展演、创作、参加各级竞赛、向各级诗联刊物投稿等形式,吸引师生参与,达到既缓解教学压力,又增加习作兴趣的效果。

3.加强诗联文学社团建设,促进诗联文学活动丰富多彩,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以诗词楹联为沟通媒介,联络兴趣和气质相近地人群,形成一定地域群体或组织,将有相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样的凝聚作用,既扩大诗联教育的影响,又吸引和团结更多的师生,有利于整个校园的团结与和谐。

4.以诗词楹联艺术为载体,通过鉴赏、吟诵和创作等手段使学生直观形象、潜移默化地领悟诗义、诗旨等精神内含。

最大化的达到学生审美和陶情。

充分利用诗词楹联的爱国主义主旋律,宣泄和传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弥补我国当代少年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缺失和民族精神家园意识迷惘的不足。

六、研究效果预测(情景描述)

1.诗意校园文化建设形成。

在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的诗意文化标识。

学校充满具有传统诗联特色的诗意校园。

2.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师生主动地参与古典诗词楹联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古典诗词楹联的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师生全面、富有个性地得到发展。

3.学生受到中华传统诗联文化的熏陶,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文化和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

学校素质教育得到充分体现。

4.成就一支诗文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享受诗意的人生,成为诗意的教育者,促进诗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改革。

七、成果的形式

1.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成果报告等

2.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校本课程和教案集

3.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教与学评价方案

4.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5.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论文集

6.形成“小学生传统诗词楹联教育”学生作品集。

八、研究的保障措施

课题组成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队伍的建设

1、实验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专家指导组:

课题实验组:

1.低段组

组长:

成员:

2.中段组

组长:

成员:

3.高段组

组长:

成员:

(二)课题研究经费。

学校全力支持课题实验研究,并尽最大努力建立课题实验基金,足额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经费投入。

3.研究活动资料

(1)、出操集会时全校师生一起配乐背诵古诗词和古诗联唱

具体内容如下: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