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446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第二版)

课程编码:

263113

课程类别:

(B)类

适用专业: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计划学时:

60学时学分:

3.5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课程组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专业带头人及审定日期:

二级院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序号

前导课程名称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1

旅游学概论

旅游行业基本知识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1

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产品基础知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旅游酒店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旅游酒店专业相关文化类课程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三)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各民族的组成分布、汉族的传统节日等基本情况;掌握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

2.了解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掌握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宗教著名景观等知识。

3.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构成、分布及其特点。

熟悉中国风景名胜区地理分布,掌握我国世界遗产及主要景区景点。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掌握古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著名古建筑代表。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构景要素与常见的构景手段、著名园林代表;理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的造园观念。

6.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简况,熟悉中国烹饪的主要流派以及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品。

7.掌握中国最具特色的名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文房四宝以及各类著名的工艺品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悉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并能进行导游讲解。

 

2.能够熟知佛、道宗教建筑基本布局的平面图,能够辨别佛教、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的名称和位置,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导游讲解。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去辨别古建筑的等级、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去赏析旅游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5.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6.能够运用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鉴赏、介绍旅游风景名胜的诗词、楹联、游记。

(三)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节(教学任务)

知识点

技能点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总学时

1

说课

1.课程定位介绍

2.课程内容及体系、学习方法介绍

3.提出具体课程学习要求

能够正确了解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意义。

2

2

2

中国历史文化

1.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2.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3.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述 

1.能把学到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在讲解中的能力;

2.熟悉思想文化成就;

3.掌握重大科技成就;

4.掌握艺术成就;

5.熟悉中外文化交流

6

6

序号

章节(教学任务)

知识点

技能点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总学时

实训一

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2.历史脉络: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1.各个历史朝代的更替

2.如何给别人介绍历史常识如何吸引大家去倾听历史典故

4

4

3

中国民族民俗 

1.中国民族概述

2.中国民俗

1.能够熟练的讲解中国少数民族情况,并能够在旅游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接待服务

2.能够掌握汉族节趣 

3.能够掌握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6

6

实训二

中国民俗讲述

1.北方——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  

2.南方——壮族、土家族、苗族、彝族、黎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畲族 

1.能够掌握基本的民俗禁忌

2.能够讲述民俗旅游标志性的特征

4

4

4

宗教文化 

1.佛教

2.道教

3.基督教

4.伊斯兰教

1.掌握四大宗教起源、传播、发展

2.掌握四大宗教传统节日3.掌握佛教宗派与祖庭

4.掌握寺院建筑 的基本构成

5.熟知全国知名宗教景观

6

6

序号

章节(教学任务)

知识点

技能点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总学时

实训三

宗教文化景区景点介绍

1.四大佛教名山

2.佛教洞窟与祖庭

3.道教名山与神话传说

能够运用所学的宗教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宗教文化介绍

2

2

5

中国旅游地理

1.中国自然景观

2.中国人文景观

3.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组合 

1.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地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天气景观以及自然保护区

2.熟悉重点历史文物历史文化名城

3.掌握世界遗产名录

6

6

实训四

自然与人文景观介绍

1.名山、名水、以及著名地理景观

2.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文化遗址。

1.能欣赏中国山地景观的艺术美,概括出其旅游价值,

2.能把中国山地景观的有关知识运用到讲解中去;

2

2

6

中国古代建筑 与园林

1.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2.中国的宫殿和坛庙

3.中国古代墓葬

4.中国古代城防建筑与著名的楼阁、古桥

5.中国古代园林

1.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了解宫殿布局与陈设

3.熟悉中国现存著名古代墓葬

4.了解著名楼阁

6

6

实训五

古代建筑欣赏

1.故宫、天坛、长城

2.秦始皇陵、明十三陵

3.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4.江南四大园林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1.撰写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词;

2.撰写古典园林导游词,进行古典园林风光展示及讲解。

 

2

2

序号

章节(教学任务)

知识点

技能点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总学时

7

中国饮食文化

1.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2.中国地方风味流派

3.中国食俗与食疗

1.掌握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划分

2.熟悉十二大菜系与官府菜地方菜系

3.掌握名菜名点传说典故

4

4

8

中国风物特产

1.中国名茶、名酒、名贵中药

2.中国著名的丝织、刺绣、陶瓷器

3.中国珠宝、玉雕与其他工艺品

4.文房四宝与木版年画

1.掌握中国主要风物特产的代表、产地及其特点 

2.掌握宜兴紫砂壶、三大瓷都、其他著名陶瓷产品

3.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4

4

实训六

中国风物特产赏析

1.四大名绣、三大名锦 

2.宜兴紫砂壶、三大瓷都、其他著名陶瓷产品

3.寿山石雕刻、青田石雕刻、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 

1.熟练的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并能够在有针对性的讲解饮食文化

2.学习辨别名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文房四宝以及著名工艺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2

9

中国旅游文学

1.对联知识 

2.诗词知识 

3.中国旅游文学基本知识

1.掌握经典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熟悉著名旅游风景名胜的诗词、楹联

2

2

实训七

风景名胜诗词鉴赏

1.风景名胜的诗词文化

2.风景名胜的楹联

1.能够欣赏全国著名景区的诗词楹联

2.朗诵并讲解

2

2

合计

42

18

60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条件

目前,我院还没有专门的导游模拟实训室,但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多媒体条件进行教学。

2.师资条件

本人担任本门课程已有3年的时间,通过对学生和教材不断的研习,经过多次的修改与调整,最终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建议

1.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授课

2.案例分析法——利用教师、学生的带团经历或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案例分析。

3.分组演示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示范。

4.操作示范法——教师运用丰富的专业经验进行示范演示。

5.实地观摩与训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安排在景区内进行现场实地观摩与训练。

(三)教材选用或编写

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高等院校旅游学科十二五规划教材

2.参考资料 

参考杂志:

《旅行社之友》、《旅行家》、《旅游》、《旅游学刊》。

 参考报纸:

《中国旅游报》、《旅游时报》。

 

3. 参考网站 

中国旅游网:

  

中国导游网:

  

导游栖息地:

  

中国先锋旅游规划设计网:

 

携程旅游网: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由出勤情况、理论过程考核、实践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组成,具体权重分配,见下表。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项目

考核内容

占总成绩的百分比

出勤情况

出勤率

10%

理论过程考核

课堂作业

20%

实训过程考核

课堂实训项目

30%

期末考核

学习成果闭卷考试

40%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所使用的教学资源

1.相关的辅助教材

2.网络教学资源

3.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光盘、视频

(二)使用教学资源的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适当。

2.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3.媒体资源使用恰当,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动性好。

4.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应注意文字表述内容不宜过多。

七、其他说明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场地。

修改记录

序号

增加/删除/修改项目

详细内容

1

修改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占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40%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