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6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模块整合篇法律模块针对训练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B.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具有权威性

C.法律比道德更有效

D.应当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3.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个人信息首次列入保护,同时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赔偿金额由两倍提高到三倍。

这些规定保护了公民的(  )

①监督权 ②隐私权 ③依法求偿权 ④自主选择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4.两年前郑某向尚某借款4300元,两年间尚某多次讨债,郑某总是以手头缺钱为由拒绝还款。

某日,尚某再次向郑某讨债不成,一气之下殴打对方致其受伤,结果债权人变债务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公民不能行使自己的经济权利

B.我们可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C.借钱不还,有时候是情有可原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

5.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些法律的共同点有(  )

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②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⑤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⑤

6.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

如果随意披露他人的私事就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B.荣誉权

C.肖像权D.隐私权

7.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 ②小何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到自己的哥哥“教训"

那个同学 ④小伟督促做生意的父亲及时缴足税款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8.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  )

A.生命健康权B.经济权利

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

9.下列国家机关中,属于我国法律监督机关的是(  )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D.人民代表大会

10.“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内,这块招牌格外醒目。

这块招牌说明(  )

A.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国家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C.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1.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12.某超市工作人员怀疑小李在超市购物时偷东西,对他强行搜身,后又不准其离开超市。

小李提起诉讼后,法院依法判决该超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这说明(  )

A.法律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B.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容侵犯

C.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依宪治国

D.法律起着维护公共安全的作用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请将下面这些2017年度重要法治新闻和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的相关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①2017年3月9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公正司法

②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沈阳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严格执法

③2017年1-9月,各地环保机关依据《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案件总数11767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529件,罚款数额达5。

5亿元.    科学立法

14.2016·

淮安用好“保护伞"

 护佑我安康

2015年10月1日,被称为我国“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该法对国家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生产者、经营者等做出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法律规定。

其中,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规定:

生产企业应实施原料进场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逐批检验出厂产品,保证食品安全……

(1)材料中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____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四大保护领域中的________保护。

(2)有同学认为,对食品安全有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就能得到切实保障。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5.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牵动着天下父母的心。

【校园欺凌触目惊心】

2016年5月,上海校园欺凌案中,被告人小敏伙同施暴者15岁杨某、13岁张某等人用推搡殴打、扇耳光、逼迫抽烟等方式实施侮辱,导致被害人鲍嘉头部外伤,构成轻微伤.施暴者和教唆者分别被判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以及有期徒刑一年半缓刑两年.

(1)请你分析“鲍嘉案”中法院对未成年施暴者和教唆者予以严惩的依据.

【整治暴力重拳出击】

近来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为整治校园暴力,教育部等九部委于2016年11月出台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这是继中关村二小学生欺凌事件后又一次发文,而且是国务院发文,规格之高,值得深思。

(2)为整治校园暴力,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说明了什么?

(3)请你为解决校园暴力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6.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最近播出了农村青年李敏(女)和王刚(男)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请你阅读故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棒打鸳鸯 被拐他乡】

王刚家庭条件较差,李敏的父亲一直反对他们交往,并私自截留、拆阅了王刚邀请李敏一起外出打工创业的信件,二人从此失去联系。

之后,李敏得知了真相,便不顾父亲反对,独自外出寻找王刚.不料,由于社会经验欠缺,被人拐卖到一个小山村,受尽折磨.

【风雨归途 法的考量】

三年后,李敏历尽艰辛从小山村逃回了家。

此时,李敏父亲不再反对她和王刚交往。

后来,警察找到了李敏,希望她能出庭指证拐卖自己的人。

因担心自己被拐的经历影响和王刚的关系,李敏婉拒了警察的请求.王刚得知情况后,鼓励她出庭作证。

在充分的证据面前,拐卖妇女儿童团伙的成员分别被判处5~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1)许多观众认为李敏的父亲“十分糊涂”,从法律的角度看,他糊涂在何处?

(2)结合李敏回家后的经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故事进行简单的点评。

17.中学生小芳利用假期和同学们外出旅游。

在景点,她大声喧哗,并攀爬到一雕塑上拍照。

同学们批评她的不文明行为,她却说:

“享受美景是我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请依据所学知识,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芳的观点加以评析。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1。

A 2.D 3.C 4。

D 5。

D 6.D 7。

A

8.D 9。

B 10。

B 11。

B 12.B 

13.①—-科学立法;

②——公正司法;

③严格执法。

14.

(1)生命健康权 社会

(2)此观点是片面的.有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能够使食品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利于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要得到切实保障,还需要社会媒体加强监督,经营者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消费者要做个成熟的消费者。

15.

(1)①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权利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

②校园欺凌会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健康成长、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校风气;

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⑤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

(2)①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

②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

③关爱未成年人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

(3)①国家: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加大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等;

②社会:

相关部门严格审查、监管图书、音像、网络中的“三俗”文化和暴力文化,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等;

③学校:

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加强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中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的系列活动;

积极对问题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跟踪辅导、帮教活动等;

④家庭:

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

掌握科学的家教理念,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

自觉发挥榜样的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⑤未成年人:

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做到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

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

与人发生矛盾时,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

遇到欺凌和暴力时,及时请老师、家长等帮助解决,必要时,依法维权.

16.

(1)①父亲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截留、私拆、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2)“法院依法判处拐卖妇女儿童团伙成员的有期徒刑"

说明:

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李敏出庭指证犯罪分子"

表明: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相关工作;

公民应增强维权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7.小芳的观点是片面的或小芳的观点是错误的。

认为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不想履行义务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还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小芳的观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