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43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docx

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时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

①蒹葭苍苍,_________。

(《诗经·蒹葭》) 

②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④__________,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⑤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⑥__________,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

①《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清晨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9分)

红旗飘飘

你是一个火种

点燃开国大典的礼炮

一个声音向世界宣告

东方的拂晓

你是一个预言

掀开改革开放的春潮

一个故事向世界报道

风景这边独好

你是一个火炬

传递继往开来的目标

徜开胸怀向未来相yāo

江山如此多娇

啊!

走过风潇潇

走过路迢迢

我们高举的旗zhì

在新世纪的天空飘

我们脚下的路

永远是一条阳关大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拂晓()   相yāo()   旗zhì()

(2)诗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2分) 

(3)“继往开来”中“开”的意思是_______;“路迢迢”中“迢”的意思是______。

(2分) 

(4)全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的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很多事。

下列事件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2分)

A.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流浪和挨饿三天

C.获得叔叔的遗产D.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2)心在山东身在吴,漂蓬江海谩嗟吁。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首诗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写的。

(2分) 

4.(四川遂宁中考改编)某班举行“诗歌中国,放飞梦想”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2分)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4分)

以诗为名,必有诗人相伴。

3月21~22日,受邀来到遂宁的百余名中外诗人,进行品宋瓷观音文化、赏大英浪漫地中海美景的活动,近距离感受遂宁独有的历史人文情怀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诗词创作寻找鲜活的题材,为遂宁创作出更多值得传承的诗歌作品。

(2)王芳根据新闻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4分)

此次“遂宁国际诗歌周”活动除邀请中国作协、各省作协、省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国内获奖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外国诗人等100余人之外,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应改为:

__________。

(2分) 

②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分) 

(3)张浩是班里的小诗人,看了新闻后来了写作热情,写了下面的小诗。

请你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4分)

青春年少,放飞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因梦想而奋进。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2分)

坐在老槐树的怀里

艾晓雨

①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

②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

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③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

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

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

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

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

那时年纪尚小,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

④一棵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⑤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

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

⑥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

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

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

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

⑦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每天早晨,吃饱喝足,__________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

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

⑧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

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

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

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

我抬起头,支着小嘴儿跟它们说话。

树下有蚂蚁,其中一只发现了我弄碎的饼渣儿,赶紧回头去呼朋引伴。

一会儿工夫,大队人马驾到,肩推头扛,齐心协力把一块小饼渣儿运走了。

⑨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

⑩“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

”母亲如是说。

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

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

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

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

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

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

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

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

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

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

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

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

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

__________

(有删改)

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

(4分)

6.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

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

“拴,拴……”

7.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5分)

8.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5分)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18分)(江苏扬州中考改编)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

”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

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

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用什么方式去报国?

”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

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

该法庄严宣告:

“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__________。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__________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

请简要概括。

(3分)

11.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4分)

12.给第④段空缺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内容连贯。

(3分)

13.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分)

14.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

(80~100字,5分)

材 料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

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15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百废具兴        具:

__________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__________

(3)则有去国怀乡国:

__________

(4)至若春和景明景:

__________

(5)不以物喜以:

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7.“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3分)

18.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3分)

三、写作(55分)

19.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55分)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

①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 

②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 

④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⑤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⑥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

①《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②《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清晨之景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霏开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9分)

红旗飘飘

你是一个火种

点燃开国大典的礼炮

一个声音向世界宣告

东方的拂晓

你是一个预言

掀开改革开放的春潮

一个故事向世界报道

风景这边独好

你是一个火炬

传递继往开来的目标

徜开胸怀向未来相yāo

江山如此多娇

啊!

走过风潇潇

走过路迢迢

我们高举的旗zhì

在新世纪的天空飘

我们脚下的路

永远是一条阳关大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拂晓(fú)   相yāo(邀)   旗zhì(帜)

(2)诗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徜开 ”,正确写法是“ 敞开 ”。

(2分) 

(3)“继往开来”中“开”的意思是 开辟 ;“路迢迢”中“迢”的意思是 远 。

(2分) 

(4)全诗主要运用了 比喻 和 排比 的修辞手法。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的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很多事。

下列事件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A)(2分)

A.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流浪和挨饿三天

C.获得叔叔的遗产D.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2)心在山东身在吴,漂蓬江海谩嗟吁。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首诗是 宋江 在 浔阳楼 写的。

(2分) 

4.(四川遂宁中考改编)某班举行“诗歌中国,放飞梦想”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2分)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4分)

以诗为名,必有诗人相伴。

3月21~22日,受邀来到遂宁的百余名中外诗人,进行品宋瓷观音文化、赏大英浪漫地中海美景的活动,近距离感受遂宁独有的历史人文情怀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诗词创作寻找鲜活的题材,为遂宁创作出更多值得传承的诗歌作品。

中外诗人走进遂宁采风、创作

(2)王芳根据新闻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4分)

此次“遂宁国际诗歌周”活动除邀请中国作协、各省作协、省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国内获奖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外国诗人等100余人之外,还邀请了来自中省级、遂宁本地的60余家媒体参加了活动。

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推进遂宁与世界诗歌的深入交流,上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①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应改为:

 还邀请了来自中省级、遂宁本地的60余家媒体 。

(2分) 

②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上升 ”改为“ 提升 ”。

(2分) 

(3)张浩是班里的小诗人,看了新闻后来了写作热情,写了下面的小诗。

请你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4分)

青春年少,放飞梦想,就像春蚕结茧成蛹,期待化为彩蝶;就像花蕾含苞待放,畅想盛开如霞; 就像太阳喷薄而出,荡涤漫天黑暗 。

青春因梦想而奋进。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2分)

坐在老槐树的怀里

艾晓雨

①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

②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

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③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

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

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

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

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

那时年纪尚小,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

④一棵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⑤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

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

⑥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

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

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

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

⑦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每天早晨,吃饱喝足,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

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

“拴,拴……”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

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

⑧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

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

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

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

我抬起头,支着小嘴儿跟它们说话。

树下有蚂蚁,其中一只发现了我弄碎的饼渣儿,赶紧回头去呼朋引伴。

一会儿工夫,大队人马驾到,肩推头扛,齐心协力把一块小饼渣儿运走了。

⑨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

⑩“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

”母亲如是说。

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

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

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

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

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

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

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

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

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

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

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

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

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有删改)

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

(4分)

①“我”一岁多时被拴在老槐树下,老槐树成了“我”的保姆;②“我”用老槐树的槐果做成小球;③放学后,“我”在老槐树下写作业;④老槐树被父亲锯掉,做成了新房子的门。

(每点1分,共4分)

6.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

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

“拴,拴……”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1分)“拉”“走”“拾起”“交”“搬”等一系列动词和“我”说的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被拴在老槐树上的期待和享受,(1分)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充满童真的孩童形象,(1分)也侧面反映了老槐树在“我”幼年时给予“我”的保护和快乐。

(1分)

7.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5分)

示例:

详写“我”一岁多时,老槐树给“我”当保姆,略写“我”用槐果做小球、“我”在老槐树下写作业、老槐树被锯掉等。

(2分)

好处:

内容上,突出了老槐树给予“我”的保护和快乐,能很好地凸显文章的主旨;(1分)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照应;(1分)表达效果上,老槐树给“我”当保姆这一情节描写细腻生动,画面感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分)

8.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①老槐树稳重、沉默、称职。

通过母亲放心地将一岁多的“我”拴在老槐树上可以看出。

(2分)②老槐树无私、宽厚。

从“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倒下的老槐树被做成新房的门可以看出。

(2分)

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5分)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老槐树虽然难逃被锯的命运,却以另外一种形式(新房的门)陪伴着“我”,在“我”伤心难过之余,给“我”一丝慰藉。

(3分)表达了“我”对老槐树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分)

(18分)(江苏扬州中考改编)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

”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

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

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用什么方式去报国?

”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