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54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2课时含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

22小毛虫

文本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

本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结构清晰。

第1、2自然段写小毛虫笨拙地在叶片上挪动;第3~6自然段写小毛虫尽心竭力编织茧屋并将自己裹进茧屋;第7自然段写小毛虫最终破茧成蝶的情景。

本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形象。

一开篇就将“趴”着的小毛虫和“唱、跳、跑、飞”的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笨拙。

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欣喜的笔调描写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这又与第2自然段中“笨拙”的小毛虫形成反差,突出了小毛虫的变化。

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

文中两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含义深刻,凸显文章主旨,也让小毛虫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并运用词语;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熟读课文中理解小毛虫的内心世界,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

长相俊俏,爱跳舞蹈,春花一开,它就来到。

(打一昆虫)

2.(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蝴蝶。

(课件出示小毛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

师:

蝴蝶的翅膀五彩斑斓,多美呀!

小毛虫样子丑陋、行动笨拙,并不惹人喜爱。

但是,同学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蝴蝶是小毛虫变的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

3.板书课题(板书:

小毛虫),齐读课题。

过渡:

小毛虫怎么会变成漂亮的蝴蝶的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科学童话——《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要求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正音;小组接龙读课文,教师正音。

(3)圈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同桌互读互纠。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识记生字。

kūn昆虫可lián怜nuó挪动fǎnɡ仿fú佛jǐn尽管rèn任hé何fǎnɡ纺织

ɡuī规lǜ律等dài待zhēnɡ挣脱yú愉快rónɡ绒毛jìn尽心jié竭力

(1)正音。

①易读错的字。

“怜”“律”的声母是“l”;“任”是前鼻音;“挣、绒”都是后鼻音,“挣”是翘舌音,它在“挣脱”一词中读“zhènɡ”。

②多音字。

“尽”是一个多音字,在“尽管、尽快、尽早”等词语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尽情、尽头、尽职、尽责”等词语中读“jìn”。

(2)识记字形。

①偏旁归类识记。

怜、愉:

有“忄”,与心情有关。

可组词:

可怜、愉快。

纺、绒:

有“纟”,与丝织品有关。

可组词:

纺织、绒毛。

挪、挣:

有“扌”,与动作有关。

可组词:

挪动、挣扎。

另外,“仿佛、任何”都有“亻”,“律、待”都有“彳”,要注意分辨。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

怜(可怜)昆(昆虫)竭(竭力)仿(仿佛)规(规律)

冷(寒冷)屁(放屁)喝(喝水)纺(纺织)观(观看)

(3)创设语境,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

可怜的小虫子,一点点挪动身子,尽心竭力,终于从茧子里挣脱出来。

它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非常愉快。

3.去掉拼音,同桌合作读、齐读,之后全班展示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开火车读,再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三、书写指导,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再观察字形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整、怎”是上下结构的字,“怎”上窄下宽,“整”上下基本等宽。

“抽、纺、织、编、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每个字的宽窄比例。

“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部要写得宽,“巾”要写得窄。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束”和“攵”居竖中线两侧,“正”居下居中。

“束”第五笔竖、第六笔撇、第七笔点相交于横中线;“攵”的撇、捺相交于横中线;“正”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扌”顶部比右边高,底部比右边低。

“由”第一笔竖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竖稍长。

左右两边顶部齐平,“方”底部略低。

“方”的第二笔横、第四笔撇要越过竖中线与“纟”穿插。

左边顶部比右边高。

“只”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和横相交于田字格的中心,撇笔要越过竖中线穿插到“纟”下。

左右两边顶部齐平,“扁”底部低。

“扁”撇笔从竖中线撇向“纟”下,首竖在竖中线上,且比最后两竖稍长。

上面部分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左侧,穿插到下半格;“心”居下居中。

第一笔横稍长,居上居中;第二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穿过长横撇向左下格;第三笔竖挨着撇起笔;最后一竖压在竖中线上。

“氵”顶部低于右边,底部高于右边。

“肖”中“月”第一笔撇变成竖,里面两横短且靠左不靠右。

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纠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全班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整体感知小毛虫的变化。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画出关键词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小毛虫——茧——蝴蝶。

(3)图文对应,了解小毛虫变化的形态。

(出示图片,把图片贴到对应的文字下面)

3.观察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每幅插图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第一幅图:

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

第3~6自然段;第三幅图:

第7自然段。

4.同桌交流小毛虫的变化过程,试着讲一讲故事。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师:

本节课,我们用多种方法认识了15个生字,知道了“尽”这个多音字的读音及用法,会写8个生字。

看着这么多被我们征服的汉字,同学们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积累学习方法,积累各种知识,积累得越多,我们学习起来就会越容易哦。

另外,本节课我们还初步了解了小毛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它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各有怎样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好的识字方法,交流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抄写词语:

毛虫叶子目光周游纺织编织怎样声音花纹消失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1.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内涵。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小毛虫变蝴蝶”的游戏。

教师将本课会认字、多音字、会写字分别写在小毛虫形状的卡片上,再将其拼音写在蝴蝶形状的卡片上。

教师任意抽取小毛虫形状的卡片,指名找出对应的蝴蝶形状的卡片并读出上面的拼音,再用这个字口头组词。

依此进行游戏。

2.说一说小毛虫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过渡:

小毛虫一生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

小毛虫——茧——蝴蝶。

在这三个成长阶段里,它都是怎么生活的?

各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2自然段,聚焦小毛虫,了解小毛虫的特点。

(1)自由读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出了它的特点?

(可怜。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

①学习第1自然段,在对比中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预设1:

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A.“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

“打量”是什么意思?

小毛虫看到了什么?

B.学生观看第一幅插图,说一说:

你看到了哪些昆虫?

它们在干什么?

句式训练:

(谁)(在哪里)(干什么)

C.理解词语“生机勃勃”。

a.昆虫们的表现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演示昆虫们的动作“唱、跳、跑、飞”,从中体会“生机勃勃”。

b.练习用“生机勃勃”说一句话。

D.指导朗读:

“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应带着轻松欢快的感觉朗读,语速稍快;“生机勃勃”应读得响亮,表现出昆虫世界的多彩热闹,充满了生机活力。

过渡:

当昆虫们都在欢快地活动的时候,小毛虫在做什么呢?

预设2: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A.指名读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小毛虫真可怜。

)你从哪里体

会到的?

(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B.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可怜的感觉。

(放慢语速,声音稍低沉,关联词“既、也、更”3字应读得一个比一个有强调意味,突出小毛虫的可怜。

C.男女生对比朗读第1自然段:

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

过渡:

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那它是怎么活动的呢?

②学习第2自然段,从行动中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A.自由读,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表现小毛虫的特点。

(笨拙:

行动迟缓,不灵活。

B.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

用圆圈圈出来。

(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

C.学生做“挪动”的动作,体会词语的意思。

D.小毛虫挪动一点点,容易吗?

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九牛二虎之力。

E.“九牛二虎之力”是一个六字成语,你们能猜出它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吗?

(指名说)

生: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我会用它造句: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袋米提回了家。

F.指导朗读:

整体语速较慢,语气稍低沉。

“九牛二虎之力”读得重一些,“一点点”读得稍轻稍慢,“整”字音可拖长,体现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小结: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一点点。

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便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世界,多么笨拙多么可怜的小毛虫啊!

2.学习第3~6自然段,聚焦茧屋,感悟小毛虫的内心世界。

过渡:

小毛虫见其他昆虫轻歌曼舞而自己步履艰难,它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学生自由读,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小毛虫对什么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什么?

①练习说话:

小毛虫对___________不悲观失望。

小毛虫不羡慕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小毛虫,别人开心唱歌、欢快飞舞,而你只能笨拙地挪动,会是什么心情?

③这说明了什么?

(小毛虫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3)“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小毛虫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4)拓展:

其他昆虫(蚂蚁、蜜蜂、蜻蜓、知了等)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指名说)我们小学生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锻炼好身体、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尽管”“任何”要读得重一些。

“它懂得”后面停顿稍长,以突出后面的内容。

最后一句话中,“它”要读得干脆,“小小的”要重读,表现出小毛虫的平凡与弱小。

(6)小毛虫要织的茧屋是怎样的呢?

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7)学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3个短语)

(牢固)的茧屋(温暖)的茧屋(与世隔绝)的茧屋

(8)读了这3个短语,说说茧屋给你什么感受?

(结实、厚实、密不透风。

(9)要编织这样的茧屋,小毛虫会怎么做呢?

圈画出相关词语。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织啊,织啊。

①“尽心竭力”是什么意思?

(费尽心思、使出全力。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尽心竭力”?

(“一刻也没有迟疑”说明小毛虫一点时间也没有耽误,一下也不停歇;“织啊,织啊”表示织的时间长。

)这体现了小毛虫怎样的品质?

(勤奋、有毅力。

②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想象小毛虫一天到晚不停地吐丝织茧的情景,体会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10)朗读指导第4自然段:

首先将“一刻”强调读,可采用将“一”字音读得稍延长的方式来体会小毛虫一刻也不停歇。

“尽心竭力”是本段中心词,应重读,以突出小毛虫的努力。

“它织啊,织啊”,逗号间的停顿应稍长,语速要慢,表明小毛虫编织茧屋花了很长时间。

(11)小毛虫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疑问吗?

读一读小毛虫的疑问。

(以后会怎样呢?

)谁回答了小毛虫的问题?

(一个声音。

)这是谁的声音?

(小毛虫自己的,这是小毛虫在自问自答。

(12)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句话的?

①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禾苗春天发芽,秋天成熟;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按春夏秋冬轮回……这些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而这些变化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②教师引读:

小毛虫明白这些,所以它肯定地对自己说——(生接)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13)自由读第3~6自然段,说一说: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乐观、坚定、勤奋、尽心竭力……)

过渡:

时辰到了,小毛虫经过耐心等待,最终变成了一只蝴蝶。

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

3.学习第7自然段,聚焦蝴蝶,体会小毛虫的变化。

(1)学生自由读,圈画出描写蝴蝶样子的词语。

(抓住“灵巧、轻盈、色彩斑斓”等词语体会蝴蝶的美丽。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蝴蝶的样子。

(3)笨手笨脚的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而美丽的蝴蝶,此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①联系“惊奇”“愉快”等词语来体会小毛虫惊喜、欢快的心情。

②对比朗读第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毛虫惊喜、欢快的心情。

(4)当看到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一只灵巧、轻盈而美丽的蝴蝶时,你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生:

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不要失望,静下心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的愿望才能变成现实。

(5)教师通过资料介绍小毛虫变成蝴蝶也是成长的规律。

三、借助提示,练讲故事

1.观看视频,了解成长过程。

播放视频《蝴蝶的一生》,引导学生观看小毛虫成长的过程。

2.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示意图,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

(1)观察小毛虫成长的示意图,了解示意图:

图文提示了小毛虫成长的过程,关键句提示了小毛虫的心理活动。

(2)请用上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有序完整地讲故事,不要遗漏重要信息,还可加入自己的想象的细节。

(提示关键词:

可怜、笨拙;尽心竭力;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3)分小组互讲故事;指名讲述,共同评议。

四、交流总结,作业设计

1.交流:

学完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我们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要尽心竭力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总有一天,我们终能化茧成蝶,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本文语言丰富,生字新词较多。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理解小毛虫的“笨拙”;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理解小毛虫的“尽心竭力”等。

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我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带动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理清故事发展过程,抓关键词句练讲故事。

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就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弄清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然后图文对照,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对后面完整地讲故事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在各个阶段的生活状态,然后鼓励学生借助这些词句来练讲故事,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教给了学生讲述故事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