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75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x

教案第10课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4、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这首古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曙,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今天,我们即将学习到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感而写的。

古往今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记下自己心得的人则不多,王安石是这少数人里面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

1、关于游记: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

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

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有奏记、游记、杂记。

游记:

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川大山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

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2、关于作者:

王安石其人: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他“少好读书”。

1042年登进士第。

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

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

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

所作词不多,却能“一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3、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三、课文梳理

1、阅读课文,读准字音:

①、庐冢zhǒng②、盖音谬也miù③、有穴窈然yǎo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jiù⑤、无物以相之xiàng

⑥、何可胜道也哉shèng⑦、王回深父fǔ

2、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内容。

3、研习第一段:

(1)梳理字词

(2)分析:

①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首先说明“褒禅”一名由来,接着写现在的禅院就是慧褒庐冢,证明“褒禅”名字由来一说正确,又引出华山洞。

游洞是记叙的重点,必须以慧褒禅院为参照物,使读者明确洞址,再以洞为参照物,指出仆碑的位置。

这些文字从面到点,由远到近,由历史到现状,体现了严密的历史顺序和空间顺序,从山名写起,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②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

便于下文写游洞、游洞的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它是文章记叙和议论的基础。

③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

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明确: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4、研习第二段:

(1)梳理字词

(2)提问:

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分析】点拨: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明确: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

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

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提问: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点拨: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出示图片)

5、研习第三段:

(1)梳理本段重点字词。

(2)本段着重写什么?

本段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

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可以分为五层: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3)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

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4)第3段的议论,与前文哪两处照应?

明确:

第一处: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第二处: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三段

第二段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结论:

要有志,尽志

(5)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

“随之止”。

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为人处世、断大事之要害和大忌。

6.研习课文第四段

(1)重点字词梳理。

(2)“古书之不存”跟第一段哪句话相照应?

明确:

“其文漫灭”。

(3)“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第一段的哪句话相照应?

明确: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作者针对“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5)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7、第五自然段是写记游的结尾——补叙

理清思路:

一(1、2):

记叙——游山经过。

二(3、4):

议论——游山心得。

三(5):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

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

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

“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

“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有人认为假若王安石与其弟弟和朋友一味地走下去,也许会出现危险,所有有人及时提议返回,应该值得肯定;做学问也是如此,如果蛮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说法?

明确:

观点一:

若只从探险的角度来看,以上说法有一定道理。

因为虽然提倡探险,但毕竟生命最可贵,所以安全应该放在首位,但此文作者行文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讨论洞中探险的本身,而重在抒发由此事引发的感叹:

完成事业,志、物、力必须同时具备,而志最重要。

所以,我们不必讨论提前出洞行为的正确与否,那么,做学问蛮干,会不会有好效果?

当然不会,但何谓“蛮干”呢?

这个概念不清楚。

文中并没有“蛮干”而是强调要有“志”。

故以上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可不赞同。

观点二:

我认为,做学问也有蛮干的时候,如果条件不具备,资料不全面,却硬要去研究某一个超前的问题,如果一千年前的人研究宇宙飞船,肯定行不通。

4.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①、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

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显远。

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显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

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判断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5)、不随以止也!

(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四)、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

合用为一个连词。

(五)、虚词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入,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

代词,它,代“穴”;后“其”:

代词,那些)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

代词,它,代后洞;后“其”:

代词,代游人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指自己)品其名位

8)、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9)、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0)、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12)、既其出(助词,无义)

总结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1、代词

 

(1)代词他他们它

 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代词他的他们的它的

 例:

“问其深”

 (3)代词那那些

 例: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

 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代词其中的

例“不能名其一处”

2、语气副词

(1)表示反问的语气“难道”

例:

“其孰能讥之乎?

(2)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大概”“可能”

例:

“其皆出于此乎?

(3)表示希望、商量、劝勉的语气“还是”

例:

“吾其还也”

(五)、一词多义

“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1)、唐浮土慧褒始舍于其址。

(动词,筑屋居住)

2)、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名词,房舍,房屋)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动词,停止,止息)

4)、退避三舍。

(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动词,放弃,舍弃)

六、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七、美文欣赏

(一)山水之思

中国人对山水自古情有独钟。

中国许多成语与山水契合成妙语。

有山无水,山便显得顽冥;有水无山,水便显得落寞。

山与水,是一对甜蜜的情人。

山因水而俊秀,水因山而灵动。

没有水的山如同没有情感的男人,没有山的水就像没有韵味的女人。

的确,中国人早已把山与水人格化,使它成为托志言情的对应物。

所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谓“有容乃大唯山水”,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寄寓了多少贤达仁人的豪情与壮志、希望与感慨……

每当吟诵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总令人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

山与水各有各的性格:

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柔变波蜿流蜒。

山寓意正直,水寓意机智。

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不畏浮云遮望眼;水的习惯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水滴石可穿也。

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所以读水会悟出什么叫稍纵即逝。

不过,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不同人的眼中,便有了不同的风采。

同是剑门山路,在李白是险阻: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陆游那里,却变得清秀可亲: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同是洞庭湖水,在孟浩然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逼人;在李白却是

“将船买酒白云边”,变得温情可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看来,要当个仁人智士就必须寄情山水,去接受山川河流那深奥而耐心的教诲。

何况,好山好脉,多有河流的芳影。

五指山和万泉河,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巴颜喀拉山和黄河、长江,大兴安岭和黑龙江,长白山和松花江,阿里山和日月潭……名山必有名水相伴,名水必有名山相托,山水依偎、缱绻缠绵的生死恋。

(二)美在尽力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

——毕淑敏

  人总是那么奇怪:

茫茫雪原上,留下坚定笔直道路的人总懊悔错过了沿途烂漫的风景,行色匆匆;一路弯弯曲曲赏尽风景,尝尽生活滋味的人又抱怨自己人生为何走得如此艰难,为何那句“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未渗透人心?

奇怪的人们望着身后的那一串或直或曲,或深或浅的脚印而迷茫而思索。

其实,无须懊悔,无须抱怨,抑或笔直而辉煌,抑或蜿蜒而惨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雪原上留下与众不同的那份全属自己的道路,你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

  还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过他自己走过人生的一句贴心感受: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吾志”即尽自己最大努力,则可以无悔矣。

而“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就会同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一样为人嘲笑。

1946年,年轻的吉米•卡特从海军学院毕业后,遇到了当时的海军上将里•科费将军,将军让他随便说几件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事情。

于是,踌躇满志的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谈起了自己的海军学院毕业的成绩:

“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我名列第58名。

”他满以为将军听了会夸奖他,孰料,将军没有,反而问道:

“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

”卡特满脸惊愕,继而,羞愧得脸红。

后来,吉米•卡特牢牢记住这句话,每走一步,每烙上一个生命脚印,他都问自己:

“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

”正因为这样,他不再在乎脚印的直或弯、深或浅,只要每一个脚印里留着奋斗的力量,只要每一段人生路上都洒满了努力的汗水,只要蓦然回首人生的时候,能摸着自己均匀跳动的脉搏说一句“我努力了”,他就满足了。

  有时候觉得人生总是走得很累,迈步之前要选择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要调整步伐,要追赶前列;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人生路上的那一串自己的脚印,与他人的一比,或许弯得人心颤,浅得人心酸。

头脑不免闷热,眼前也甚迷茫,那一句“道路该怎么走”扯得神经发酸,那么想想虽然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拾着破烂却能骄傲地说“劳动了就是美的,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就无悔”的叶辛夫妇,那么想想走过高考落榜阴影,尽全力办起芳香四溢的馨园主的孙长亮,那么静心念念那句“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飞过”的佳句。

  用真心演绎生活,尽全力走好每一步人生,那你的道路就是美的极致。

 

  【点评】“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文章用毕淑敏的话作题记,照应标题,统率全文,立论居高临下,极为深刻。

正文部分,作者紧扣“人和路”的话题,列举“茫茫雪原上,留下坚定笔直道路的人”与“一路弯弯曲曲赏尽风景,尝尽生活滋味的人”的生活事例,得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下与众不同的那份全属自己的道路,你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引出观点,接着由面及点,以王安石与吉米•卡特两个事例,一正一反,一古一今,一中一外支撑起全文的骨架,最后再由点及面,总结话题,内容充实。

写作上,作者熟练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叙述之中兼以形象的描写,血肉丰满,神定气足,很见作文功底。

八、课后作业

1、学习《石钟山记》,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一)相同点:

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光有记游叙事、写景抒情,都借着记游来发议论。

A、一般的山水游记,都是以景物描写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