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582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本《端午粽》(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课向学生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的来历。

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完成识字任务。

本课生字的字义与文章中句子的意思有着紧密的联系,非常适合进行随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随文识字引导学生在课文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本课生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为今后运用生字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都是学生生活中的常用字,字音都是很容易都能读准的。

但是对于笔画较多的“真”字的字形,学生容易记错写错,再加之一年级学生很少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在书写上也不容易做到规范、漂亮,所以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书写的示范和引导。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本课生字,认识“米、分”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

2.学习在语境中理解字义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3.认真观察田字格,找准笔画占格,规范书写“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学习正确停顿的方法,读好长句字。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在语境中理解字义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2.认真观察田字格,找准笔画占格,规范书写“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训难点

学习正确停顿的方法,读好长句字。

教学流程

环节一:

节日导入,激发兴趣(预设时间:

3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你知道有哪些吗?

这些节日中有一个还被称为“诗人节”你们猜猜是哪个节?

跟诗人有关的一个节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节日。

(二)学生活动设计

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都过了哪些节日。

 

相互交流,猜一猜。

(三)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谈过节日的话题引出课题,对端午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环节二: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预设时间:

8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

⑩端午粽 

2.出示:

米字旁和立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两个新偏旁——“米”“立”

3.请同学们打开书46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自己尝试读

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赛读

(二)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并齐读课题。

学生看卡片认识米字旁和立字旁。

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学生用各种形式读词,识记生字。

(三)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认读生词,引导学生有梯度地识记生字,逐渐扫清阅读障碍。

环节三:

朗读课文,随文识字(预设时间:

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课文的第一段,谁来读。

2.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最早叫“端五”后来改为“端午”

“午”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生活中还在哪儿听过这个字?

午夜

3.生字“节”谁有好办法记住呀?

在哪儿听过这个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节日是?

4.在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什么样啊?

谁来说一说。

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比一比谁能读好。

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引导学生按照外边、里面、   中间三层读,找准停顿的位置。

看这就是箬竹叶

出示箬竹叶图片

包在粽子外边的是箬竹叶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叶子。

箬竹的叶子还可以包粽子,真神奇!

再读读 

5.吃过粽子的同学举手,什么感觉?

黏黏的还带着清香味的就是——糯米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糯米,跟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很像。

米字谁能带大家书空?

 

粽子从外到里有三层,谁再来读读

6.这么用心包的的粽子,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出示: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真”字生活中在哪儿听过?

“真”字笔画比较多,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哪个笔画最多?

再观察这5个横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

这是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紧凑一些

教师示范书写

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7.红枣粽真好吃,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粽子还有其它花样呢!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同桌俩个人先读读,这部分也有长句子,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根据句子的意思找准停顿的位置,读好这个长句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除了红枣粽,粽子还有哪些花样啊?

粽子中间还可以放豆子!

“豆”字是个象形字,大家看一看

教师介绍:

 “豆”是个象形字,在古代豆是一个装食物的高脚盘。

记住这个高脚盘的样子,就能帮助我们就住“豆”字。

书写豆

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

8.这么多花样的粽子,我们不仅自己吃还要和邻居分享。

这句话再请一名同学读读。

是啊,带回去的粽子我们分给张阿姨几个,分给李叔叔几个,分给王爷爷几个(课件:

分给……)。

分字在我们课文中还出现过,谁找到了!

你能给十分换个词意思不变吗?

在这里“十分”表示好吃的程度

我们的汉字特别有意思,同一个在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不同。

再读读这两个词

9.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出示:

最后一个自然段

原来是这样,所以端午节也叫诗人节

(二)学生学习活动

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学生认真听老师介绍。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在哪儿听过“午”字。

预设:

午间午饭午睡午休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自由发言

预设:

加一加:

草字头加横折钩、竖

换一换:

草字把下面的早换成横折钩、竖

学生自由组词:

预设:

过节礼节季节节目

学生齐读:

端午节

学生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见过或吃过的粽子什么样?

学生自己尝试着朗读,之后请一名同学朗读。

预设:

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提示找准停顿的位置。

请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读好长句子。

预设:

学生没有找准停顿位置,教师做示范读,请学生认真听进行模仿。

学生看图片、读词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见过的叶子

预设:

枫叶 银杏叶 柳叶  树叶  竹叶 

箬竹叶

学生结合自己吃粽子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感觉。

预设:

甜甜的 黏黏的

请一名同学带大家书空

学生书空:

点撇横竖撇捺 

请同学朗读这个长句字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在哪儿听过“真”字。

预设: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这件衣服真漂亮!

今天真热呀!

学生认真观察,找到出现最多的笔画是——横

发现横的长短不同,中间三横短,最后一横最长。

学生跟随老师的范写进行书空

认真观看老师范写,关注横的长短变化。

学生描红后自己书写

认真看同学写的字,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同桌俩人读课文

认真听同学读课文,看看同学朗读的长句子停顿是否合适,之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按正确的停顿练习朗读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到

红豆粽  鲜肉粽

学生仔细观察,将象形字和汉字对比看。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书空练习。

请学生再次朗读长句子

学生在课文中认真查找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预设:

外婆包的粽子很好吃,花样也多。

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花样也多。

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花样也多。

学生朗读:

分给  十分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设计意图

在课文的语境中学习生字,可以将生字分散开进行学习,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

更可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

环节四:

复习巩固,规范书写(预设时间:

8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七个生字

师出示:

一起读读。

下面我们试着写一写这些生字,比一比谁写得既正确又规范,漂亮。

展示学生的学习单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二)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读词语

学生认真拼读,书写

学生认真看同学写的生字,看看是否做到了正确规范,发现问题举手纠正。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修改

(三)设计意图

规范书写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宽窄、高矮、压线笔,把生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五:

小结收尾,调动兴趣(预设时间:

1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端午节,不仅学习了生字还朗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端午节和端午粽的故事。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吧!

(二)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课下作业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

板书设计

设计理论依据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