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585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理论.doc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

(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A.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道德是稳定不变的

C.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道德规范是完全相同的

D.道德是处理各种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答案】D

2.职业道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

A.适用范围上的无限定性B.形式上的多样性

c.内容上的不稳定性D.任意解读性

【答案】B

3.所谓职业道德的自律功能,是指它()的作用。

A.制定职业纪律B.把握工作节奏

C.自觉克服危害社会的行为D.自主活动

【答案】A

4.在协调同事问的人际关系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因疏忽给同事造成被动和麻烦,要及时进行补救

B.对于感情上不融洽的同事,要尽量避免接触

c.尊重同事的隐私,绝不过问他人的私生活

D.以“大恩不言谢”为基本准则

【答案】A

5.关于职业道德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道德不是科学技术,因此与企业的竞争力没有任何关联

B.职业道德决定着企业的形象,进而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高低

c.职业道德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D.由于倡导无私奉献,职业道德会遏止人的积极性进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答案】c

6.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A.仪表堂堂B.语言犀利

c.举止潇洒D.待人热情

【答案】D

7.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A.从业人员要无条件地为企业保守秘密

B.遵守劳动合同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c.做出承诺而无法兑现,都是背离诚实守信的表现

D.工作既要出工、也要出力

【答案】D

8.坚持办事公道,意思是从业人员要()。

A.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处理当事双方之间的关系

B.一切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

C.尊重知识和权威

D.权衡利弊,处理各种关系

【答II晕]A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包括()。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答案】ABCD

10’繁絮慧‘kB.职业态度c.职业D一-.心D.职业作风

A.职业情感.职业态度c·职业。

乙、u职业’lF烈

【答案】ABCD

11.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认识有()。

A.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

B.企业形象并不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志

C.创品牌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

D.树立企业形象,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答案】Ac

12.()等说法属于职业“禁语”。

A.“欢迎再来”B.“这事儿,我不知道”

c.“还没上班,等会儿再说”D.“要不要,想好了没有”

【答案】BCD

13.关于爱岗敬业,正确的说法有()。

A.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和职业态度的普遍要求

B.树立和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物质待遇是前提和关键

C.倡导爱岗敬业,也要考虑人们的个人需要

D.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答案】AD

14.关于诚实守信,正确的说法有()。

A.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伦理道德的要求

B.坚持诚实守信,基本前提是坚持人是利己主义者这一观念

C.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诚实守信能够实现有机协调

D.只有彻底抛弃个人利益,才能够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答案】AC

15.关于节俭,正确的认识有()。

A.人和人不同,节俭不应成为人人秉持的品德

B.时代的变化导致节俭的标准发生变化

c.节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政治价值

D.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答案】BCD

16.关于创新,正确的理解有()。

A.服务行业蕴藏着许多创新的机会

B.一般地说,普通从业人员是难以真正做到创新的

c.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追求新异、独特

D.创新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发明某种新产品

【答案】AC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l7。

25题)

说明:

本部分为单项选择,没有标准答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7·闲暇聊天时,几个好朋友向你反映你单位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你会()。

A·拒绝承认产品存在质量缺陷B.向他们解释说,产品正在改进

C.向他们征求改进意见D.马上向主管反映情况

18·社会上有这样一句话: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对此,你的感受

是()。

A.从业人员要努力珍惜岗位,努力工作

B.要与领导搞好关系

C.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D.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9.如果要你就自己的产品打个比喻,那么,你觉得它是()。

A·自己的孩子B.烹调的菜肴C.雕塑D.夏日里的冷饮

20·一位司机为抢救一个受伤的路边行人,反而为被救的人所讹诈,你的感受是()。

A.好人难做B.公道自在人心

c.世风日下,人心不古D.好人自有好报

21·某员工是你的好朋友,一次你发现他私自拿走了公司的一件小物品。

你会()。

A.装作没看见8.私下劝他以后不要再拿

C.要他归还D.报告领导

22.在你看来,工作是()。

A.谋生的饭碗8.路边可以乘凉的大树

c.自己想追求的(异性)朋友D.渡河的小舟

23.工作上遇到心烦事时,你一般会()。

A.对父母说一说B.与朋友聊一聊

c.与同事聊一聊D.自己慢慢消化

24.关于梦想,你的看法是()。

A.水中月亮B.过去的一段记忆而已

C.自己心中的图景D.说不清楚,但自己总爱做梦

25.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此,你认为()。

A.找不到工作是暂时的8.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C.上大学和不上大学一样D.上大学还不如早工作呢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l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

85题,每题l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6.()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识记B.记忆C.再认D.回忆

【答案】B

【解析】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

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

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

就是记忆。

27.注意可分为()。

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8.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答案】B

【解析】注意分为三类:

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又叫不随意注意;②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又叫随意注意;③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后

注意。

28.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A.注意的分散8.注意的动摇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答案】C

【解析】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

也受

个性特点的影响。

29.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8.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

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

【答案】B

【解析】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等。

30.1860年,()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A.布洛卡8.斯佩里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

【答案】A

【解析】l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

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

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31.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答案】A

【解析】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

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32.持“性恶论”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苟子B.告子C.世硕D.苟子

【答案】D

【解析】苟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

都一样。

所以苟子说:

“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33.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模型。

A.P—O—xB.B=f(P,E)C.TIROD.A—B—C

【答案】A

【解析】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

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

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

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海德提出了一个P—O

—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

34.处于()中的人,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与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A.激情爱8.伙伴爱c.游戏爱D.友谊爱

【答案】A

【解析】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

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

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

和背叛。

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

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

35.受()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遗忘曲线B.印象c.图式D.自我意识

【答案】c

【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

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图式对记忆的影响表现在:

个体在社会知觉中

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6.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的预测。

A.较准确8.变化C.可控D.不可控

【答案】A

【解析】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表明个体通过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37.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38.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

A.儿童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增加

B.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有所增加

C.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D.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逐渐加强

【解析】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①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儿童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问也有所减少。

②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③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逐渐

3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8.青春期C.青年期D.更年期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婴儿期,第二次是在青春期。

40.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

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

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答案】D

【解析】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

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少年儿童的认识超前是指自己具有成人意识而不具备成熟的心理条件;父母的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他们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子女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发展事实。

41.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8.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墓嘉{含单克森认为罂儿前期(0。

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解析】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一岁)的主要发展仕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42.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2种水平和4个阶段B.3种水平和6个阶段

C.4种水平和8个阶段D.4种水平和6个阶段

【答案】B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尽管各国的种族、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各方面

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

平,6个阶段。

43.一般认为,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左右。

A.8岁B.10岁C.12岁D.14岁

【答案】B

【解析】l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

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的转折年龄。

一般认为,这个转折年龄在

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

44.()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8.焦虑型C.强迫型D.表演型

【答案】c

【解析】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冲动型人格障碍以情感爆

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为特征。

焦虑型人格障碍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

征。

表演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征。

45.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答案】D

【解析】D项是心身医学的工作领域。

46.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自于()。

A.认知神经心理学8.哲学理论

C.宗教理论D.人本主义

【答案】A

【解析】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借助不争的事实,对弗洛伊德关于临床症

状解释提出质疑。

47.“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8.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D.内心被揭露感

【答案】c

【解析】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

的有: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

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c项病理性象征思维属于思维形式障

碍。

而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

48.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答案】A

【解析】A项描述的是强迫性思维。

49.“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

A.思维缓慢B.思维中断

C.情绪低落D.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答案】B

【解析】抑郁发作的特点为:

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B项思维中

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0.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8.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D.临床观察和记录

【答案】A

【解析】国外测验的题目由于社会文化等不同,不能直接翻译作为测验题目的直接来源,

需要进行修改。

51.一般来说,心理测验除()以外,都有时限。

A.最高作为测验B.速度测验

c.典型行为测验D.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人格测验中,被试的反应速度就

不很重要。

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速度测验中,尤

其要注意时间限制,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52.式中SD为()。

A.任一原始分数B.样本平均数

c.样本标准差D.标准分数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公式为标准分数的公式,sD表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平均数。

53.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问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B.所有题目

c.题目与分测验D.分测验

【答案】B

【解析】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

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

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

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

54.在编制测验时,效度是要考虑的重要特性。

如果编制最高行为测验,除了内容效度,也

要求有()。

A.较高的表面效度8.较好的专家判断

C.较好的外行判断D.主观性

【答案】A

【解析】在编制测验时,表面效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特性。

例如,最高行为的测验要求

有较高的表面效度,以使被试者有较强的动机,尽最大努力去完成。

相反,典型行为测

验却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

如果被试者很容易从测验题目看出测验的目的,就可能产生

反应偏差(如掩饰等)。

55.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变量。

A.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

【答案】B

【解析】顺序量表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如学生的考试名次、工资级别、能力等级、对某事物的喜爱程度等。

这里的数字包含有数量关系,代表符号是“>”或“<”,如A>B>C等,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56.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属于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力比多8.营养本能

c.性本能和攻击本能D.力比多和营养本能

【答案】D

【解析】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本能有两种,一是性本能,二是

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营养本能。

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

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57.性态度的概念包括()的内容。

A.性认知、性情感和性医学8.性认知、性情感和性技术

C.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倾向D.性认知、性道德和性行为倾向

【答案】c

【解析】性态度是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它由三种因素构成:

性认知、性情感和性

行为倾向。

三种因素彼此交错,形成较为稳定持久的系统。

58.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将主诉、临床直接、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B.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

c.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D.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将主诉、临床直接、间接所获资

料(含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

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

59.人类“性”的文化一社会制约性并不体现在()

A.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正统的性活动方式

B.能满足人的生殖需要

c.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

D.人类的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

【答案】B

【解析】8项属于“性”的功能性。

60.()不属于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A.无意识并不是心理活动中僵化被动的心理结构

B.潜意识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

C.前意识的内容主要由一些现实经验所构成

D.意识由外在世界的种种文化内容所构成

【答案】B

【解析】精神分析认为前意识介于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

61.()属于心理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A.对不同求助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