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617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doc

云南省2017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归纳: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

其中,对于学生而言,其最主要的权利是__

A.人身权

B.享受物质帮助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明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3、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_

A.杜威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

4、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__。

A.群体成员的人数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C.对活动的满意感

D.群体领导方式

E.和谐的人际关系

5、教育目的是()

A:

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B:

教育行动的先导

C:

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D:

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E:

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____

A:

行政

B:

民事

C:

经济

D:

刑事

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__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8、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__。

A.道德形象

B.人格形象

C.财富形象

D.文化形象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____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10、依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1、小明学习中表现出注意涣散,感知、思维迟缓,反应降低,情绪烦躁、忧虑。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推断小明出现了()。

A.神经疲劳

B.心理疲劳

C.过度疲劳

D.学习焦虑

12、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____

A:

周作人

B:

蔡元培

C:

赵景深

D:

叶圣陶

1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

A:

巩固知识

B:

领会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14、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____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15、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一般把教育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A: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16、下列对室外游戏场地活动说明正确的是。

A:

全园各班必须共用室外游戏场地

B:

游戏场地中要放置的设备和用具尽量是小型的

C:

好的游戏场地不仅要有设备,更要有“设计”

D:

户外游戏场地在设计时要注意安全卫生

17、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的具体表现。

A:

能力

B:

品质

C:

意志

D:

气质

18、以下哪种现象反映的是经典条件反射()。

A.杯弓蛇影

B.鹦鹉学舌

C.四面楚歌

D.望梅止渴

19、—Doyouwantto____atthemeeting?

—No,Ihavenothingto____

A:

say;speak

B:

tell;talk

C:

say;say

D:

speak;say

20、()是伴随道德认知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践行

D:

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A:

《理想国》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2、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的儿童。

A.80

B.70

C.60

D.50

3、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A:

组织化观摩

B:

非组织化观摩

C:

反思性教学

D:

录像教学

E:

微格教学

4、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__。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5、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6、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____

A:

3~5岁

B:

5~7岁

C:

8~10岁

D:

12~13岁

7、”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__。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在教育调研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专门调查属于。

A:

全面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个案调查

9、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

请求

B:

交流

C:

拒绝

D:

信心

E: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10、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

A:

发现问题阶段

B:

理解问题阶段

C:

提出假设阶段

D:

验证假设阶段

11、全身松驰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

沃尔朴

B:

福勒

C:

雅各布松

D:

奥苏贝尔

12、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__。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13、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__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__。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5、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器械性技能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性强化

17、____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埃里克森

D:

斯滕伯格

E:

加德纳

18、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__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19、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了解学生的需要

B:

建立教室常规

C:

建立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

D:

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E:

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2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