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18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

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

内容提要:

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但很多幼儿的美术活动因受成人不适宜的指引妨碍了幼儿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我。

本文潜心研究教师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使教师明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轨迹,掌握判断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方法;创设多维参与美术活动的主题与空间,引发幼儿敢于、乐于表现的愿望;探索实施适宜指导的多种策略,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促师幼积极有效的和谐发展。

一、前言: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人生难以言语的快乐。

新《纲要》指出: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它不是少数智商高、技能好的幼儿的专利,也不是可以用作品效果这一把尺子来衡量的。

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

很多优秀的幼教专家研究总结了很多教育实践成果。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教师们对新教育理念的认识欠透彻,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不是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而是从教师、成人的目标出发,看到别人在搞什么就要求幼儿学什么,盲目地赶时髦。

幼儿的美术活动往往因受成人有意识的指引而失去童真的色彩。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在绘画班画出统一的作品,而同一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能绘画出思维水平差异很悬殊的画来。

究其原因,成人的过多干预十分突出。

也许成人太看重近期的作品成果,对作品完美的愿望,往往妨碍了幼儿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我。

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品质、敢开拓的现代创新型人才方面。

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呢?

因此,我们将《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指导策略的研究》做为的研究重点,着力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之中,努力在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自我表达、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新《纲要》指出: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

里德强调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生来固有的潜力,教师仅仅扮演一个鼓励者,使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发挥潜能。

里德将儿童绘画的表现分成八种类型,教师可按儿童表现类型,因材施教的顺应式指导,对发展儿童的个性及树立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罗恩菲德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

他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提供儿童自我表现机会以促进儿童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所谓自我表现的意思是,在教师所提供的自由而无干涉的条件和环境下,儿童能自在自主地按照自由的形式去表达其知觉、感情与思想,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引导和维持儿童自我表现的动机,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罗恩菲德倡导美术教育以创作为内容,"教"的成分要降低,"导"的成分要升高,他主张美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

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先驱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齐,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

在《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

幼儿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时代,每天接触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必须打破以往陈旧的陋习,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指导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指导能力,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施教行为支持幼儿的活动,为幼儿的自主表现、自由创作提供充裕的空间、时间、材料、活动的支持。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研究形式,帮助教师明确美术教育中把握和判断幼儿发展水平和关键经验的方法。

2、探索各年龄班幼儿在多种美术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在研究中不断研究教师指导创造性美术教育活动适宜指导策略。

四、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8月)

1.成立课题小组。

2.课题组老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利用问卷调研、观察、体验活动发现教师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研讨学习,使老师明确美术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

4.依据研究目标及各年龄斑幼儿发展水平制定各年龄班的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7年8月-08年1月)

1、针对内容进行学习实践并研讨,对其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调整。

2、采取多种研究实践的研训方式,针对教师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课例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困惑,制定分段研究方案。

3、注重实践过程经验资料的积累,利用阶段性的归纳总结,解决研究中问题,获得指导实践研究的方法策略。

4、定期为课题组教师聘请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活动。

5、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定期组织老师、幼儿参观画展,开拓视野提高审美素质。

6、创设宽松、自我的表现氛围,积极为幼儿搭建参与展示的平台,使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实践成长。

(三)总结结题阶段(09年2月-09年7月)

1、将教师在研究中的经验与案例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2、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结题论证,整理各类研究资料、结题工作。

(四):

课题推广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将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在全园性的展示推广。

五、研究实施:

(一)明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轨迹,掌握判断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方法

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人生难以言语的快乐。

但在活动中,幼儿往往因受成人有意识的指引而失去童真的色彩。

教师往往误解美术教育的真正含义,忽略了幼儿发展的个性化和特殊性。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以不同形式进行了认识、感知、学习,并结合实践困惑进行思辨,提升了教师研究中在理论方面基本能力。

1.走进学科,探寻规律

学习中我们以美术色彩活动为切入点,分别感知“我眼中的色彩”为题研讨了色彩感知印象调查表,让教师通过交流分享在结果中感悟美术活动的自主性、独特性、开放性的特点。

1)体验色彩魅力,调研感悟提升认识---

体验活动以调查表和多彩笔为材料,让教师们根据内容以自己的认识和喜好用彩笔画在相应的格内,以表达出不同的答案。

在大家交流自己内容的过程中进行集体汇总,这样直观的结果引导教师明确了美术活动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特点。

汇总调查表:

名称

色彩印象

树叶

绿色5、浅绿3、浅黄3、深绿2、红色3、褐色2、黄色6、

蓝天

蓝色4、浅蓝5、灰色5、深蓝2、蔚蓝1、白色3、蓝白相间2

大海

蓝色5、深蓝3、浅蓝3、回蓝2、深绿3、多彩1

绿色6、黄色9、棕色6、白色2

苹果

红9、黄9、绿7、粉红3、红绿色1

1.走进色彩,感受艺术的多样与个性化,融入教育应因材施教。

2.提升对美术中学习的理论认识,加深了开展美术活动的开放性指导。

3.多样的色彩感悟美术审美情趣和表现的多样性,对幼儿活动的指导应以支持个性化想法和鼓励自主表现为基本,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把握各年班幼儿色彩活动目标及要求:

小班

·通过对颜色的兴趣引发幼儿的色彩活动的积极性。

·学习用棉签、印章、刷子等工具涂色块,在涂鸦过程中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认识常用色,培养初步的色彩感受能力。

·学会用色彩绘画简单的线条及图形。

中班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色彩绘画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学习调色、提高色彩观察感受力,区别色彩的深浅对比。

·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色彩、线条以及简单的图形、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较熟练地掌握色彩绘画工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资助表现能力。

习圆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组合。

大班:

·增强幼儿活动的信心,进一步极大幼儿进行色彩绘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能够自主开展色彩绘画活动,以情景化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点、摆、厚涂等技能方法,体会见变色的特点。

·尝试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并从审美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3)深入学习解析了解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线索---

阶段及层次

1

2

3

4

5

图像的创造

笼统

分解

组合

客服水平到垂直

图形融合

颜色的运用

单调

偏爱

选与物体相近颜色

运用颜色,深浅搭配

色调—注意整幅画面的统一

创造性的安排画面

杂乱—无方位的画面

左右--出现地平线

上下—摆脱地平线

重叠—三维空间的重要标志

平衡---画面安排得均匀与变化

内容的创造

主题不固定

有主题的绘画

围绕主题表现简单的情节

以情节画为的创造

2.提升认识,探索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感悟,对教师的理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带着认识走入实践,课题研究的的视角聚焦于研究的主体对象上。

我们将分析、判断幼儿发展中水平的多种方法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别开展幼儿活动中个案的集体实例研究、对幼儿作品分析的案例研究、教师小组活动的点评研究等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们归纳出判断幼儿活动表现时应关注以下内容:

1)年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每一年龄段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位教师应针对其年龄特点作为分析的根本出发点。

2)幼儿发展优势项目:

每个幼儿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领域内容,结合《多元智能发展理论》的内容指导,我们对不同幼儿在不同活动内容所表现的发展能力进行实例分析,作为教师不要将幼儿此活动的表现评定为其所有活动表现,应因内容、情绪、兴趣的调整而具体情况做以分析。

3)幼儿个性特点:

每个幼儿的性格表现是独特的,其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它也是影响内容之一。

4)教师的组织: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表现,一般教师关注度与幼儿表现积极成相互间的正比关系。

针对以上内容我们对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分析、判断幼儿发展水平时须把握的方法是:

先观察了解当前幼儿在活动的情绪、兴趣、自我表现的愿望等状态;在探寻:

通过谈话、提问、选择性建议,尝试幼儿活动表现的需要;再以正面鼓励的行动与语言对幼儿活动给与关注及回应,使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把握幼儿的行为的同时,来判断其发展的状态及水平。

(二)、创设多维参与美术活动的主题与空间,引发幼儿敢于、乐于表现的愿望

幼儿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

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

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然而,要实现这一教育作用的基本载体就是活动内容,如何选择内容、确定内容则是教师们在实践中需要研究的。

1.选择内容遵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递进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经验性原则:

2.选择内容的框架:

美术活动选择内容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划分

1)绘画色彩、装饰内容和材料:

工具、材料

活动内容

活动提示

材料:

印章、棉签、自制海棉棒、拓板、刷子、各种造型小滚子、纸团、印台、玩色滚球、小汽车、瓶盖、

印章画、棉签画、手指点画、手掌画、纸团印画、泡泡画、印染画、涂色、刷画、

赋予情景式背景及主题,投放有情景的绘画材料,让幼儿有内容可画,画的内容有一定的想法和实际意义。

吹管、线绳、牙刷、拓板、滚球、自制彩色纸浆、喷雾瓶、

吹画、线绳画、甩画、滚色画、印染画、喷洒画、纸浆画

分不同层次划分主题,分阶段投放相应材料,在使用不同材料工具时提供难度递进的指导,有难度的进行评价,促进幼儿绘画水平的表现与提高。

水彩笔、毛笔、水粉吹塑纸、模板、各种废旧瓶子、纸盒、线绳、彩色纸浆

水彩画、蜡笔刮画、线描画、印染画、蜡板画、水彩层次水墨画、

开展主题绘画活动,投放多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纸形及相应的资料书参考,支持幼儿创造性的使用工具材料绘画表现。

2)手工制作内容和材料

在手工方面又包括:

泥工、折纸、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制作等内容。

在美术活动中,活动内容选择、表现技能“教”与“学”、教师在活动中如何发挥引导作用,至今以来,仍困惑着很多教师。

通过教师们不断的努力与研究,在美术活动中作为教师开展活动的基本能力,潜心研究了相关活动指导策略,为本领域理论学习中拓展实践操作与应用的再添新篇,使之成为帮助实践教师开展活动的辅导工具。

以上大的框架为教师提供了选择内容和投放材料的基本依据,也为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进行多种内容及材料的操作奠定基础。

(三)、探索实施适宜指导策略的多种途径,促师幼共同发展

1.让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构建的自己实践经验

有了良好的理论积淀,教师们就带着自己的见解去进行实践,但在与教师们交谈中我发现:

个别教师顾虑重重,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小班全体教师为全园抛了很可贵的一块砖,他们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大胆的实践,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创设制作了很多工具材料,并以组织幼儿活动区活动为观察案例,为大家开拓了研究的思路;中班教师在实践中开展主题画教育活动,利用环境与语言的组织,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

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图画语言表现,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们在欣赏着、交流着并对此活动的组织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活动后,大班的樊悦娟老师也多次组织主题画活动,并在市评优活动中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2.以“一课三研”为载体,搭建同伴互助交流学习的平台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精心选择的、适当的教学课例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的参与式、讨论式的课例分析教研活动。

课例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研讨中互助,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寻求共识的目的。

在实践中,我们在平行班之间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

年轻的课题组教师与组内教师共同对装饰活动“漂亮的雨伞”反复探索,并经过实践不断调整,初步总结出开展装饰活动的规律。

在研讨中,教研组长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示范教学;骨干教师集思广益带头参与;其他教师再进行参与式研讨时,各组推荐的“首席发言人”都放下包袱,代表本组进行同伴互助。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由被动的评价者变为积极的研究者,因而积极性提高了,愿意共同参与到研究之中。

在大家集体的力量之下,青年老师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表现画面,并通过评价环节提升幼儿装饰表现经验。

由此,课题组成员利用装饰活动形式在全区开展了多次的实践研讨活动,获得姐妹园和领导的肯定。

3、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在启发式的教育中渗透必要的美术技能技巧的指导

幼儿有了想象的翅膀,创作的灵感,并要把这种想象与创造用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

如果一个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他想表现的东西因为技能太差表现不出来,那么他的创作热情和信心会受到挫伤。

因此,对幼儿进行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变传统僵化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提示、鼓励等教学方法,尽量少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若必须用范例,所用的范画(或范例)既要能指导技能技巧的获得,又要能启迪想象力。

在教给幼儿技能技巧的过程中,让幼儿有创作“自由画”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材料、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表现手法,在构思上要多鼓励那些独特的想象和创造。

对于一些能力相对差的幼儿,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创作的快意,从而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接纳差距,学会尊重创新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一样的两个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水平有较全面地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求幼儿最好是自己的创意作品,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作业中体现,同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幼儿的想象和抽象的作业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能见幼儿构图的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为某些个性的因素使然,教师必须用孩子的眼光,才能理解和尊重幼儿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该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耐心的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可以起到与幼儿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幼儿也会更好的改正一些,因为他感到老师是关切帮助和尊重欣赏他的。

六、研究证明: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活动,教师们进行美术活动的指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教师在掌握多种指导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有效的发挥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因材施教、因时施策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利用有效适宜的评价方式提升幼儿的表现经验,使艺术教育成为幼儿发展个性、愉悦身心、展现能力的最佳途径和舞台。

在研究实践活动中探索的经验获得园内教师间的推广应用,很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后我们还要深入研究继续探索美术教育活动,让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刘占兰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师教育资源手册(美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儿童绘画解释与教程》杨景芝著

6.《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屠美如、楼必生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