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11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函数线图和图表》练习无答案

《函数线图和图表》

函数线图和图表是中考化学历年来的常见题型。

从收集到的2015年全国各地148份中考试题中统计得出结果,有134份中考化学试题出现了函数线图题,占全国的90%以上;从南昌市近五年的中考化学试题统计得出的结果,每年都出现了函数线图题。

函数线图和图表题型,为什么会成为全国各地化学中考试题中常用的题型?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应用线图或是图表的数学工具,能清晰明了地表达化学变化众多关系中某两者的因果关系;

(二)利用线图或图表,便于考查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三)试题中加入函数线图和图表题型,能使整份试题有更好的区分度。

中考化学备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函数线图和图表”类的专题指导,成了我们初中化学教师的“基本功课”之一。

如何进行《函数线图和图表》专题复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交流,供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在备考教学中参考。

第一部分《函数线图和图表》简单分类

函数线图和图表在中考化学中呈现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大类。

从化学知识块的角度,线图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溶解度函数线图

溶解度相关的线图,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单线图

单线图有:

“正态图”和“负态图”。

“正态图”指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的较大、有的受温度影响较小。

“正态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

 

“负态图”指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常见的有Ca(OH)2溶解度图和CO2气体溶解度图。

如图1—3所示。

 

(二)双线图

双线图是单线图基础上的组合,典型是图象是两种类型线图的组合。

(1)“缓变”与“急变“的组合。

如食盐溶解度线和硝酸钾溶解度线的组合,图1—4所示;

(2)“正态图”与“负态图”的组。

如硝酸钠溶解度线和熟石灰溶解度线的组合,图1—5所示。

 

(三)三线图

三线图是“正态缓变”、“正态急变”和“负态图”的组合。

如图1—6和图1—7所示。

 

二.简单反应线图

“简单反应”是指函数线图中只含有一个或两个化学反应。

分析反应历程比较简单,反应物(含催化剂)和生成物的关系单一,是中考化学试题中是常见的线图之一。

如往一定量的稀盐酸里放入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后大理石有剩余),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此图象是单反应线图,如图2—1所示。

又如将生锈的投入盛有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气体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此反应是两个反应的线图,如图2—2所示。

三.质量分数线图

质量分数线图分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线图”、“固体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线图”和“密闭容器里某气体的质量分数线图”等。

如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温度从20℃升高到40℃,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1所示;金属镁在空气里燃烧,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2所示。

 

又如一小木条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里点火燃烧,直到自然熄灭,容器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3所示。

 

四.pH值线图

pH值的变化区间,在0至14之间,线图往往会标示pH等于的水平线,有时为了更科学更直观,还附加了pH等于14的“上限线”。

溶液pH值变化,往往涉及到金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和水等物质,此类内容很广。

溶液pH图象中“分界点”和“分界线”。

“分界点”是指pH等于的点,“分界线”是指pH等于7的水平线,有时也常称为“7线”,7线是“中性线”。

溶液pH变化过程,实质是“非线性”的,线图属于“非直线段”。

如酸碱中和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盐酸溶液的烧杯里,烧杯里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4所示。

五.多折线图

多折线类线图,是多单线的“连接”,每一段线,表示一个变化;每一个“接点”,表示前一个变化“终点”,下一个变化“起点”。

在某节线段的“中间点”,是当前那个化学反应的“途中”,该反应段的反应物有剩余时。

多反应体系中,各个反应依次进行,一个反应一段线条,直至各反应完全完成。

如向一定质量AgN0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图5—1所示。

又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他们取一定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同时记录了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某一相关量(Y)”的变化关系。

若“某一相关量(Y)为烧杯里溶液的质量,则变化关系如图5—2所示

若“某一相关量(Y)为烧杯里氯化钠的质量,则变化关系如图5—3所示

 

第二部分《函数线图和图表》教学策略

在“函数线图和图表”的题型中,几乎涵盖了除化学实验操作外的所有初中化学内容,试题对考点综合考查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过程。

一.注重学会认识线图的方法与步骤

“识图方法和步骤”是学习线图题的基础,指导学生结合化学内容并充分运用数学工具的方法来理解。

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去引导学生识图。

(一)读清楚——横纵坐标的含义

横坐标上的量,往往是表示:

时间(或反应时间),温度,反应物的质量,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纵坐标上的量,常常是表示:

(1)质量。

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沉淀物的质量、某种元素的质量、某种反应物的质量、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等;

(2)体积。

如生成H2的体积、生成O2的体积、生成CO2的体积和剩余某种气体的体积等;

(3)质量分数。

如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某种物质或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质量分数等;

(4)溶液的pH值。

如酸液滴入碱液后混合液的pH、碱液滴入酸液后混合液的pH值、酸液与盐溶液反应前后的pH值、酸液与金属反应前后的溶液PH值、酸液与水混合后的PH值、碱液与水混合后的PH值和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后的PH值等。

(二)看清楚——线的起点、折点、交点、终点

(1)线的起点。

有三种情况:

即起点在原点、起点在横轴上和起点在纵轴上。

(2)线的折点。

说明某个变化结束点,又是下一个变化(或过程)的起点。

(3)两线的交点。

说明两个量在此点相等。

(4)线的终点。

指变化的结束点。

(三)看清楚——斜线的变化方向和变化“角度”及水平线的高低

(1)斜线的变化方向。

“撇向”方向,表示纵坐标的量随横坐标的量增大而增大;“捺向”方向,表示纵坐标的量随横坐标的量增大而减少。

(2)变化“角度”。

实质是变化率,角度大变化率大,角度小变化率小。

(3)水平线。

指纵坐标的量不发生变化,水平线高表示纵坐标上的量读数大。

二.注重典型线图的教学

中考化学典型的线图有以下四大类

(一)金属与酸液反应图

(1)等质氢图

如图6—1所示。

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了两种情况:

①酸不足,金属过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液的质量决定,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完全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或守恒)。

②酸足量,投放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恰好完全相同,两种金属的质量恰好是一个特定的一组数值。

如18g铝和56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

“Al线角”(指与横坐标的角,下同)比“Fe线角”大,说明金属Al比金属Fe活泼。

(2)等质等价金属图

如图6—2所示

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物的金属离子都为+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

图6—2给出以下两条信息:

①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三种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依次为Mg>Zn>Fe。

因为“Mg角”>“Zn角”>“Fe角”。

角度大说明金属与酸反应快,相同条件下反应越快说明金属越活泼。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金属成离子时价数相同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同时消耗的酸也越多。

水平线越高,表示产生的氢气越多。

注意,有时用线图来推理某种金属,也用同样的方法。

(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

如图6—3所示。

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物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式计算氢气质量:

(二)溶液pH值线图

认识溶液的pH值线图,首先要指导学生复习以下三个重要的pH值的基础知识。

(1)线图的区域性

酸溶液的pH一定在小于7区域,中性盐溶液pH等于7,碱溶液的pH一定在大于7区域,纯碱(Na2CO3)溶液的pH值略大于7。

(2)浓度与PH值大小

酸的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酸的浓度越小,溶液酸性越弱,pH越接近7。

碱的浓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越大,碱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pH越接近7。

(3)混合液的PH值

不同pH值的不同溶液混合时,不能简单的相加或相减,也不一定是相加后的平均值,只能确定混合液的pH值区间(即范围)。

若酸碱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的pH值由反应物的剩余及生成物的酸碱性(指可溶)决定混合液的pH值。

两种溶液混合后PH值区域确定方法

“pH较大溶液的pH值”>“混合后溶液的pH值”>“pH较大溶液的pH值”

两种溶液(或液体)混合的典型类型

①向碱溶液中加水稀释。

如图6—4所示

向碱溶液中加水稀释,碱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碱的浓度越小,碱性越弱,则pH越接近7。

 

②向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如图6—5所示。

向酸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酸的浓度越小,酸性越弱,pH越接近7。

 

③向碱溶液中加酸溶液。

如图6—6所示。

向碱溶液中加酸溶液,碱溶液浓度逐渐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恰好中和溶液pH为7,继续加酸后酸过量,溶液酸性逐渐增强,渐渐接近酸溶液的pH值。

 

④向酸溶液中加碱溶液。

如图6—7所示。

向酸溶液中加碱溶液,酸溶液浓度逐渐减小,酸性逐渐减弱,恰好中和溶液pH为7,继续加碱性逐渐增强,溶液碱性逐渐增强,渐渐接近碱溶液的pH。

 

⑤向水中酸溶液。

如图6—8所示。

向水中滴入酸溶液,水与酸溶液的混合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混合后溶液的PH值由7逐渐减小,终点接近所加酸溶液的pH值。

 

⑥向水中加碱溶液。

如图6—9。

向水中滴入碱溶液,水与碱溶液的混合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混合后溶液的PH值由7逐渐增大,终点接近所加碱溶液的pH值。

 

[说明]图6—4至图6—9中的曲线,只是反映pH值的变化趋势,是一种简单的示意图而非加入酸溶液(或碱溶液)与pH值的数值对应关系。

 

⑦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6—10所示。

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pH值由7逐渐减小,当二氧化碳气体不再与水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再发生变化。

 

⑧向水中加生石灰。

如图6—11所示。

向水中加生石灰时,生石灰(Ca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生成的溶于成碱溶液,溶液的pH大于7,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极易达到饱和,pH值线很快成为水平线。

 

⑨多反应的溶液pH变化图。

如图6—12所示。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纯碱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纯碱溶液的量的变化关系图,如图6—12所示。

 

(三)化学反应质量关系图

化学反应质量关系图,常见的相关化学知识有:

质量守恒应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和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等。

各类反应的相关的图象有几下几类。

①恒量关系图。

如图7—1所示。

恒量关系指某种物质的质量不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质量和密闭容器内某些气体反应前后的某元素质量等,在图中常常呈现为一

条水平线。

水平线表示纵坐标上的量是一个恒量。

例如,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试管里二氧化锰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7—1所示。

 

②“捺线”关系图。

如图7—2和图7—3所示。

“捺线”是指某种反应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某种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该物质反应完或反应停止。

例如,把一小块金属锌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直到金属锌完全反应完,如图7—2所示。

当金属锌过量时,稀盐酸不足时,金属锌与稀盐酸的关系,如图7—3所示。

 

注意:

反应物的起始质量不是0。

③“撇线”关系图。

如图7—4、图7—4和图7—5所示。

“撇线”是指某种物质的质量随着变化的进行逐渐增加。

分为三种情况,即起点在纵坐标上、起点在原点和起点在横坐标上。

a.起点在纵坐标上。

说明纵坐标上的量开始有,随着反应进行不断增加,直到某一种反应物反应消耗完了,线条变为水平。

例如,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烧杯里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如图7—4。

 

b.起点在原点上。

说明纵坐标上的量与横坐标上的量同时增加,当某一种反应物完了,线条也变为水平了。

例如,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到一定量的石灰石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7—5。

 

c.起点在横坐标上。

说明变化分两个阶段进行,先经过一段时间或先进行另一个反应,再进行后一个反应,前一个反应没有纵坐标上的物质生成,后一个有纵坐标上的物质生成,直到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消耗完了,线条变为水平。

例如,将一小块表面氧化的铝片,投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7—6。

(四)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关图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图,纵坐标上的量是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横坐标上的量是加入该溶质的质量,此类变化图呈现的是“非直线性”关系。

(1)例如,当温度不变时,往一定量的不饱和食盐水中加食盐时,在没有达到饱和前,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ω%)随加入食盐(食盐质量用m表示)的不断溶解增大。

注意,此类变化属于非直线性变化。

当溶液中食盐达到饱和时,线条折变为水平线,表示恒温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正确的图象是图8—1,而不是图8—2。

 

(2)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减小,但由于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剂质量(m)也不是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故曲线不能呈直线,且永远不会等于0。

如图8—3。

(3)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图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单线型

单线图是最基本的曲线图,“线上区”表示该温度下溶质有剩余,还有部分没有溶解,溶液呈饱和状态;“在线”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恰好饱和,给定的溶质与溶剂之比,恰好等于此温度时的溶解度(S)与100之比;“线下区”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单线图有“正温态图”和“负温态图”。

“正温态图”,如图8—4所示。

大多数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负温态图”,如图8—5所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缓变图”与“急变图”

“缓变图”是指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如食盐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图,图8—6所示。

“急变图”是指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图,图8—7所示。

 

第二类双线图

双线图中重点要读懂“交点”和“区域”。

交点是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区域”有两个,分别是“交点前区”和“交点后区”。

双线图的基本线图有以下两种,如图8—8和图8—9所示。

 

第三类三线图

“三线图”是单线图与双线图的组合,常见的曲线图如图8—10。

关键的地方是看清楚三个不同温度时,线线交点处的溶解度大小,结合“质与剂”关系,正确判断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

三.注重课本基本反应的“多维线图”讲解

“多维线图”是指同一反应中从不同的量变关系呈现不同的函数线图。

(一)双氧水分解反应图

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O2↑

有关此反应的“函数线图”,可从“物质质量”和“质量分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各物质的质量

水的质量(见图9—1),双氧水的质量(见图9—2),试管里液体的质量(见图9—3),氧元素的质量(见图9—4),氢元素的质量(见图9—5),产生氧气的质量(或体积)(见图9—6),二氧化锰质量(见图9—7)。

 

 

 

(2)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

水的质量分数(见图10—1),双氧水的质量分数(见图10—2),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见图10—3),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见图10—4)。

 

 

(二)注重同类反应在不同情景时的函数线图比较

比较过量的白磷和小蜡烛分别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瓶口已完好密闭)中燃烧。

足量磷燃烧时,直到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而小蜡烛燃烧,当小蜡烛熄灭时,空气中还有氧气剩余(氧气的含量低于12.5%时停止燃烧)。

瓶内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1—1(白磷图)和图11—2(小蜡烛图)。

 

(三)注重多折线图象的分步理解

分析多折线图时,要理清各段的含义。

(1)已知:

,一定质量的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可以设置两个问题:

①氧元素的质量(m)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12—1所示。

第一段“水平段”,是反应前的预热阶段,没有发生分解反应;

第二段“下坡段”,发生了分解反应,氧气逸出,固体中的氧元素逐渐减少,真到反应结束;

第三段“水平段”,反应结束后,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仍有氧元素。

②锰元素的质量分数ω%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如图12—2所示。

第一段“水平段”,反应前的预热阶段,没有发生分解反应;

第二段“上升段”,发生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即锰元素的质量没有变化,而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了;

第三段“水平段”,反应停止,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2)把适量的生石灰粉末加入澄清的饱和石灰水,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13—1所示,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3—2所示。

 

生石灰(CaO)粉末与饱和石灰水(H2O)中的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该反应要抓住两点,一是反应放出热量,二是反应时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

分析图13—1。

因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Ca(OH)2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也下降了,即“a—b”段;b点时,反应结束,从b点开始溶液慢慢降至原来的常温到达c点,Ca(OH)2溶解度又恢复至原来的大小,饱和溶液中的Ca(OH)2质量分数与原饱和溶液相等,即“b—c”段;c点起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Ca(OH)2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a点与c点水平。

分析图13—2。

“a—b”段,CaO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此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Ca(OH)2总质量不会增加,因为,生成的Ca(OH)2,不能溶于饱和溶液中。

饱和溶液中的Ca(OH)2质量是减少的,减少的原因是:

一方面,CaO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因为溶剂水的减少析出饱和溶液中的原有的部分溶质Ca(OH)2,另一方面,CaO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使Ca(OH)2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使Ca(OH)2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减小又析出部分溶质。

“b—c”随着反应结束,停止放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慢慢降至常温,此时沉析在底部饱和溶液里的部分Ca(OH)2,又溶解了。

c点低于a点的原因是,消耗掉水后饱和溶液析出了部分Ca(OH)2。

(四)关注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定性影响”

化学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影响,主要呈现在放热反应中。

如制取氢气时的金属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和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4—1所示。

 

在教学中,要分析各段的反应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图14—1中:

“0—a”段,金属镁表面的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没有产生氢气;

“a—b”段,刚开始反应,溶液的浓度较大,反应开始加快:

“b—c”段,酸液的浓度有所减少,但反应是放热,溶液的温度急剧上升,加快了化学反应速度,此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处于主导地位。

“c—d”段,当温度升高较缓慢时,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浓度”处于主导地位,随着酸液浓度的减小,产生氢气的速度降低,直至反应结束。

此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若用折线图表示,如图14—2。

四.注重历年真题反应线图的训练和讲评

中考真题是命题老师精心设计的“产品”,试题大多数来源于新编,知识点组合比较优化,复习时从众多的中考化学题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真题进行练习和讲解,有利于开阔学生解题思路,又有利于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试题讲评过程要注重知识点的运用、解题思路的开拓和相关知识的总结归纳。

选取以下3个真题,供大家选用。

例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他们取一定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同时记录了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某一相关量(Y)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可表示溶液的pH

B.BC段所处溶液的pH等于7

C.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D.Na2CO3+2HCl=2NaCl+H2O+CO2↑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此时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分析:

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相比之下,刚开始是稀盐酸的量多,而碳酸钠的量少,溶液中应先冒气泡,而不是先产生沉淀。

所以反应顺序为:

AB段:

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时没有沉淀产生,等溶液中稀盐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开始产生沉淀;

BC段:

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探究进行到C点时,反应结束,因为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

提示: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刚开始是稀盐酸的量多,而碳酸钠的量少,溶液中应先冒气泡,而不是先产生沉淀。

解析:

A.由反应过程可知,AB段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溶液的pH增大;BC段发生反应Na2CO3+CaCl2 =CaCO3↓+2NaCl,pH=7不变,C往后,碳酸钠过量,pH>7,故A错误;

B.由A知,BC段所处溶液的pH等于7,故B正确;

C.由反应过程知,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故C错误;

D.Na2CO3+2HCl═2NaCl+H2O+CO2↑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入的是碳酸钠,跑出的是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增加,故D错误。

所以选B。

例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

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

4

分析:

(1)读图

横坐标上的量表示时间,纵坐标上的量表示物质的质量。

甲线起点16,折点8,水平线8,变化前后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

乙线起点4,折点32,水平线32,变化前后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

丙线起点12,一直没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