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716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讲义上.doc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上)

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学习须知

第一次学习课件不可以跳开顺序,请按顺序循序学习:

第一次学习时,播放器下面进度条走完才可以进行下一页的学习:

课件学习过程中会有随机的测试,请完成测试,否则不能继续学习。

概述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

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政策性强、程序复杂、标准要求高,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规定: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应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方法、政策和制度。

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建设,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必须对考评人员进行相应内容的系统培训,提高考评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技能鉴定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分类与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命题与国家题库、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和石油石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方法和要求等内容。

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

第二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三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

1.1.1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

●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是一种考试,具有考试所应有的共性特征:

即通过一定手段对人的心理生理素质、社会行为表现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按一定的参照系统进行检测、评估、考察或甄别,以便对应试对象的各项表现作出比照性的评判或结论。

●但职业技能鉴定是专门以职业技能为着眼点的考试,是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特定手段和特定目的的考试。

即它是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对象,以规定的职业标准为参照系统,通过知识和技能考核,为劳动者持证上岗和用人单位就业准入提供资格认证的活动。

●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

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职业技能鉴定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要测量劳动者特定劳动技能的专业性质;二是要测量劳动者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水平。

1.1.2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

1、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就是个人的考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它参照的是—个既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旦确定,它与整个考试的水平没有相关关系。

因此,职业技能鉴定是以既定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来衡量劳动者是否达到职业或岗位要求的标准参照性考试。

2、职业技能鉴定属于综合性社会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其社会分工和行业分布涉及所有职业领域(8大类行业和1838个职业工种),并覆盖了各种性质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从业或择业人员,考核方式和手段复杂。

因此,职业技能鉴定是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为适应社会就业和各行业用人需要而进行的综合性社会考试。

1.1.3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

1、职业技能鉴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技能鉴定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为依据。

职业技能鉴定不仅要注重学员知道什么,更要注重学员能干什么。

因此,在这个导向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解决具体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真正符合工作岗位的需要。

2、职业技能鉴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

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鉴定,只有注重其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反映出考生能否真正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职业技能鉴定的重点是通过T作现场的实际表现或通过模拟工作条件下的考核,考察应试人员的具体操作能力。

3、职业技能鉴定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技能鉴定是由政府批准的技能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实施考评,而不是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操作。

这种技能鉴定机构在组织、职能和利益上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代表劳动力供需双方或社会的共同利益,在认证方式和考试技术上具有权威性,有利于建立一个高度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方认证模式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最终与国际接轨。

1.1.4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技术理论考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试一般采用现场操作、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

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

过程测试:

职业技能的养成不同于知识学习的特点在于(A)

A职业技能—定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进行训练和培养

B各种职业的性质及其技能形式有差别,但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C职业技能—旦掌握不易忘却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于该项技能包含智力成分的比例

D大小、所使用工具或手段的复杂程度和掌握该技能的难易程度

1.2.1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凭证,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及单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也是劳务输出时办理职业技能水平法律公正的有效证件。

1.2.2职业资格及其等级设置

职业资格不仅规定了劳动者在某一职业领域从业或执业时的起点标准或必备标准,在工作岗位上还可以按照实际要求来区分资格等级,即根据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工作责任等要素,将特定职业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资格等级。

1998年,我国正式确定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等级为五个级别。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分别对应技术等级的初、中、高,二级和一级分别对应技师和高级技师。

1.2.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属性

1、它的建立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

以我国《劳动法》为依据,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确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性文件和标准,建立了以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为依托的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全社会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从根本上体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属性。

2、它实行的是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权威性高、推广速度快,容易集中统一管理。

3、它是我国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国家教育培训制度紧密相联。

1.2.4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特征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在国家证书制度和社会考试体系中都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这些特征是:

第一,从制度体系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国家证书制度。

第二,从认证方式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

第三,从考试性质上看,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标准参考性考试。

第四,从鉴定内容上看,职业技能鉴定主要以职业活动本身为导向决定其内容。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推行和管理职业资格制度的方式各不相同。

从总的方面看,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竞争性分权管理,就是由自由竞争产生的各种非政府性证书机构来推行和分别管理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非竞争性集中管理,就是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来集中统一地推行和管理职业资格证书。

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国家法律、法令或者行政条规的形式,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由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机构来实施。

这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制度特征。

1.2.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

1、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技能人才建立了成长通道,促进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引导教育的方向,特别是职业教育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3、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培育和发展的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过程测试:

决定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属性的因素不包括(C)

A它实行的是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的管理模式

B它是我国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它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和就业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D它的建立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

1.3.1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采取的是政府方针政策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概括地说就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鉴定考核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并对考核场所、试题、考评人员、考务和证书核发实施有效的管理。

1.3.1政策法规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施行。

确定了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考核鉴定机构的法律地

位,从而将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入到法制的轨道。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于1993年7月9日原国家劳动部颁布,对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管理、鉴定场所、考评人员、试题、考务、证书核发与管理等做了具体的规定。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守则》1996年11月原劳动部技能开发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颁布。

对鉴定所(站)、考评人员、试题、考务、证书等五大质量控制核心环节的工作程序做了明确规定。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000年3月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部令第六号颁布,规定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90个职业的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1.3.1组织实施系统

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系统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组织保障。

一是行政管理系统,二是技术支持服务系统。

行政管理系统是依法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的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政府和行业(集团)的劳动保障部门。

技术支持服务系统是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鉴定组织实施机构,为考核鉴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主要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鉴定站所。

1.3.1质量保证系统

主要包括鉴定所(站)管理、考评人员管理、鉴定命题管理、考务程序管理、资格证书管理等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各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整体。

1.3.1监督检查系统

是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一种机制,包括行政督察与技术督察。

行政督察指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对鉴定机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察,包括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与管理、鉴定机构的软硬件条件、考评人员的资格等;技术督察主要指上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下级机构实施鉴定的过程进行督察,包括考风考纪、考评人员的考评过程、考评资料等。

另外,鉴定机构还应接受社会监督。

过程测试:

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是(A)

A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B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理论考试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C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D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1.3.2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行政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采取分类分级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在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分别负责本辖区内社会通用工种和本行业特有工种鉴定工作的管理。

1、管理原则:

在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与行业部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2、具体模式:

(1)社会通用工种的技能鉴定管理:

社会通用职业(工种)技能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管理。

(2)行业特有工种的技能鉴定管理:

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鉴定工作,由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在劳动保障部的业务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3)军队技术兵种职业技能鉴定

1.3.3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具体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和考核机构。

(一)鉴定站(所)的职责

1、根据国家、集团公司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法规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实施细则.

2、具体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对鉴颁量进行内部督导,并受集团公司指定或委托,为相关企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3、负责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训、考核与管理.

4、受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管理、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石油石化行业分库、集团公司统编题库和企业补充题库.

5、负责核发与管理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6、协助上级部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实施企业职业技能竞赛。

7、选拔、评审企业级技术能手,推荐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候选人,负责企业高技能人才库的管理。

8、完成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鉴定站(所)的条件标准

1、具有符合所鉴定职业(工种)标准要求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2、具有与所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相适用的考核场地、设备、检测仪器和基础设施等。

3、有专(兼)职的组织管理人员和考评人员。

4、具备考务工作计算机管理的相应条件。

(三)鉴定站所的审批

鉴定站(所)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制度.具备资格条件的单位,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择的要求,结合地区、本行业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划,审查建立站所的可行性。

◇2、按照规定的条件要求,对鉴定站所申请承担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级的条件进行审查,确定允许其承担鉴定的职业(工种)及其等级。

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由劳动保障部审批并核发《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鉴定的职业(工种)范围、等级等。

(四)鉴定站所的年检与评估

鉴定站(所)实行年检评估制度。

年检工作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委托其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年检结果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核定后公布。

凡未通过年检的鉴定站(所),应由其审批机关提出整改或撤销等处理意见。

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技能鉴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2、场地、设备、检测手段:

3、考务工作计算机化管理程度:

4、人员条件等是否符合标准:

5、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社会各方面对鉴定站所工作的反映等。

过程测试题:

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D)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A职业素养B智能水平C从业资格D职业技能

第二章职业分类与国家职业标准

第一节职业与职业分类

第二节国家职业标准

2.1.1职业概述

一.职业概述

1.职业的概念:

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是由社会劳动分工所引起的,它通常是按生产劳动.服务的性质.工艺特点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来划分的.

2.职业的特点

目的性:

职业活动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目的.

社会性:

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它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稳定性:

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规范性:

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符合特定生产技术和技能规范的要求.

群体性:

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形成职业性群体.

综上所述,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是一种或一组特定工作的统称。

一个职业可以包含若干个工种,而这些工种又分布于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如焊工是一种职业,但焊工又可细分为电焊工、气焊工、化工检修焊工、钢轨焊接工等若干个工种种类.他们在职业活动中从事工作内容和职责大体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焊接工作。

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特征或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

目前,大多数工种是以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劳动组织的基本状况为依据,从企业生产技术和劳动管理的昔遍水平出发,根据工作岗位的稳定程度和工作是量,结合技术发展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行划分。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它是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其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点或服务活动特点不是独立的,不能单独的完成某种职业行为领域内的综合技术要求.如以前的钳工,曹被划分为划线、钻孔、装配等岗位,实际上它们都属于钳工工种行为领域所要求的工作内容。

2.1.2职业分类

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

它参照国际职业标准,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的现状,包括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个层次,依次体现出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其中细类则是我国职业分类结构中最基本的类别,既职业。

《大典》将我国的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约4700多个工种。

根据有关行业的发展要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陆续新增了约31个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颁布,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对劳动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1、职业分类的原则

职业分类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复杂和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1)工作原则:

科学性、先进性:

客观性、适用性:

开放性.国际性。

(2)技术原则:

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即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类别。

2、职业分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结构数量表

2、职业分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内容结构表

2.1.3职业编码

大类编码以一位数码表示:

中类编码、小类编码、细类(职业)编码皆以两位数码表示,并按数字顺序排列,类别编码以“-”间隔。

如编码“6-01-06-02”表示第六大类第一中类第六小类第二细类--这个细类就是“采油工”职业,“6”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01”指勘测及矿物开采人员、“06”指石油、天然气开采人员、“02”指采油工。

过程测试题:

(C)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核心,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线。

A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系统

B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法规系统

C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系统

D职业技能鉴定监督检查系统

2.2.1国家职业标准的概念

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

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

2.2.2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其中工作要求是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职业概况是对职业基本情况的描述,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八项内容。

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

工作要求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相关知识、技能要求。

2.2.3国家职业标准的特点

1.整体性。

以目前我国技术装备和劳动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知识技能要求为基础,既要突出该职业当前主流技术、技能的要求,又要兼顾全国各地和各行业的差异,还要反映出一定发展时期内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工艺改革、产品更新换代等趋势。

2.等级性。

等级是国家职业标准反映的职业能力水平的梯度,是由从业人员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工作难度的高低决定的。

3、规范性。

国家职业标准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国家通行的标准和要求,其内容结构.表达形式.表达方法以及文字符号都必须规范。

4、实用性。

国家职业标准要符合我国现实的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基本状况。

以职业活动的主要目标为依据,全面反映职业活动的工作要求,同时符合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5、可操作性。

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特别是其核心部分”工作要求”下的“技能要求”要具体、明确,便于作为标尺或评价指标;“相关知识”不能过于宽泛,要与“技能要求”相关联,便于围绕技能开展培训。

过程测试题:

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下面不属于职业的是(D)

A秘书B教师C律师D钻井柴油机工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