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61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docx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发生输液反应,违背用药目的,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

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

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药品名称

规格

适宜溶媒

配制和滴注时

备注

注射用青霉素钠

80万U

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供肌内或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50万单位每分钟,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应新鲜配置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0.75g

灭菌注射用水

静脉推注:

1.0g至少用10ml以上注射用水溶解后推注

静脉滴注:

2.25g和2.5g至少用18ml和20ml注射用水溶解后摇匀滴注

严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0g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1.0g

肌肉注射:

1克溶于3.5毫升1%盐酸利多卡因中;静脉注射:

1克溶于10ml以上注射用水中

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0.75g

肌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或0.5%利多卡因注射液,

静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

静滴则可溶于注射用水后再加入输液中,

控制滴入时间0.5~2小时。

注射用头孢吡肟

0.5g

静脉滴注:

1~2g本品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氏与5%葡萄糖混合溶液,药物浓度不能超过40mg/ml

肌肉注射:

1g本品加上述溶液中任意一种3ml,深部肌群注射

本品禁用于对头孢吡肟或L-精氨酸,头孢菌素类药物,

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素有即刻过敏反应的病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0.5g

肌肉注射:

每克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2ml;

静脉注射:

每克溶于10ml无菌注射用水;

静脉滴注:

1-2g本品溶于50ml或100ml生理盐水或5%或10%葡萄糖溶液中

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1.0g

静脉注射:

每1g药物用20ml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静脉滴注:

每1g药物可用10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静脉滴注应在1~2小时内完毕。

应该溶解后尽快使用

患者本人或双亲、兄弟有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品可能引起休克,使用前应仔细问诊,如欲使用,应进行皮试。

做好休克急救准备,给药后注意观察

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1.125g

先将本品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静脉滴注

每次至少30分钟

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在注射器或输液瓶中混合。

与含乳酸盐的林格氏注射液不相容则不能与其配伍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1.25g

临用前先将本品用适量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再用同一溶媒

稀释至500ml供静脉滴注

静滴时间为60~120分钟

本品不能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滴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

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30分钟

本品不宜肌内注射,不宜加入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使用。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合,因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

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

1)

1.5g

间歇静脉滴注:

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注射:

先用2ml注射用水溶解本品,再加入50ml乳酸钠林格溶液中;

肌肉注射:

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在用2%利多卡因溶液稀释

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

静脉推注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及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0.25g

将本品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至250ml或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

浓度为1.0mg/ml,滴注时间为3小时;

浓度为2.0mg/ml,滴注时间为1小时。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与利福布汀合用会增加后者的毒性。

注射用磷霉素钠

4g

静脉滴注。

先用灭菌注射用水适量溶解,再加至250~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本品静脉滴注速度宜缓慢,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对本品过敏患者禁用。

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缺乏资料,5岁以下小儿应禁用。

5岁以上儿童应慎用并减量使用。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0.6g

静脉滴注将本品0.3g加入1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

静脉滴注30分钟

本品与林克类有交叉耐药性,对本品和林克霉素过敏者禁用;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0.75g

注射用阿昔洛韦

0.25g

取本品加入10ml注射用水中,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少100ml。

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药物浓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

注射用甲氨蝶呤

5mg

肌内或静脉注射:

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

4~6小时滴完

及时补液,并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每日尿液不少于2000ml。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2mL:

100mg

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硬膜外间隙注射

本品可增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与西咪替丁合用,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精神错乱、肌肉抽搐等。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10ml

区域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0.5%~1%溶液;区域阻滞镇痛:

0.2%溶液

一次最大剂量为200mg

严重肝病患者禁用

罗库溴铵注射液

50mg:

5mL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对于气管插管的起始剂量是0.6mg/kg。

可插管的神经肌阻断时间为0.4~6min,平均为1min;病人自发呼吸恢复后,方可开始使用0.01~0.012mg/(kg.min),的滴注量给药。

本品的给药要个体化,在临床试验中,滴注的速度范围是0.004~0.016mg/(kg.min)

孕妇不能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丁二酰二胆碱会影响本品的效果

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

37.5mg

浸润麻醉用0.1%~0.25%溶液或神经传导阻滞用0.5%~0.75%溶液

本品过敏者禁用。

与碱性药物配伍会产生沉淀失去作用。

丙泊酚注射液

20mL:

200mg

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直接用于输注;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存放于PVC输液袋或输液瓶中。

稀释度不超过1∶5(2mg/ml)。

用于麻醉诱导部分的丙泊酚注射液,可以以小于20∶1的比例与0.5%或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

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直接输注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稀释液应无菌制备,给药前配制。

该稀释液在6小时内是稳定的。

对丙泊酚或其中的乳化剂成分过敏者禁用。

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前应该摇匀。

输注过程不得使用串联有终端过滤器的输液装置。

脂肪代谢紊乱者慎用。

不用于产前麻醉

注射用赖氨匹林

0.9g

以4ml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注射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有与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尤其是哮喘,神经性水肿或休克者禁用。

注射用赖氨匹林

0.25g

甲磺酸新斯的明

2mL:

1mg

皮下或肌内注射

对过敏体质者禁用;过量,常规给予阿托品对抗之。

本品不宜与去极化型肌松药合用

硫酸镁注射液

10mL:

2.5g

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或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5%的溶液也作可以深层肌内注射

前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

如出现急性镁中毒现象,可用钙剂静注解救,常用的为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注射。

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g

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

抽搐及惊厥患者禁用,避光密闭保存

地西泮注射液

2mL:

10mg

肌注或静注

婴儿、有青光眼病史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咪达唑仑注射液

2ml:

10mg

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

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个小时不能离开医院或诊室,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

至少12个小时内不得开车或操作机器等。

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长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症,推荐逐渐减少剂用量。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2mL:

50mg

肌内注射:

一次25~50mg;静脉滴注:

稀释与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时滴速应缓慢

不宜皮下注射不宜和舒托必利,阿托品,碳酸锂,抗酸药合用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10mg

静脉注射:

取本品5~1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

静滴:

取本品5~1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本品只能静脉注射和滴注,禁用于动脉肌肉或皮下注射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

2ml:

20mg

首剂20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ml。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静注宜缓慢,以免引起头晕、头胀、胸闷及低血压等

本药对窦房结有明显抑制作用。

因此对房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及老年人慎用或不用。

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

40mg

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0.4mg

可加入输液中滴注或加入25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对本品或同类药品过敏者禁用;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如药品变质、浑浊等禁用;如有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0.25g:

2mL

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

依达拉奉注射液

20ml:

30mg

临用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30min内滴完

脱氧核苷酸钠

2ml:

50mg

肌注或加入到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稀释

缓慢滴注,每分钟2ml

注射用硝普钠

50mg

用前将本品50mg溶于5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稀释于250~10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成人常用剂量为每分钟3ug/kg,儿童为每分钟按体重1.4ug/kg,极量为每分钟按体重10ug/kg。

静脉滴注应新鲜配置并注意避光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2mL:

0.4mg

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2mL:

20mg

静脉滴注:

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

静脉滴注:

滴速每分钟2.5-10ug/kg

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与硝普钠同用,可导致心排血量微增,肺楔嵌压略降,口服无效

胺碘酮注射液

3mL:

0.15g

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禁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硝酸甘油注射液

1mL:

5mg

本品可以静脉给药,用合适的静脉输液装置可任意配置该药浓度,如可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或输液泵缓慢输注

根据治疗反应调整给药速度和剂量

药物一经开启后立即使用本品与聚氯乙烯不相容,如果用这种材料制作容器盛装,硝酸甘油会有明显的丢失

硝普钠注射液

50mg

用前将本品50mg溶于5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稀释于250~10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成人常用剂量为每分钟3ug/kg,儿童为每分钟按体重1.4ug/kg,极量为每分钟按体重10ug/kg。

静脉滴注应新鲜配置并注意避光

硫酸镁注射液

10mL:

2.5g

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或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5%的溶液也作可以深层肌内注射

前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

如出现急性镁中毒现象,可用钙剂静注解救,常用的

为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注射。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1mL:

1mg

皮下注射

1次0.25mg-1mg;极量:

皮下注射,1次1mg。

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禁用。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1mL:

2mg

本药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成人常用量:

按每分钟8~12ug速度滴注,调整速度以达到血压理想水平;维持量为每分钟2~4ug;小儿常用量:

开始按体重每分钟0.02~0.1ug/kg速度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

注意保持和补足血容量;禁止与含卤素的麻醉剂和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合并使用,可卡因中毒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

2mL

抢救休克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静脉注射,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静脉注射时应该缓慢

器质性脑病、心血管病、青光眼、帕金森氏病、噻嗪类引起的循环虚脱及低血压、精神神经疾病禁用,静脉注射时防止外溢,每次局麻使用剂量不可超过300ug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10mg:

1mL

肌内或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将间羟胺15~1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滴注,调节滴速以维持合适的血压。

不宜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

20mg:

2mL

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注

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静滴开始时按75-100ug/分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500ug

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比单用本品时反应不同。

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合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

10mg:

1mL

静脉注射:

先注射1mg,若反应阴性,再给5mg

静脉滴注:

在每1000mg含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中加入本品10mg(用于防止皮肤坏死)

嗜铬细胞瘤手术时,可静脉注2—5mg或滴注每分钟0.5-1mg

忌与铁剂配伍

前列地尔注射液

2mL:

10μg

静脉滴注。

溶于250ml或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泵入30min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严重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禁用。

本制剂不能与输液以外的药品相混合使用,如避免与血浆增溶剂(右旋糖酐、明胶制剂)等混合。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2mL:

40mg

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点滴

速度不宜过快

不宜与碱性注射剂配伍,不适于肌内大量注射

氨茶碱注射液

2mg:

0.25g

每25—1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

静脉注射:

每次0.125~0.25g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

静脉滴注,一次0.25~0.5g以5%~25%葡萄糖注射液

地尔硫桌,维拉帕米合用可增加本品血药浓度和毒性;不宜和锂盐合用

注射用氨溴索

30mg

注射用多索茶碱

0.1g、0.3g

成人每次200mg,12小时一次,以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40ml缓慢静脉注射。

也可将本品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静脉注射:

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静脉滴注应缓慢

凡对多索茶碱或黄嘌呤衍生物类药物过敏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禁用。

本品不得与其他黄嘌呤类药物同时服用,建议不要同时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2mL:

15mg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天2~3次,每次1安瓿,静脉输注;本注射液可以与葡萄糖、果糖、盐水或林格氏液混合静脉点滴,但注意不能与pH大于6.3的其他溶液混合,否则会产生游离碱沉淀

静脉输注要慢速

在30℃下密闭保存

西咪替丁注射液

2mL:

0.2g

静脉滴注:

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静脉注射:

用上述三种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

静脉滴注:

滴速每小时1~4mg/kg

静脉注射:

0.2g本品2~3分钟内注射完

注射用奥美拉唑

40mg

临用前将10ml专用溶剂注入冻干粉小瓶内,禁止用其它溶剂溶解。

溶解后应在两小时内使用,推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禁止用其他溶剂或药物溶解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40mg

本品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

15-30min,在溶解后3小时内用完

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或专用溶剂溶解、稀释,禁止用其它溶剂或药物溶解、稀释。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1mL:

0.5mg

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抗休克时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注或用葡萄糖水稀释后静滴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高热者禁用。

与甲氧氯普胺并用时,后者的促进肠胃运动作用可被拮抗。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1mL:

10mg

肌注或静注

常用量:

成人每次肌注5~10mg,小儿0.1~0.2mg/kg,每日1~2次

颅内压增高、脑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幽门梗阻、肠梗阻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格拉司琼注射液

3mg:

3ml

通常用量(3mg)用20~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化疗前30分钟静脉注射

门冬氨酸钾镁

以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

给药时间应该超过5分钟

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9mg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5mL:

232.5mg

静脉注射:

只可使用澄清的溶液。

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

合注射!

静脉输注:

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稀释。

若要配置静脉输液,只可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如:

5%、10%葡萄糖溶液;5%木糖醇溶液)!

若用其他输液配制,混合液pH值不得低于7.5,配制好的溶液在输注过程中保持澄清。

只可使用澄清的溶液!

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注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10ml:

50mg

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呋塞米注射液

2mL:

20mg

静脉注射或加于氯化钠注射液内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mg

本品为碱性较高的钠盐注射液,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以免析出结晶

甘露醇

250ml

静脉滴注

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蔗糖铁注射液

5mL:

100mg

只能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使用;5mL(100mg)最多稀释到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

维生素K1注射液

1mL:

10mg

肌内、皮下注射或静注

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静注时,给药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1mg

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注射用尿激酶

10万单位/支

临用前应以注射用灭菌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置

以配置的药品室温下(25度)8小时内使用,冰箱内(2~5度)可保存48小时

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钠

0.5mL:

5000IU

皮下注射给药:

用时加1ml注射用水溶解

不能肌内注射,有过敏史者慎用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40mg

用双瓶室上方的专用溶剂溶解本品,可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可以将上述已经溶解后的药物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与0.45%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混合。

配制后的溶液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初始剂量为30mg/kg,静脉注射时间15分钟;大于250mg的初始剂量至少30分钟静脉注射。

只可使用专用的溶液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mL:

5mg

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小时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小时

胸腺肽注射液

100mg:

2ml

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一次20-80mg,溶于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一日1次或遵医嘱。

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忌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1g

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每分钟不超过5ml

应用强心苷期间禁止静注本品。

本品种为过饱和溶液,易析出白色结晶,用前如发现结晶,不得使用。

浓氯化钠注射液

10ug:

1g

临用前稀释

高血压,高血钾者禁用,高渗或等渗性失水禁用

注射用骨肽

10m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盐酸纳络酮注射液

4mg、2mg

本品可静脉输注、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静脉输注本品可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

根据患者反应控制滴注速度。

不应把本品与含有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长链高分子阴离子或任何碱性的制剂混合。

亚甲蓝注射液

2mL:

20mg

静脉注射

亚硝酸盐中毒,一次按体重1~2mg/kg,氰化物中毒,一次按体重5~10mg/kg,最大剂量为20mg/kg。

本品不能皮下、肌肉或鞘内注射,前者引起坏死,后者引起瘫痪。

本品为1%溶液,应用时需用25%葡萄糖注射液40ml稀释,静脉缓慢注射(10分钟注射完毕)。

破伤风抗毒素

1500IU

肌内注射:

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或臀大肌一次静脉注射不超过40ml;静脉滴注:

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中;静脉注射:

注射前将安瓿在温水中加热至体温,注射时密切观察

静脉注射应缓慢,开始每分钟不超过1ml,以后每分钟不宜超过4ml

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需观察30分钟后始可离开

縮宫素注射液

1mL:

10单位

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含有0.01单位。

引产或催产:

静滴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

0.001~0.002单位,每十五分钟增加

0.001~0.002单位,至达到宫素与正常

分娩相似,控制产后出血:

每分钟滴速0.2~0.4单位

引产或催产不可肌内注射

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

2mL:

5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